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該怎麼賭?要賭什麼?
三哥接觸翡翠行業多年,親眼見過太多「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穿麻布」賭石之事。
這些事情再外行人眼裡是傳奇故事。可以是內行人眼裡,卻是賭石人最真實的寫照,有成功有失敗,有喜更有悲!
見的多了,自然也是感觸良深。也所以,三哥經常勸大家入行之前務必要明白,賭石有風險,入手需謹慎。
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翡翠產於緬甸,而緬甸北部的克欽族小鎮帕敢由於翡翠儲量巨大,質量高,也被稱為「翡翠之鄉」。
玉礦開採環境惡劣,時有礦難發生,大多數人為了「翡翠夢」病痛纏身, 甚至沾染上各種不良嗜好。
也所以,翡翠原石裡濃縮這緬甸挖礦人的血與淚。
要賭石,先要了解翡翠的原石的分類:
一、按照場口分:現在市場上常見的有莫西沙、莫灣基、會卡、大馬坎、木那、後江等場口的料子。
二、按照石頭在場口內分:山石、水石、半山半水石。
三、按種分類:豆種、糯種、冰種、玻璃種等。
四、 按照顏色分:黃翡、烏雞、藍水、油青、芙蓉、晴水、蘋果綠、陽綠、帝王綠等等很多種。
五、 按照水頭分:一分水、二分水、三分水等等。
六、按照皮殼分:大致可分為三類,沙皮、細皮、粗皮。
沙皮:皮殼上有風化沙粒,感覺用手都能擦掉,什麼顏色的都有,顏色不同又有叫法。
細皮:皮殼質地細膩、光滑,什麼顏色的都有,顏色不同又有叫法。
粗皮:皮厚又粗,可以感覺甚至看到一粒粒的晶體,結構疏鬆,透明度低,也是什麼顏色都有。
七、具體到賭石又分為賭「種、底、霧、水、癬、松花、裂咎、棉和雜質」之分。但歸根到底最重要的是賭色。
一、賭石先要看場口,行話有云:不識場口,不玩賭石。
因為每個場口的自然環境,地質不同,所以出產的翡翠原石也會有各自不同的特徵,例如哪個場口的種老,哪個場口的種嫩等等...
通常人們會根據翡翠原石的不同特徵,和來自哪一個場口,來判斷這塊原石的種。
2、賭翡翠的種水
打燈看皮殼種水:種是翡翠材質,肉質。肉質越細膩、顆粒越小說明種越老。
所謂水:指翡翠透明度,透明度越高說明品質越好。
種水密不可分,有種沒水不透明價值不高,水長沒種料子拋不起光。
一般種和水用黃光的玉石強光手電筒打燈看透光度,透光度越深以及向四周透亮直徑越大,說明種水越好,材質越有價值。
3、賭翡翠原石的底:
翡翠的 「底」主要指玉質細膩的程度、玉件的透明度、裂綹、雜質(純淨度)的狀況,同時也兼含了色調和顏色的分布特徵。
總而言之,「底」是翡翠種、水、色淨度的綜合體現;
「底」既是人眼對翡翠外表和內部的一個直觀感覺,又是一項綜合評定翡翠質量的指標,它更多的是作為一項觀賞性、審美性的評價指標。
離開了礦物的結構與構造(種)、離開了透明度(水),不考慮顏色的種類和顏色的分布特徵,我們就解釋不了以往翡翠界對「底」的界定和描述。
在觀察和理解「底」有三點值得我們注意:
底色:當翡翠無色時,此時「底」為種、水、淨度、裂綹的綜合體現。
當翡翠為滿綠或滿色(橙、黃、黑等)時,顏色與底子融為一體,此時「底」即為種、水、色、淨度和裂綹的綜合體現。
賭翡翠原石的底,賭底一般是賭乾淨程度,還有質的細膩程度,底細膩,乾淨,水潤,無雜質等......
4、賭霧:賭霧主要賭的是白霧和黃霧等...
霧是原石皮殼與肉之間的一層硬玉層,屬於翡翠的一部分,是皮殼和肉之間的過渡帶。
但是霧不能直接影響色,這張圖片只是說明霧的位置。有霧說明種老、硬度高,是判斷場口、質量、真偽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決定開價的重要因素)。
霧的常見特徵有以下幾種:白霧(如圖)一般在白鹽沙皮和白蟒下面。
5、賭裂在賭石中是很受歡迎的一種賭法:
翠友們都知道,裂對翡翠原石的危害是極大的,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取料。
越是大的裂紋越是容易發現,也容易看清它對翡翠的影響程度,而小的裂那就難說了,行內又有不怕大裂怕小裂的說法。
賭裂一旦輸了,就算是有種水,有色的原石,也可能會一文不值,或者價值大打折扣,賭裂在所有賭法中是相對來說最具賭性的。
這五種是比較常見的賭石方式,不管是哪種,終歸是漲少垮多。沒有一定的賭石經驗,三哥並不建議大家上手石頭,多學多看少出手方為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