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文章在男性朋友中引起了轟動,新聞內容是說:男性刮鬍子的頻率影響了其壽命的長短,經常刮鬍子的人比不經常刮鬍子的人相比壽命較長。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文章又解釋道,如果男性經常刮鬍子,就說明其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旺盛;
反之,如果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較少,所以鬍子長的慢,也就不會經常刮鬍子了。
雄性激素分泌的越旺盛,就說明身體素質較好,所以就會更長壽。
刮鬍子與壽命沒太大關係
文章中的理由乍聽起來,好像是有那麼點道理,但是經不起細推啊!
這得從鬍子受哪些方面因素的影響說起。
男生在即將步入成年的時候開始出現第二性徵,比如喉結突出、開始長鬍鬚。
所以它在一方面是受到雄性激素的影響,但是鬍鬚長得快慢還與基因、環境、年齡以及個人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
如果家族中男性大多數都是毛髮旺盛,鬍鬚繁茂,那一般後代也會是同樣的情況。
所以,如果有的人鬍鬚很少,並不代表他們身體素質不行,而是也有很大可能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這樣的基因,而且個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會影響到身體毛髮的濃密程度。
除此以外,男性的鬍鬚生長速度和年齡也有一定的關係,鬍鬚的生長速度隨著年紀的增長會發生變化。
在年輕的時候,男性的新陳代謝會比較旺盛,鬍鬚生長速度就會比較快而且濃密。
到了一定年紀,新陳代謝慢下來,鬍鬚自然就長得緩慢了。
所以,男性的鬍鬚並不是單純地受激素影響。
也就是說,根本不存在刮鬍子頻率越多,壽命越長的說法。
怎樣正確的刮鬍子?
雖然刮鬍子頻率不能決定壽命的長短,但是正確地刮鬍子卻可以使你的身體更健康。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時間刮鬍子是最適宜的。
首先,男生人生中第一次刮鬍子的年齡最好不要早於20歲。
每一個青春期的男生都渴望快快長大,所以都會想著用刮鬍子這個行為來證明自己已經成熟。但是對於20歲以下的男生來說,他們下巴上細軟的毛髮還不能稱之為鬍子,這個時候最好不要刮,因為鋒利的剃鬚刀可能會劃傷皮膚。
如果覺得不太雅觀,可以用小剪刀進行修剪。
其次,就是運動前、後以及飯後不要刮鬍子。
比如剛刮完鬍子就去運動,身體血液循環加快,流出汗液,如果剛刮完鬍子導致毛囊的創傷面還沒有癒合,汗液就會覆蓋其上,滋生細菌,出現紅腫瘙癢問題。
同理,運動後或飯後,身體血液也是處於快速循環狀態,血管及毛孔擴張,此時刮鬍子,就會刮傷皮膚,然後細菌進入血管內部,可能給身體健康帶來影響。
刮鬍子最合適的時間就是早上起床半小時後。
經過一夜的休息,身體的皮脂腺旺盛,毛髮生長旺盛,皮膚比較放鬆,此時刮鬍子正合適。而且對大多數人來說,此時刮完鬍子至少可以堅持一天鬍鬚不會長出來。
除此之外,刮鬍子時還需要以下事項:
1、先清潔,再剃鬚
先用洗面奶清潔,去除油脂和汙垢,然後用熱毛巾敷面30秒,軟化鬍鬚後,即可剃鬚。
這樣可以避免因為皮膚不夠清潔而導致敏感或發炎問題。
2、洗澡前勿剃鬚
刮鬍子後一般都會留下一些看不見的小傷口,如果此時洗熱水澡,會讓傷口膨脹,再加上沐浴乳的刺激,更容易發炎生暗瘡。
所以,那些喜歡在洗澡前剃鬚的男性朋友最好要改掉這個習慣。
3、無需太過光滑
有些人因為臉型或者毛孔位置問題,順著毛孔剃,這樣無法刮到光滑程度。
為了追求光滑,他們就會再逆著毛孔進行全方位推剃。
但是這樣很容易形成倒須,出現腫脹和刺痛現象。
所以,無需追求太過光滑,否則過猶不及。
4、 剃鬚後進行護理
一般剃鬚後,皮服表面都會留下一些微小的創傷,及時護理,可以收縮毛孔,起到殺菌消毒作用。
5、清潔刀片
刮完鬍子後,清潔刀片應當及時用清水清洗,並放入酒精內浸泡,然後取出風乾即可。
如果是電動剃鬚刀,可以專用清潔液消毒清潔,以免造成細菌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