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可逆反應
(1)在相同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化學反應,稱為可逆反應。在可逆反應中使用「」。
可逆反應必須是同一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對於在不同反應條件下進行的反應物、生成物正好相反的反應則不能認為是可逆反應。
(2)特點:三同一小
①三同:a.相同條件下;b.正、逆反應同時進行;c.反應物與生成物同時存在。
②一小:任一組分的轉化率都小於100%。
2.化學平衡狀態
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當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的濃度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我們稱之為「化學平衡狀態」,簡稱化學平衡。
(1)建立過程
在一定條件下,把某一可逆反應的反應物加入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過程如下:
以上過程可用如圖表示:
3.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
4.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
(1)動態標誌:v正= v逆≠0
①同種物質:同一物質的生成速率等於消耗速率。
②不同物質:必須標明是「異向」的反應速率關係。
(2)靜態標誌:各種「量」不變
①各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量或濃度不變;
②各物質的百分含量(物質的量分數、質量分數、體積分數)不變;
③溫度、壓強(化學反應方程式兩邊氣體體積不相等)或顏色(某組分有顏色)不變。
(3)綜合分析
舉例
mA(g)+nB(g)===pC(g) +qD(g)
狀態
混合物體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或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分數一定
平衡
各物質的質量或各物質的質量分數一定
平衡
各氣體的體積或體積分數一定
平衡
總壓強、總體積、總物質的量一定
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應速率的關係
在單位時間內消耗了m mol A,同時生成 m mol A,即v正=v逆
平衡
在單位時間內消耗了n mol B,同時生成
p mol C
不一定平衡
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於v逆
不一定平衡
在單位時間內生成了n mol B,同時消耗了q mol D
不一定平衡
壓強
m+n≠p+q時,總壓強一定(其他條件一定)
平衡
m+n=p+q時,總壓強一定(其他條件一定)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r)
Mr一定,當m+n≠p+q時
平衡
Mr一定,當m+n=p+q時
不一定平衡
溫度
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體系溫度一定
平衡
密度
密度一定
不一定平衡
顏色
含有有色物質的體系顏色不再變化
平衡
極端假設法確定物質的濃度範圍
(1)原理:可逆反應不可能進行完全,反應體系各物質同時共存。學科*網
(2)假設反應正向或逆向進行到底,求出各物質濃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從而確定它們的濃度範圍。
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方法——「逆向相等,變量不變」
▍ 來源:綜合網絡
▍ 編輯:Wulibang(ID:2820092099)
▍ 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若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