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圖書館氣象科普講座帶您了解天氣知識

2021-01-13 河北新聞網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這一天,在市圖書館,市氣象學會理事長趙彥廠給市民帶來一場豐富而實用的氣象科普講座。

有時,我們的手機會收到氣象災害預警,這種預警往往會精確到今天幾點幾分某種氣象災害幾級預警,但是為什麼不能在前一天發布預警呢?這是因為天氣預警信號的時效非常短,暴雨預警的最長時效為12小時,雷電預警的時效只有6小時,這是為了更精準地達到預警效果,因此在極端天氣集中的季節,要時刻關注氣象預警,以便及時部署防範工作。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正式將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紀念日,近年來世界氣象日的宣傳和紀念活動更多地旨在宣傳氣象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和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世界氣象日每年確定一個宣傳主題,2018年的主題是「智慧氣象」。

如今的氣象觀測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參與,包括靜止衛星、極軌衛星、衛星地面站、探空站、海上浮標、志願探測船等,這些智慧氣象手段組成了全球氣象觀測網絡,它們所收集到的數據可供全球通用。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每半小時更新一次的衛星雲圖就是靜止衛星所拍攝到的,它位於地球赤道上空36000公裡處。

石家莊市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大部分時間乾旱少雨,在氣象觀測中,雲圖出現高壓基本是晴天,而出現低壓則可能下雨。石家莊市在夏季隨著副高氣壓北抬,受海洋性季風影響氣候炎熱潮溼,因此雨量集中。在石家莊市地圖的西北角、西部和西南角包括平山、井陘、贊皇等地有石家莊市的三個暴雨中心,每年夏季是防汛防災的重要區域。尤其7月20日-8月10日是石家莊市盛汛期,歷史上石家莊市大的暴雨記錄多發生在這個時段。這是由於副高外圍暖溼氣流與北方冷空氣在石家莊市上空交匯,在石家莊市西高東低的地形作用下,大量暖溼氣流在迎風坡被抬升,就會形成暴雨天氣。在這個時段應儘量不要去山區玩,如果遇到下雨一定要及時躲避,因為這時期除了暴雨災害還可能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

所有降雨、降雪、冰雹等天氣現象都是冷暖空氣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冬春之交或者秋冬之交,石家莊市上空既有冷空氣又有暖空氣,當二者交匯,共同作用之下就會產生極端天氣現象。

天氣預報是怎樣製作的?為什麼有時候會不準確?

天氣預報需要將全球各地觀測到的氣象數據資料匯總傳輸到世界氣象組織,再下發到全世界各個國家進行統籌計算,還要經過繪圖、專家會商,最終做出天氣預報結論。天氣預報是一種根據氣象觀測資料,應用天氣學、動力氣象學、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某區域或某地點未來一定時段的天氣狀況作出定性或定量預測的科學。目前全球能夠做出天氣預報的國家僅有美國、中國、法國、日本、英國等少數國家。

氣象預報很大程度上依賴觀測數據的計算,而數據計算結果並不能完全準確,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偏差,這就造成了越接近的預報越準確,越遙遠的預報越不準確。

天氣預報藉助的是對氣象數據的統計、測算結果,有時候往往需要藉助經驗和以往氣象數據的均值來進行預測,因此並不能做到完全準確。

目前氣象部門每天會在早上、中午、晚上提供三次氣象預報,最新的預報才最準確,未來七天的預報僅供參考。

石家莊市什麼時間容易下暴雨?為什麼在冬春之交或者秋冬之交容易出現暴雪天氣?

出門旅遊也一定要關注天氣預報,不僅是計劃旅遊這個時段的天氣預報,目標地區往年的氣候狀況也要關注,比如去南方旅遊要儘量避開颱風季,去山區或者去峽谷裡旅遊要避開盛汛期。就算是到了目的地也要時刻關注最新的天氣預報,根據天氣改善出行計劃。中國天氣網能找到某些地區的天氣雷達圖,對於天氣雷達圖有一個形象的比喻——「西紅柿雞蛋紫菜菠菜湯」,圖中紫色部分基本代表暴雨,紅色部分基本代表大雨,黃色部分差不多代表中雨,綠色可能是小雨,藍色就基本沒有雨。尤其是在夏天,雨區常常範圍不定,有可能東邊日出西邊雨,也有可能下一陣就過去了,而天氣預報往往只能播報最主要的氣象現象,所以不能完全以天氣預報為準,還要結合經驗和其他信息做好預防工作。如今通過手機、廣播、電腦等手段,我們可以獲得實時天氣預報,這些智慧氣象手段能讓我們更方便地作出判斷,調整計劃。(記者 石雅彬)

相關焦點

  • 學科普,愛科普,氣象知識科普走進開封市集英小學
    央廣網開封9月29日消息(記者 彭華 實習生 何瑾琨)為了廣泛推廣科技常識、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全市廣大青少年對科普知識的興趣,9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河南分網、少年之聲小記者在開封市集英小學舉辦首場主題為「學科普、愛科普 氣象知識科普進校園」系列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活動由河南省科協
  • 石家莊市氣象局:弘揚氣象精神 傳播文明風尚
    近年來,石家莊市氣象局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工作,做好天氣預報預警服務保障。通過大力開展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有力促進了業務水平提高,全市氣象事業和諧有序發展,業務實績突出,氣象服務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 甘肅氣象部門把氣象科普知識送到扶貧村田間地頭
    活動中,定西市農業氣象試驗站高級工程師、原站長李巧珍結合當地天氣氣候特點和氣象為農服務實際,作了題為《東灣村特色農作物農業氣象災害防禦及病蟲害防治》的農業氣象知識講座。內容涉及草莓設施農業,玉米、蠶豆、馬鈴薯傳統作物,以及黨參、黃芪、當歸等中藥材種植等。村民們聽得認真、專注,不時向專家提問、互動,李巧珍都一一認真答覆。
  • 世界氣象日 公眾「在線」了解氣象知識
    本報長沙訊 3 月 23 日是第 60 個 " 世界氣象日 ",主題為 " 氣候與水 "。3 月 20 日下午,根據今年疫情特殊情況,湖南省氣象局採用線上網絡視頻的方式舉辦 2020 年世界氣象日新聞發布會。
  • 走進氣象,尋「爽」貴陽,專家解答——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
    金黔在線訊 「天氣預報為什麼有時不準」、「貴陽為何夜裡下雨白天晴。」昨天下午,一場妙趣橫生的「走進氣象尋爽貴陽」互動式氣象科普專家講座讓省氣象局會議室一座難求。中科院院士吳國雄、省氣象局局長趙廣忠等專家給臺下的科普志願者們帶來了一場營養豐富的氣象科普大餐。
  • 「天氣的味道」——氣象科普移動甜品站
    點擊「江蘇氣象」關注我們哦 說起天氣符號、預警信號等氣象知識 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是特別了解其中的含義 但是,若將其融入美食,邊吃邊學,是不是就很容易記住了呢?
  • 孝感市科協舉辦氣象科普知識進社區活動
    9月23日上午,孝感市科協、孝感市氣象學會開展了「2020年全國科普日氣象科普知識進社區」活動。活動在孝感市高新區槐蔭辦事處董永社區開展,現場吸引了社區黨員、居民等多類人員參加。本次活動邀請了孝感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嚴鴻飛、孝感市氣象服務中心工程師宋哲。
  • 科普氣象知識
    近日,位於柯橋區氣象局內的氣象災害展示與體驗活動站迎來了首批參觀者,在「小球大世界」項目上,當大家通過光影技術,在直徑2米左右的碳纖維球體上,看到立體展現出來的氣象實時雲圖、全球地形地貌、全球衛星雲圖等內容時,紛紛驚奇不已。在天氣預報影視製作室,參觀者又體驗了一回「我是氣象播報員」,用一本正經、活潑搞怪、優雅含蓄等方式錄製了多版本的天氣預報。
  • 「真人圖書館」科普病毒防控知識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付士娟 攝影 徐思彤 李詩苗)11月26日,由南開大學圖書館主辦的「真人圖書館」第七期——「新冠究竟是什麼 最強科普來了」在津南校區圖書館舉行。此次活動邀請南開大學藥學院副教授郭宇給大家帶來了一場「看不見的博弈:病毒與人類的昨天,今天與明天」的精彩科普講座,帶領大家認識病毒、了解病毒,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 石家莊市橋西區:小康路上的科普盛宴
    多年來,石家莊市橋西區加強科普陣地建設,社區科技館(科普活動室)、社區科普園、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為全民提高科學素養提供了保障。卓達上院的居民帶孩子體驗科普設施。據了解,「科普畫廊」長約50米,以「倡導科學生活、建設美麗家園」為主題,是維明街道打造的科普宣傳平臺。建成5年來,參觀者不計其數,成為維明街道科普宣傳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更為轄區居民打開了一扇學習科普知識的窗口。「科普」不只是一句口號、一幅標語,想要讓它深入人心要每天看得見,還要摸得著。
  • 北海氣象:氣象科普進校園大手拉小手
    2020年11月18日和11月21日,北海市氣象局團支部聯合北海市海城區第二小學團支部開展「關心關愛未成年人·氣象科普進校園大手拉小手」系列主題活動,向學校師生們傳遞和普及氣象科學知識。系列活動通過氣象科普小課堂、贈送氣象書籍以及參觀北海天氣雷達站等形式開展。
  • 科技周首期氣象科普講堂在京舉行 許健民院士做講座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鵬報導8月27日下午,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第一期「氣象科普講堂」活動在北京舉行。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做專題講座,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時進行。講座過程中,許健民院士與觀眾互動交流,分享自身科研經驗和感受。他表示,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對於科技創新至關重要,要善於觀察、分析自然界的現象,學好基礎科學知識。該活動由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主辦,中國氣象報社、中國氣象學會秘書處、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普委員會協辦。
  • 氣象科普知識小遊戲
    氣象科普知識小遊戲 【字體:大 中 小】 > 2014-11-12 16:58:47   來源: 中國天氣網廣西站
  • 任城區阜橋街道小閘口社區開展氣象科普知識進社區活動
    6月1日下午,濟寧任城區阜橋街道小閘口社區黨委聯合聯建單位濟寧市氣象局開展了「氣象科普知識進社區」活動。活動在小閘口社區小河西小區黨支部開展,現場吸引了社區黨員、居民、小朋友等多類人員參加。本次活動邀請了濟寧市氣象局工程師、市氣象臺副臺長張澤銘進行了《氣象科學與生活》科普講座。
  • 科普講座|2020年暑期《探知課堂》活動之《火星探索計劃》
    在「移民」火星之前,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顆可能會成為人類下一個定居地的星球吧!本期《探知課堂》讓我們一起觀看科普講座,用立體逼真的3D互動知識模型帶你「登陸火星」開啟火星探索之旅。四、活動形式:線上講座五、觀看方式1、手機掃描活動二維碼觀看線上科普講座2、電腦端觀看線上科普講座:http://www.libvideo.com/topicSum/contest40/player.html六、活動說明
  • 漢川:聯合共建社區學校開展氣象知識科普活動
    近日,漢川市氣象局聯合涵閘社區、涵閘小學開展了氣象知識科普活動,100多名學生來到漢川市氣象局實地參觀,學習氣象知識,感受氣象科學技術的樂趣和氣象楹聯的無窮魅力。在市氣象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先後參觀了氣象觀測場、氣象預報預警綜合業務平臺,參觀了風向風速儀、溫溼度傳感器、能見度儀、天氣現象儀、淺層地溫傳感器、稱重式降水傳感器等氣象要素的測量儀器,了解了天氣預報流程及如何科學防範氣象災害等知識,觀看了氣象科普小視頻。氣象局工作人員為學生們生動地講解了氣象觀測設備的用途、天氣現象的各類數據採集以及氣象災害的預警和防禦知識。
  • 活動回顧丨【天文科普講座】認識星空 放飛夢想
    在第33個「國際志願者日」到來前夕,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普及天文知識和開拓視野,探索宇宙的奧秘。
  • 洛陽雙休日活動推薦 做手工,聽故事,了解氣象知識
    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澗西區)活動  ●主題:螢火蟲手工坊之「飛舞的花瓣」  主講:符莎老師  時間:8月6日10時至11時  活動對象:4歲以上兒童及其家長(現場限報10個家庭)  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高新區分館活動  ●主題:故事會《獾的美餐》  主講:張寧輝老師  時間:
  • 益陽氣象|2020全國科普日&氣象科普知識競答
    -益陽氣象-今天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氣象科普知識競答啦~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時間為9月19—25日,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充分展現氣象科技工作者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方面的擔當與作為,廣泛開展「多陣地、多戰線、廣覆蓋、齊參與
  • 科普知識講座進校園 首地人和街小學學生了解基因的奧秘
    ……11月26日,渝北區首地人和街小學第三期「人和講壇」開講,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重慶華大基因總經理張曉平作科普知識講座《基因·打開生命奧秘的鑰匙》,帶領全校師生走進神奇的基因世界。科普知識講座進校園,首地人和街小學學生了解基因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