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小編說《水滸傳》中有明顯的「褒道貶佛」的意味。很多人可能要反駁,因為瓦罐寺和蜈蚣嶺的兩個道人,可是如假包換的壞淫。如果施耐庵要褒揚道教,為什麼還要寫這些反面形象呢?

先說,丘小乙。
魯智深離開林衝,路過瓦罐寺,遇到兇惡一僧一道,和尚叫生鐵佛崔道成,道士叫飛天夜叉丘小乙。《水滸傳》中在幾個老和尚的嘴裡得到消息,一個雲遊和尚帶著個道士,趕走了老方丈,然後在這裡殺人放火,強搶美女作威作福作淫。再從打鬥來看,魯智深與崔道成打十四五合,然後丘道人從背後拿了條樸刀,陰險地從背後助拳。

這其中有兩個信息,第一,瓦罐寺的壞人頭目是崔道成,也就是僧比道壞;第二,丘小乙用的武器是樸刀,根本不是道家常用兵器,道家一般用戰陣或者法術,而他用樸刀是什麼意思?其實查閱資料發現,這崔道成其實是一個匪盜蟊賊,僧人身份是假扮的,那麼所謂丘道人也就是假道人無疑了。
施耐庵雖然沒有明說,但只要稍作分析,就能發現這一點。

下面再說,飛天蜈蚣王道人。
這回主角是武松,來到蜈蚣嶺,月光下在窗戶外偷窺,發現一室春色,裡面一人正摟著一個美女,武松不禁妒火中燒、義憤填膺,衝進去與飛天蜈蚣打鬥,然後賣一個破綻,把王道人給殺了。
從被糟蹋的美女口中得知:這先生不知從哪裡來,言說善習陰陽,能識風水,自號飛天蜈蚣王道人。另外也從打鬥來看,此道士用兩把寶劍,武功竟然不弱,和武松打了十數合。
這又說明什麼,這位所謂的王道人仍然是冒牌貨。說白了,就是一個江湖職業騙子,看看風水,說說陰陽,騙騙婦女,以道士身份扯虎皮當大旗,其實根本就是一個冒牌貨而已。

無論是飛天夜叉還是飛天蜈蚣,都號稱飛天,這是巧合嘛?就算是寫壞道人,施耐庵依然給他們賦予了很牛叉的名號,這也算一種對道士的黑色重視吧。
其實,這兩個道士都不是正宗的道士。什麼是正統,什麼是冒牌,只有拿出來遛一遛對比一下就知道。只有把假冒偽劣商品進行曝光,才能提升品牌知名度。
施耐庵寫這兩個假道士,非但沒有給道教抹黑,恰恰還有給道士正名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