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程第一天:前往珠海。
第二天:淇澳島燈塔沙灘日月貝珠海大劇院圓明新園。
第三天:珠海長隆海洋王國。
第四天:回合肥。
租車這次最明智的是到珠海租了一輛車,一家老小五口人,玩起來不累,住三天換了三個地方,行李都放車上,玩到哪裡住哪裡,不用周轉各種交通工具。
租車公司開車到珠海機場接我們去門店辦手續,門店在機場對面,很近,不過有車接方便多了,回合肥前車開到租車公司,然後租車公司再開車把我們送到機場。
吃飯第一天到珠海的時候已經是晚上6點多,拿到車直接開到機場附近不遠的酒店,提前在大眾點評上找的酒店,一個大廳只有我們一家人在吃飯,不過味道挺好,也可能是我們餓了。
第四天回合肥前,我們也在這家吃的珠海特色早茶,蝦餃皇、腸粉等等,味道不錯。
第二天中午在淇澳島附近吃的「唐家餸」,古香古色,原來是唐家祠堂,後來改成飯店。
特地查了一下「餸」的意思(下飯菜)。
淇澳島在來珠海前查了一下攻略,珠海號稱「百島之城」,不過其他島都要坐船上去,去淇澳島有橋,可以開車過去,比較方便。
第一天選了淇澳島附近的民宿住,在海邊的兩室兩廳,地中海裝修風格,陽臺和臥室可以直接看到大海。
早晨看到外面的海水、沙灘、路人,還有遠處的「港珠澳大橋」、「大貝殼」,所謂「面朝大海,出暖花開」就是如此。
小朋友口中的「大貝殼」就是日月貝珠海大劇院,珠海的新地標。
看到「港珠澳大橋」向小朋友介紹,那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小朋友好奇的問「那世界上最短的跨海大橋是哪個?」,「嗯。
啊。
你的問題真多」。
不過到淇澳島路上的時候,這個問題有了答案,因為淇澳島離陸地太近,從陸地去島上的大橋估計就是最短的跨海大橋吧_。
到了淇澳島,兩邊都是高高的椰樹,有點海島的感覺。
不過島上有點讓人失望,都是民居。
攻略上說的「白石街」,也就是短短的一條石板路,只是具有紀念意義,是19世紀英國人戰敗賠款修建的一條街。
街邊都是賣紀念品、海鮮的小商鋪。
燈塔沙灘小朋友的一大願望是「踩沙灘、撿貝殼」,在淇澳島沒找到合適的沙灘,在地圖上找了2處,沿著珠海著名的「情侶路」一路向南。
第一處沙灘人太多,而且沒地方停車,繼續向南,路過珠海地標「珠海魚女」後,看到海邊有燈塔、有沙灘,路邊也可以停車。
小朋友第一次看到燈塔,有些興奮。
單調的沙灘邊,燈塔點綴其間,有了一些詩情畫意的感覺。
小朋友脫了鞋子,在沙灘上撒歡,也試圖去踏浪,只是海水還是有點涼,稍微試探一下,淺嘗輒止。
其實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燈塔,憑海臨風,遠眺大海,心情舒暢了許多,這就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感覺吧。
日月貝珠海大劇院繼續南行,兩個巨型白色大貝殼矗立海邊,之前遠看的大貝殼越來越近。
停車,拍照。
小朋友在大貝殼廣場上開心的跑來跑去,也許對他來說,只要不上幼兒園,哪裡都很開心。
圓明新園圓明新園和「大貝殼」一樣,也是珠海人造的景點。
複製北京圓明園的樣子,對於我這個不懂古建築的人來說,和逛北京故宮、頤和園區別不大。
橫琴鎮橫琴鎮在我住的酒店和長隆海洋王國之間,飯店、集市、超市啥都有,比較方便。
後來在海洋王國玩的時候,早飯晚飯都在橫琴鎮上解決,好吃不貴,還第一次吃了傳聞中的腸粉。
長隆海洋王國和迪士尼、方特一樣,遠遠的看到長隆海洋王國的時候,就能聽到歡快的音樂聲、笑聲,卡通的外形,小朋友很喜歡。
當天是周一,人相對不多,沒有排隊直接入園。
海洋大街入園後看到海洋大街,頭上一片海洋的感覺,天幕一樣的LED播放海洋動畫,大海撲面而來,哦,不對,是從頭而來。
5D城堡影院進門右轉是5D城堡影院,剛好10點30,第一場電影卡卡歷險記剛始入場,人山人海,不過影院超大能裝的人很多。
對這個電影不是太期待,因為合肥萬達影城也有類似的,入場後還是挺震撼的,弧形熒幕巨開闊。
座椅隨著劇情上下左右運動,有點身臨其境的感覺,只是和迪士尼的「飛躍地平線」、合肥萬達茂的「飛躍安徽」比要差一些,而且噴的水量太多,不斷的給小朋友擋水,防止著涼。
鸚鵡過山車、雨林升降塔5D城堡影院出來旁邊是海豚劇場,當天第一場是12點,時間還早,我們去周圍看看。
路過鸚鵡過山車,一陣呼嘯而過,夾雜著陣陣尖叫,這個比普通的過山車更刺激,運動的同時,座椅不斷360扭動,我們一家人都不敢坐。
雨林升降塔,就是坐在座椅上,上下運動,有點像跳樓機,但動作緩和多了。
小朋友興衝衝去坐,到了入口被攔下來了,因為不夠1米2,不讓坐,哎,回家多吃飯,多長個子吧。
海牛館海牛館是普通海洋館的樣子,就像從海洋截面的不同角度看各種魚、海牛,大部分魚都不認識,一切讓人感覺很大很多,還有海底隧道,不過後來看了鯨鯊館才知道還有更壯觀的。
話說海牛的樣子,有點像豬,為啥不叫海豬?
海豚劇場珠海海洋王國三大劇場,網上攻略說好看程度高低,分別是白鯨劇場最好看,海豚劇場次之,然後是海獅劇場。
白鯨劇場確實最好看,海豚和海獅各有千秋吧,三大劇場都有雷同的表演,不過也各有特色。
從觀看的人數也可看出來,白鯨劇場最大,人也最多。
三大劇場每天都各有三個場次表演,所以不用太趕時間,一場沒看到,還可以看後面場次。
激浪帆船從海豚劇場出來向海獅劇場走去,路過激浪帆船,沒人排隊,除了我在看行李,家人都去坐激浪帆船,這個是可以橫向360度扭動的海盜船,以前我坐過海盜船,有點生不如死的感覺,所以在旁邊看行李。
小朋友玩一圈下來,很淡定,其他人有點暈,說時間再長一點就受不了了。
海獅劇場繼續走走看看,走到海獅劇場差不多開場時間也到了。
海獅劇場的特色是有一部分表演是在岸上,一隊海獅排一排,一隻海獅表演,其他海獅在旁邊鼓掌,海獅憨厚的樣子,確實可愛。
互動環節是選出觀眾與海獅比賽,分別比賽吹喇叭和仰臥起坐,主持人和海獅一起開觀眾玩笑,很有趣。
水學堂、海象山海獅劇場旁邊是水學堂,下到地下一層,從水下觀察海獅、海豹、海象,有服務人員在講解三者的不同。
海象比較容易分辨,有兩支大牙。
海獅和海豹挺像的,區別是,海獅有耳廓,海豹只有耳洞,沒有耳廓。
從水學堂上來路過海象山,幾隻海象在大石頭上曬太陽,甚是愜意。
白鯨劇場三大劇場第一場開場時間相差1個小時,所以看完海獅劇場出樓,走走逛逛到白鯨劇場。
路上小朋友沒啥興趣的樣子,後來發現坐在租的推車上睡著了。
我們其他人在看白鯨表演,他在睡覺。
這也造成我們看了兩場白鯨表演,因為小朋友醒了,吵著要看。
花車表演之前在上海迪士尼、蕪湖方特都錯過了花車表演,這次彌補上了。
海洋王國下午、晚上各有一場花車表演,路線是圍著橫琴海走一圈,白天主要突出表演,演員們邊走邊跳;晚上突出燈光,演員表演比較少。
白天晚上都有小丑和路邊觀眾互動,歡呼聲大的話,小丑會送小禮物,白天是氣球做成的小動物,晚上是燈光棒。
跳躍旋律音樂噴泉表演「橫琴海」其實是海洋王國中央的一個湖,也是跳躍旋律音樂噴泉、水上飛人大匯演、海洋保衛戰的表演「舞臺」。
看噴泉本身沒啥感覺,不過可以看到彩虹,有點驚豔。
鯨鯊館鯨鯊館是攻略上一致推薦必去的場館。
前面是普通的水族館模樣,還有五顏六色的水母牆。
最驚豔和震撼是最後的亞克力幕牆,高高碩大的一面牆,看到鰩魚、鯨鯊在面前遊,隨手拍一張照都很有藝術感,可以做壁紙,藍色光芒的幕牆前,觀看的人都是剪影。
服務人員講解,這個幕牆厚65釐米,旁邊有一塊幕牆樣品,厚厚一塊,難怪走動起來看幕牆裡的魚,有變形的感覺。
聽說可以夜宿在幕牆前,和魚兒一起共眠,很有感覺吧。
海底互動船海底互動船,就是一輛輛小車子,人坐在裡面,在所謂的「海底」移動,有音樂和解說,很無趣的項目,這個可以忽略,沒時間的話就不用去了。
極地轉轉杯類似極地轉轉杯的,每個遊樂場都有,比如上海迪士尼的旋轉蜂蜜罐。
不過極地轉轉杯速度很快,坐一圈,下來頭暈。
水獺之家室外的一個「截面」,幾隻水獺在裡面玩耍,貌似水獺也能聽從服務人員指揮,只要服務人員給水獺小魚吃。
白極熊館、企鵝館白極熊館和企鵝館是我們最後看的兩個館,裡面有冰雪,稍微涼一些。
白極熊館裡除了白極熊,還有北極狼、北極狐。
白極熊在裡面走來走去,小朋友說「它好可憐啊,不能出來。
」,額。
它出來的話,可憐的是我們,據說熊的撕咬能力在陸地最強。
進企鵝館的時候已經是傍晚,裡面光線很暗,服務人員說到了企鵝睡覺的時間,所以光線調暗了。
看到帝企鵝站著不動,估計是在睡覺吧,也有調皮沒睡的在遊泳。
帝企鵝很高大,有的和我家小朋友差不多高。
水上飛人大匯演、海洋保衛戰2018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珠海分會場的表演,就是海洋保衛戰,白天的「水上飛人大匯演」可以算是晚上「海洋保衛戰」的簡版,白天主要是個人秀,以摩託艇的動力,飛人腳下噴水助力,可以做上升、下降、翻筋鬥等動作。
有的飛人很調皮,故意噴水到岸邊,離得近的人容易溼身。
晚上的「海洋保衛戰」很是豪華,飛人、煙花、燈光、噴火等加上劇情,確實精彩。
白天的「水上飛人大匯演」時間趕不上的話,可以不看,直接看晚上的更精彩一些。
看完海洋保衛戰,一天的活動就結束了,快出園的時候路過旋轉木馬,寶寶喊我們一起陪他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