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王姝/文圖視頻 趙俊鴿/剪輯
「在廣東呆了三十多年,現在歸根創業,有幹勁!」10月11日一大早,信陽光山縣涼亭鄉梁衝村村民陳功全在自己的家庭農場中,圍著豚鼠(荷蘭豬)忙碌起來:調節溫度溼度、餵食玉米稈、打掃衛生……而在2018年以前,他還在廣東省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院當老師。
辭職返鄉創業,為「照顧」豚鼠吃住在廠房
走進梁衝村的家庭農場,不同功能區整齊排列,豚鼠在籠舍中安靜地吃著草料。陳功全介紹,廠房現在有1300平方米,養殖著1000餘只荷蘭豬:「豚鼠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現在主要作為種苗基地,銷往深圳、珠海、福建,很受歡迎,未來在本地也有很大市場。」他告訴記者,廠區內的豚鼠分食用藥用和寵物類兩種,食用藥用的豚鼠個頭大一些,經濟效益也更高。
2018年10月,在當地政府的招商引資下,陳功全回家考察,發現在豚鼠養殖方面有氣候、土地、勞動力等多方面優勢,決定創辦家庭農場。為了返鄉創業,他辭去廣東省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院的教師工作,但創業之路開始並不順利。
當時,只有江西、廣東、浙江等四五個省份有人養殖豚鼠,河南沒有先例。由於氣候差異,養殖之初,豚鼠的成活率並不高。陳功全多次往返廣東和家鄉,邀請技術專家,摸索出適合山區氣候環境的豚鼠養殖技術。
為了提高豚鼠的成活率,陳功全吃住在廠房,深夜也盯著溫度計、溼度計,反覆調節廠房內的氣溫。如今,他養殖的豚鼠存活率達到了100%。
延伸產業鏈,立志讓農場帶動更多鄉親致富
「很累,累到想要放棄,但放棄之後將會一無所有。唯有為自己打氣,才能更勇敢的走下去。」凌晨的朋友圈,陳功全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創業不易,但有激情希望相伴。陳功全告訴記者,最近在村子周邊,發現一些養豬廠已清空,準備收購一些建立分廠,擴大規模,也讓更多鄉親參與其中,在家門口務工。
陳功全說,近幾年看到家鄉在交通、環境各方面變化很大,加上政策支持,發展潛力巨大。近日,有企業和高校來到陳功全的家庭農場考察,希望和他進一步合作。「我們和高校合作,發展產教研一體,為發展提供技術保障;等達到一定規模後做飲食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他計劃,未來依託「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規劃組建養殖專業合作社,將以「合作社 基地 養殖戶」的形式帶動周邊的鄉親們加入豚鼠養殖,共同創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