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獾(Mellivora capensis),鼬科動物,分布於非洲、西亞和南亞,曾以「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的名號在金氏世界紀錄中待了很多年。膽子大,愛惹事,不怕事,這三句話基本可以概括蜜獾的個性特點(也就是熊孩子屬性)。什麼?你感覺你沒怎麼見過蜜獾?沒事,很正常——因為蜜獾的熊孩子屬性已經突出到,世界上沒幾所動物園願意收容蜜獾(聽說過一個成語叫聞風喪膽嗎 微笑微笑)。
好,你可能開始好奇,蜜獾是不是有什麼先天的優勢特徵,才讓它有資本這麼膽大?圖樣圖森破。蜜獾外形真沒啥特別的:體型——也就一般獾的體型大小,頂天了身長一米;腦袋寬,鼻子短,眼睛小,再加上小短腿,安靜的時候還有種與性格不符的蠢萌感(*^__^*)
(值得一提的是,蜜獾雖然是小短腿,但奔跑速度並不算慢。一隻11公斤的雄性蜜獾每小時可以輕鬆跑9.6公裡——嘿嘿,某些八百米體測還累死累活跑了五分鐘的同學自己好好想想吧。)
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如果非要找出蜜獾的最大優勢的話,大概只能是它與生俱來的彪悍個性吧(望天)。舉個例子,蜜獾在南非的克魯格公園有著幹掉成年雄性水牛的記錄。水牛長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
簡單介紹一下,上圖這位老兄體長三米、肩高1.3米以上,體重900到1000千克。那麼問題來了,體重也就十幾千克的蜜獾是怎麼把這個傻大個兒幹掉的呢?嗯,蜜獾使的招有些陰毒,它狂K上圖這位大兄弟的陰囊,讓人流血而死……
其實蜜獾平常喜歡招惹的還不是水牛這種與世無爭不愛吃肉的傻大個,而是獅子、豹子一類的肉食動物(聽著就刺激 手動微笑)。有過闖入獅子領地被六隻獅子圍攻最後反而趕走獅子的光榮記錄。
圖片來自網絡
你可能想問,蜜獾攻擊它們幹嘛?難道蜜獾還吃水牛和獅子嗎?
呵呵你又錯了。顯然你還是沒有將蜜獾的個性特點了解到位。作為大自然的熊孩子、動物界的戰鬥民族,戰鬥是愛好、是日常活動;戰鬥不一定有理由,也不需要有理由;不要把戰鬥想得很重大,其隨意性大概與梁朝偉打飛的去倫敦餵鴿子不相伯仲。
「就是突然想打個架而已。」蜜獾平靜地說。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說以上只是蜜獾愛尋釁滋事的特殊愛好的話,那麼下面這些則是蜜獾的生活需求引起的戰鬥。蜜獾吃東西很雜,吃漿果堅果,也吃爬蟲螞蟻,吃小型哺乳動物,還吃眼鏡蛇這類劇毒蛇,甚至鱷魚……而且食慾非常旺盛,是極少數24小時都可能會捕食的動物。
圖片來自網絡
吃眼鏡蛇聽著挺嚇人的吧?別說吃了,但凡一隻不算太傻、珍愛生命的動物,正常表現應該是繞著眼鏡蛇走吧。顯然,蜜獾不是那么正常的一種動物。會中毒嗎?會,不過中毒了也不怕,躺下睡兩個小時就好;蛇毒會在蜜獾體內自然分解,兩個小時後又是一條好漢。醒來之後幹什麼?接著吃。。。這是什麼感覺呢,可能對它來說,中了蛇毒就相當於人猛灌兩斤二鍋頭,中毒就好像喝醉了,所以壓根沒有大事,等著酒醒就好了。不過,蜜獾不怕蛇毒的原因直到現在還尚未被科學家破解。此外,蜜獾的進食速度也讓人瞠目結舌,或者那不叫進食,叫生吞活剝:一條一米五的眼鏡蛇,蜜獾可以在十五分鐘內吃掉。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眼鏡蛇不是蜜獾的最愛。相比眼鏡蛇來說,蜜獾更愛吃的食物是蜂蜜(所以是「蜜」獾嘛~)——對,這麼一隻剽悍膽大的動物,最愛吃的竟然是甜食(*^-^*)。不過大家要注意,蜜獾可是在非洲,那些蜂蜜可都是非洲蜜蜂的,非洲蜜蜂的恐怖無需多言了吧,不知道的同學百度一下,我只告訴你們它俗稱殺人蜂……
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蜜獾真的是,從來只挑最有難度的路啊。。。人生信條可能就是倆字,刺激。蜜獾同學想吃蜂蜜了就會去搗蜂窩,這當然是很危險的,非洲蜜蜂經常會群起而攻之,蜜獾也常常因此而命喪蜂巢。但,蜂蜜該吃還得吃,蜂窩該捅也得捅。畢竟,就如同許巍老師在歌裡唱的那樣: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美食的嚮往。
如此天不怕地不怕的蜜獾有什麼真正的敵人嗎?當然有。我們知道武俠小說裡絕世高手等到功力達到一定境界之後,真正的對手就會變成自己。蜜獾也這樣。蜜獾群體內部有嚴重的自殘現象,尤其是對幼崽,只有一半幸運的幼崽可以長到成年==
圖片來自網絡
怪不得非洲有一句諺語:「做一隻強悍的蜜獾。」 也只有這種「生死看淡、不服來戰」的性格,才配得上這麼一句諺語啊XD
圖片來自網絡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大自然愛好者!
喜歡別忘記點讚哦~。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歡迎關注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微信訂閱號: TNC_China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