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解卷積神經網絡,首先需要了解三種基本架構

2021-01-09 蘇的r日

卷積網絡是研究關於圖像(紋理,圖像尺度等)的抽象層面的一種網絡,跟傳統網絡不同的是,它不僅可以根據一個固定尺寸圖像生成物體識別數據,還可以對圖像其他部分進行其他操作。卷積可以有多個,它的作用是「放大」和「增強」圖像的抽象空間。那麼卷積可以用於哪些場景呢?基本的比如人臉識別,人臉關鍵點,全景圖像的重建等等一般的可以用於圖像的物體識別(如人臉和汽車圖像),以及圖像的圖像變換(如人臉和人臉圖像),視頻編碼(如視頻監控和圖像目標識別)等。通過卷積神經網絡提取數據表徵特徵。要想了解卷積神經網絡,首先需要了解三種基本架構:全連接,池化和卷積。基於全連接架構的卷積神經網絡用於圖像和3d立體視覺等識別問題,可直接使用relu激活函數。優點是穩定性好,容易訓練和理解。缺點是解決反射和色彩模式等問題時存在不穩定的問題,尤其是對平移圖像等。池化架構可用於文本檢測和圖像相似性匹配等圖像問題。其主要思想是通過卷積的方式實現矩陣分解的思想,優點是可以處理不同尺度和解析度的輸入,缺點是容易過擬合。最後用一個全連接網絡作為輸出。全連接思想其實是讓全連接架構在任何兩個層之間直接連接,對於輸入矩陣也是全連接的,因此可以隨時加入層數和大小。而池化則是將第k層作為輸入,激活函數直接用relu實現的。池化最大的問題是適應性差,無法處理逐層尺度變化問題。

全連接和池化在圖像分類問題上具有優勢,在處理線性、平滑圖像和低解析度圖像上存在一定問題。可以把基於某種方法(比如thresholding)訓練出來的網絡做成卷積神經網絡。不過這種方法對輸入的大小和比例要求較高,需要和其他方法結合使用。另外可以對網絡的每一層輸出輸入內容進行預處理,如逐像素預處理,或是降採樣等。卷積神經網絡是google發明的網絡架構,在這塊我不是特別了解,不過可以搜索一下相關資料,有比較好的總結。

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簡稱cnn)是計算機視覺的基礎架構,泛指圖像輸入到一個神經網絡中經過卷積操作,最後輸出特徵圖。具體做法是逐個像素連接成網絡的最後一層,通過卷積核特徵池化等操作最終得到輸出特徵。簡單易懂的卷積操作有relu,leakyrelu等,他們的優缺點都比較明顯。

應用的較多的是全連接和池化兩種方法。全連接(connectedlayer)顧名思義就是逐點連接,卷積層中採用了較多的第一層連接來進行特徵提取和池化,如下所示,可以看到卷積每一層每一個位置的權重就是一個點卷積的矩陣。但是這個方法不適合用於不同尺寸。

相關焦點

  • 一文了解卷積神經網絡基礎,建議收藏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卷積神經網絡,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卷積神經網絡的歷史、全連接層、卷積層和池化層。CNN的英文全稱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雛形是LeCun在1998年發明的LeNet網絡結構。
  • AI入門:卷積神經網絡
    01 為什麼需要用到CNN?1. 普通的神經網絡會遇到什麼問題?假設我們要做圖像識別,把一張圖片丟到機器,機器能理解的就是每個像素點的值,如下圖:我們在搭建好神經網絡模型之後,需要做的就是用數據訓練,最終需要確定的是每一個神經元參數w和b,這樣我們就可以確定模型了。
  • 一文讓你徹底了解卷積神經網絡
    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是一種前饋神經網絡,它的人工神經元可以響應一部分覆蓋範圍內的周圍單元,對於大型圖像處理有出色表現。 它包括卷積層(convolutional layer)和池化層(pooling layer)。
  • 了解CNN這一篇就夠了:卷積神經網絡技術及發展
    在不同類型的神經網絡當中,卷積神經網絡是得到最深入研究的。早期由於缺乏訓練數據和計算能力,要在不產生過擬合的情況下訓練高性能卷積神經網絡是很困難的。標記數據和近來GPU的發展,使得卷積神經網絡研究湧現並取得一流結果。本文中,我們將縱覽卷積神經網絡近來發展,同時介紹卷積神經網絡在視覺識別方面的一些應用。
  • 機器視角:長文揭秘圖像處理和卷積神經網絡架構
    今天,我將與你共享我的心得,展示我如何上手卷積神經網絡並最終弄明白了它。我將做一個通盤的展示,從而使你對 CNN 的工作機制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在本文中,我將會討論 CNN 背後的架構,其設計初衷在於解決圖像識別和分類問題。同時我也會假設你對神經網絡已經有了初步了解。目錄1.機器如何看圖?
  • 一圖抵千言:帶你了解最直觀的神經網絡架構可視化
    神經網絡是複雜、多維、非線性的數組運算。如何在避免過於複雜或重複的情況下呈現深度學習模型架構的重要特徵呢?又該以何種方式清晰直觀、啟發性地呈現它們呢?(好看也是加分項!)無論研究還是教學項目對此都沒有固定標準。本文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可視化整個神經網絡架構和特定模塊的工具和技巧。
  • 從基本組件到結構創新,67頁論文解讀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架構
    (CNN)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神經網絡,在各種競賽基準上表現出了當前最優結果。因此,本綜述著重於最近報導的深度CNN架構中存在的內在分類法,將CNN架構中的最新創新分為七個不同類別。這七個類別分別基於空間利用、深度、多路徑、寬度、特徵圖利用、通道提升和注意力。此外,本文還涵蓋了對 CNN 組成部分的基本理解,並揭示了 CNN 目前面臨的挑戰及其應用。
  • CVPR 2019 神經網絡架構搜索進展綜述
    這種說法歪曲自深度學習的Gradient Descent算法,僅作調侃)現在呢,我很想驕傲地宣布——「天天調參的鬼日子結束了!」——但是還為時過早。手動調參尋找神經網絡架構依然是個有趣的工作,尤其是對於那些帶了很多學生的導師而言(開玩笑啦~)。  神經網絡架構搜索(NAS)——前言那麼問題來了,神經網絡架構搜索(NAS)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了解NAS呢?
  • 如何從信號分析角度理解卷積神經網絡的複雜機制?
    機器之心原創作者:Qintong Wu參與:Jane W隨著複雜和高效的神經網絡架構的出現,卷積神經網絡(CNN)的性能已經優於傳統的數字圖像處理方法,如 SIFT 和 SURF。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學者們開始將研究重點轉移到 CNN,並相信 CNN 是這一領域的未來趨勢。但是,人們對成效卓著的 CNN 背後的機理卻缺乏了解。
  • 刷臉背後:卷積神經網絡的數學原理
    簡介 過去我們接觸到了密集連接的神經網絡。那些神經網絡中,所有的神經元被分成了若干組,形成了連續的層。每個這樣的單元都與相鄰層的每一個單獨的神經元相連接。下圖所示的是這樣一個架構。數字圖像的數據結構 卷積 核卷積並不僅僅用在卷積神經經網絡中,它也是很多其他計算機視覺算法的關鍵元素。這個過程是這樣的:我們有一個小的數字矩陣(稱作卷積核或濾波器),我們將它傳遞到我們的圖像上,然後基於濾波器的數值進行變換。後續的特徵圖的值要通過下面的公式計算,其中輸入圖像被記作 f,我們的卷積核為 h。
  • 知識普及: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是怎樣工作的?可以做些什麼?
    知識普及: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是怎樣工作的?可以做些什麼? 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幾年裡,卷積神經網絡(CNN或ConvNet)在深度學習領域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個描述是相當不直觀的。因此,要了解模型取得了怎樣大的突破,我們應該先了解卷積神經網絡是怎樣工作的。 卷積神經網絡可以做些什麼? 卷積神經網絡用於在圖像中尋找特徵。在CNN的前幾層中,神經網絡可以進行簡單的「線條」和「角」的識別。
  • 清華大學博士生塗鋒斌:設計神經網絡硬體架構時,我們在思考些什麼...
    國際IT巨頭,如英特爾、谷歌、IBM,都在競相研發神經網絡計算晶片。然而,神經網絡的結構多樣、數據量大、計算量大的特點,給硬體設計帶來了巨大挑戰。因此,在設計面向神經網絡的高性能、高能效硬體架構時,我們需要思考清楚以下三個問題:雷鋒網本期公開課特邀請到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四年級博士生塗鋒斌,為我們分享神經網絡硬體架構的設計經驗。
  • 深入理解卷積網絡的卷積
    卷積神經網絡是一種特殊的神經網絡結構,是自動駕駛汽車、人臉識別系統等計算機視覺應用的基礎,其中基本的矩陣乘法運算被卷積運算取代。它們專門處理具有網格狀拓撲結構的數據。例如,時間序列數據和圖像數據可以看作是一個二維像素網格。
  • 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應用於量子計算機
    另一方面,機器學習,尤其是神經網絡,正在粗略地使用向量和矩陣來理解或處理數據。量子機器學習(QML)旨在使用量子系統對向量進行編碼,並使用新的量子算法對其進行學習。一個關鍵的概念是在許多矢量上使用量子疊加,我們可以同時處理它們。
  • PyTorch可視化理解卷積神經網絡
    造就機器能夠獲得在這些視覺方面取得優異性能可能是源於一種特定類型的神經網絡——卷積神經網絡(CNN)。如果你是一個深度學習愛好者,你可能早已聽說過這種神經網絡,並且可能已經使用一些深度學習框架比如caffe、TensorFlow、pytorch實現了一些圖像分類器。然而,這仍然存在一個問題:數據是如何在人工神經網絡傳送以及計算機是如何從中學習的。
  • 從特徵檢測器到視覺轉換器:卷積神經網絡的時代到此結束了嗎?
    轉換器最初是為自然語言處理任務而設計的,主攻神經網絡機器翻譯。後來,谷歌研究院的阿列克謝·多索維斯基(Alexey Dosovitskiy)、盧卡斯·拜爾(Lucas Beyer)等人撰寫了一篇題目為《一幅圖像值得16x16個字符:大規模用於圖像識別的轉換器》的論文,提出了一種名為視覺轉換器(ViT)的架構,該架構可通過轉換器處理圖像數據。
  • 人工智慧之卷積神經網絡(CNN)
    ^_^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6/381807.htm  20世紀60年代,Hubel和Wiesel在研究貓腦皮層中用於局部敏感和方向選擇的神經元時發現其獨特的網絡結構可以有效地降低反饋神經網絡的複雜性,繼而提出了卷積神經網絡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 環信人工智慧專家李理:詳解卷積神經網絡
    下面首先介紹Michael Nielsen的部分(其實主要是翻譯,然後加一些我自己的理解)。 前面的話 如果讀者自己嘗試了上一部分的代碼,調過3層和5層全連接的神經網絡的參數,我們會發現神經網絡的層數越多,參數(超參數)就越難調。但是如果參數調得好,深的網絡的效果確實比較淺的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搞深度學習的原因)。
  • 深度學習技術和卷積神經網絡(CNN)讓機器視覺識別更智能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深度學習技術(DL)和卷積神經網絡技術(CNN)領域的人工智慧(AI)被引入到機器視覺圖像處理系統的應用中來,從而幫助機器學習和機器檢測缺陷更加高效,使機器視覺識別的過程更加精確。也讓使用這些技術的企業可以從智能化中獲得更高的生產經營效益。
  • 從圖(Graph)到圖卷積(Graph Convolution):漫談圖神經網絡 (二)
    在從圖(Graph)到圖卷積(Graph Convolution): 漫談圖神經網絡 (一)中,我們簡單介紹了基於循環圖神經網絡的兩種重要模型,在本篇中,我們將著大量筆墨介紹圖卷積神經網絡中的卷積操作。接下來,我們將首先介紹一下圖卷積神經網絡的大概框架,藉此說明它與基於循環的圖神經網絡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