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實踐中,一般把氣體的壓力用「公斤」描述(而不是「斤」),具體單位是「kg/cm2」,一公斤壓力就是一公斤的力作用在一個平方釐米上。(這些東西教科書不會講,別一到工廠就蒙圈!)
而外國人常用的單位是「psi」,具體單位是「lb/in2」,就是「磅/平方英寸」,這個單位就像華氏溫標(F)一樣讓我們中國人頭疼。 此外,還有Pa(帕斯卡,一牛頓作用在一平方米上)、KPa、MPa、Bar、毫米水柱、毫米汞柱等壓力單位。他們之間究竟如何換算呢?
1巴(bar)=1000毫巴(mbar)=0.1兆帕(MPa)=100千帕(KPa)=1.0197公斤/平方釐米
1標準大氣壓(ATM)=0.101325兆帕(MPa)=1.0333巴(bar)
因為單位相差都很小,你又不是工程人員。所以,可以這樣記:
1巴(bar)=1標準大氣壓(ATM)=1公斤/平方釐米=100千帕(KPa)=0.1兆帕(MPa)
所以小汽車一般輪胎壓力就是2-3公斤之間,氣少了費油加吃胎(吃兩邊),氣多了省油但吃胎(吃中間),舒適感差。一般取合適的壓力大概是2.2到2.5左右。如果你的車是正宗的進口車,經常標著psi單位,psi的換算如下:
1標準大氣壓(atm)=14.696磅/英寸2(psi)
如果你有閒心,又肯鑽研,看看這個換算關係表吧,壓力換算關係:
1巴(bar)=14.5磅/英寸2(psi)
1巴(bar)=105帕(Pa)
1達因/釐米2(dyn/cm2)=0.1帕(Pa)
1託(Torr)=133.322帕(Pa)
1毫米汞柱(mmHg)=133.322帕(Pa)
1毫米水柱(mmH2O)=9.80665帕(Pa)
1工程大氣壓=98.0665千帕(kPa)
1千帕(kPa)=0.145磅力/英寸2(psi)=0.0102千克力/釐米2(kgf/cm2)=0.0098大氣壓(atm)
1磅力/英寸2(psi)=6.895千帕(kPa)=0.0689巴(bar)=0.068大氣壓(atm)
1物理大氣壓(atm)=101.325千帕(k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巴(bar)
要成功,就必須掌控令人頭痛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