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太子,鐵打的太子妃,這件事情是顯而易見的。皇帝一開始讓李承稷去西州就是為了娶小楓做太子妃。李承稷死了,新太子還沒確定是誰,她就已經在學習太子妃禮儀。李承鄴是太子時她要嫁給李承鄴,李承鄴死了李承鄞做太子她就得嫁給李承鄞。說白了,她是豊朝邊疆和睦的象徵。丹蚩沒被滅的時候,娶她主要是為了丹蚩和豊朝雙方勢力的和平,丹蚩被滅族她是唯一活下來的丹蚩王血脈,對丹蚩遺民是個精神支撐。西州地理位置重要,豊朝又沒有能力再滅了丹蚩之後一舉拿下碩博,和西州聯姻彼此互為支撐,有利于震懾碩博,維持豊朝在西域的統治。她在維護和象徵豊朝和西域民族國家的和平關係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所以太奶奶教育她承擔職責忘記個人恩怨。否則豊朝內部位高權重的豪門世家女子多的數不清,為啥一定要娶一個外族女子做太子妃乃至於未來的國母?顯然是因為豊朝需要以此穩定邊疆局勢,才好解決內部丞相權傾朝野皇帝被處處掣肘的問題,整頓吏治。在這種情況下,誰去對小楓不利誰就是在跟太皇太后和皇帝作對,一下跟豊朝權力最頂端的兩個最尊貴的人作對,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麼?
太子李承鄴反擊李承鄞的算計時,為啥不選擇對他的妹妹永寧絡熙下毒?一方面是因為小楓和李承鄞一起查的銅錢案,和他不是一條心,藉此給她一個教訓。另一方面是,兩個豊朝公主的份量比起小楓來說不夠重,不夠讓皇帝追查此事到底,有被掩蓋的可能。皇帝太會權衡利弊做取捨了,在李承鄞和李承鄴之間他明知真相寧願親自動手殺了那個宮女把李承鄞放逐也要保住李承鄴,焉知他不會為了保住李承鄞而犧牲掉豊朝的公主。但放到小楓身上就不一樣了,莫名其妙的和親公主被毒死,皇帝不給一個份量足夠的兇手和理由充足的說法,這種好不容易維繫下來的內外部關係瞬間就被打破。這種政治覺悟,皇帝和高相那種級別的政治家會不明白?所以皇帝說太醫一定要把小楓治好,不然掉腦袋。這跟後來李承鄞傷重威脅太醫是不是一模一樣?這就是說,在皇帝眼裡,小楓的份量等於豊朝太子的份量。
再者,小楓是個外族女子,在豊朝朝堂裡沒有自己的勢力,沒有勢力就意味著沒有被利用針對的價值。皇后不是說過麼,幫她她不一定會領情。可是傷害她卻要分分鐘被皇帝和太皇太后清算,傷害她的利益比起要付出的代價太小了,這比買賣怎麼算都不划算,所以有啥好被針對被傷害的?只要小楓乖乖的當著她的豊朝西域關係吉祥物,她就能好好活著。皇帝皇后罰過她啥了?皇后無非讓她抄了二十遍女戒而已。
在這個基礎上回過頭來看,因為要保護小楓獨寵利用趙瑟瑟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趙瑟瑟被皇后針對,一方面是她自己確有僭越之心恃寵而驕,一方面是因為趙家和高家在朝堂上針鋒相對,皇后當然要打壓她讓她離太子遠一些減少對太子的影響力。與其說她是在為小楓做擋箭牌,還不如說是她為趙家做擋箭牌付出代價。可最後的結果是啥?是太子妃小楓為了趙瑟瑟跪著求皇后網開一面,然後還被太子李承鄞當著眾人面扇耳光。這到底誰保護誰誰為誰背黑鍋還得另說吧?
既然這個命題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請問編劇導演要怎麼把李承鄞對趙瑟瑟是利用對小楓是真愛的設定立起來?這要不是李承鄞事業線崩塌沒腦子沒政治素質做太子,要不就是對趙瑟瑟愛的深沉不能放手,或者兩個都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