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引進C羅,無疑是這個夏天最大的熱點。
C羅的首秀表現,看過比賽應該都清楚,基本屬於「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就C羅表現而言,可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曼朱基齊替補登場之前,第二是他登場之後。曼朱登場前,C羅長時間的出現在中鋒位置。這段時間C羅沒有很多觸球的機會,即便如此,他同樣有過接近破門的射門嘗試。同時,在中鋒還能承擔一定的支點作用。隨著曼朱登場,C羅也在左路開啟了球王模式,不僅個人閃光的鏡頭逐漸增加,更為重要的是開始參與團隊進攻,甚至送出了很多威脅的傳球和單兵爆破。
總體來說,0進球0助攻,觸球次數有限,失誤少,參與整體戰術配合少,放在其他球星,是說的過去的首次亮相。但考慮到C羅不是其他球星,再對比一傳一射的賈凱裡尼,肯定有部分球迷覺得差強人意,包括C羅自己。
但是,我們針對本場比賽的所有球員,手動統計了22項技術數據,通過建模,使用象限分析法,發現事實的情況非常的出乎意料。
一:一個看起來發揮並不出色的C羅
曼朱替補登場前,C羅基本上是游離於球隊進攻體系之外的,沒能參與到進攻的團隊作戰裡面。但也有幾次表現可圈可點,比如,C羅背身迎球時不停球將皮球後蹭,準確找到後插上的誇德拉多。還有幾次小範圍和隊友的一腳出球配合,很少失誤。
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問題主要有2。第一,加盟球隊的首場比賽,磨合不充分。第二,在磨合不充分的情況下打自己相對不擅長的位置。畢竟是C羅,普通球員在這種境況下,難免會有多次失誤,而整場比賽看下來,也很難看見他出現失誤鏡頭。我個人的理解是,阿萊格裡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曼朱基齊無法首發導致。曼朱是個標準中鋒,尤文隊內無可替代,除了C羅。
將C羅放在中間,至少能夠吸引對方中路的重要防守力量,為隊友的發揮創造空間,加上他強大的身體素質和技戰術能力,能夠為球隊帶來部分中峰的作用。只不過,這樣勢必會影響C羅的發揮。而當曼朱基齊替補登場,C羅來到左路之後,我們逐漸看到了那個熟悉的C羅,所以有理由相信,阿萊格裡這樣的選擇應該只是特殊情況下的權宜之計。
曼朱登場之後,在左路的C羅,完成了多次和桑德羅的小範圍配合,像極了皇馬時期他和馬塞洛的左邊路進攻組合。這些,就是他的角色已經從協助者變成參與者,同時也是開始融入尤文進攻體系的證明。
以上是通過觀看比賽的得來的分析結論。只不過,在我們看比賽的時候,其實是無法做到同時可以觀察多名球員的發揮,所以這種分析也是不完整的。當我們通過回看比賽,記錄球員每一個技術動作,經過數據建模,匯總整理,大家會發現,我們的肉眼,我們感官,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能力非常有限。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只憑感官,根本無法識別他的對錯。這就是我今天所要做的,通過C羅加盟尤文的首場比賽,使用象限分析法,看看33歲的老C羅,加盟尤文的首場比賽,是否配得上他球王的身份。
二、數據顯示,C羅依然貢獻了球王級的表演
當我們通過象限分析法進行分析之後,意外的發現,C羅首秀的真實情況並非上文所描述的那樣。其實我們都被「騙」了。請看象限分析圖,C羅本場比賽,依然延續著他過往的風採,打出了球王級的表現。
這是本場比賽數據建模所生成的象限分析圖。C羅明顯是「一覽眾山小」。黃色點表示切沃,藍色點表示尤文。如果只單純看切沃的象限分析圖,不難看出,賈凱裡尼就是他們的頭號球星,領先隊友一大截,且佔據著尤文眾球星的區域。這麼說吧,就本場比賽而言,賈凱裡尼具備在歐洲頂級豪門球隊效力的實力。
從象限圖上顯示,C羅的意外性得分(表示創造機會能力)為滿分100,技術穩定性得分偏低,是因為觸球次數太少了。這裡需要說明的是,100分是表明意外性得分最高,而不是事實得分就是100分。基於此,不難想像在出球次數正常的情況,那C羅的坐標就會出現在右上角位置。並且其他球員相應的會出現在更靠近左下角的位置,(算法複雜本文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文連結進行了解),那樣C羅就更會顯得鶴立雞群。
當然,象限分析中間會有一定的誤差存在。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手動錄入數據時個人理解的標準會有所偏差。其次,就是畢竟一場比賽,很多球星會出現發揮時好時壞的情況。所以,象限分析想要得到最接近事實的結果,那必須以一個賽季,甚至多個賽季為周期進行統計。到那個時候,出來的結果,將會和我們感官的理解高度重合。比如說,如果我們統計了近10年C羅的數據進行象限分析,得出的結論應該是一代球王,那這基本符合對他的感官認識。
至於說本場比賽是否具會出現不準確的情況呢?應該是不會的。首先從數據上看,C羅多項數據全場最佳,並且領先第二名很多。有圖為證:
由於數據量龐大,現實不完整,我姑且將他以文字表達,圖上就不刻意標註了。
意外性次數:C羅13次第一,賈凱裡尼7次第二;
小技術次數:C羅5次第一,賈凱裡尼和迪巴拉2次第二;
盤帶次數:C羅和賈凱裡尼6次並列第一,道格拉斯科斯塔5次第二;
威脅射門次數:C羅5次第一,其他幾人各1次第二;
射門次數:C羅7次第一,迪巴拉和貝爾納代斯基各3次第二。
註:統計數據時,不僅記錄球員「幹了什麼」,更注重「幹的怎麼樣」,按照這個規則把足球場上的所有動作首先分成8大類,15小類,並且小類的技術動作又分成terrible(災難級)、poor(較差)、normal(一般)、nice(漂亮)、threatening(有威脅的)、likegod(神級)六個等級,具體看下圖,以「射門」為例:
為了便於形成公式計算,我們把每項技術動作有對應了不同的分數。某項技術動作的的得分=動作完成次數×對應的分數,換句話說同樣一次技術動作,完成越漂亮、越有威脅,就會加入更大的權重。以射門為例,如下圖:
若某名球員在比賽中共有10次射門,而這10次射門技術動作的完成情況,按照數據統計記錄者的理解來看,terrible(災難級)1次、poor(較差)2次、normal(一般)4、nice(漂亮)1、threatening(有威脅的)1、likegod(神級)1,那麼該球員本場比賽的「射門」這個數據的得分就是9分。
讓我們再回到切沃VS尤文圖斯正常比賽中來。這場比賽中每名球員的數據得分就是利用上述規則計算出來的。將這些數據簡單對比就可以看出,C羅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只是沒法形象的看出他和其他場上球員之間差距有多少。
三、能讓前鋒和後衛一較高低的數據模型——象限分析
我們甚至可以以一種非常有趣的方式來定位C羅的能力。比如說,同為新援且都是進攻型球員,道格拉斯科斯塔與C羅相比無論從名氣、技術實力、經驗都無疑強出太多太多,相信這樣的結論不會有很大的異義。但是,如果將C羅和新援博努奇進行比較,那爭議就來了。比如C羅主要以進球為主,而博努奇主要以阻止進球為主。如果說C羅更強,他踢不了中衛,如果說博努奇更強,他踢不了前鋒。再如,近本場比賽,身為中衛的博努奇取得一粒進球,幫助球隊扳平了比分,就是說他在一場比賽中同時勝任了防守和進攻的任務,是否可以認為博努奇比C羅還要強。這樣的爭辯將會無休止的進行下去。
但是,看似不可能進行下去的比較,在本文的象限分析之下,居然能很直觀的讓C羅和博努奇一較高低!甚至馬拉度納和貝利誰更強這樣關公戰秦瓊的無解課題,只要數據充足,都可以衡量高低。不得不說,這就是數據和象限分析的魅力所在。
足球場上我們能夠經常看到,泛泛之輩過人成功率有限;而像小羅,大羅,C羅這樣的,當然還有梅西,他們過人成功率極高,為何,因為防守球員根本猜不到他們的下一個動作。這是本次象限分析中所謂的技術意外性,通俗說就是創造力。還有一些過人成功率非常高的,比如貝爾這種,加速度奇快無比,過人就是一個大趟。這是所謂技術合理性,也就是他的基本技能十分強大。這兩者結合起來,不可能出現最具創造力和擁有最快速度相結合的球員。但是二者兼而出色的還真的存在。除了大羅,就是我們今天所談到的C羅。
必須說,厲害的球星,都是二者兼而出色的角色。第一,通過創造力過人成功,如果自身速度不快,很容易被追上;第二,通過速度過人一旦遇見速度和反應不輸於自己的對手,連成功過人的可能性都會大大降低。這兩者的結局都是無法創造進攻機會。所以,我們的象限分析就是通過球員技術的創造性(技術意外性)和基本功(技術合理性),分成橫向和縱向兩個坐標軸,進而劃分4個象限,來定位C羅的能力。
我們將本場比賽的技術意外性定義為:威脅射門、威脅傳球、成功過人、爭頂、關鍵防守等。而在技術合理性方面,我們的定義方法是逆向定義,即:浪費絕對得分機會、傳球失誤、防守失誤、盤帶失誤、冒頂、失去球權、紅點套餐等。簡單來講,就是逆向計算這些便於統計的數據,得出相反的數據,就是合理性值。因為畢竟,合理性的技術動作太多了,還包含很多類似於合理跑位這種難以界定的技術動作。(對於算法詳情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進行了解)
算法有了,讓我們開始對本場比賽的C羅開始定位。
四:宏觀對比:C羅依然高出尤文整體水平一大截
相比較大家接觸較多的雷達圖,大家可能會覺得雷達圖一樣能夠看出球員之間的差距,就像足球遊戲中那樣。其實不然。我們在統計本場比賽數據的過程中,發現了雷達圖的局限性,比如下圖:
雷達圖現實兩人的圖表面積相當,而實際上在象限分析圖中,C羅明顯高出賈凱裡尼不止一個檔次。為什麼,因為雷達圖所能覆蓋到的技術數據有限,這就決定著雷達圖根本無法反應事實的全貌,它至多能夠展示出我們需要對比的技術能力。以本圖為例,雖然是通過對22項數據進行計算加工得出8項關鍵數據,但僅在8項數據之間進行了對比,且沒有更縝密的算法作為支撐,依然無法完整的實現對比。象限分析圖就不一樣,所涉及的技術數據多達22項!不敢說象限分析是最科學的,但相比之下,肯定要比簡單的數據分析更有說服力。
象限分析比較適合於在球員之間的對比,雖然它也能看出C羅的水平遠高於尤文全隊的平均水平。假設尤文陣中出現兩名C羅級別的球星,那我們將無法看出C羅與尤文全隊的平均水平比較。這一點,雷達圖就有了他的優勢。請看下圖:
就本場比賽而言,C羅的圖表面積明顯高於尤文整體水平,這與象限分析圖中所示吻合,基本實錘。再看尤文和切沃平均實力的對比,同樣與象限分析結論吻合。
從上面的象限分析圖中還可以看出,本場比賽技術穩定性評分有4人高於80分,尤其是基耶利尼和博努奇,為全隊最高。看來尤文的穩定性還是非常不錯的。基耶利尼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博努奇就屬於另類,有重大失誤的同時取得進球,能有如此數據結論基本屬於「功過相抵」型。
說回到那個「關公戰秦瓊」的話題。C羅與博努奇相比,甚至與和基耶利尼相比,誰更強?這個問題在象限分析的模型裡是可以得到解答的。象限分析原本有4各區域,分別代表4個不同水平的球員,按照過往我們做象限分析的經驗,C羅和梅西這個級別和博努奇、基耶利尼這個級別的球員會出現在不同的象限裡,代表著他們是屬於不同層次的球員。但在本次的分析中,由於數據有限,無法做出4個象限的詳細分類,並且,C羅本場比賽屬於初次磨合,觸球次數太少,也沒法更完整的展示C羅的技術水平。所以我們不得不在此加上主觀的判斷,那就是基於C羅處在不利的環境中,得出C羅更強的結論。如果日後有機會,整理整個賽季中意甲前幾名球隊的所有數據,那就會無限接近真實的情況。
總結:本次象限分析的嘗試,我已經在文章中迴避了複雜的算法問題。需要說明的是,從數據的錄入,包括模型的建設,全部手工完成,沒有參考任何數據機構提供的信息,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情。我們是希望將這個新鮮的嘗試推廣出去,希望大家給出自己的意見。如蒙不棄,也希望大家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
特別鳴謝:感謝我的懂球帝小夥伴 @Soccercode 先生辛苦的數據錄入工作,並提供象限分析的全程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