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這一天,在市圖書館,市氣象學會理事長趙彥廠給市民帶來一場豐富而實用的氣象科普講座。
有時,我們的手機會收到氣象災害預警,這種預警往往會精確到今天幾點幾分某種氣象災害幾級預警,但是為什麼不能在前一天發布預警呢?這是因為天氣預警信號的時效非常短,暴雨預警的最長時效為12小時,雷電預警的時效只有6小時,這是為了更精準地達到預警效果,因此在極端天氣集中的季節,要時刻關注氣象預警,以便及時部署防範工作。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正式將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紀念日,近年來世界氣象日的宣傳和紀念活動更多地旨在宣傳氣象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和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世界氣象日每年確定一個宣傳主題,2018年的主題是「智慧氣象」。
如今的氣象觀測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參與,包括靜止衛星、極軌衛星、衛星地面站、探空站、海上浮標、志願探測船等,這些智慧氣象手段組成了全球氣象觀測網絡,它們所收集到的數據可供全球通用。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每半小時更新一次的衛星雲圖就是靜止衛星所拍攝到的,它位於地球赤道上空36000公裡處。
石家莊市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大部分時間乾旱少雨,在氣象觀測中,雲圖出現高壓基本是晴天,而出現低壓則可能下雨。石家莊市在夏季隨著副高氣壓北抬,受海洋性季風影響氣候炎熱潮溼,因此雨量集中。在石家莊市地圖的西北角、西部和西南角包括平山、井陘、贊皇等地有石家莊市的三個暴雨中心,每年夏季是防汛防災的重要區域。尤其7月20日-8月10日是石家莊市盛汛期,歷史上石家莊市大的暴雨記錄多發生在這個時段。這是由於副高外圍暖溼氣流與北方冷空氣在石家莊市上空交匯,在石家莊市西高東低的地形作用下,大量暖溼氣流在迎風坡被抬升,就會形成暴雨天氣。在這個時段應儘量不要去山區玩,如果遇到下雨一定要及時躲避,因為這時期除了暴雨災害還可能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
所有降雨、降雪、冰雹等天氣現象都是冷暖空氣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冬春之交或者秋冬之交,石家莊市上空既有冷空氣又有暖空氣,當二者交匯,共同作用之下就會產生極端天氣現象。
天氣預報是怎樣製作的?為什麼有時候會不準確?
天氣預報需要將全球各地觀測到的氣象數據資料匯總傳輸到世界氣象組織,再下發到全世界各個國家進行統籌計算,還要經過繪圖、專家會商,最終做出天氣預報結論。天氣預報是一種根據氣象觀測資料,應用天氣學、動力氣象學、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某區域或某地點未來一定時段的天氣狀況作出定性或定量預測的科學。目前全球能夠做出天氣預報的國家僅有美國、中國、法國、日本、英國等少數國家。
氣象預報很大程度上依賴觀測數據的計算,而數據計算結果並不能完全準確,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偏差,這就造成了越接近的預報越準確,越遙遠的預報越不準確。
天氣預報藉助的是對氣象數據的統計、測算結果,有時候往往需要藉助經驗和以往氣象數據的均值來進行預測,因此並不能做到完全準確。
目前氣象部門每天會在早上、中午、晚上提供三次氣象預報,最新的預報才最準確,未來七天的預報僅供參考。
石家莊市什麼時間容易下暴雨?為什麼在冬春之交或者秋冬之交容易出現暴雪天氣?
出門旅遊也一定要關注天氣預報,不僅是計劃旅遊這個時段的天氣預報,目標地區往年的氣候狀況也要關注,比如去南方旅遊要儘量避開颱風季,去山區或者去峽谷裡旅遊要避開盛汛期。就算是到了目的地也要時刻關注最新的天氣預報,根據天氣改善出行計劃。中國天氣網能找到某些地區的天氣雷達圖,對於天氣雷達圖有一個形象的比喻——「西紅柿雞蛋紫菜菠菜湯」,圖中紫色部分基本代表暴雨,紅色部分基本代表大雨,黃色部分差不多代表中雨,綠色可能是小雨,藍色就基本沒有雨。尤其是在夏天,雨區常常範圍不定,有可能東邊日出西邊雨,也有可能下一陣就過去了,而天氣預報往往只能播報最主要的氣象現象,所以不能完全以天氣預報為準,還要結合經驗和其他信息做好預防工作。如今通過手機、廣播、電腦等手段,我們可以獲得實時天氣預報,這些智慧氣象手段能讓我們更方便地作出判斷,調整計劃。(記者 石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