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隨著在家網課、移動辦公需求的愈發迅猛,市場對輕薄本的需求也水漲船高。輕薄本原本就受到上班族的青睞,現在更是成為了不少大學生購買的首選。輕薄便攜的機身、優秀的外觀設計、不錯的續航表現,處理器晶片的性能和功耗進步,讓輕薄本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也攬獲了更多的受眾。
但是,隨著輕薄本的用戶群體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問題在暴露出來。輕薄本雖然便攜,但是幾乎都存在著一大通病,那就是性能不足。儘管近些年來,各家廠商移動端處理器性能提升顯著,但是輕薄本依然只適用於一些輕辦公的使用場景,對於稍吃性能的圖片編輯、性能剪輯、軟體編程等應用場景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
事實上,因為消費水平不同,上班族和大學生對電腦的需求存在明顯差異。在國內,大多數年輕人都是在進入大學後才擁有自己的第一臺筆記本電腦,因此他們往往會對這臺電腦抱有「過多的期待」:要輕要薄、性能要強、屏幕要好、續航要長,但這是很難實現的。
那麼,大學生買輕薄本會後悔嗎?
首先,到底什麼是輕薄本?
這是個看上去非常簡單的問題,卻也是個很難定義的問題,更是我們今天論點的核心,是無法被忽視的一大難題。
就目前來說,市面上並不存在明確的輕薄本標準,但既然叫做輕薄本,那其重點自然在輕和薄。輕,主要體現在廠家利用機身材料進行減重,讓產品變得更加便攜。薄,主要體現在廠家的產品設計能力上,廠家通過整合內部零件、去除風扇等手段削減機身厚度,以此提升產品的品質感和攜帶時的手感。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輕薄本的屏幕尺寸應該限制在13.3英寸-15.6英寸之間,16.1寸/17寸的屏幕雖然會提升用戶的視覺體驗,但是它的尺寸、重量都會得以提升,導致整體便攜程度下降,自然違背了「輕薄本」的定義。
具體參數方面,13.3英寸的輕薄本,其重量應該控制在1.3kg以下,厚度在16mm上下;14英寸的輕薄本,其重量應該控制在1.5kg以下,厚度在18mm上下;15.6英寸的輕薄本,其重量應該控制在1.8kg以下,厚度在19mm上下。小雷認為,只有做到這個參數的產品,才能被稱之為輕薄本。
那麼,這樣的參數代表著什麼呢?我們以大學本科英語教材(重約550g)和500ml農夫山泉礦泉水(重約500g)為例,13.3英寸輕薄本的重量正好和英語教材+礦泉水差不多。以此類推,14英寸輕薄本的重量和英語教材+2支礦泉水差不多,15.6英寸輕薄本的重量則約等於英語教材+2.5支礦泉水。
作為對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遊戲本都選擇配備15.6英寸以上的屏幕、完整獨立顯卡、多風扇多熱管散熱系統,這樣的筆記本電腦一般重量能達到2.0kg-3.0kg,厚度更是在20mm以上。想像一下,讓你每天背著5瓶500ml礦泉水上課會是怎樣的感受,自然不難理解現在大學生會優先選擇輕薄本的原因。
既然輕薄本這麼好,為什麼在網上還會出現「輕薄本智商稅」的言論呢?
從小雷對社交媒體上收集到的意見來看,在對自己購買的輕薄本感到不滿的大學生裡面,有不少的人購買的都是舊款輕薄本。這些產品一般標配英特爾八代酷睿低壓CPU,更有甚者標配英特爾酷睿m3超低壓CPU,處理器普遍在雙核到四核的水平,性能釋放最高15W,主頻甚至不一定能跑到3.0GHz,基本只能適應輕度辦公需求,勉強能拿來撰寫文檔、觀看視頻、打開網頁。
(圖源:知乎)
現在是2020年,而2020年的輕薄本,已經不再是性能羸弱、調教保守的代表。AMD銳龍4000系列CPU的誕生,讓35W高功耗在輕薄本上成為可能。六核十二線程的R5 4600、八核十六線程的R7 4800,其CPU性能對比桌面端酷睿也不遑多讓,不僅可以滿足視頻剪輯等中度辦公需求,甚至可以在720P最低畫質下體驗到60幀的《絕地求生》,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
另一方面,英特爾也在今年推出了全新第11代Tiger Lake處理器。儘管英特爾依然採用保守的四核八線程設計,但是單核性能大大提升,直接將同檔次處理器的IPC提升了20%。不僅如此,全新銳炬Iris Xe集成顯卡更是有望超越Redeon Vega集顯,在1080P最低畫質下遊玩《絕地求生》甚至可以達到40-50幀。
英偉達MX450顯卡的推出,更是讓輕薄本的性能來到了一個新紀元。這次英偉達破天荒地沒有繼續採用基本架構不變、增加流處理器的擠牙膏換代法,MX450基於全新圖靈架構核心開發,採用GTX1650同款TU117核心,配備GDDR5/GDDR6內存,全系896個流處理器。
在3DMark Time Spy測試中,GDRR6版MX450的圖形分數可達到3257分,總分2427分,對比前代MX450提升40%。根據實測,GDRR6版MX450在1080P最低畫質下遊玩《刺客信條:奧德賽》可以達到40-50幀。這個表現已經接近配備GTX1050的舊款遊戲本,基本可以滿足學生的大部分需求。
坦白說,小雷覺得現在買輕薄本並不會後悔。有意向入手的大學生,只要在購買前明確自己的需求。追求極致輕薄的,可以選購聯想YOGA Pro 13s、華為MateBook X或者LG gram等真輕薄本。對性能有要求的,選購配備MX350/450獨立顯卡的全能本,不僅可以滿足工作/學習需求,還能兼顧娛樂方面的需求。
近些年來,傳統的筆記本市場如同夕陽西下,受智慧型手機的影響越來越大,銷量增長速度也明顯放緩。隨著科技的發展,筆記本業界正在朝著方便、省力、快捷的方向高速邁進,晶片性能的大幅提升和整個產業鏈的進步,讓越來越多的輕薄筆記本開始湧現。
根據群智諮詢和AVCREVO公布的數據來看,在全球經濟行情普遍比較冷清的上半年,筆記本市場反而逆流而上,出貨量持續增長。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速高達27%,達到5420萬,為近年來最大漲幅,其中中國筆記本電腦線上市場銷售量約350萬臺,同比增長了54%。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學生對網課的剛需以及上班族居家辦公的需求愈發迅猛。基於居家辦公、網課需求所產生的購機意願則主要集中在具有便攜性、高續航等特點的輕薄本品類。受此影響,一季度中國筆電線上市場輕薄本品類的銷量快速攀升,銷量達到250萬臺,約佔總銷量的70%,同比增幅89%。
(圖源:群智諮詢)
曾經由於輕薄本性能不足的原因,不少商務人士只能使用體積笨重的遊戲本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現在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性能、便攜、續航、外觀這些看似互相矛盾的因素,在很多新品上已經可以完美協調。從2018年起,輕薄本基本長期佔據筆記本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成為筆記本市場銷量增長新引擎。
對於2020年輕薄本市場來說,最精彩的無疑是農企的攪局,6c12t的R5 4600U和8c16t的R7 4800U可謂引爆輕薄本市場,將依然拘泥於4c8t的英特爾10代酷睿打得難以翻身。
隨著蘋果M1晶片的正式入局,如今的輕薄筆記本市場又要迎來大變局。這塊採用ARM架構、5nm製程工藝、7/8核集顯的自研處理器,被網友們稱為「不講武德」的產品。蘋果M1晶片價格低、功耗低、性能強,讓全新MacBook系列輕薄本上了不止一個檔次,頗有種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意思。
為了和蘋果M1晶片抗衡,傳統老牌廠商AMD和英特爾是時候行動起來。AMD ZEN 2架構的能效大家都有目共睹,明年移動平臺推出的ZEN 3架構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勢必不遜色於蘋果。
相比之下,英特爾酷睿11代處理器並不算吸引人,反而是同步帶來的EVO認證相較之下更有吸引力。所謂EVO認證,其實是英特爾對輕薄筆記本的5條指標考核。英特爾要求電腦能夠做到響應速度始終如一;在FHD解析度下實現9小時續航;充電30分鐘,續航4小時;1秒喚醒;支持雷電4接口、Wi-Fi 6+網絡。
可以看到,這些指標主要是在考驗筆記本在便攜時的表現。除了性能,該認證兼顧了屏幕參數、續航時間、快充性能、數據傳輸等多個指標。AMD筆記本靠降低性能來維持高續航,而英特爾則希望既要性能也要續航,基本上可以說通過EVO認證的筆記本都是比較全面的優秀輕薄本。但是目前通過該認證的筆記本並不多,期待明年能夠出現更多能夠達標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