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聊的這本書是耳根的《求魔》,可能很多書友說看不懂這本小說,不知道這書為什麼要叫求魔。在這裡我說一下我的感受,求魔二字就像我們古時候說的求學一樣,求只是一種行為方式,比喻在這條路上能夠一切的艱難險阻都不能夠阻止你,而魔在這裡只是一種態度,一種大逍遙、大自在。就像求學求的是知識一樣。
這裡的蘇銘求得是一種大逍遙,他不願意在命運裡掙扎,也不願世人在宿命中輪迴。就如屈原說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般,他不想活在一個盒子裡,想看一下外面的世界。這就是蘇銘所求的魔。至於這本書的文採,情節和情感方面,我就不多說了,看過這部書的書友都會被感染,人物的刻畫也是深入人心。
求魔這一本書,從開篇第一卷「人生若只如初見」,主角蘇銘對白靈耍了一點小心計,此為緣起。在那雪地上,白靈和蘇銘的約定,風雪中的一聲莫名的嘆息。歲月如梭,在那沙海中,蘇銘一壇一壇的酒下肚,飽經滄桑,物是人非的大笑「人生若只如初見!」。令人心痛。
再到白鳳的逝去,幾經輪迴,似在其中白頭完成了約定,是蘇銘斬斷了那份最初的心,緣起也緣落,酒醒終究夢一場。無論白靈也好,白風也罷,蘇銘也許並沒錯,但太讓人揪心,人生總不能如意,回頭早已滄海桑田,歲月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