黑洞真的存在嗎?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10-09 旋渦裡的世界

黑洞真的存在嗎?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


圖1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年10 月 6 日,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女),獎勵他們在黑洞研究中做出的貢獻。羅傑·彭羅斯因「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有力預言」的發現獲得該獎項的一半;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烈亞·蓋茲因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緻密天體的發現獲得該獎項的另一半。


圖2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

1965 年,彭羅斯撰寫《引力坍塌和時空奇點》論文,證明只要時空中存在二維的俘獲面(trapped surface),奇點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個俘獲面會迫使所有光線指向一個中心,不管表面是向外還是向內彎曲。彭羅斯由此證明黑洞總是隱藏著一個奇點,即一個時間和空間的邊界。一旦物質開始坍縮並形成俘獲面,坍縮就再也沒有可能停止。

自 20 世紀 90 年代起,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就各自率領科研小組,研究銀河系中心一個名為「人馬座 A*」的區域,發現該區域存在一個看不見的物體,質量是太陽的 400 萬倍,且擁有銀河系中最強的引力場,甚至能控制四周恆星的運行軌道。


圖3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

首先祝賀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

黑洞是什麼呢?

「黑洞」(blackhole)一詞是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約翰·惠勒1968年提出的,意思是:黑洞是黑得根本不輻射,光也無法逃出的一個無底洞。這是基於萬有引力推論出來的。也就是說,恆星在自己物質的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戰勝了不相容原理和電子簡併力,自行坍縮成一個體積幾乎為零、密度為無窮大、時空曲率無限高的點。

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黑洞。1916年,史瓦西指出:如果把太陽壓縮成半徑不到3公裡的球體,外部觀察者就再也看不到陽光,形成現代意義上的黑洞。

1965 年,彭羅斯證明黑洞總是隱藏著一個奇點。

二十世紀七〇年代,英國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指出:「任何吸進黑洞的東西都會在奇點處毀滅,只有其質量的引力效應能夠繼續在外面被感覺到。」之後又提出霍金輻射:黑洞不僅能夠吸收黑洞外的物質,同樣也能以熱輻射的方式向外「吐出」物質,自己推翻了自己的理論。

後來,天文學家們在所謂黑洞的周圍發現了吸積盤和兩極的相對論性噴流。

黑洞怎麼能噴發相對論性噴流呢?

一些科學家解釋說:黑洞「吞噬」天體,「進食」大量物質時,會「打嗝」,「吐出」高速等離子體噴流。霍金也說在黑洞視界上會憑空產生一對對粒子,負粒子進入黑洞,正粒子被噴出。

2019 年 4 月 10 日,天文學家們宣布:拍到了室女座 M87星系中心的一個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 65 億倍,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這個黑洞兩極曾經噴發出延伸5000光年長的「相對論性螺旋形噴流」。


圖4 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照片


圖5 M87星系中心黑洞的相對論性噴流

連光都逃不出去的黑洞卻有一個光環,還從兩極噴發相對論性噴流。怪不怪!

彭羅斯證明的迫使所有光線指向一個中心的奇點沒有找到,這還是黑洞嗎?顯然,黑洞理論有誤。當然,這並不妨礙彭羅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實至名歸。奇怪的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發現比M87星系更近的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名為「人馬座 A*」的黑洞,但天文學家們卻捨近求遠拍攝M87星系。為什麼呢?因為「人馬座 A*」的黑洞側對著地球,他們拍不到正面,也拍不到兩極相對論性噴發。當然,這也不妨礙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實際上,科學家們所謂的體積無限小、質量和引力無限大的黑洞天體並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個時空旋渦中心的沒有物質、沒有溫度的空域。就像颱風的風眼。這是我的旋渦理論的一個結論。


圖6 黑洞與噴發


圖7 旋渦星系

黑洞在旋渦星系的中心,很難觀察到它們。只有在兩極大噴發之後才能在正面短暫看到黑洞的尊榮。但這個黑洞是星系旋渦的產品,沒有那麼大的質量,沒有那麼大的引力,並且會隨著旋渦的消失而消失,根本不會吞噬恆星、行星和人。那些消失的恆星、行星和人根本沒有進入黑洞,而是在視界上被撕碎、再從兩極噴發出去了。

道理很簡單。但科學家們不會接受這些道理。因為他們只承認實驗、觀察和數學。用現在的數學是算不出旋渦能夠旋聚出黑洞來的。

就像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大衛·哈維蘭所說的那樣:「今年獲獎者們的發現為緻密和超大質量天體的研究開闢了新天地。但是,這些奇異天體仍有許多待解之謎,激勵未來研究。不僅有關於它們內部結構的問題,還有如何在黑洞附近的極端條件下檢驗我們的引力理論。」科學無止境,只有勇登攀。

相關焦點

  • 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是由於這些知識難以理解,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黑洞僅僅是存在於紙上的理論研究。然而,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確實存在於現實世界中。根據諾貝爾網站信息,彭羅斯運用了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愛因斯坦認為,黑洞並不是實際存在的。
  • 三位英國科學家研究黑洞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近對黑洞的可視化三位科學家因了解黑洞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德(David Haviland)說,今年的獎項「慶祝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物體之一」。黑洞是引力非常強的空間區域,甚至沒有光可以從黑洞中逸出。來自牛津大學的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證明,黑洞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必然結果。
  • 黑洞突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三位科學家因了解黑洞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德(David Haviland)說,今年的獎項「慶祝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物體之一」。黑洞是引力非常強的空間區域,甚至沒有光可以從黑洞中逸出。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研究黑洞獲獎
    羅傑·彭羅斯利用獨特的數學方法證明了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產物。雖然愛因斯坦本人並不相信黑洞真的會存在,但他在上世紀60年代證明了黑洞的形成。Reinhard Genzel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9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94年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並開始研究黑洞,她的研究涉及使用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技術,例如凱克望遠鏡的自適應光學系統,來研究恆星形成區域和銀河系中心被稱為射手座A *的超大質量黑洞。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頒獎是在1901年,迄今為止共有215位獲得該獎。
  • 三位研究黑洞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標題:三位研究黑洞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10月6日)揭曉,來自英國、德國、美國的三位科學家分別因「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的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授予了黑洞研究
    延伸閱讀|苟利軍:黑洞研究的歷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蓋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三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2萬美元)獎金,彭羅斯獲得其中一半,根策爾和蓋茲共享另外一半。(記者和苗 付一鳴)新聞背景: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
  • ...黑洞|萊因哈德·根澤爾|宇宙|謝懿|諾貝爾物理學獎|科學家|羅傑...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把諾獎物理學獎的一半獎金頒給羅傑·彭羅斯,理由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就曾經預言過黑洞的存在。它會捕獲一切進入其中的東西,沒有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逃離黑洞。」劉四明說,「黑洞」的概念最早是1916年由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計算得出的。
  • 諾貝爾物理學獎 授予了黑洞研究
    諾貝爾物理學獎 授予了黑洞研究   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新華社發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今年的物理學獎一半被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被授予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
  • 三位科學家在黑洞方面的研究突破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三位科學家由於在黑洞方面的研究突破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德(David Haviland)說,今年的獎項「慶祝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物體之一」。黑洞是引力非常強的空間區域,甚至沒有光可以從黑洞中逸出。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今年的物理學獎一半被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被授予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
  • 剛剛,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突破共同獲獎
    根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頒給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頒給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 | 研究黑洞有什麼意義?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黑洞相關研究,如何解讀三位獲獎者的貢獻?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特別是利用廣義相對論進行黑洞理論研究以及發現銀河中心超大質量黑洞方面取得的偉大功績。物理學獎預測「翻車」,「四大領域輪轉」規律慘被打臉不得不說,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完全脫離了各界預測的軌道。
  • 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相關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傑·彭羅斯、安德烈·蓋茲和萊因哈德·根澤爾(從左至右)因對黑洞的研究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蓋茲是有史以來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另外三人分別是瑪麗·居裡1903年、1963年的瑪麗亞·戈佩特·梅耶和2018年的唐娜·斯特裡克蘭)彭羅斯則用雄辯的數學模型證明了黑洞的存在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理論的直接結果;事實上,愛因斯坦不相信這樣的重量級物體——吞噬一切能觸及的物體,甚至光。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與黑洞研究相關
    右:安德裡亞·格茲 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2020-10-08 0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諾貝爾物理學獎出爐!英美德科學家因發現黑洞獲獎
    作者:時代財經 劉沐軒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角是黑洞。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名獲獎者。(圖源:諾獎官網)當地時間10月5日11點30分,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德國科學家萊因哈特·根澤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蓋茲,以表彰這三位科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獲獎者概況諾貝爾獎官方表示,彭羅斯的研究證明,相對論的一般理論解釋了黑洞的形成原因。
  • 因發現黑洞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世界上沒有比諾貝爾獎更負盛名的獎項,而今年的物理學獎已經被授予了該領域最頂尖的三位科學家。關於宇宙神秘的兩個發現-都與黑洞有關-被認為非常重要,以至於我們現在有三位新的獲獎者來慶祝,其中一位已成為有史以來第四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
  •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黑洞研究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黑洞研究 2020-10-07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獎,霍金本應有姓名
    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一半,由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特・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獲得,而格茲也是歷史上第 4 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簡單來說,他們所做的,就是找到了黑洞的存在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