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 · 行走 在海南,遇見箭毒木

2021-01-18 大地副刊

原題:箭毒木

李青松

穿花格子衫的阿黑背著手,趿拉著人字拖,吧嗒,吧嗒,吧嗒,在那棵樹下繞著圈圈。他的左手手腕上戴著黑褐色的閃著「鬼臉」的海南黃花梨手串。此時此刻,他的心情頗為複雜。阿黑是早晨開車從城裡回來的,他的那輛「悍馬」停在一片甘蔗地的後邊,甘蔗林擋著「悍馬」,這邊看不見。他是有意停在那裡的,本來就不想讓鄉親們看見。否則,鄉親們以為他是在炫耀什麼呢。他可不願意給鄉親們那樣的印象。

  幾天前,阿黑聽說城裡「夢巴黎」酒店的老闆以不菲的價錢買下那棵樹,要把它移植到「夢巴黎」的門前弄成顯赫的一景,就再也睡不著覺了。他急火火地給朋友打電話,問這位謀略高手有什麼辦法。朋友說,什麼辦法?貨幣是幹什麼的?嗯?

  掛斷電話,阿黑用右手擼下左手手腕上黑褐色閃著「鬼臉」的海南黃花梨手串,在手裡盤著,盤著,盤著。珠子上的「鬼臉」翻著跟鬥,很是有些詭秘。其實,他的心也在盤著,只不過,心盤的不是手串,而是那棵樹。

  阿黑果斷出手了。他出了比「夢巴黎」老闆還高的價錢——讓那棵樹原地不動。阿黑瘋了嗎?阿黑沒瘋。他之所以花巨資買下那棵樹,如果不是與「夢巴黎」的老闆鬥富,那一定是另有原因了。

  吧嗒,吧嗒,吧嗒——這會兒,趿拉著人字拖的阿黑,繞圈圈繞累了,就坐在樹下的一塊石頭上歇息,手串上的「鬼臉」一閃一閃的,他並不理會,眼睛只是靜靜地看著那棵樹。

  那是一棵奇崛的樹,名曰:箭毒木。箭毒木的汁液呈乳白色,劇毒。誤入眼中,會導致雙目失明。一旦由傷口進入人體血液裡,那就更可怕了——會使心臟麻痺,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不消半個時辰,便一命嗚呼。故此,箭毒木又叫見血封喉,是世界上最毒的樹之一。

  那棵箭毒木雄踞於五指山下一個黎族村寨的寨口。一次,我到海南行走,順便去看了那棵已經屬於阿黑的箭毒木。那是一棵實實在在的樹,蓊蓊鬱鬱,氣象萬千。軀幹五六個人手拉手才能合抱,樹皮是青灰色的,略顯粗糙。樹枝向南北東西四個方向延展,樹勢健朗旺盛。樹高三十二米,樹冠直徑超二十四米,樹齡超過五百年了。箭毒木的身上有許多泡沫狀的疙瘩,樹冠三百六十度球體覆蓋,猶如一朵巨大的綠色蘑菇雲浮在半空。

  阿黑在那棵樹下長大。阿黑的阿爸在那棵樹下長大。聽阿爸說,阿爸的阿爸也是在那棵樹下長大的。箭毒木庇護著寨子,庇護著寨子裡一代一代人的成長。大樹下,是牯牛躲風避雨的去處,是村民談天說地的地方。沒有電視的年代,村裡所有的新聞都來自那裡。

  箭毒木堅定,穩固,不可動搖。裸露於地表的板狀根,如火箭尾部的翼片支撐著碩大的樹幹。其地下的根系更是發達。這麼說吧,樹有多高,地下的根就反向扎多深,並且縱橫交錯,相互疊加,形成巨大的網狀系統。一場強颱風過後,遍地哀歌,萬木摧折,唯有箭毒木,昂昂然,屹立不倒。什麼原因呢?這就是根系的作用了。

  就像無法量化箭毒木的博大與壯美一樣,人們也無法丈量它根系的全部。因為,它的根系之發達,超越了我們的思維和想像。

  阿黑還專門僱了個阿叔看樹,每月工資三千元。

  看樹的阿叔戴著鬥笠,腰裡別一把砍刀,每天巡護,盡職盡責。後來,阿黑讓阿叔在箭毒木的不遠處擺了個攤兒,出售椰子、檳榔、芒果和菠羅蜜,一邊看樹一邊做生意,或者說,一邊做生意一邊看樹。阿黑認為,這樣既低調又自然,順理成章,免得村民反感——把我們都當賊了嗎?不過,看樹的阿叔還真是有點老電影裡八路軍地下交通員的意思,眼神裡透著警覺,時不時地往樹這邊瞄幾眼。

  阿黑給看樹的阿叔配了一部手機,讓他每天用簡訊把樹的情況發給他。阿叔發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今日無異常」。而阿黑呢,每天只有看到阿叔的簡訊,睡覺才踏實。

  我來的那天,特意到阿叔的攤前買了個椰子,喝椰子水,解渴。阿叔揮起砍刀,咔!咔!咔!砍那麼幾下,就在厚厚的椰子皮上砍出了洞洞,再插進一個吸管,遞給我。他說,小時候的阿黑機靈得像個猴子,就是喜歡爬樹,嗖嗖嗖幾下,就能躥到幾丈高的樹上去,摘椰子,摘檳榔。他指了指高大的箭毒木,說,他常在那上面耍,掏鳥蛋、捅馬蜂窩,也站在樹上往下呲尿,專呲那些打樹下過路的「禿頭腦殼」……我聽得入迷,能感覺到,阿黑的童年,洋溢著歡樂的氣息。是啊,這棵樹上有阿黑的記憶。記憶是什麼?記憶就是鄉愁。對阿黑來說,鄉愁不是什麼虛幻縹緲的東西,就是這棵具體的樹呀。

  我坐在小板凳上,吸著椰子水,咕嚕嚕,咕嚕嚕,一時竟忘了該問些什麼了。我將椰子放在小桌上,用一片芭蕉葉擦了擦嘴巴,便也學阿叔的樣子往箭毒木那邊瞄一眼——

  箭毒木裸露的板根上拴著一頭老水牛,靜靜地臥在樹下,享受著午間慵懶的時光。它的尾巴悠閒地甩著,驅趕著蚊蠅。時間仿佛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有這棵古老的箭毒木,以及箭毒木樹下發生的那些故事。

  阿黑原是某政府機關公務員,才華橫溢,寫得一手好文章。不出意外,若干年後,局長的那把椅子,就應該由他來坐了。不料,順風順水的阿黑因遭人嫉恨,陷入了一個莫名的圈套裡。有口難辯,何況他心已冷,也懶得辯了。無奈之下,阿黑辭職下海。但阿黑到底是阿黑,你把他一個人赤條條扔到沙漠裡,他出來時照樣腰纏萬貫,而且還有可能牽回一隊駱駝。僅僅幾年,下海後的阿黑就發達了。

  那次海南之行,我結識了阿黑。因興趣相同,我也愛樹,阿黑便把我當成了他的朋友。

  寨口那棵箭毒木,真的有靈性嗎?阿黑用右手往上擼了擼左手手腕上那副海南黃花梨手串,說,當然。而整天守護那棵樹的阿叔對此更是深信不疑。因為,有兩則傳說至今如謎,無法解釋。其一,某一年,箭毒木突遭雷擊,主幹頂部起火,在雨中燃燒了三天三夜後,「唰」的一聲響,一道彩虹橫空出世,大火驟然停熄。所有人都認為,此樹必死無疑了,誰知,轉年春天,燒焦的枝幹蹤影皆無,代之的是新幹新枝和滿樹的翠綠。其二,2004年的某天,村民們發現,有無數的白蟻形成兩股巨流,瘋狂地往箭毒木上攀爬。次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發生九級大地震,接著,印度洋發生兇猛大海嘯,奪走數萬人生命。

  無疑,這兩則傳說給那棵樹罩上了神秘的色彩。人類對自然界的了解還僅僅是一知半解。

  早年間,黎族獵手的狩獵工具是弓弩。弓弩發射時聲響小,隱蔽性高,便於偷襲。阿黑聽阿爸說,阿爸的阿爸是寨子裡最出色的獵手。阿爸的阿爸在每次出獵前,都在那棵箭毒木下,用小刀割破樹皮,將滲出的乳白汁液滴進小罐裡,爾後把汁液塗在削尖的竹箭頭上。狩獵時,一旦毒箭射中獵物,毒性就會迅速發作,致獵物斃命。黎族諺語有「七上八下九不活」。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被毒箭射中的獵物,在逃竄時若是上坡,最多只能跑上七步;若是下坡,最多跑上八步;無論是上坡還是下坡,至第九步時一準已經沒命了。即便是正在空中飛翔的鳥,一旦被毒箭射中,也會立刻從空中倒栽下來。

  據說,醫藥專家把箭毒木中的毒素提取出來,用於製作治療高血壓和心臟病的藥物,藥效令人驚奇。

  令我意外的是,箭毒木的樹皮還能做衣服呢。阿黑曾收藏了一件箭毒木樹皮衣,至今完好無損,是阿爸的阿爸那輩傳下來的。樹皮衣的本色是乳白色,內斂而節制,很輕。阿黑說,從前,阿爸的阿爸狩獵時常穿這種樹皮衣,既可防潮又可防毒蛇和蚊蟲的叮咬。我用手指輕輕捏了捏,柔柔的,有一種特別的感覺,上面分明散發著歲月溫暖的氣息。

  阿黑說,粗大的箭毒木在海南已經很少見了,所以做樹皮衣的手藝也幾乎失傳了。舊時,黎族人把箭毒木樹皮從野外剝回來之後,先用木棍反覆捶打,使得樹皮纖維和木質分開,然後將樹皮纖維浸泡一個月左右,一方面去除纖維中有毒的東西,另一方面使得纖維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這樣處理過的樹皮,做衣服,做筒裙,做毯子,做褥子,或是做別的什麼,盡可由人了。而黎族婦女常把樹皮衣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在過節或趕集的日子穿出來,真是漂亮極了。

  在海南期間,我還去看了另外一棵箭毒木。那棵箭毒木生長在海口雲龍鎮馮白駒的故居,樹齡約有四百五十年了。是阿黑陪我去看的。那棵巨大的箭毒木樹勢總體還算旺盛。扛過了強颱風的襲擊,依然風骨凜然。據說,先前只是朝東的一個橫生的側枝,不知什麼原因有些乾枯了,可忽然有一天,那根枯枝掉了下來,摔成幾段,碎屑滿地,很是悲涼。它一定是夜晚掉下來的,以優雅的姿勢在人們的睡夢中,壯烈地為自己的一生畫上了句號。在最後一刻,它還保持著自己應有的尊嚴。

  馮白駒曾是瓊崖縱隊司令員,領導了海南紅色革命。馮白駒的後人馮文動告訴我,新中國成立前,白匪探知馮白駒回鄉的行蹤,便秘密前來抓捕,結果撲了個空。原來,馮白駒聽到屋外白匪動靜後,跳後窗,鑽進那棵箭毒木的樹洞中,在裡邊躲了整整一天一夜,才倖免被捕。那棵箭毒木的樹洞空間很大,三五個小孩子在裡邊玩耍都沒有問題。樹洞裡有八哥鳥棲息,馮文動小時候常進去掏八哥蛋。

  那棵箭毒木的四周已經用水泥欄杆圍了起來,我向樹洞中探探頭,終於還是沒有進去看。洞裡還有八哥嗎?不得而知。不過,仰頭一望,樹冠裡有一個碩大的馬蜂巢倒是真的。馮文動說,小時候有饞嘴的小鬼爬上樹去掏蜂蜜吃,被馬蜂蜇得屁滾尿流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說著,他開心地樂了。我拉了拉阿黑的衣角,說:「那小鬼不是你吧?」阿黑不言語,往上擼擼手串,抿嘴樂了。我也跟著樂了。

  不過,樂歸樂,我的心裡對箭毒木還是懷著恐懼。

  箭毒木的毒,奇毒無比,唯有紅背竹竿草才可以解毒。哪裡有紅背竹竿草呢?生長箭毒木的地方多半都生長紅背竹竿草。換句話說,紅背竹竿草多生長於箭毒木的周圍。大自然早替人類安排好了,它在創造一種毒的同時,把解此毒的東西也備在了那裡。不過,一般人很難識得,只有黎族「老山裡通」才能辨認出來。每每見到箭毒木時,別人仰頭朝上望,我則低頭俯身在樹下尋找。尋找什麼呢?紅背竹竿草。我唯恐一不留神有人中毒,這樣先找到解毒的東西,就可以放心觀賞箭毒木了。可是,尋找了無數次,卻至今未找到。紅背竹竿草到底長得什麼樣呢?

  自然界是一種弱肉強食、吃與被吃的關係。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自然界還是一種以毒攻毒、以毒克毒的關係。

  箭毒木不是傳說,如果把阿黑買下的寨口的那棵箭毒木的毒都提取出來,能放倒多少人?這個數字還真是不好說,得用一系列的數據分析論證後才能知曉。不過,箭毒木雖然有劇毒,可寨子裡因箭毒木的毒而奪人性命的案例,至今沒有發生一起。或許,它的毒從來就不是拿來用的,而是拿來說給人聽的。

  返京前的那個傍晚,阿黑驅車帶我又來到寨口的那棵箭毒木下。朦朧的月光中,他照舊把「悍馬」停在甘蔗地的後邊,然後我們步行過去。吧嗒,吧嗒,吧嗒,阿黑還是趿拉著人字拖。他把左手手腕上那副海南黃花梨手串摘下來,握在右手上,一邊走,一邊用拇指一粒一粒盤著,盤著,盤著。暗地裡,一個黑影向我們這邊警惕地探了探頭,就隱了。估計是那個看樹人阿叔吧,他真是盡責呀。我和阿黑在那棵樹下繞著圈圈,說著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東一句,西一句。說著說著就沒話了,就啞了。只有一些嘶嘶的蟲鳴聲,起起伏伏。突然,一隻不知名的小動物嗖地從角落裡躥出來,又嗖嗖嗖地躥到箭毒木上去了。

  箭毒木的巨大樹冠裡,該藏著多少秘密啊!

  不經意間,阿黑說了一句令人吃驚的話。說那句話時,他的語調很平靜。他說:「其實,能看見的毒都不是最毒的,看不見的毒才是最毒的。最毒的東西在靈魂裡。看不見。」


刊發於2016年1月20日《人民日報》24版「大地」副刊。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荔枝炮、箭毒木、毒魚藤:海南南陽抗日的三大「神器」
    記者近日採訪時,除了被當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和抗日殺敵的好兒郎感染,還發現了3件聞所未聞的「抗日神器」:荔枝炮、箭毒木、毒魚藤。 經過了解得知,這3件「神器」頗具海南特色,凝結了南陽人民對日寇錐心剜肉的痛恨和抗日殺敵的智慧。 荔枝炮,現在北京的軍事博物館藏有一尊,是從海南運過來的。記者在南陽人民革命紀念館也看到一門荔枝炮。
  • 箭毒木:世界上最毒的樹之一 有兩則傳說至今如謎
    原標題:箭毒木   穿花格子衫的阿黑背著手,趿拉著人字拖,吧嗒,吧嗒,吧嗒,在那棵樹下繞著圈圈。他的左手手腕上戴著黑褐色的閃著「鬼臉」的海南黃花梨手串。此時此刻,他的心情頗為複雜。阿黑是早晨開車從城裡回來的,他的那輛「悍馬」停在一片甘蔗地的後邊,甘蔗林擋著「悍馬」,這邊看不見。他是有意停在那裡的,本來就不想讓鄉親們看見。
  • 世界上最毒的樹-箭毒木
    毒木之王——箭毒木,雲南旅遊景點西雙版納傣語稱其為「埋廣」,是桑科見血封喉屬喬木。樹形高大,枝葉四季常青,樹汁有劇毒,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大的喬木,有林中毒王之稱。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經接 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臟停搏,血管封 閉,血液凝固,甚至窒息死亡,所以人們又稱 它為「見血封喉」。見血封喉(學名:Antiaris toxicaria Lesch.)
  • 山裡的這種箭毒木,又稱「見血封喉」,是林中毒王
    箭毒木又稱「見血封喉」、加獨樹、加布、剪刀樹等,為瀕臨滅絕的稀有樹種,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這種桑科喬木多分布於赤道地區,我國散見於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省區。印度、越南、寮國、柬埔寨等國也有分布。作為一種高大喬木,它高達30米,枝葉四季常青,葉片長達9~19釐米,無論陽光多麼強烈,總能給人帶來大片陰涼。
  • 世界上最毒的樹:箭毒木又名見血封喉
    有很多樹木都因其獨一無二的特點而聞名全球,例如世界上最毒的樹,箭毒木,它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 在溼潤的雨林中,有1種「箭毒木」,汁液含有「劇毒」,別接觸!
    在溼潤的雨林中,有1種「箭毒木」,汁液含有「劇毒」,別接觸!其實箭毒木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也是含有劇毒的植物,經過處理後,也能藥用。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所以人們稱它為「見血封喉」。它還有一些比較奇怪的別稱,比如加布、剪刀樹等,都是它的名稱。
  • 箭毒木擁有劇毒,曾古人被用於狩獵,紅背竹竿草可解箭毒木之毒
    在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之中,有一種神奇的植物擁有見血封喉的毒性,學名箭毒木。箭毒木是一種常年保持綠色的大喬木,通常在一般情況下與人接觸是不會造成影響的。但是當箭毒木的汁液與傷口接觸之後,箭毒木汁液中的毒素就會通過傷口入侵到血液之中。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造成中毒者心臟麻痺、血液凝固、導致受傷者出現窒息的情況,從而因缺氧窒息而亡。
  • 「見血封喉」的箭毒木,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那麼,是不是只要用手碰一下箭毒木的乳汁,就立刻會中毒呢?在雲南爨氏的傳說裡,箭毒木的乳汁是通過流血的傷口進入到人體之中的,另外,有史料記載,東印度群島的土著和英軍交戰時,也有使用箭毒木乳汁做毒箭的記錄,中箭者跑不了多遠,便倒地身亡。這也似乎與雲南傳說中的中毒案例一致。
  • 這種植物在鄉下叫箭毒木,學名叫做見血封喉,傣族人用來做床墊
    像是在農村中生長的一種箭毒木,但凡是認識的農民朋友,都會避之不及,箭毒木的毒性很烈,有著見血封喉的說法,要是各位朋友哪天到農村去度假旅遊,見到了這種植物,可是要小心一些,儘量不要靠近!箭毒木屬於桑科見血封喉種植物,樹內含白色乳汁,這種汁液含有強烈的毒性,要是身上有傷口流血,恰巧又碰到箭毒木的汁液,就會產生劇毒導致心臟麻痺,進而血管封閉,血液凝固,最終窒息死亡,所以見血封喉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 世界之最的三種樹木均在我國,第一個僅剩4株,箭毒木只可遠觀
    「文/小蜂帶你自由行(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只需要一顆安靜的心和不停的腳步,不停地遇見,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流逝自己的思想,不停地更新自己的記憶。最後說到的最毒的樹木叫做箭毒木,而我們一般會將它叫做「見血封喉」,充分的說明了這種樹木的毒性強烈。這種樹木含有白色的汁液,能夠使我們的心跳停止以及造成雙目失明這種後果,一般見了真的不敢碰,只可遠觀。在我國的廣東與海南、雲南以及廣西都有這種樹木的分布。箭毒木一般可以生長到25到40米左右,樹皮一般是呈略粗糙且為灰色。
  • 樹中最毒—— 見血封喉的箭毒木
    「見血封喉」樹並不是武俠小說中杜撰出的植物,這種珍稀植物其實在我國就有,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地,在廣東開平市大沙鎮江灣村就有這樣一棵高達30多米、直徑近4米的參天古樹——見血封喉。人們發現,這種樹是當今被發現的世界上最毒的樹,原名加獨,又名箭毒木或努箭王,別名毒箭樹或毒桑。
  • 箭毒木防禦敵人「見血封喉」,被人們稱為「死亡之樹」
    傣族獵人明白了,那是一棵劇毒樹,於是將它取名叫箭毒木。從那以後,西雙版納的傣族獵人在狩獵前,常把箭毒木的汁液塗在箭頭上,製成毒箭來對抗猛獸,凡被獵人射中的野獸,只能走上三五步就會到地上斃命。因此,人們把箭毒木稱為「死亡之樹」。箭毒木並非西雙版納獨有。
  • 見血封喉的箭毒木——這種樹就是世界上最毒的樹!
    實際上,這種樹就是世界上最毒的樹——箭毒木。其實,「見血封喉」的名稱是有來歷的。在古代印第安人生活的地方生長著一種有劇毒的植物,叫箭毒木,當地人經常在樹幹部分割開一個傷痕,讓樹脂流出,然後再把樹脂塗在箭頭上用來捕殺獵物。
  • 亞馬遜十大恐怖生物8-美洲大地懶!
    經過比較解剖學研究,喬治發現其頭骨、牙齒和樹懶頗為相似,並復原了它的模樣,於1796年將其命名為美洲大地懶。大地懶生活在200多萬年前到1萬多年前的更新世,是南美洲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哺乳類。它們從頭到尾體長5—6米,可能重達3—5噸。從保存下來的乾屍組織中,我們還知道大地懶渾身覆蓋著長而粗糙的毛髮,厚實的皮膚下還另藏一層鎖子甲。
  • 行走在山川之上,讓靈魂歇一歇
    ▲山川流霧疲憊的靈魂也需要歇歇腳休息休息,也需要自由自在的放鬆放鬆,總拖著一顆疲憊的靈魂行走在生活的長路上,終歸是無益的不好的。▲層巒疊嶂當你行走在山川之上時,放下所有,不念世事,心無旁騖專注地用目光去尋找、用心靈去感受山川中的美好,就會發現周圍熟悉的山川竟然有著別樣的美麗。
  • 世界上最毒的樹,樹皮樹葉和果實都有劇毒,比廣東箭毒木還毒
    世界上最毒的樹,樹皮樹葉和果實都有劇毒,比廣東箭毒木還毒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奇特的動植物,每一中動植物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特性,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生存環境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世界上最毒的樹木,它的樹皮樹葉和果實都有劇毒,比廣東箭毒木還毒。在說這種毒物的時候,我們先來說說廣東的這種箭毒木。箭毒木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了,這是一種有毒的樹木,而且還是劇毒。箭毒木有毒的地方是它的乳白色汁液,一經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痺(心率失常導致),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們稱它為「見血封喉」。
  • 世界上「最毒」的樹:樹幹和葉子都含有毒素,比廣東箭毒木更危險
    其中有一種毒藥就是從一種名為箭毒木的樹木汁液中提取出來的,雖然不能說得上是見血封喉,但是這也是當時人們能提取出來最致命的劇毒了。今天我們就分享世界上「最毒」的樹:樹幹和葉子都含有毒素,比廣東箭毒木更危險。而在世界上,除了箭毒木以外其實還有一種樹木,它的毒性不在毒箭木之下,它的名字叫做毒番石榴樹。
  • 世界最「恐怖」的樹,全身都有毒不能靠近不能燒,比箭毒木還危險
    如果問世界上最毒的樹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說是箭毒木,它的汁液能夠見血封喉,但是還有一種樹木比箭毒木還要「恐怖」。這種樹木被稱為毒番石榴,又名馬瘋大戟木,意思是「死亡之樹」,它原產在美洲的熱帶地區,這種樹木全身都是毒,而且毒性並不比箭毒木差,堪稱是世界最「恐怖」的樹木。
  • 武漢植物園有株「見血封喉樹」 箭毒木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大樹木
    它又名箭毒木,已在該園中居住了10年之久。網友「五次方物語」說,他以前到園中遊玩時,見到了這棵樹木,「不敢離它太近」。12月13日,該植物園科普部工作人員陳長麗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這株見血封喉樹,是園方於2009年從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引進,一直栽種在園內景觀溫室內,生長狀態較好。據了解,見血封喉樹也叫箭毒木,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大的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