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4月20-26日,
是江蘇省第三十八屆「愛鳥周」,
今年的主題——
「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
經過多年的植樹造林、美化綠化家園,
我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生物種群逐年增加。
▲亭林園
目前全市共有四個鳥類監測點,其中,天福國家溼地公園和陽澄東湖省級溼地公園是兩個省級監測點,城市生態森林公園和澱山湖是兩個市級監測點。根據監測點觀察數據看,目前觀察到鳥類的種類已從2012年的60多種增加到現在的近200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20多種。
▲天福國家溼地公園
▲陽澄東湖省級溼地公園
▲城市生態森林公園
▲澱山湖
我市觀察到的部分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鴛鴦
小鴉鵑
東方角鴞
長耳鴞
短耳鴞
蓑羽鶴
小杓鷸
鶚
鳳頭蜂鷹
白尾鷂
鳳頭鷹
赤腹鷹
日本松雀鷹
雀鷹
蒼鷹
灰臉鵟鷹
普通鵟
紅隼
阿穆爾隼
遊隼
白琵鷺
生態崑山,成為「鳥的天堂」
今年64歲的資深愛鳥人士陳建林從2003年就開始觀測鳥類並進行跟蹤拍攝。2013年,他從拍攝的一萬多張鳥類照片中精挑細選,出版了《崑山·鳥的天堂》畫冊。十七年中,他發現,崑山林木越來越多,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鳥兒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真正成為「鳥的天堂」。
▲陳建林在整理鳥類照片
「最難忘的就是陽澄湖畔一群上千隻白骨頂引吭高歌的情景。」陳建林說,鳥類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晴雨表」,如今的崑山,河水長治,清水長流,空氣清新,走出家門就是綠地、公園,除了為本土的鳥兒提供了優質的生存與棲息環境,還吸引了一些異地鳥兒,百鳥爭鳴成為常態。
▲市民了解鳥類知識
極為罕見,四種瀕危鳥類現身我市
2月4日,兩隻全球極為罕見的青頭潛鴨首次現身並在我市陽澄東湖溼地公園越冬。青頭潛鴨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部,早在2012年,青頭潛鴨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全球僅存500隻左右。截至2019年年底,在陽澄東湖溼地公園共監測到鳥類114種,其中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有3種,分別為青頭潛鴨、羅紋鴨、田鵐。
▲青頭潛鴨在陽澄東湖溼地公園越冬
2018年3月,崑山天福國家溼地公園首次發現世界瀕危鳥類大杓鷸,這是崑山地區首次觀測到大杓鷸。大杓鷸屬於世界瀕危物種,遷徙季節常出現於沿海灘涂、海濱、河口沙洲等地,內陸只有少量記錄,能同時觀察到兩隻實屬難得。目前,大杓鷸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全球易危物種,預計全世界僅存900隻。目前,天福國家溼地公園成為蘇州市鳥類多樣性最豐富的溼地公園之一,也是鳥類多樣性增長最快的溼地公園,鳥類品種已由創建伊始的51種增至197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2種。
▲在崑山天福國家溼地公園發現的大杓鷸
愛鳥護鳥,願天天都是「愛鳥日」
從2017年6月起,我市組織志願者走進社區和校園,先後舉辦了68場野生鳥類知識生態科普講座。今年2月,我市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以「美麗崑山 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的「愛鳥護鳥」有獎徵文及電子手抄報比賽活動。
▲野生鳥類知識生態科普講座(資料圖)
▲以「美麗崑山 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的「愛鳥護鳥」手抄報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站聯合工商、公安等多部門開展了執法,加大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活動的打擊力度,並對野生動物棲息繁衍地、遷徙停歇地、遷徙通道區域內圍網等非法捕獵行為的嚴格查處。嚴禁野生動物食用,摒棄濫食、獵捕、買賣野生動物的陋習,維護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
鳥類是人類的朋友,
因為有了鳥類,
大自然才真正豐富多彩。
小編呼籲大家,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不隨意捕殺鳥類,
不食用野生鳥類,
不惡意驚嚇鳥類,
共創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家園。
責任編審 | 吳佳希 湯天倫
融媒體記者 | 李豔
融媒體編輯 | 戴賀孝慈
特約攝影記者 | 陳建林
部分圖片來源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