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星際穿越》,依舊是不可超越的神作!

2020-12-07 未來電影局

院線回歸之後的第一個8月,被許多影迷戲稱為「諾蘭保護月」。除了正在熱映的《星際穿越》,諾蘭的名作《盜夢空間》也正式定檔8月28日,懸疑新作《信條》即將在9月4日「逆轉時空」。

這位來自倫敦的導演幾乎是目前最成功的商業電影導演之一。從業20多年來,幾乎沒有影片下過8分。2008年開始執導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更是讓克里斯多福·諾蘭在全球影迷心中「封神」。

諾蘭成功的原因,除了深諳好萊塢商業電影的「玩法」——非線性剪輯的快節奏讓懸疑、刺激與想像力深入人心,就是在細節方面死磕,在強烈的視覺震撼之餘為電影注入感人真摯的人文主義關懷。而這一切成功的元素,都曾在《星際穿越》中體現。時隔6年,當《星際穿越》再次在大銀幕與觀眾見面時,仍然能讀出那份仰望星空的浪漫與詩意。同時,經歷了6年的世事變遷與風霜,觀眾們再看此片,也會多一層理解與反思。

來自科學的極致浪漫

當2014年《星際穿越》公映時,幾乎全世界的影迷都被電影中光怪陸離的宇宙震撼。這是人們第一次成熟地將蟲洞、五維空間等理論與大膽幻想呈現在電影中。璀璨的宇宙與略帶反烏託邦質感的現世相交輝映,配合著巔峰時期漢斯·季默的繁弦急管,使得整部影片都籠罩在一種詩意的氛圍之中。

《星際穿越》也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所謂「硬科幻」,即整部電影大部分設定都建立在很實際、理論性的科學事實之上,並且電影也會直截了當地進行「硬核科幻知識」的科普。史蒂芬·霍金的好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是本片的科學顧問。除了天體物理的部分,電影中所描繪的其他知識也得到了相應植物學專家的論證與支持。就連麥可·凱恩飾演的老布蘭教授在黑板上推演的算法,也不是心血來潮的故弄玄虛。其他的細節、致敬(對於科幻集大成者《2001太空漫遊》的致敬與模仿),早在電影的相關紀錄片和後續的考證訪談中有詳盡的解答。

這或許就是一種屬於科學的極致浪漫,是極致的理性之後對自然的解構之後萌生出的詩意與敬畏,仿佛笛卡爾繪出心形坐標系的那一剎。建立在硬知識之上的幻想,除了顯現出一種參透了「存在」的「高級感」之外,也是一次足夠浪漫的「仰望星空」式的設想。因為基於事實的猜測總有存在的可能,就像電影中的另一個「理論彩蛋」——墨菲定律所言,「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所以,在《星際穿越》上映後的六年中,越來越多的「預言」被見證。2016年,「引力波」被發現證實,2019年,首張「黑洞照片」公開……這或許也是「硬科幻」區別於「軟科幻」的魅力所在,去文學性之後,硬科幻一定程度上會喪失一批觀眾,但是在另一角度又增添了其科學價值。科學探索中「揭秘」、「解碼」背後的浪漫,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枯燥論證時的守望,是對於科學真理的堅守,一種流變為信仰的浪漫。夢想成真,預言證實總是對人類能力的一種肯定,總是會令人欣喜萬分。

首張黑洞照片
《星際穿越》中的蟲洞設想

宇宙、土地與家園

如果說《星際穿越》中「仰望星空」時對於宇宙的探索與設想是一種「極致浪漫」,那麼《星際穿越》中的「腳踏實地」,則是在浪漫之後照應現實的一種詩意。《星際穿越》中的明線宇宙、蟲洞、存在與時間是一種高大上的幻想,其中不可或缺的「暗線」農業,則是一個「接地氣」的取決因素,也是「人」之存在根基。

電影開場用將近40分鐘的篇幅向觀眾展示了人類面臨的災難——糧食危機。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麵臨「枯萎病」的威脅,從而引發了氧氣耗盡、環境惡化等一系列惡性反應,觸發了必須要去流浪與尋找新的歸宿的劇情。在此時,影片已經暗示了人類中有仰望星空「探索者」與腳踏實地「守護者」。

相比於「高光」與智慧的墨菲和庫博父女一條線,庫博的兒子湯姆則顯得有些「平庸」與「多餘」。在「星穿」剛上映時,就有不少討論湯姆的存在的言論眾說紛紜。毋庸置疑的是,在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作品中,沒有一個多餘的角色。6年後的重溫才發現,湯姆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一個腳踏實地的「守望者」,一個連接起時間閉環的重要線人。

電影中塑造的湯姆是一個「接地氣」的普通人。他不是一個好爸爸,好丈夫,但他一定是一個「好兒子」、「好人類」。他一直在妹妹墨菲的陰影之下。他沒有像妹妹一樣繼承父親聰穎的大腦,也沒有從事墨菲「拯救世界」的工作,但是他依然選擇了「做好自己」。幾十年如一日地勤懇地守護者自家的土地和房子,甚至放棄了兩個孩子,只因為父親臨行之前的一句託付,湯姆淳樸、堅定甚至有點固執死板的性格早在「追飛機」一場戲中得到了體現,然而正是湯姆固執地堅守,讓房子和土地得以留存,為墨菲發現書架後的玄機提供條件,也為連結起時間閉環提供了條件。

這是「湯姆」角色在敘事之中的功能性,由此影射的,是農業在人類「存在」之中的「基石」作用。生產力與工業化使得人類的高度進行了質的飛升,於是作為「基石」的農業便受到了忽視和汙名化。在「星穿」剛開始的劇情中,嚮往星辰大海的庫博反對被稱為「農民」,同時也反對兒子做農民。他選擇重新返回太空,不只是在絕境之中的一場豪賭,也是對於現狀的逃離。可是,一旦隻身進入了宇宙,經歷了死亡與失去,甚至時間的度量已經小時候,庫博才恍然大悟,只有「土地」,才能證明人類「存在」。

通過《星際穿越》來看,「土地情懷」並不是東方的專利,而是一種人類普適的、最原始的情感,是一種對於「家園」的共同情感歸屬。在蟲洞的彼端,三顆嶄新的星球中,充滿水和堅冰的星球不適宜人的居住,然而安妮·海瑟薇所到達的星球,一顆真正的「希望」之地,則是一片廣袤無垠的黃土。這不僅是電影主題的前後映照,也是一種承諾的兌現——兒子幫助父親看護家園的承諾,父親回到女兒身邊的承諾,人類共同守護家園的承諾。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為何主角團會傾向於「回歸」主題的Plan A,而排斥「反人類」卻看起來「很科學」的Plan B——因為故土代表著人類過去的文明,和人類未來的希望。當時間循環被成功地推向未來,「歸來仍是少年」的庫博只會熱淚盈眶地感嘆,「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6年後的回眸與反思

6年之後再次回眸,當年會為CGI特效而激動尖叫的少年現在早已對「大片」審美疲勞,科幻片的聖土也由於想像力的匱乏和止步不前而長出了良莠不齊的果實。尤其是經歷了疫情,再度回味帶點烏託邦色彩的《星際穿越》,不再為無法避免的科學和邏輯漏洞而戚戚,也不再挑剔「大格局」之下「小故事」的頭重腳輕,反而感到一種警醒、恐懼與虛無。

曾經,我們為「人」的力量和智慧而驕傲,曾經我們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徵服了星辰與大海,化空間為無形,並企圖揣測時間的奧秘,但是一個微觀世界的病毒卻宛如大西洋颶風中翕動的蝴蝶翅膀,掀起了一場人類性的災難。

人,其實比想像中更渺小。人類的歷史或許也是一部與病原體的抗爭史,雖然人類進化出了精密複雜的免疫系統對抗災難,但是人類總是落後於病原體的演化半步。在某種情況下,演化得過於迅猛、讓人來不及響應的病原體就會引發災難。對於《星際穿越》中的植物如此,角色如此,對於現代社會的人類亦如此。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仰望蒼穹,早已給出了一個通透的答案:「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人本若蜉蝣於天地之間,人生如須臾一瞬,只有經歷了蒼穹的廣博,時間的無限,生命的虛無,才能真正體會到「存在」的珍貴。

同樣,還有一段迪倫的詩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始終:「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夜,暮年在日暮時應當燃燒咆哮。咆哮吧,咆哮,痛斥那光的退縮。」仿佛是人類在探索未知時迸發出的勇敢與激情之火,然而詩句的下半段則敲響了警鐘——「智者在臨終的時候已經向黑暗妥協,因為他們的言語已經黯然失色,他們不想被夜色迷惑。」或許人與自然交手時最優雅的姿態,應該是帶著敬畏勇敢地前行,同時,不要放棄人類獨有的感性與情感。

一部《星際穿越》,雖比不上系列的《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的完成度與史詩感,但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了諾蘭的格局與野心;雖然紕漏仍有,爭議永存,但這恰恰說明了電影的核心和深意仍在被不斷地深挖、探討;雖然故事鋪陳過大,並沒有一個好的收尾,但好在哲理性未被折損,電影的內核仍然如宇宙一樣,是變幻地、流動地。

或許,當人們再次仰望星空時,也一定會更加熱愛腳下代表著「存在」的土地。正如彌爾頓在《失樂園》中的預言: 「這樣,他艱辛而又吃力地向前,他艱辛,而又吃力。」

相關焦點

  • 重看《星際穿越》,依舊是不可超越的神作
  • 星際穿越票房破8億 諾蘭2014年神作票房火力十足
    原標題:《星際穿越》票房突破8億!重映3天票房超4500萬,評分高達9.3截止8月5日24:00,《星際穿越》國內票房已突破8億大關,這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於2014年上映的神作,8月2日在國內重映。星際穿越票房破8億《星際穿越》僅僅重映3天,據數據顯示,重映票房已超4500萬,上映首日票房1920萬,首日助推大盤重回五千萬,是疫情期間電影院復工後第一部票房單日突破千萬的重映電影。《星際穿越》在國內很受歡迎,2014年首輪放映票房7.55億,位列內地電影票房總排行榜第五位,同時高居年度進口電影票房亞軍。
  • 《星際穿越》票房突破8億!重映3天票房超4500萬,評分高達9.3
    諾蘭的電影高口碑、高票房成了慣例,《星際穿越》豆瓣評分高達9.3,其他平臺評分紛紛突破9,超高口碑也讓它6年後重映依舊火力十足,票房號召力令人驚訝。截止8月5日24:00,《星際穿越》國內票房已突破8億大關,這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於2014年上映的神作,8月2日在國內重映。
  • 星際穿越票房破8億,時隔六年依舊觀影人氣最高,到底有多硬核?
    時隔六年之久,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神作《星際穿越》再度成為國內電影院人氣最高的作品,遠遠超出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截止8月5日24:00,《星際穿越》國內票房已突破8億大關。許多人感嘆經典電影永不過時觀看後震撼程度依舊堪比當年……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地球上的的植物被一種傳染性枯萎病感染,陸續死亡,人類文明危在旦夕。在與家人訣別和拯救人類命運的抉擇中,NASA退役太空人庫伯與其他幾位科學家一同出發,穿越蟲洞到另一個空間去探尋三個最有可能居住的星球,踏上了撲朔迷離的星際航程。
  • 科幻神作《星際穿越》8月2日重映,當年錯過的這次不要留下遺憾了
    因為7月20日內地影院的復工,越來越多的電影開始重映定檔,多部好萊塢電影宣布了中國內地檔期,其中就包括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神作《星際穿越》。7月24日,電影《星際穿越》發布了定檔預告,宣布影片將於8月2日在國內重映。
  • 深度解讀《星際穿越》這部科幻神作!世界級的科學家全程做指導
    本期我們就來解讀,這樣一部堪稱神作的電影。它講述的是地球已經無藥可救!一個男人掉進黑洞,幫助人類逃離地球的故事。《星際穿越》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劇情,故事的背景的設定是在人類文明日薄西山的時代!那時霧霾,沙塵暴肆虐整個地球,人類苦苦掙扎於飢餓的邊緣。男主角曾經是一名最優秀的太空人,他有一個女兒,天生熱愛科學。
  • 讓無數科幻迷為之瘋狂的神作《星際穿越》,不要溫順地踏入那良夜
    我總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星際穿越》,這是一部讓無數科幻迷為之瘋狂的神作。看完諾蘭的《星際穿越》,你明白了什麼,了解了什麼?甚至於這部片子是否是在你印象中最偉大的佳片。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解讀一下這部影片。
  • 用「神作」來形容「星際穿越」,是這個詞的榮幸
    用「神作」來形容《星際穿越》,是這個詞的榮幸。這可不是什麼阿諛奉承,而是《星際穿越》確定值得這份讚美,它是好萊塢最後一位作者導演諾蘭,評分最高的作品。《星際穿越》也許是近十年最好的科幻片。電影的構思來自於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他對蟲洞理論進行合理演化,並擔任電影的製片人和科學顧問。
  • 電影《星際穿越》,值得你看上三遍!
    本人很喜歡看電影,尤其鍾愛科幻片,《異形》系列、《終結者》系列、《黑客帝國》系列、《2001太空漫遊》、《銀翼殺手》、《星球大戰》、《攻殼機動隊》、《機器人總動員》、《星際穿越》等等,每一部都看得津津有味。
  • 為什麼說電影《星際穿越》是科幻神作?看完這張照片你就明白了
    2014年由諾蘭拍攝的《星際穿越》一經上映,就迅速吸引了一大波科幻迷。目前,《星際穿越》豆瓣評分9.3分,IMDb評分8.6分,遠遠的超越了其他科幻電影。那麼,為什麼《星際穿越》如此受歡迎呢?下圖是在《星際穿越》中出現的代號為「卡岡圖雅」的黑洞模型。
  • 《星際穿越》:愛是宇宙終極答案,守護孩子,是一個父親的使命!
    時隔六年之久,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神作《星際穿越》,再度成為國內電影院人氣最高的作品,它已連續三天佔據單日票房冠軍,遠遠超出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許多人感嘆,經典電影永不過時,觀看後震撼程度依舊堪比當年……《星際穿越》的故事很宏大,但最核心的內容是人類間的親密感情,這也是電影最直擊觀眾內心的地方。
  • 《星際穿越》累計票房8億後《盜夢空間》也即將重映
    據貓眼數據顯示,8月2日開始在內地重映的 《星際穿越》內地累計總票房正式突破8億。 自上映以來,《星際穿越》的票房成績在市場上一直處於領跑地位,力壓開畫新片佔據單日票房冠軍位置,在重映首日就收穫了
  • 來去看電影丨《星際穿越》:愛是唯一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事物
    這部《星際穿越》是小編2020年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推薦你們。本周電影:《星際穿越》劇情簡介近未來的地球黃沙遍野,小麥、秋葵等基礎農作物相繼因枯萎病滅絕,人類不再像從前那樣仰望星空,放縱想像力和靈感的迸發,而是每日在沙塵暴的肆虐下倒數著所剩不多的光景。
  • 《星際穿越》_網易娛樂
    ·片 名:星際穿越 ·導 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主 演: 馬修·麥康納 / 韋斯·本特利 / 安妮·海瑟薇 / 傑西卡·查斯坦 / 伊萊耶斯·加貝爾 / 麥可·凱恩 / 約翰·利特高 / 託弗·戈瑞斯 / 卡西·阿弗萊克 / 麥肯吉
  • 重發:電影《星際穿越》觀後
    臉書自動跳出這篇整六年前的發文(以及四年前的重發),在疫情肆虐,封鎖人間交流經年的此際,再次重看此文,亦饒有新的感觸。真的,宇宙人生固然生滅無常,亦自如如恆在,則端看人心之覺與不覺而已。因將本文重發於此,亦以寄太空遨遊之奇云爾。
  • 《星際穿越》重播創造影院復映單日最高紀錄!
    2020-08-05 02:49:04 來源: 開開影視 舉報   《星際穿越
  • 盤點動漫中5部不可超越的「神作」,國漫上榜一部,錯過就是損失
    盤點動漫中5部不可超越的「神作」,國漫上榜一部,錯過就是損失隨著動漫越來越受到青少年的追崇,各種動漫作品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各種濫竽充數的作品不斷湧出,不僅製作水平不過關,而且劇情也讓人忍無可忍,這樣的作品簡直就是侮辱了動漫
  • 史上最硬核科幻片,重看依舊無條件滿分
    事實上,《星際穿越》的確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電影。幾乎很少有人,能夠一次性理解影片的所有情節。但是,經過導演對理論的拆分重解,讓觀眾即使在不理解的情況下,也能夠明白劇情的發展方向,以及核心事件。比如,在最後一階段中,大多數觀眾都不理解五維空間上的三維空間是什麼,它為什麼會穿越維度和時間,為什麼可以控制引力。
  • 重溫諾蘭神作!《星際穿越》宣布定檔8月2日內地重映
    《星際穿越》中國內地重映正式定檔8月2日上映,發布定檔預告與海報,回味那個「愛,能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故事,那對相聚離開的父女,那場穿越宇宙的壯闊旅行,回味「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老人應在暮年怒吼、燃燒」。
  • 《星際穿越》創影院復工後單日票房紀錄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8月2日重映,引爆觀影熱潮,單日票房突破1970萬元,創影院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最高紀錄。而影片評分也伴隨重映一路高漲,目前憑藉貓眼9.4分、淘票票9.3分、豆瓣9.3分的超高評分成為當之無愧的科幻高分神作,同時也令觀眾對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更加期待。此次《星際穿越》重映引爆觀影熱潮,很多觀眾都藉助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走進影院,感受大銀幕上穿越時空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