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往回看,距離世界被毀滅最近的一次要追溯到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當時,全世界都籠罩在核彈頭的陰影之下。美蘇兩國的領導人在幾十天內始終徘徊在發射核武器的核按鈕附近,而部署在全球各地的美蘇士兵們也因為過於緊張出現不少差錯,幾次險些導致核戰爭爆發。
儘管飛彈危機最終解除,但全世界都知道了這種「高處不勝寒」的害怕。從那時起,世界各地呼籲廢除核武器的熱情高漲。不過,因為擁有核武器的大多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作為連橫的條件,這些國家大多不願意放棄核武庫。除此以外,還有不少國家為了應對美國等國的施壓,被迫走上研發核彈的道路。這都使得當今世界擁有十分複雜的不確定性。
不過,在無核國家的不斷支持下,這件事似乎有了轉機。據報導,由50個國家支持的《禁止核武器條約》將會在明年1月22日生效。
ICAN成功了嗎?
據悉,這項條約是由ICAN,即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聯盟在聯合國發起。該組織自2007年在維也納成立,成員包括101個國家和468個非政府組織,並因發起「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在2017年榮獲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對於《禁止核武器條約》的即將生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表示了讚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在內的大部分國家都沒有加入該組織。
也就是說,該條約雖然生效,但是卻沒有一個有核國家承認該組織的任何指令,尤其是聯合國五常,均對該協議持反對態度。這無疑是直接向該條約宣告了死刑。
不過,按照聯合國的規則,不管五常是否反對,只要有50個國家通過決議,五常的反對都會被判為無效。
什麼情況會使用核武器
事實上,有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核武器,恐怕二戰之後不久,三戰就爆發了。的確,蘇聯和美國代表當時世界的兩大陣營,明爭暗鬥幾十年,就是因為互有核彈才一直沒有動手。到了今天,什麼樣的情況下,一個國家才會使用核彈呢?
為此,前美國國防部長威廉·佩裡在他的書裡認為有四種情況。
第一種是有核國家對另一個有核國家有預謀的發動核攻擊,如古巴飛彈危機。
第二種是有核國家雙方雖然沒有動武的意向,但另一方做出了誤判,導致核戰爭爆發,如向其它國家發射戰略洲際飛彈就極容易引起這種誤判。
第三種是有核國家對無核國家發動攻擊,波及到其它有核國家。如美國假如向伊朗投射核彈,就可能引起俄羅斯的反擊。
第四種則是非政府恐怖組織作祟,在獲取到某國的核武庫進入權限後,進入該國核武庫進行不計代價的報復性自殺行為。
如果沒有核武器,世界會怎樣?
據統計,2011年時,全球儲存的核彈頭大約在2.05萬枚。而作為世界上擁有核彈頭最多的國家,美國和俄羅斯的核彈頭保有量約佔世界總量的95%以上。而現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硝煙,恰恰都有這兩個國家的身影出現。
但這兩個國家之所以強大,除了擁有龐大的核武庫,其它軍事武器同樣不可小覷。因此,就算沒有核武器,世界局勢也會圍繞包括美俄兩國在內的強國形成抱團取暖之勢。如此一來,二戰之後的冷戰局勢將極有可能重新上演,唯一不同的是,沒了核武器的限制,當「古巴飛彈危機」的類似事件再次降臨時,大家恐怕早就大打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