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量刃具,被稱為「工業的牙齒」。
素有「中國工量刃具之鄉」美稱的溫嶺,擁有從事工量刃具生產的企業1000多家,近2萬名溫嶺人在全國26個省市銷售工量刃具,基本形成「溫嶺工具賣全球,全球工具溫嶺賣」的產業發展格局。
近日,省科技廳公示了2020年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創建名單,溫嶺工量刃具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名列其中。
智能裝備產業的不斷升級,讓工量刃具產業不斷散發光輝;創新服務綜合體落戶溫嶺市溫嶠鎮,也給工量刃具產業帶來了蝶變的契機。
科技引領 驅動創新
「含鈷直柄梅花鑽5個,直柄加長梅花鑽5個……」11月23日下午3點13分,「刀具聯盟」接到了一筆訂單,共需要12個不同品種的310件商品。僅用了20分鐘,配送人員就根據小程序指示,完成了訂單配置發貨的全過程。
「我們平臺連結了250家供應商,囊括了95%的工量刃具品牌,綜合了1200餘萬條數據,才能第一時間為客戶選擇最佳貨源。」「刀具聯盟」創始人周勤博解釋。背靠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這個大型「貨倉」,他在2015年搭建了「刀具聯盟」電商銷售網站,打開了工量刃具市場銷售的新模式。目前,「刀具聯盟」僅有4名客服,卻能完成日均250-280張訂單,日銷售額達50萬元。
科技創新,不僅為銷售環節提供了新思路,對生產型企業來說同樣重要。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溫嶺市力鋒精密工具有限公司首先在生產設備上下了狠功夫。
走進力鋒一個20平方米左右的生產車間,能看到這裡共有8臺生產機器在同時運轉,僅需兩名員工進行物料裝卸。但力鋒並不滿足於現狀,早在2019年,他們就致力於現代化智能廠房建設,今年年底前後投用。
「最大程度的機器換人,才能換來效益最大化。」公司負責人邵建地說,160臺整硬刀具設備到位後,數控刀片的月產量可達到1000萬片,數控車刀杆達30萬支,100臺U鑽生產設備月產能也將超10萬支。「到時候,力鋒將用三分之一的員工,創造相當於現在三倍的產值。」
創新要素和創新體系的持續發力,讓溫嶺工量刃具產業的創新優勢日益凸顯。而工量刃具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將以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為空間載體,緊扣「研發+」「網際網路+」「智造+」「品牌+」「孵化+」「服務+」,實現新興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
人才先行 突破瓶頸
「春節前後機器到位後,我們將進行金剛石刀具的生產。」這些天,台州市萬龍達工量具製造有限公司正在進行廠房搬遷。董事長張小龍表示,因為萬龍達引進了一名金剛石方面的英國專家,市裡給予2000平方米廠房的3年免費使用權,這裡將專門用於金剛石刀頭生產。
萬龍達創建於2008年,此前一直進行低端刀具的生產,一把刀具的出廠價僅為七八十元。「引進研究金剛石方面的專家後,我們一把金剛石刀具的出廠價能夠達到3000元,精密一點的甚至上萬元!」張小龍估算,未來三到五年,公司的年產值將突破5000萬元。
與此同時,在橫涇工業區裡的美戈利科技有限公司,幾名員工正在調試新到的設備,它們將用於鐵軌項目的生產。
該項目一直是國家亟待突破的「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目前國內95%的市場都被國外公司把控。為了打破僵局,美戈利集結了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研發團隊,耗時兩年進行產品研發,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將刀具齒輪密度提高到8級的廠家。
「一年破億,三年上市」,是美戈利的雄心壯志。「該項目將於明年4月正式投產,10月進入中國鐵路系統進行實驗。」美戈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紅傑表示,該項目一經推廣,將大大降低鐵路維護成本,實現高端刀具國產化,帶動國內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放眼長遠發展,美戈利還與成都各大中院校合作,設立實驗室,打造了一個集研發、應用、培訓於一體的人才培育中心,為公司打造了一支強有力的人才後備軍。
精準服務 補鏈強鏈
一直以來,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品牌附加值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的不足,困擾著溫嶺工量刃具產業發展,也倒逼著一場產業革命。
如何解決企業「成長的煩惱」,工量刃具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給出了答案:在這裡,企業想要的檢測、品牌指導、培訓、質量監測……都可以實現一站式服務。
「目前,我們正在與成都工具檢測所接洽。它是國內唯一具有刀具產品、量具量儀產品全性能檢測能力和資格的機構。」溫嶠鎮黨委委員、常務副鎮長陸江波說,現在綜合體已經具備材料檢驗、刀具檢測、切削試驗的能力。爭取到成都工具檢測所的授權後,溫嶺將擁有制定行業標準的能力,提升話語權。
作為擁有全球塗層技術領域頂級專家的台州學院先進塗層材料研究所團隊也入駐了綜合體,初步建成塗層創新與服務基地。短短幾個月時間,該團隊幫助破解了一批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並正著手研發包括金剛石塗層的先進塗層技術,努力解決塗層、新材料、熱處理等共性技術問題,提升當地刀具產業核心競爭力。
此外,綜合體旗下的眾創空間還與台州學院、四川大學製造學院先進刀具研究所、浙江省工量刃具檢測與深加工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溫嶺市天工工量刃具科技服務中心等科研院校深度對接,開展科技研發,助力大學生實習創業。
「即使受疫情影響,工量刃具產業依然逆勢上揚。」羅榮華表示,依託工量刃具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未來溫嶠鎮將堅持工量刃具產業的研發、生產、銷售三位一體發展,讓「工業的牙齒」更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