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星捲軸屏概念機渲染圖曝光,配備手寫筆S Pen;
2.【專利解密】為金融服務安全保駕護航 平安科技聲紋認證技術;
3.作業系統侵權?微軟被Panther起訴;
4.新專利顯示蘋果研究實時雷射雷達表面跟蹤和其他技術記錄觸感;
5.新專利顯示蘋果汽車可能會自動給車窗著色以提高安全性和隱私;
1.三星捲軸屏概念機渲染圖曝光,配備手寫筆S Pen;
集微網11月24日消息,根據現有三星專利和展示的概念機,荷蘭3D設計師Jermaine Smit與LetsGoDigital合作設計了三星Galaxy Note捲軸屏概念機渲染圖,我們一起來看。
圖源:LetsGoDigital
圖源:LetsGoDigital
從渲染圖來看,三星Galaxy Note可捲曲概念機和OPPO X 2021捲軸屏手機很相似,不同之處在於設計師將該機當作Note系列的延續,加入了S Pen收納位置,採用屏下攝像頭設計,後置攝像頭與中框連在一起,整體很平整,凸起很小。(校對/零叄)
2.【專利解密】為金融服務安全保駕護航 平安科技聲紋認證技術;
【嘉德點評】平安科技發明的利用聲紋來進行用戶身份識別的方法,藉助於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有效的提高身份認證效率,同時也縮短了認證的相應時長,對於金融服務行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集微網消息,平安科技作為平安集團的技術核心,其研發的安全產品對於維護平安集團的保險、銀行、投資和網際網路等業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而在金融領域中,產品安全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對於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其中,聲紋識別作為一項高度安全性的用戶身份認證方法而被廣泛使用。這是一種根據語音波形中反映說話人生理和行為特徵的語音參數,自動識別說話人身份的技術。
從理論上說,每個人說話時的短時頻譜特徵、聲源特徵、時序動態特徵、韻律特徵、語言學特徵等都有差異,因此聲紋就像指紋一樣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
隨著聲紋識別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銀行以及金融部門採用聲紋識別來進行身份認證。聲紋認證技術雖然非常安全可靠,且相比於指紋、虹膜等生物特徵更加難以被盜取以及複製,但是目前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多,對於一定數量的聲紋數據,存在認證效率低、響應時間長的問題。
為此,平安科技在18年12月6日申請了一項名為「聲紋認證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以及存儲介質」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1487395.7),申請人為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根據該專利目前公開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項聲紋認證方法吧。
如上圖,為該專利中發明的聲紋認證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這種聲紋認證方法主要在手機終端20以及伺服器10之間進行數據的傳遞,由伺服器執行聲紋識別指令,並將執行的結果反饋到終端中。雖然在該示意圖中僅僅只看到一臺終端,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伺服器可以將聲紋認證結果反饋到多臺終端中去。
在伺服器端設置有聲紋識別模塊,藉助於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對終端中傳遞的聲紋數據進行識別,從而對聲紋的身份進行認證。
如上圖,為該專利中提供的聲紋認證方法的流程圖,系統首先需要建立聲紋模型庫,這個過程就是利用人工智慧算法進行模型訓練的過程。通過預先收集幾段語音數據作為訓練語音樣本,不同的語音數據對應不同的用戶身份,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對訓練語音樣本進行訓練,得到針對不同用戶身份的聲紋模型,並根據得到的不同聲紋模型組成預設聲紋模型庫。
其次,伺服器可以從終端中獲取用戶輸入的待認證聲紋數據,並從待認證聲紋數據中提取聲紋特徵,利用這種特徵從聲紋模型庫中找到和其匹配的聲紋模型,通過計算待認證聲紋特徵與目標聲紋模型之間的聲紋相似度,判斷計算而得的相似度是否大於系統事先設置的閾值。
如果聲紋的相似度大於設置的閾值,例如相似度大於99.9%,則系統就會認為待認證的聲紋數據與目標的用戶身份是相匹配的,即可以完成對於未知人物身份的認證。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這種聲紋認證裝置的硬體結構圖,其中包括建立單元101、第一提取單元102、確定單元103、計算單元104、判斷單元105和判定單元106,這些單元的功能和上述介紹的系統的方法流程圖相對應,每個模塊都在聲紋認證的過程中擔任著各自的職責。
建立單元可以預先建立聲紋模型庫;第一提取單元用於獲取用戶輸入的待認證的聲紋數據;確定單元可以根據聲紋特徵從模型庫中確定目標聲紋模型;計算單元用於計算聲紋相似度;判斷單元用於判斷相似度是否大於系統設置的閾值;最後由判定單元來判定用戶的身份是否合法。
以上就是平安科技發明的聲紋認證方法,該方法藉助於人工智慧模型來確定用戶的身份並確認通過,由於聲紋模型是預先存儲在伺服器中的,因此在進行匹配時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身份認證效率,縮短認證的相應時長。在金融服務等領域,這樣的技術不僅可以大大節省用戶的時間,而且也可以給企業以及單位帶來更多的效益。
關於嘉德
深圳市嘉德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由曾在華為等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多年的智慧財產權專家、律師、專利代理人組成,熟悉中歐美智慧財產權法律理論和實務,在全球智慧財產權申請、布局、訴訟、許可談判、交易、運營、標準專利協同創造、專利池建設、展會智慧財產權、跨境電商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校對/holly)
3.作業系統侵權?微軟被Panther起訴;
集微網消息,據lawstreet報導,Panther Innovations,LLC(以下簡稱「Panther」)日前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區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微軟利用網絡速度優化的作業系統侵犯了其專利。
圖源:路透社
據悉,涉案專利是美國第7840652號和第8069231號專利,均與優化網絡和網際網路數據傳輸速度有關。Panther聲稱上述專利描述了可以調整以優化網絡連接的某些TCP/IP設置,例如,最大傳輸單元(MTU)、最大分段大小(MSS)、接收窗口(RWIN)、生存時間(TTL)、黑洞檢測和MTU自動發現。
Panther在訴訟文件中指出,微軟通過製造、使用、提供銷售和在美國境內銷售某些產品和服務侵犯了上述兩項專利,並把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和Windows 10作業系統列為侵權產品。
Panther正在尋求有利判決,賠償以及其他救濟。
(校對/零叄)
4.新專利顯示蘋果研究實時雷射雷達表面跟蹤和其他技術記錄觸感;
蘋果被傳出正在研發VR或AR頭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各種報導和專利申請都表明它可能會有很多研發方向。周二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授予蘋果的一對專利中,又透露了該系統的兩種功能方式,即蘋果的AR頭顯或未來的iPhone可以利用顯示屏光線來追蹤幾乎任何表面的運動,而手指設備可能會向系統提供用戶可能接觸到的物體細節。
AR頭顯的優勢之一是在設置中加入了攝像頭。通常用於拍攝場景的圖像和物體識別,同樣的硬體可以用於執行物體跟蹤,查看物品相對於頭顯位置的實時位置變化。然而,對象識別和對象跟蹤所需的資源,完成確定方向,對系統來說是相當沉重的負擔,因此蘋果在這2項新專利當中可以解決此問題。
在名為 "帶有事件攝像頭的AV/VR控制器 "專利中,蘋果提出了這樣的想法:攝像頭系統不一定需要時刻跟蹤與被跟蹤對象相關的所有像素,在只需要粗略檢查的時候進行像素跟蹤報,將跟蹤數量減少到最低限度。蘋果提出,系統會選擇圖像中與被追蹤物體相關的特定像素,進而提供光照強度和其他屬性的讀數。在攝像頭或物體移動或改變位置的情況下,這幾個像素的光照強度變化會超過設定的限制,從而觸發整個系統開始使用更多的資源搜索物體的變化情況。另外,系統可以不嘗試檢測物體,而是簡單地搜索相同的光點。如果物體上有多個光點,而系統只跟蹤這些光點,那麼它可以使用很少的資源來確定位置和方向的變化。
雖然這些光點很容易是環境照明在物體外殼上的反射,但蘋果似乎正在考慮可以使用其他物體產生的光源,比如LED指示燈或顯示圖案的顯示屏。如果是後者,只要屏幕可見,就能為系統提供充足的定位和方向數據。這種基於光的參考點不一定是針對可見光,因為蘋果建議照明模式可以包括非可見波長。這將提供一個不會被用戶看到的隱藏系統,也有可能是一個可以隱形且使用不同光波長的系統,讓系統可以與多個用戶或物體一起工作。
第二項專利涉及數據收集,具體涵蓋了系統如何獲取用戶觸摸的信息。這樣的系統需要知道如何重現用戶觸摸現實世界物品時可能感受到的感覺,讓它能夠用觸覺反饋工具來模擬效果。在這項名為 "帶有手指設備的計算機系統,用於採樣對象屬性 "的專利中,蘋果提出了使用手指佩戴的設備,它能夠檢測用戶可能接觸到現實世界物體的特徵。每一個手指設備內的傳感器都能夠讀取用戶所接觸的現實世界物體表面的效果,例如表面輪廓、紋理、物體顏色和圖案、聲學屬性以及重量。當與其他元素相結合時,例如頭顯上的攝像頭,系統將能夠收集到很多關於物體的數據,然後再提供給用戶。
雖然戴在手指末端,但該專利表明用戶仍能體驗到觸摸物體的感覺,因為指墊將保持暢通無阻。傳感器可以通過接觸延伸到指尖以外的突起物進行檢測,或者通過檢測用戶手指觸摸物體的方式變化進行檢測。收集到的有關物體的數據可以被編譯和歸檔,供系統以後使用,並可能作為資料庫進行共享。然後,這些信息可以與觸覺反饋元素一起使用,以模擬觸摸用戶或其他用戶的對象。
蘋果每周都會提交大量的專利申請,但雖然專利申請的存在表明了蘋果研發工作感興趣的領域,但並不能保證這些想法會出現在未來的產品或服務中。cnBeta
5.新專利顯示蘋果汽車可能會自動給車窗著色以提高安全性和隱私;
普通的車窗著色是固定的,完全沒有調整的餘地,無法讓東西變得更多或更少。使用電子百葉窗和機械百葉窗是可以遮擋光線的,但這些都涉及到移動元件,可能不是用戶想要的。雖然車窗可以使用電致變色硬體,通過改變電壓來調整透光值,但蘋果認為調製速度可能太慢,或產生過度的霧度或其他光學缺陷。
在周二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授予的一對專利中,蘋果提出了一些蘋果汽車可以解決著色問題的方案。專利顯示,蘋果汽車可以有一個智能車窗著色系統,利用液晶技術來阻擋陽光和其他人看車內的情況,使司機和乘客有更多的隱私,不被窺視。這個系統可以自動啟動,提供一定的隱私。車窗著色也為駕駛員提供了許多好處, 減少進入車內的光線,可以使駕駛員眼鏡對明亮的局部環境承受能力更強。
在第一項專利 "帶有客座液晶調製器的設備 "中,蘋果建議窗戶可以有多層,旨在阻擋不同類型的光線。這可以分為可見光和非可見光兩種波長。在非可見光方面,選擇性過濾可以阻擋紫外線,以及近紅外光和遠紅外光,處理太陽和低功率發射器產生的紅外波長。遮擋紅外線可以防止車內熱量的過度積聚,以及紫外線可能造成的任何損害。
這些層可以由多層結晶金屬在結晶氧化物種子層上製成,每層之間有阻隔層。雖然這主要可以由靜態層組成,比如為了防紫外線,但也有機會引入一些可調節元素。蘋果公司建議可以採用 "客座液晶光調製器 "作為層,一個含有液晶材料的聚合物基底層之間夾雜著染料。這些聚合物基底可以是熱塑性的,可模壓以確認到窗戶的表面和形狀,而染料可以是二色性的,或者是偶氮和蒽醌染料的混合體。
第二項專利是 "動態隱私和車窗著色的系統和方法",似乎與第一項專利很吻合,它是一個改變車窗著色程度的系統。蘋果表示,因為傳統的著色不能充分保護和屏蔽乘員免受來自車外的陽光和其他形式的光線,同時也不能提供足夠的隱私空間。該專利建議使用計算設備連接到著色硬體模塊,以調整著色水平,一般是通過調整可調著色膜的電壓水平。通過對車輛上各種傳感器的測量,計算設備可以判斷情況,自動改變著色水平。
這一系列的傳感器有可能會判斷出駕駛員的能見度不是很好,觸發著色減少,或者可能是太亮或太熱,在這個過程中把著色調高。同樣的系統也可以通過位置來判斷是位於城市等建築密集區還是高速公路上,前者比後者需要更多的著色。了解車內是否有乘員,也可以決定著色的程度,比如停車時自動將著色放到最大。汽車駕駛的雷射雷達系統可能可行地能夠判斷出附近是否有行人,他們可能會看向車輛,這又可能觸發著色反應。cnBeta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