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常識之哲學——一份你急需的救急乾貨!

2020-12-03 粉筆在雲南

如果問我考試最怕遇到什麼?

那我肯定會回答你:常識!常識!常識!(對於一個「沒有常識」的人來說,真的是噩耗)

況且~常識排在首位!當你拿到試卷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柏拉圖、蘇格拉底、莎士比亞······那我只能說一句:哇,心態崩了!

別慌,我來救你了!速速收下這份救急乾貨,助你為上岸一搏!

哲學概述

01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

1.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這屬於哲學的本體論問題。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標準。

2. 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亦即人的思維能否認識以及如何認識現實世界的問題。這屬於哲學的認識論問題。這可以將哲學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02哲學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一)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

1.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用某一種或者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來解釋世界的本源,比如五行學說。

2. 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以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解釋世界,如原子論。

3. 現代辯證唯物主義也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的官方哲學。

(二)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

1. 主觀唯心主義

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我」的感覺、觀念、意志、情感等的產物,沒有「我」,就沒有世界。

2. 客觀唯心主義

精神不是某些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是存在於宇宙空間的一種神秘的、客觀的精神。

(三)哲學發展中交織著辯證法與形上學的對立和鬥爭

1. 辯證法:堅持聯繫、發展、矛盾的觀點

2. 形上學:堅持孤立、靜止的觀點

只有既堅持唯物主義,又堅持辯證法,才能全面地認識世界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只有達到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內在統一,才能有科學的徹底的唯物主義和科學的徹底的辯證法。

03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理論意義

1. 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同二元論、多元論和唯心主義一元論劃清了界線。

2. 堅持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論。

3. 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克服了形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的局限性。

4. 體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為徹底的唯物主義奠定了基礎。

辯證唯物論

01物質和意識

1、物質

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哲學範疇,是對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質的抽象。

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觀實在性。

2、意識

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意識是對客觀存在近似的,能動的反映,任何意識都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都能從客觀實在找到原型。

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其形式是主觀的——意識是客觀內容與主觀形式的有機統一。

02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1、物質決定意識

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方法論】

①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又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②反對誇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於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2、意識能動作用原理(意識反作用於物質原理)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以認識之物。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①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②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方法論】

①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②反對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形上學觀點和片面誇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

歷史唯物主義

01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

1.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劃分標準:對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的看法。

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的決定性因素,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構成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自然物質基礎。

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總體反映。

2.唯心史觀

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前提出發,把社會歷史看成精神發展史,根本否定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根本否定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

3.唯物史觀

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認為社會歷史發展也有其客觀規律;既承認英雄對歷史的推進作用,又強調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性作用。

常考的兩種史觀

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神學史觀、英雄史觀、人道主義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時勢造英雄、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

02社會的政治結構

1.上層建築

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國家

國家是一個歷史範疇,也是一個階級範疇,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國家的實質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通常把國家的性質稱為國體,具體的說,就是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所處的地位。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

政體是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相同國體的國家可以採取不同形式的政體。

【考點拓展】

(1)上層建築:包括政治上層建築和思想上層建築兩個部分。

政治上層建築,例如:國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機構、黨團、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制度和設施等。

思想上層建築,例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學思想、宗教思想、文藝思想等意識形態諸種形式。

(2)國體和政體:

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由於國體不同,先後出現過奴隸主階級專政等不同類型的國家。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是新型國家,它是從有階級社會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

相同國體的國家可以採取不同形式的政體:如資產階級國家有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內閣制和總統制)等不同政體。——國體決定政體,政體為國體服務。

03人的本質和人的價值

1.人的本質

(1)從人與動物相區別的層次上說,人的本質在於社會勞動。

(2)從人與人相區別的層次上說,人的本質在於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2.人的價值

(1)個人的社會價值,即個人對社會需要的滿足;

(2)個人的自我價值,即個人通過自己的活動來滿足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在個人和社會的關係上,人的價值既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又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3)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辯證關係原理——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和源泉,處於首要地位,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前提和條件。

看完了相關知識,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來吧老鐵,真題練一練~

【真題演練】

1.(2008年湖北省)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把「解放思想」和「事實求是」聯繫起來表述,更鮮明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開放性,體現了它的( )的統一性。

A. 科學性、理論性和實踐性

B. 科學性、理論性和革命性

C. 理論性、實踐性和革命性

D. 實踐性、科學性和革命性

【解析】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科學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學性的必然結論。馬克思主義既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又尊重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所以它是科學性和革命性高度統一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又是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的,進一步體現為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特徵。故正確答案為D。

2.(2018年黑龍江省)下列名句與所體現的哲學原理對應錯誤的是:

A.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事物是發展變化的

B.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C. 唇齒相依,唇亡齒寒——事物是普遍聯繫的

D.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真理是具體且多元的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哲學常識。

A項正確,「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指分別一段時間,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說明在分別的時間內,人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體現了事物是不斷發展前進的。

B項正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指常流的水不發臭,常轉的門軸不遭蟲蛀;比喻經常運動,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說明物質只有在運動中才能存在,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

C項正確,「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係極為密切,休戚相關,體現了事物之間相互連結、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關係,表明事物是普遍聯繫的。

D項錯誤,「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為處於廬山之中不能認識廬山真實的面目,是因為看得不全面,克服主觀片面性才能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體現的是整體觀這一哲學原理。真理是多元的本身表述錯誤,且選項並未體現。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論認為,真理的客觀來源只有一個,即物質世界。凡與客觀對象相符合一致的認識就是真理,否則就不是真理,因此真理不能是多元的。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3.(2017年國考模考)下列各組成語中,蘊含的哲學原理不完全相同的是:

A. 按圖索驥;對牛彈琴

B. 刻舟求劍;滄海桑田

C. 唇亡齒寒;望梅止渴

D. 物極必反;樂極生悲

【解析】C項符合題意:「唇亡齒寒」說明了事物聯繫的普遍性;「望梅止渴」說明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蘊含的哲學原理不盡相同。

A項不符合題意:「按圖索驥」常比喻辦事機械、死板;「對牛彈琴」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講高深道理是徒勞的。兩者蘊含的哲學原理是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

B項不符合題意:「刻舟求劍」忽略了運動的絕對性,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滄海桑田」說明運動的絕對性,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兩者蘊含的哲學原理是物質處在不停的運動和發展中。

D項不符合題意:「物極必反」指事物發展到極端,會向相反方向轉化;「樂極生悲」指高興到極點就發生使人悲傷的事。兩者蘊含的哲學原理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4.(2018年421聯考)下列與哲學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感覺是人與世界之間的屏障」是不可知論的觀點

B.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是否認群眾作用的歷史唯心主義觀點

C. 從哲學角度來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說明了時間的絕對性

D.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明真理是具體和多元的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知識。

A項正確,「感覺是人與世界之間的屏障」,是哲學家休謨的觀點,他認為人的感覺把人對世界的認識隔離開來了,其本質特點是否定了人的認識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屬於不可知論的觀點。

B項錯誤,「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一諺語說的是千萬人的軍隊容易組建,而能統帥千軍的傑出將領卻難以尋求,以此來說明將帥之才的可貴。題幹中雖然強調了將領的重要性,但沒有否認人民群眾的作用,也沒有體現英雄人物創造歷史,故不是歷史唯心主義觀點。

C項錯誤,「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不可錯過。體現了時間的不可逆性,說明時間具有一維性,而非絕對性。

D項錯誤,「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思是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我自己身在廬山之中。這就告訴我們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故沒有體現真理的觀點。

故正確答案為A。

5.(2018年廣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論斷體現的哲學原理是( )。

A. 事物是質變與量變的統一

B. 「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C. 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D.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

【解析】A項正確,事物是質變與量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我國經過長期努力,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量變積累,才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生質變,進入新時代,體現了質變與量變的統一,故A項正確。

B項錯誤,「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堅持重點論,反對均衡論。題幹未體現,故排除。

C項錯誤,矛盾是指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對立統一的關係,它對於事物的發展起推動作用,也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題幹未體現,故排除。

D項錯誤,聯繫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繫,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有機整體。題幹未體現,故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6.(2018年421聯考)紐西蘭一家園藝研究所研究發現,水果成熟時會釋放揮發性的化合物,而且隨著成熟程度的增加,其濃度也會有所變化。研究人員正是根據水果這一特性,製成了一種能「感知」水果是否成熟的標籤。當水果成熟時,標籤通過感知其釋放的揮發性化合物的濃度而變換顏色。

這段話體現的哲理是

A.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

B. 意識對人們改造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C. 意識活動具有科學預見性

D. 意識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

【解析】本題考查哲學常識,主要涉及辯證唯物主義的相關內容。

A項錯誤,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但不是人腦的屬性。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人腦是物質,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故該選項表述錯誤。

B項正確,題幹描述的「水果這一特性」屬於自然規律,人們認識並利用這一自然規律製造出了「感知標籤」,體現了意識可以能動的改造世界,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指導作用。

C項錯誤,意識活動具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只有正確的意識才具有科學預見性。正確的意識是指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包括狀態、性質、變化規律等)的意識。正確意識的這一性質決定了它能夠對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和預測,使人們採取正確的措施,從而推動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歪曲了事物的本質,會阻礙事物的發展。

D項錯誤,意識具有目的性、創造性和計劃性,但不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

故正確答案為B。

感覺如何?別再讓常識「悽悽慘慘戚戚」,也別望而生畏,來,告訴你個更厲害的!

考前突擊是下策,每日積累是上策,化整為零,提分不難!

相關焦點

  •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聲波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聲波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常識積累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天文學中的時間單位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天文學中的時間單位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常識積累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海水稻是什麼?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海水稻是什麼?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常識積累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產婦急需RH陰性B型血,漯河「熊貓俠」聞訊馳援救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王佔斌「漯河市稀有血型之家」微信群,目前該群共有稀有血型人士150餘人,發生了許多相互關愛、相互救助的感人事跡,為該市臨床稀有血型危重患者提供了充足血液保障,確保了病人生命安全。
  • 2017年國考行測試題(常識部分)
    2017年國考行測試題(常識部分)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試題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考行測,國考行測試題,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中國近代史上的各種「行業之父」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中國近代史上的各種「行業之父」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常識積累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1國考常識備考:周杰倫歌詞裡蘊含的常識
    2021國考常識備考:周杰倫歌詞裡蘊含的常識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常識備考,2021國考常識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17年國考備考:類比推理中的常識判斷
    【導讀】接下來,筆者帶大家一起來看看2015年國考類比推理中的常識判斷:   江西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17年國考備考:類比推理中的常識判斷
  • 2016國考行測常識題庫亮點一覽(含答案解析)
    2016國考行測常識題庫亮點一覽(含答案解析)  2016國考行測考試已經落下帷幕,考生們對於這次的考試可謂感觸頗深,中公教育發現,行測常識判斷的題目共有20題,題目貫穿古今,涵蓋中外,其中不乏一些「有意思」的小題目,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下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三大丘陵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三大丘陵,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小編幫你們整理了中國三大丘陵常識,希望對你們的考試有所幫助。   東南丘陵   東南丘陵,為中國三大丘陵之首,世界主要地形之一。指中國東南部一帶,北至長江,南至南海,東至東海,西隔雪峰山山脈與雲貴高原相連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總稱。東南丘陵也是中國地形地貌中,分布最廣最密集、土地面積最大的丘陵。
  • 這種題國考不考,但卻是江蘇省考的最愛!
    最近有位小夥伴問信哥:江蘇省考和國考在具體題型上有什麼區別?雖然國考筆試臨近,但信哥還是要和小夥伴們仔細的說一下,大家也好更有針對性地複習!常識不管是江蘇省考還是國考,常識判斷都是第一部分,內容上大同小異。
  • 如何記憶國考中的經濟常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記憶經濟法知識,幫助大家可以在各種涉及到經濟常識的考試中旗開得勝。#國考上岸計劃#記憶的基礎之一是理解,在我們記憶相關常識考點時,第一步是理解相關常識的意思;第二步在理解的基礎上就使用記憶法幫助我們快速記憶,避免遺忘了;第三步進行三輪複習鞏固。
  • 2021國考每日一練:常識判斷
    2021國考每日一練:常識判斷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每日一練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0國考法律常識積累:法律「節日」有哪些?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法律常識積累:法律「節日」有哪些?,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不管是公務員還是國考對常識都有一定的考察,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
  • 2018年國考關於「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真題分析
    上期國考真題分析了關於「哲學思想觀點」的試題,今天我們分析一道2018年國考關於「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真題。往期真題分析可到我的主頁查看。【2018年國考真題】假如地球重力加速度減為現在的一半,下列數值不會發生變化的是:A.魚在相同水深下受到的壓強B.船在水中的吃水深度C.人在體重計上的稱量結果D.人可以舉起的石塊的最大質量【2018年國考真題分析】這道題考查的是物理常識中地球重力加速度變化所產生的影響。
  • 2021年國考行測【常識積累】:2020年諾貝爾獎名單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年國考行測【常識積累】:2020年諾貝爾獎名單,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寧夏華圖為廣大考生提供2021國考筆試備考資料:2021年國考行測【常識積累】:2020年諾貝爾獎名單
  • 2017年國考大綱解析之數量關係與資料分析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為你提供:2017年國考大綱解析之數量關係與資料分析。更多關於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2017國考行測,2017國考數量關係的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gdhtgwy。同時,你還可以加入國考考前30分QQ群:190802894,群成員擁有廣東華圖國考面試課程優惠優先參與權哦。
  • 2020國考常識積累:100道古代文化常識判斷題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常識積累:100道古代文化常識判斷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涉及的知識點包羅萬象,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更好的應對2020國考,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
  • 2021國考行測每日一練常識判斷試題及答案解析11.11
    2021國考招錄專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信息匯總國考行測題庫:中公國考提供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國考行測每日一練、常識判斷題庫、國考模擬題,本文整理2021國考行測每日一練常識判斷模擬題及答案11月11日。
  • 2021國考行測每日一練常識判斷模擬題及答案6月9日
    2021國考行測模擬練習題及答案解析匯總國考行測題庫:中公國考提供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國考行測每日一練、常識判斷題庫、國考模擬題。本文整理2021國考行測每日一練常識判斷模擬題及答案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