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潛水遊世界第4563次分享
出處/益美傳媒
本周,BBC巨製《藍色星球2》迎來完結撒花
距離上一部《藍色星球》
已是16年光陰流逝
16年間
潛水裝備與水下拍攝技術
無疑有了很大進步
呈現在觀眾眼前的畫面
可以用精美絕倫來形容
許多人表示「已被震撼成了傻子」
連一向苛刻的豆瓣
都毫不吝嗇地給出了9.9的全網最高分
紀錄片開播之初
導演詹姆斯·霍尼伯內發布了一封名為
「16年之後,再赴藍色星球的約定」的公開信
信中提及為拍攝《藍色星球2》
攝製組走訪了39個國家
經歷了123次探險
水下拍攝時長達6000多個小時
整個拍攝周期有5年!
已91歲高齡的大衛·愛登堡
再次跟隨攝製組,走南闖北,主持「獻聲」
那口熟悉而厚重的英音,聽起來還是那麼過癮
這樣的誠意之作
不用心看簡直不能原諒自己!
熟知BBC紀錄片拍攝套路的人都知道
BBC最擅長講故事
即便主角是一群海洋生物
照樣可以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這些故事,關乎海洋生命
爭奪、生存、繁育、犧牲和逝去
有的感人至深
有的使人會心一笑
有的卻發人深思
爭奪:明明是條魚
卻上演了一出後宮反轉大戲
他本是一方之王
擁有無數後宮
直到有一天
最強的侍妾對王失去了性趣
她閉關修煉、厭精蓄銳
直到有一天足夠強大
她打敗了舊王,成為了那一方的新王
這故事聽著熟不熟?
誰能想到
這樣狗血又傳奇的故事
也真實地發生在海洋世界
故事的主角
是一條長相清奇的魚
在日本北部近海的水下森林裡
當海水溫度升到16攝氏度
這種水溫,對於金黃突額隆頭魚而言
意味著交配季節的來臨
作為魚群的首領
「帥氣逼人」的他自信滿滿
來到一條雌魚面前,做好交配繁殖的準備
這條雌魚,卻始終對他的追求無動於衷
他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幾個月後
「她」變成了「他」
原來
大個頭的雌魚身體發展到一定關鍵階段
身體內的某幾種酶不再工作
雄性激素開始起作用
它的頭膨脹起來,下顎變長
是的,她變性了,成了一條雄魚
兩條雄魚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最終老首領敗北
躲回了海草中
新首領收編了老首領的後宮
但他萬不可掉以輕心
因為每一條雌性隆頭魚的身體裡
都潛伏著一條充滿野心的強壯雄性
為了爭奪更多將基因傳承下去的機會
女性也會「雄起」給你看
生存:沒有什麼
比獨立冰面的海象母子更令人心碎
「全球變暖」是幾乎所有人都聽過的環保議題
可大多數人不明白
除了氣溫上升幾度
氣候變暖究竟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北極的海象知道答案
如今,北極夏季的冰川已減少了40%
為了找到一處可供小海象休憩的浮冰
海象母子不得不歷盡艱辛
因為大多數冰面已經「象滿為患」了
去陸地上?那可不行
那裡的捕食者北極熊
已經等候多時了
她們也有很多孩子要餵養
一次次嘗試,一次次被拒絕
海象媽媽已經遍體鱗傷
海象寶寶也已經筋疲力竭了
還好,它們暫時找到了一方立足之地
可是冰川還在不斷融化
沒有誰知道這塊冰還能撐多久
只能靜靜舔舐傷口
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安寧時刻
海象母子的畫面
也出現在了《藍色星球2》的海報上
詮釋了一種令人心碎的美感
生存從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繁育:海葵是小丑魚們永遠的庇護所
看過《海底總動員》的人
應該都對主角尼莫印象深刻
尼莫和爸爸瑪林的原型正是小丑魚
小丑魚常年生活在
一種叫做海葵的無脊椎動物附近
原因無他,海葵的觸手有劇毒
而小丑魚天生對這種毒素免疫
簡直就是為它們打造的天然庇護所
可這對它們來說顯然不夠
因為海葵太柔軟了
小丑魚無法在上面產卵
沒辦法了,只好找點別的什麼東西
它先找了只海螺
卻發現以自己的小身板
根本無法挪動半分
隨後,它又盯上了人類遺棄的塑料瓶
還是不行,太輕了
這時,一塊椰子殼出現在了它的視線裡
就是它了!
大小正好,輕重合適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麼把它搬回家
全家老小齊上陣,就不信搬不動!
椰殼成功到位
終於可以安心產卵了
接下來,就可以等待小生命的降生了
生物的智慧,總是令人吃驚
即便是小丑魚這樣小小的生靈
也會為繁衍後代而拼盡全力
犧牲:守望一年,只為一刻
每一年
成年革鱗鮨們
都會聚集在法屬比利尼西亞
因為這裡有一場「相親大會」
顧名思義
它們會在這裡交配、產卵、繁育後代
但這也是一場危機四伏的大會
成百上千的灰礁鯊正等著呢
沒有什麼地方比自然世界
更能展現生命的殘酷與鮮活
在這生死時刻
它們依然希望自己的血脈得以延續
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
數十億的魚卵
大部分會被吃掉
少數倖存下來的受精卵
能平安出生、長大
待成年後,它們又會回到這個地方
一切再來一遍
生命的傳承
總是以無數犧牲為代價
循環往復,永不停歇
逝去:這隻鯨寶寶,是被人類殺死的!
如果要評出整部《藍色星球2》裡
最令人痛心的畫面
這一幕多半會當選
這是一隻領航鯨媽媽
她嘴裡叼著的可不是食物
而是她的孩子
小領航鯨已經死去多日了
屍體已經開始腐爛
可媽媽還是不願意放手
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只能這樣帶著小領航鯨屍體
漫無目的地在大海裡遊了一天又一天……
更令人痛心的是
這隻鯨寶寶很可能是被人類毒死的
毒物則是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東西——塑料
100多年前,當我們發明塑料時
曾歡欣鼓舞
認為再也沒有比這更低廉方便的產品了
從此,廢棄的塑料垃圾被大量排入海中
以幾乎不可降解的形式
人類每年向海裡排放800萬噸塑料垃圾
這些塑料在分解時與其他汙染物混合
這隻鯨魚媽媽誤食了塑料垃圾
乳汁產生毒素
她毒死了自己的孩子
只要人類還向海洋排放塑料
這樣的悲劇就會不斷上演
也許有一天
塑料會殺死所有的海洋生物
而我們人類
還繼續在寫字樓裡吃著塑料包裝的外賣
逝去,總是令人傷懷
非自然的逝去,更加令人反思
人類的行為越來越頻繁地影響到海洋
我們有嘗試做出相應的改變了麼?
我們真的有好好對待過這片海洋嗎?
《藍色星球2》
無疑是一部藝術與科教相結合的影片
讓我們看到無數與生命相關的海洋故事
爭奪、生存、繁育、犧牲和逝去
這當然不能涵蓋海洋世界的全部
卻在不斷提醒我們
在平時所不能到達的海底
有著這樣一群鮮活的生命
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海洋故事裡的人類痕跡
也提醒著我們
人類的許多行為正在一步步踐踏海洋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如果海洋死了
地球也會死去
全球變暖引起的冰川融化問題
已經嚴重威脅到極地地區動物的生存
它們歷盡千辛卻難以找到一片立錐之地
塑料垃圾泛濫成災
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被迫攝入塑料所含毒素的母親
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死去
除此之外
非法捕殺、珊瑚白化等問題也日趨嚴重
看不到,並不代表不存在
終有一天這些環境問題的惡果擺在面前
一切也許就太遲了
延伸閱讀 戳標題
《藍色星球2》裡那些精彩絕倫的潛點,你知道都是在哪兒拍的嗎?
《藍色星球2》裡的「無氣泡潛水設備」到底是什麼鬼?
16年之後,再赴藍色星球的約定——一封來自《藍色星球2》導演的親筆信
BBC紀錄片《藍色星球》回歸!我開始懷疑我潛的是假水了
潛水遊世界行程
(向下滑動查看所有行程,點擊藍字下劃線查看行程細節)
往期精彩文章 點擊藍色標題查看
去東南亞考證/進階哪裡好?四大熱門海島大PK
學潛水前要不要會遊泳?
潛水到底有多危險,既有多少種死法(超長超值)
又愛又恨的大流:適合放流的潛點,技巧和裝備
這些事,只有潛水的人才知道
娶一個潛水女的十大好處
千萬別(yao) 愛上一個潛水員!
一滴防曬乳,殺死整片珊瑚
這裡鯊魚"成群", 潛水員卻痛不欲生
擔心錯過精彩文章和優惠套餐/裝備,趕快把我置頂吧!⤴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微信立場。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謹遵專業人士叮囑。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聯繫。
▼
潛水遊世界淘寶店鋪:
divetheworld.taobao.com
服務號二維碼
▼
私人微信 divetheworld_b
客服:400 678 1632
郵箱 divetheworld@126.com
歡迎投稿合作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