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時人類的活動也會造成地形變化,但大部分的變化都是自然現象產生的。下面就來看看這些神奇的斷層吧!
一、環太平洋火山帶
對地球影響最大的斷層,那就是環太平洋火山帶。準確來說這並不是斷層的名字,而是指環繞太平洋的四萬公裡長的地帶。由於板塊活動,這裡也產生了許多斷層,這也是因為太平洋被數個板塊包圍著,也因此此地也會發生隱墨現象。
隱墨現象是指板塊沉入另外一塊板塊之下的現象。這些板塊活動也導致了許多火山形成和無數的地震發生。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地區。
二、冰島的巨大裂谷帶
冰島西南端的雷克雅內斯半島附近的辛格維德利,以及和其同名的國家公園。這個斷層是歐亞板塊和北美板塊分離過程中形成的,這兩塊板塊本來相互接壤,但他們漸漸開始遠離彼此,因此形成了這個裂谷區。裂谷每年都會擴張約七毫米,而現在它的寬度已經達到七十公尺。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裂谷不僅延伸到地表,還有一部分隱藏於大型冰河之下。他們也提出意見,認為若是冰河溶解,將會使裂谷大幅擴張,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是巨大災難。
三、聖安德烈斯斷層
這是與電影《加州大地震》同名,真實存在的斷層線。這一條斷層在美國加州的陸地上綿延三千多公裡,這個斷層也是在兩個板塊的邊界處。那就是北美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兩個斷層有所不同的是,這兩個板塊並非互相遠離,而是有如在多條車道上行駛的車輛一樣平行移動。
由於地震的影響,斷層沿線的土地已經移動了約九公尺。最近發生的是1989年10月的加州大地震,它的規模為芮氏地震規模七點一級,而在今日。聖安德烈斯斷層被稱為已知的最大斷層。
四、肯亞的巨大裂縫
2018年,東非大裂谷穿過肯亞的部分區域,產生了一條巨大的裂痕。這條裂痕的部分地方深度甚至達到十五公尺,約為五層樓建築物的高度。這條裂縫的寬度由五到二十公尺寬,一般人是無法跨過它打到另一側的。裂谷帶位於索馬利亞板塊以及非洲板塊的邊界。
有人認為是板塊運動所造成的,也有人認為是因為雨水衝刷地下沉積物所造成的。在某些學者看來,這個裂縫也預告了非洲大陸將會在未來一分為二。
五、貝爾加裂古帶
是一條一千五百公裡長的裂谷帶,它從歐亞大陸的東北方向西北方延伸。貝爾加湖就位於裂谷的正中央區域,裂谷的一邊是阿穆爾板塊,而另一側則是歐亞板塊。
也因如此,研究人員也認為裂谷是因為兩塊板塊相互遠離而形成的。也有人。認為是板塊碰撞影響到了這片區域,也就是說某一塊板塊無法重疊在另一塊板塊反倒在邊界上扭曲了。現在只知道裂谷的寬度以每年四毫米的速度在增加。也因為裂谷周圍溫泉眾多,地震活動頻繁,導致裂谷的研究活動難以進行。
六、哥倫比亞格拉瑪洛特的裂縫
2010年12月,當地居民感受到了驚天動地的劇烈震動,數個小時內地面就開始產生裂縫,幸好當地的八千名居民都得以安全避難。不過這些幸運並沒有降臨在建築物身上。城鎮中只有數條道路免於破壞,其它地區的建築物都被破壞殆盡,並消失於地底下。
令人驚訝的是,至今仍不知道裂縫產生的原因。該地區並沒有觀測到地震活動,因此研究者們認為泥土層之下以前是有著斷層的。也因此他們也認為是大雨造成裂縫產生,也就是說雨水衝刷走了沙土,並導致地面塌陷。
七、秘魯華庫拉尼的裂縫
其出現原因至今仍讓研究者摸不到頭緒。2011年2月,這個斷層出現在秘魯南部丘庫特地區普諾省的一處盆地,有一座農舍蓋在裂縫之上,幸好房子裡的牧民逃了出來。
斷層長達三公裡,根據目擊者說明,當時的地面就像是超級不合身的衣服被外力撕裂了一般,產生了許多裂痕。雖然裂縫發生於兩個地殼板塊的邊界部分,但當天並沒有發生地震或觀測到地震活動,當日也沒有降雨,因此不可能是因為土石流失所造成。因此許多研究者以及專家都無法回答這條裂縫的誕生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