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科幻題材的影視作品或者小說作品都深受大家的喜愛,它既不同於玄幻那樣虛無縹緲,也能夠超脫於現實,給人們一種「也許它說的是真的呢?」的感覺,讓不少科幻迷心嚮往之。
事實證明,也確實有一部分曾經存在於科幻作品中的設想變成了現實,例如人工智慧等等,但是大部分的設想可能只能停留在虛構層面,例如時空穿越等。
曾經,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時空未解之謎」,一架客機失蹤35年後,竟然重新降落在機場,並且乘客都保持著年輕的容貌,這引起了社會公眾濃厚的興趣,時空隧道真的存在嗎?他們真的是從過去「穿越」而來的嗎?
1. 事件始末
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內瑞拉的一座機場上空,突然出現了一架飛機。本來在機場上空出現飛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奇就奇在這是一架早已淘汰的老舊機型,而且雷達並沒有提前發現它的蹤影,它也並不在當天的起降計劃之中。
等到飛機安全降落在機場,安保人員迅速包圍了它。
然而,從飛機上走下來的飛行員和乘客都對這種「大陣勢」感到詫異,經過簡單的詢問,這架飛機是泛美航空公司的914號班機,本來是從紐約飛往佛羅裡達的美國國內航班,但是現在竟然降落在幾千公裡以外的委內瑞拉。
更讓人驚訝的是,飛行員拿出的飛行計劃上標明這架飛機是1955年7月2日起飛的!這竟然是35年前的飛機?
後根據查證,35年前的當天確實有914號航班從紐約飛往佛羅裡達,但是途中神秘失蹤了,在多方搜尋無果後,調查人員推斷航班墜海,機上人員全部遇難,甚至保險理賠都早就完成了。
但是,警方通過對機上人員的身份調查,又確認他們就是35年前登上飛機的人。聽起來,這個故事好像成為了「時空隧道」的鐵證。
2. 事件真相
在了解了事情始末後,你是否張大了嘴巴,難以置信呢?別著急。當年的傳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後來經過深入的調查,人們發現所謂的「914航班」事件,不過是一次商業炒作的虛擬事件。
先來說說914航班所屬的泛美航空公司,這是一家當時美國最主要的航空公司之一,從1927年成立,一直到1991年倒閉。
當你在網上查詢泛美航空公司時,就會出現它歷史上的著名空難事件,很快人們會發現,根本就沒有1935年的914航班事件。
而且泛美航空公司主要營運的是國際航班,當時並沒有像傳聞中所說的這種紐約飛往佛羅裡達的國內航線。一直到1979年,泛美航空公司才通過官方審批獲得國內航線的運營權。
那麼,這個故事最早是怎麼傳出來的呢?隨後,人們找到了一張據說是當年報導了914航班事件的老報紙,但是,這也是經不起推敲的,報紙上的內容確實與一架航班有關,內容是橫渡大西洋多達五萬次,依然沒有事故發生。這與後來914航班的故事絲毫不相干。
經過抽絲剝繭的調查,914航班的故事最早刊載在美國的一本叫《每周世界奇聞》的雜誌上。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它刊載的內容並不以真實性作為首要標準,而是以「奇」作為追求,甚至為了奇特,可以放棄所謂的真實。
就和其他滿足人們獵奇的心態為宗旨的雜誌一樣,這本雜誌不過是價格便宜的地攤讀物,炮製各種不明真假的「奇聞異事」來博取銷量。
更讓人覺得忍俊不禁的是,在《每周世界奇聞》中「消失多年的航班又神奇地回來了,航班上的人們容顏永駐」的劇本,被編輯套在了不同的航班路線和航班號上,所謂泛美航空公司的914號航班,只是其中之一。
3.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以這句話開頭,仿佛一切奇聞異事都有存在的可能性。這也成為了很多類似於《每周世界奇聞》的傳播者萬變不離其宗的開頭語。這個世界本來就真真假假,難以辨認,眼見的未必是真,而眼前沒有看見的也未必就不存在。
所以,時空隧道究竟是不是存在,還需要科學家縝密的分析和研究,914航班的故事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與科學無關。
真實,虛假,哪個更好呢?有人會說,當然是真實,真實的才是靠譜的,虛假的那些就是天馬行空的瞎編。
確實,有一些行業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比如新聞,真實性就是新聞報導的生命,絕對不容半點含糊,再比如科學研究,真實性直接決定了結論的正確性,這也是摻雜不了一點沙子。但是,虛假就一定是壞的,百無一用嗎?
未必如此。
小說是假的,電視劇是假的,電影是假的,這些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享受和快樂。這裡所謂的「假」,其實是人類最寶貴的「想像力」,是最珍貴的財富之一。
在《聊齋志異》裡,蒲松齡描繪了一個又一個人與鬼的故事,這些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也有不少是他道聽途說後,再經過藝術加工的。但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都讓讀者感覺心嚮往之。如果沒有了「想像力」,人類的生活將瞭然無趣。
簡單的一個例子,當人們想像月亮時,會想到美麗的仙女嫦娥姐姐,想到不停砍著桂花樹的吳剛,想到活潑潔白的玉兔,想到那座孤獨冷寂的廣寒宮。
但是,如果沒有了「想像力」,沒有了「虛假」,一切都要以「真實」作為基準,人們會失望地發現,月亮上什麼也沒有,幻想破滅了,明亮的月亮好像也隨之黯淡無光了。
小結:
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真與假的界限並不是涇渭分明或者一成不變的。就像科幻小說中,不少作者立足於現有的科學成就,然後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出一些超現實的場景,在給我們讀者帶來奇幻的未來世界時,心裡會忍不住遐想,也許,在不遠的將來,這些能成為現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