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夷新聞網訊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綠色創新生生不息。21日晚,以「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生態文明,讓青春在新時代奮鬥中閃光」為主題的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決賽頒獎晚會在南平舉行。
本屆大賽在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指導下,由中國旅遊協會旅遊教育分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教育電視臺、南平市人民政府主辦。原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吳文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顧曉園,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視員邢濟萍,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副司長、現掛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劉全,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張小可,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呂學武,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和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校長張嚴,市領導袁毅、袁超洪、張培棟、丘毅、江建華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
市委書記袁毅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晚會的嘉賓表示歡迎,向獲獎的參賽選手表示祝賀。他說,南平是「紅旗不倒」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老區蘇區,紅色文化十分深厚。近年來,我們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謀劃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選準做優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綠色產業,創新推進「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建設,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遊,走出了一條「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相得益彰的全域旅遊創新發展之路,實現了紅土地上的綠色蝶變。舉辦本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是我們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紅色文化助力旅遊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舉,我們希望以此次大賽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高校的戰略合作,搭建青年施展抱負的創新創業平臺,講好紅色故事,用好紅色資源,搞好紅色旅遊,深化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以紅色文化賦能綠色發展,把南平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讓旅遊紅利惠及更多老區蘇區群眾,全方位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超越。
徐和建說,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紅旅大賽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旅遊學科優勢與全國各地的紅色旅遊資源結合在一起,走過了十年路程,碩果纍纍,成為了發揚紅色傳統的精品項目。明年是建黨100周年,相信大賽將進一步做大做強,凝練特色,做足優勢,持續提升親和力、專業性,以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蘊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以更加深入的文旅融合創造產業發展新動能,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激發青年無限活力,以更加深度的故事塑造中國形象,獻禮新時代、獻禮建黨100周年。
顧曉園作總結講話時說,正因為大家的投入與付出,本屆賽事精彩紛呈,亮點頻出。大賽除了在規模上更大、更具影響力之外,還在內容上優化創新,在紅色旅遊路線、創意策劃產品和創意營銷微視頻三種活動形式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南平地域和發展特點,將紅色旅遊和綠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相結合,助力南平形成以「紅」富「綠」、「紅」「綠」融合發展新格局,有效助推南平打造國內知名旅遊紅色旅遊目的地建設,助推南平以紅色旅遊實現精準脫貧、帶動閩北老區蘇區農村經濟發展。希望同學們在走進革命老區、在受到紅色文化的感染和紅色精神的洗禮、近距離體悟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史、奮鬥史、英雄史時,能不斷吸取紅色營養,積極出謀劃策,努力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兩山理論」的踐行者、生態文明的建設者。最後,預祝「綠」與「紅」交相輝映的南平,蒸蒸日上,闊步向前。
據悉,本屆大賽採取「線上+線下」方式進行,得到全國高校的熱烈響應,共有298所高校1800餘支隊伍、萬餘名師生報名參與,共收到各類設計作品近1500件,為南平量身打造了一批紅色旅遊與生態文明相融互促的好創意、好策劃、好產品,全面展示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青春激情和創新才情,為紅色旅遊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林夢琳 盧國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