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
記者接到報料,
社渚鎮丁山村西丁農業生態園的池塘中,
一種「水中精靈」大規模現身,
引起不少附近村民
及相關單位專家前來「打卡」。
經鑑定,該「水中精靈」正是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專家表示,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6.5億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西丁農業生態園的主人叫丁金水,已是74歲的老人。他告訴記者,20日下午四點多鐘,他從池塘中舀水澆池邊小菜,忽然看見水中有微小生物在遊動。彎腰細看,發現好像是水母。為了確認,他等到天黑時分,與老伴二人帶著手電筒,用手機拍了幾個視頻,發在微信朋友圈裡,頓時朋友圈就「炸」了。
記者現場看到,西丁農業生態園門口的小池塘大約20平方米,四周砌著石塊。池水由山泉積蓄,池水中沒有雜質,水質清淨。主人平時喜好在這裡養一些魚、種一些水生植物。在正常光線下,肉眼很難看到水母的真實面貌,記者只能趴在池邊,面孔靠近水面,才能隱隱發現,只有半個指甲大小的水母如同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桃花,在水中浮遊。
▲桃花水母視頻
這種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現在也是世界級的瀕危物種。
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餘水法
現場,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餘水法告訴記者,桃花水母產於淡水中,居住在人工湖、池塘、湖泊和河流等地,對水環境的要求極高,適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須無毒、無害、潔淨,且多呈酸性。若水質受汙染,它們有可能在數日之間滅絕。
據悉,早在2018年7月份,在我市竹簀鎮陸笪村內的一個池塘裡,也曾發現類似的桃花水母。餘水法表示,我市多年來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水質和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可能也是桃花水母得以顯現的一個前提條件。那麼,該如何保護這些稀有的桃花水母呢?專家建議,最好讓它們在原地保持不變,一般能存活一周左右。
丁金水笑著期許道
70年來我第一次看到這種生物,我覺得這是求之不得的緣分。接下來,我將會按照專家的要求,繼續維持和保護好池塘優質的生態環境,精心呵護好這一大自然的饋贈。希望明年還能看到它!
內容來源 | 溧陽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 鄒迪、馮國智
本期編輯 | 楊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