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博格巴一邊揮手一邊喊道。 「大家玩得開心!」這位幾乎什麼都有的天才中場來到他在曼徹斯特郊區的豪宅,穿過他那色彩繽紛的魚缸。裡面有一些暹羅鬥魚。也許還有幾條鸚鵡魚?博格巴稱他們為「博格魚」。除了海星,那個叫「Rafstar」。當博格巴的魚缸裡的一條魚生病時,其他魚就會啄它一下,鼓勵它恢復健康。當然,有時候它們還會互相殘殺!
一位法國視頻工作人員在前門走了出去,這裡正在進行一場龐大的照片拍攝:燈光設備、廚師、造型師、衣架和名牌運動服到處是。博格巴家的樓梯下,一座幾乎真人大小的獅子塑像一直盯著我們,爪子下面壓著一個比賽用球。
在車庫門外,一位穿著便鞋的年輕女士小心翼翼地穿著電線,搬起了一條約克夏小獵犬,每個人都以高興的尖叫聲迎接她。 菈菲菈是管理所有事情的經紀人,打理混亂的房間。有一次她呵斥了一位要求博格巴給更多時間的人:「這裡兼職亂七八糟!這張床起碼要兩個月才能整理好,不是嗎?!」
博格巴沉默不語,十幾個工作人員在他家出入,他們一個個搬運著亂七八糟的設備,其中一個人說:「你家裡好多人哦。」
「是啊!」博格巴說話了。「別打爛東西!」
博格巴現在25歲了,你可能覺得他看起來沒有那麼好——他沒有打破該打破的紀錄,他可能不值得慶祝什麼。但這個年輕人有的是錢,他可以花在自己想要的地方上,我為現在的他感到高興。
他穿著黑色牛仔短褲,藍色牛仔背心,上面有巴斯奇克風格的心形和塗鴉。當然,他穿著一雙阿迪達斯襪子。他是他們的國際代言人之一。鞋帶無規律地、鬆散地擺動著,幾乎脫離了鞋子。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它們看起來非常酷,簡直讓我想立刻回家,花點錢,給自己也打扮一下。
幾年前,博格巴的魯布託運動鞋被偷了,他公開要求小偷還給他。開始採訪後,我首先想問他:「鞋子還回來了嗎?」不,他懊惱地答道。
「這是一雙有故事的鞋。這是我第一次買名牌鞋子,你明白嗎?之後足足有一個星期,我都陷入沉思。我感覺很沮喪,買這雙鞋前我想,『哇,好貴誒,我可不能剁手。』然後我想,」博格巴頓了一頓,「『好吧,買買買。』於是我馬上買回來了,我收藏這雙鞋是因為它的故事!然後梁上君子來我家,偷了我的東西。他們拿走了這雙魯布託。他們真懂行啊。」
博格巴直到今天仍心有戚戚。「我嘗試提醒我自己,『這是你應得的,』」他說。「但在我看過自己銀行帳戶,我不想最後一貧如洗。我總想做點好事。幫助窮人,幫助家庭。這是真主(博格巴信仰伊斯蘭教)教導我的。這才是讓我高興的事兒。你總不能把心思全花在衣服和養魚上面。」
他向他的魚朋友們揮了揮手。「這些魚兒和別的什麼都很好。這很酷,我非常喜歡。但所有這些東西,當你到了告別世界的那天,他們不會陪你一起離開。」
2016年,博格巴從尤文圖斯轉會到曼聯——這是世界上最有錢、最著名的俱樂部。轉會費高達1.05億歐元。之後內馬爾的轉會將這個紀錄翻了一番。但博格巴還是當了一年名人,小報們驚呼:「全球最貴球員誕生!」
這宗戲劇性的轉會意義非凡,博格巴在曼聯呆過。在尤文圖斯,他是一位充滿活力的中場球員。當時中場大師皮爾洛負責控制比賽節奏,博格巴有足夠自由度去冒險,他在中場能做出四維空間般的傳球和高超的跑位。2013年他獲得金童獎,這個獎項頒給當年歐洲最好的U21球員。《都靈體育報》封面大肆宣傳著他的成就,這個獎項的義大利語名稱更好聽:「Ragazzo d'Oro」
上屆世界盃,博格巴因他的慶祝動作而出名——用有力而有趣的dab慶祝進球,他的手臂不斷伸長舉過頭頂。在一部類似自傳的阿迪達斯廣告中,這被描繪成一個種不可抵擋的力量,穿過後防線,穿過女孩的臥室窗戶。他瘦長,高挑,漂亮。這是對他攻擊力的褒揚。
但在曼聯的兩年,博格巴的進步有所放緩。過去這個賽季,曼聯在英超中排名第二。以他們的標準來看,這意味著俱樂部表現不佳。更糟糕的是,他們被聯賽冠軍擊敗,還是同城對手曼城。伴隨博格巴這一年的不是dab和笑容,而是與他的主帥穆裡尼奧的冷戰,還和一個體育評論員團鬧僵了,他們批評他對複雜的髮型極其痴迷。
「如果你是一個這麼貴的球員,你像他一樣跳舞,和他一樣有好看的頭髮......」前曼聯右後衛,天空體育評論員加裡·內維爾批評這一點。有段時間,穆裡尼奧把博格巴放在板凳上,轉用麥克託米奈,這位球員最大的價值在於他遵守穆裡尼奧一切指示。 「一個普通的髮型,沒有紋身,沒有豪車,沒有名表,謙遜的孩子,」穆裡尼奧通過稱讚蘇格蘭人指桑罵槐。
「博格巴可能是足球界最像坎耶·韋斯特的人,」作家喬納森·羅伊在《電訊報》上寫道。「一位毫無疑問的,容易被平庸影響的天才,一位沒有起因的領袖人物,一個眾目睽睽下的傳奇。」
我問了博格巴怎麼看內維爾對他的批評,他的反應就像根本不認識這個人。「我沒聽進去,」他說。「足球不和一個球員的形象有關,而是和場上表現有關。不過我尊重每個人的觀點。」博格巴突然笑了起來。「如果他不喜歡我的髮型,那就別看唄,簡單!」
Q:「那關於穆裡尼奧呢?人們對於你和他的關係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
A:「我只能說他們不在球隊裡,他們只能通過他們所見來判斷。他們看到我們做了什麼,說了什麼,馬上就想這裡有問題。但如果人們認為有問題,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們想看我踢球。穆裡尼奧,你也知道,他在不同俱樂部贏過冠軍——他有許多冠軍。你不能否認。這是他的工作。這是讓他如此出名的原因。但對於球員,他們只是場上的一份子。如果教練讓你做這個你卻做了別的——你是在場上的人。然後你就會受到打擊。你是那個終結一切討論的人。」
Q:「在美國職業體育,教練通常會向球星們讓步。這種環境適合你嗎?」
A:「美國體育界確實更加自由。這不僅僅是外表,還有他們的行為。你知道嗎?美國人看起來很自由。他們可以穿自己想穿的,人們也不會據此評價他們。我非常喜歡這種環境。他們的體育更自由,嗯,更自由。」
博格巴在巴黎以東30公裡處的魯瓦西布裡長大。他的兄弟馬蒂亞斯和弗洛倫汀是雙胞胎,比保羅年長三年。他們生於幾內亞,在父母離開西非之前。三歲開始,保羅和他們公寓院子裡打鬧,成長。 「我總是和他們在一起,」他說。 「我追著他們到處跑,他們總是比我強壯。」
我問博格巴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比兄弟們更強。他禮貌地反駁說, 「噢,更好嗎?不……我們位置不同,他們總是很難對付的,總是這樣!」馬蒂亞斯和弗洛倫汀都是職業球員,最近混跡於荷蘭和土耳其聯賽。博格巴模稜兩可的答案表達出他對家人的尊重。
小時候他的偶像是小羅和同胞齊達內,無休止地練習「牛尾巴」和「馬賽迴旋。「那些是必須練習的動作!」最早的時候他的慶祝動作模仿羅納爾多。「每次我進球都會這樣做,」他伸出手指在空中搖動,然後對我說。他確實進了很多球。「我小時候不喜歡傳球,總是粘在腳下。有一次教練告訴我:你必須學會傳球。但我是個爭強好勝的人。照我看,我不是該自己帶球,自己進球嗎?他們無話可說。」
博格巴成長的家庭並不富裕,但他從不介意。十多歲時一次回鄉讓他有了新的看法。「如果你在歐洲長大,回到非洲,你才知道自己多麼幸運。能看看真正的生活總是件好事。」後來他離開本地球隊,來到更大的法國俱樂部,之後是曼聯青訓營。「那時候14、5歲吧,」他回憶。「很高興能在曼聯踢球,我簡直迫不及待開始訓練了。我只想看到足球。我為自己十分驕傲。我的家庭也很驕傲,這讓我想完成更多。
為了取得更多成就,他選擇離開英格蘭。19歲他來到尤文圖斯,開始將天賦變現。「當你在尤文圖斯,」博格巴說,「你必須做一個戰士。無論是訓練還是賽季前熱身,都像是為戰鬥做準備!」
之後就是曼聯的報價,一個舉世聞名的數額:一點零五億歐元。
全球最高身價的球員。
Q :「外人看來,破紀錄轉會費改變了一切,在你看來也是這樣的嗎?」
A:「從我看來?不。對於我來說不是的。但對於外人來說,沒錯。我花了很多時間適應這個。因為他們看待我的目光再也不同了。那簡直是瘋了。我不得不適應這個。」
Q:「那你會不會想,『噢,我們是不是該砍掉幾百萬……』?」
A:「不不不!我知道這就是足球。今天是100,000,000,明天是200,000,000,後天就是300,000,000。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另一個時代。二十年前,最貴的球員價值多少?六千萬?現在六千萬就是個普通數字。」
Q:「內馬爾打破紀錄,能讓你鬆一口氣嗎?」
A:「不,沒有放鬆。因為這對我來說從來不是問題。我總是想同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努力工作。」
3月下旬,博格巴和法國國家隊到聖彼得堡對陣俄羅斯。從他的社交媒體上,我們看到博格巴在賽前訓練上與格裡茲曼、洛裡斯擁抱,他們都穿著比賽的訓練服。至少從外人來看,他在國家隊的時光是一種釋放。笑嘻嘻的吉魯甚至用厚顏無恥的表情迎接博格巴和他的新髮型,「你好嗎,我的皮卡丘?」
比賽中,下半場剛開始,波格有一次任意球機會。我們很久沒看到他穿著紅色球衣這麼做了。但他穿著白色的法國球衣,非常完美地命中球門,球從人牆上划過,撞向網的左角落裡。
博格巴在球場上飛奔,捲起法國球衣亮出T恤上的文字:「生日快樂,父親,安拉保佑你!」
博格巴的父親法索爾·安東尼,2017年在79歲時因未知疾病去世了。「這是一條給我父親的消息,意思就像『我沒忘記您,』」博格巴告訴我。「『您仍在我心中。』你懂的,這對於登上天堂的他來說是好事。」
關於他的父親,博格巴說:「你認識過那些很自然流露出幽默風趣的人嗎?他不會故意這樣做,但他說話的方式很滑稽。他總是用一些故事來給你解釋一些事情。這是歇斯底裡的。我的兄弟,我的媽媽,我們都會被父親逗樂。他很特別,是特別的一個人。他永遠只有一個。他是如此的固執,這讓他變得特別。就像,當他有想法時,就會馬上執行。這是一件好事,你知道嗎?」
在博格巴的客廳裡,我看到保羅和他的兩個兄弟的照片,他們全都光著膀子。標題上寫著「Le Pogbance」。還有一張笑嘻嘻,光著膀子的博格巴,這張照片上沒有他的兄弟。標題用金色草書寫著一個詞「hamdulillah」——阿拉伯語為「感謝真主」之意。
博格巴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去年去麥加朝聖的時候,他分享了一個自己的視頻,裡面有一個人做著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dab動作。賽季結束後的幾天,在齋月期間,他發布了一段自己在麥加俯瞰天房的Instagram視頻。他看起來安詳,敬畏。
穆罕默德·薩拉赫,這位每次進球都會默默祈禱的利物浦前鋒,成了一個大眾英雄。d但可能由於博格巴的裝扮——珠寶,運動鞋,放蕩不羈的外觀——博格巴的信仰不被球迷們認可。
對博格巴來說,這也是法國與伊斯蘭教關係複雜的現實——他的國家有潛在的伊斯蘭恐懼症。 (薩拉赫是埃及人,與他的大部分同胞們信仰一致。)把博格巴比作侃爺的專欄作家喬納森·洛夫曾指出,齊達內曾經稱自己是一個「非正式的穆斯林。」
Q:「你覺得你的信仰有什麼負面影響嗎?無論在英國還是法國?」
A:「嗯,沒有。不是很嚴重。我不經常談論政治和這些(宗教)事情。足球真的可以……在這方面起到幫助。不知道你明不明白?」
當然,他想讓我知道,他了解自己的地位會帶來什麼影響。
「顯然,我們不能主宰世界,」博格巴說。「但我們至少能管好自己。我一直試圖給大家展示什麼是尊重。在上帝(真主)面前我們都是好兄弟。我們起源於同一個人,亞當。當你信仰宗教的時候,我們都像是兄弟們。在生命的最後一天,我們都會死去。我們終有一死,埋在土裡,墳墓裡。無論黑人、白人、黃種人、富人、窮人——結局都一樣。」
這是英超賽季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曼徹斯特。這位1.05億歐元的球員直到最後時刻才在與沃特福德的比賽上亮相。在短暫的時間內,他只有一次真正的機會能做點什麼。他在前場控下一個高空球,發現自己前方有空檔,他可以傳一個大膽的直塞,能給前鋒送一個助攻。這一秒鐘能創造光輝時刻。然而博格巴沒能停好球,這個機會一無所獲。
比賽結束,大牌球星們離開了。就像博格巴,就像他們的國家隊一樣。但至少曼聯贏了,現在,這些來自老特拉福德人們想在酒吧裡撕掉襯衫,並且跺腳高歌。許多人臉帶笑容,大部分人的頭就像打歪了一樣,還有一些小孩,他們都躲躲閃閃的。球迷中間是一個眼光炯炯,袒胸露背的紅髮男人,他在頭上揮舞著法蘭絨襯衫,就像一架直升機。
「曼聯!」大家唱道,「我們愛你!」
人們走進酒吧,倒滿了酒,馬上又倒掉頂部的10%。我們頭頂牆上掛著一條坎通納的名言:「海鷗跟著拖網漁船,是因為他們以為船上的沙丁魚會被拋到海裡。」
我還聽到另一首球迷歌曲,只記得最後的部分了:「你是個婊子!你是個婊子!」然後所有人都唱出一個問題:「曼聯他媽的是什麼!曼聯他媽的是什麼!」
他們對俱樂部的愛傾瀉而出。但他們很少表達對博格巴的支持,作為球場上最貴的球員。在外面,小販前主帥亞歷克斯·弗格森的致敬T恤(「教父」)、新球員桑切斯的T恤(「歡迎來到桑切斯特!」)。但你看不到太多關於博格巴的東西。附近的利物浦,支持者為薩拉赫歌唱,聲稱如果他繼續進球,他們將改信伊斯蘭教。但在曼徹斯特,即使是膚色最黑的小夥子們,也不會唱博格巴的歌。
從曼徹斯特市中心開車前往波博格巴的家,你能看到一座快樂的古樸磚房和中央綠地。一個標誌溫和地要求你「慢慢開車穿過村莊。」在這個特別的街區,房屋沒有編號,只有命名。諸如「寧靜的草地」、「沉睡的池塘」和「沉睡的群島」。
但這座豪宅不是河流的同義詞,而是站在他那富麗堂皇的魚缸前的博格巴。我們為年輕的富人而歡慶。一個對現狀感到滿意的年輕人。
如果他必須離開曼徹斯特,重新發現他在尤文圖斯那自由流動的美,那麼他就會。如果穆裡尼奧必須離開,那麼穆裡尼奧也會離開。不過現在,這種人員流失傳聞中斷了。因為現在是世界盃時間。
「我記得1998年法國隊奪冠的時候,」博格巴說。齊達內在本土率領法國隊取得輝煌勝利時,他已經五歲了。 「那時候法國完全不同,所有人都很開心,所有人!法國很開心!現在所有人都改變了,我覺得一切都變了,即使經濟上也是如此,當他們贏得世界盃時,一切都變了,所以如果我們這次做到了,我相信,」——一切都會為所有人改變,再次地。
我問他是否想像過在喀山體育場對澳大利亞的第一場比賽上出場並打進第一球。博格巴又一次反駁了。他禮貌地提醒我,自己畢竟是個中場,「我的任務,首先,不是進球。」
「當然當然,」我說,但「如果你進了……」
博格巴微笑著打斷我。「贏下首場比賽,贏下決賽。那是我的夢想。我沒有任何慶祝計劃。我更願意將慶祝保留起來,寧可贏下世界盃再慶祝。」
我們離開前,攝影師說,能給博格巴拍一段dab嗎?博格巴把頭縮了過去。「2018年了你還做dab嗎?」他環顧四周,桀驁不馴地說。
dab曾是他的美好回憶,但現在也許是他身上的負擔——回憶起他以前更自由、簡單的日子。幾周後他會在俄羅斯,塑造一份遺產,實現一切神聖的宣言。提醒所有人,他生活中的揮霍都只是瑣事,只是分散了大家對博格巴天賦的注意。
他環顧四周向大家提問,仿佛很想知道答案:
「現在還有人dab嗎?」
原文:IF YOU DON'T LIKE PAUL POGBA'S HAIR, YOU DON'T HAVE TO LOOK AT IT來源:Bleacher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