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魯洋 實習記者 李曌懿)11月15日義大利《晚郵報》報導,義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國2019年9月採集的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測出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遠早於今年2月,可能要追溯至2019年夏天。
「義大利這項研究對去年收集的血液樣本進行檢測發現,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新冠抗體陽性。但因為存在抗體檢測假陽性的問題,所以並不能完全100%確認新冠病毒在2019年9月就已經在義大利流行。」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
張洪濤向健康時報記者解釋,根據報導,首先該研究所檢測的是抗體,並不是新冠病毒本身。人群中檢測到抗體,並不完全等於檢測到病毒。其次,抗體檢測也有假陽性的問題,即便是沒有感染過新冠的人,進行抗體檢測時也會有一定比例的樣本出現陽性。
從檢測結果看,2019年9月和10月的樣本IgM陽性率為12.4%和13.9%, 隨後逐漸降低,到了2020年1月,只有1.9%,在2020年2月又達到了18.1%,與當時新冠確診數迅速上升的時間點重合。如果能確認IgM的假陽性比例只有1.9%左右,那麼就能表明在去年9月、10月的樣本中,確實有抗新冠病毒的抗體。
「要完全排除假陽性的可能性,一是需要使用其他假陽性低的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同時也對去年9月之前的樣本進行篩查。如果在更早保存的樣本,檢測出比較低的抗體陽性率,那目前數據的可信度就會大大增加。」張洪濤教授表示,根據目前已有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進行合理的推測:一種與新冠病毒很類似、甚至基本一致的病毒,在去年就已經在歐洲出現了。
此外,還存在一種可能性,即當時有一種感染後不會出現症狀的病毒,但在傳播的過程中,病毒逐漸變異,最終成為目前的新冠病毒。因為此前感染後沒有症狀,病毒的流行在當時自然就很難被注意到。
而從目前對新冠病毒的檢測結果看,新冠病毒在低溫、冷凍的食品上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即便長途運輸之後,也能保持病毒的活性,感染接觸者。所以,如果歐洲在去年9月份已經有類似的病毒,通過冷鏈運輸,將病毒繼續擴散到其他地區,這也是非常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出現時間早於武漢疫情時間。此前多個國家廢水中檢出新冠病毒。
義大利高等衛生研究院水質專家團隊檢測了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義大利北部多個城市廢水處理廠採集的 40 份廢水樣本,用不同方法確認義大利米蘭和都靈去年12月 18日採集的廢水樣本中有新冠病毒核糖核酸。
除了義大利,西班牙此前也有發現新冠病毒的記錄。2020年6月,西班牙《世界報》也有報導稱,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腸道病毒小組的研究人員發現,2019年3月12日採集的廢水中已有新冠病毒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