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空少問答
小課堂
第155期
07
月
061
日
周
一
答:為什麼只聽說過日環食,有沒有月環食?
上周六,空少為大家留了1個問題,來看看空少的解答以及從留言中選出的最佳答案吧!
想要查看原問題背景介紹的朋友們可以點擊《問:為什麼只聽說過日環食,有沒有月環食?》~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空少的解答吧!
空少正解
上期我們講到,日食和月食每年都會出現,報導也非常多。不久前適逢夏至,我們迎來一次日食,在廣大中國地區可以看到日環食或日偏食。總結下來,大家經常會聽到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月全食、月偏食這幾種說法。
2020年夏至期間網友拍攝的日環食(來源:鳳凰網,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00621/16/wemedia/e1524d3fe132dbef9c02d04ea28a68d693c54479_size50_w640_h360.jpg)
日食和月食的原理相似,都是太陽、月亮、地球三星連線,太陽或月亮受到遮擋,形成陰影。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平時只聽說過日環食,有沒有月環食存在呢?是不是存在這種現象但是發生率很低?
其實以目前太陽、地球和月球的軌道特點,是不可能出現月環食的——不是稀少,而是不存在。
日食的原理大家可能看過示意圖,比如下圖,在l1、l2陰影當中某個點上的觀測者可以看到日全食、日偏食。
日食原理示意圖(自繪)
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其實是橢圓軌道,近日點距離約1.47億,遠日點距離約1.52億公裡,並且月球圍繞地球也是橢圓軌道,近地點距離約公裡36萬公裡,遠地點距離約40萬公裡,在距離合適的時候,就會出現月球不足以遮住太陽的情況,用直線作圖時陰影的外側仍然會露出太陽邊緣,也就是日環食,也就是下圖地球上的觀測者B處在A點以外時的陰影當中時,可以由黃色延長線看到上下兩部分的太陽邊緣(只能看到一部分的話仍然是偏食)。
日環食原理示意圖,地球處在A點之外時,
如B點的觀測者可由黃色延長線看到太陽邊緣(自繪)
太陽直徑約是地球的109倍,地球直徑約是月球的3.6倍,我們簡單得計算就可得知大約1.5億公裡外的太陽,月球到A點距離只有約38萬公裡,考慮到形狀、遠近距離變化等情況,很容易滿足地球在A點之外的條件,故而有時候是日全食、有時候是日環食。
但是對於月食呢?月球發亮是反射的太陽光,如果月球的某一部分沒有被照亮,在地球上看到的也是黑色陰影。當然月球是有體積的,就不像上圖一樣討論的是觀測者B作為一個點那樣的關係。示意圖如下所示:
假如存在月環食時的原理示意圖,從B1到B2位置之間,
地球的陰影不會完全遮住月球(自繪)
假如存在月環食時的原理示意圖,月球處在B1到B2位置之間時,地球的陰影不會完全遮住月球。儘管這是一個距離區間,但由於地球直徑約是月球的3.6倍,當地球作為遮擋物時陰影會特別大,地球到它對應的A點、B1點、B2點距離也相應變大,大約在100萬公裡附近,這是地月距離遠遠不能滿足的,所以在目前的日、月、地相對關係情況下,不可能出現月環食。不過,按照這個原理,其他星球的衛星還是有可能存在環食的。
留言區·精選
@清風
「日食和月食的原理相似,都是太陽、月亮、地球三星連線,太陽或月亮受到遮擋,形成陰影。」這裡月亮是受到地球遮擋而缺少光照反射導致月食;太陽是受到月球遮擋,但天空背景亮度大於月球反射亮度導致日食。
從月環食的可能性來講,就是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小於月球的大小。從臨界狀態看,設地月距離為1,日地距離則為400,日月直徑比為400:1,地月直徑比為3.66:1,根據相似三角形法則,若地球陰影恰好等於月球大小,則太陽直徑應為月球直徑的1067.7倍。所以若發生月環食,日月直徑比應大於1067.7,顯然400太小了。
當然,可以人為的製造月環食,拿起瓶蓋擋一下月亮吧。
@亮眼睛
日環食的原理是地球進入了月球的偽本影區域所形成的。而對於月球來說,地球本影的面積比月球本身還大,但地月距離又不夠產生偽本影,所以不可能產生月環食。
@Go back
月食分為本影食和半影食,本影食又分為全食和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的不同,不決定於觀察地點,而決定於月球是否全部進入地球的本影。在月全食的時候,整個月球位於地球本影之內,因而失去太陽的直接光輝。在月偏食的時候,月球只是部分位於地球本影之內,因而局部失去光明。在全食以前和以後,都有一個月偏食階段。有時,由於月球中心距離地球軸心太遠,整個月食的過程,都是月偏食過程。月球進入地球半影的現象,叫半影食,這時在地球上仍能看到圓亮的月球,只是亮度有所不同,在習慣上,半影食不算月食。如果這時在月球上看太陽,可以看到日偏食。地球本影長度大約是月地平均距離的3.5倍,月球直徑遠小於地球直徑,就不可能有月環食。
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