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魏繼堂介紹說,這隻螳螂正在蛻皮。 朱曉穎 攝
一隻正在蛻皮的螳螂。 朱曉穎 攝
一種名叫「豹紋守宮」的蜥蜴亞目動物尤其引人注意。它的尾巴比一般蜥蜴肥大很多,有豹紋一般的花紋,看上去與響尾蛇的尾巴有些許類似之處。它們的尾巴,是儲存身體熱量的「蓄電池」。尾巴越是粗壯,儲存能量物質越高。在「消耗」自己尾巴的「維持」下,它可以很久不吃不喝。 朱曉穎 攝
一隻正在大口吞食活體麵包蟲的蜥蜴。 朱曉穎 攝
鬃獅蜥。 朱曉穎 攝
刺花螳螂。 朱曉穎 攝
蠍子。 朱曉穎 攝
怕光的新加坡藍蜘蛛。 朱曉穎 攝
蘭花螳螂的幼體。 朱曉穎 攝
獨角仙。 朱曉穎 攝
正在蛻皮的螳螂、為搶食麵包蟲互相「推搡」的蜥蜴、因怕光躲在石縫中的藍紫色巨型蜘蛛……29日,九大科目、31個品種、300多隻奇珍異蟲活體以及數百個各類昆蟲標本亮相南京。
當日,「悠哉悠崽」蟲蟲城市日記大型昆蟲科普互動展覽的預展覽在南京舉辦。展覽將於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此次展出的奇珍異蟲包括昆蟲綱鞘翅目、直翅目的眾多活體,例如各式甲蟲、螳螂、螽斯、蝴蝶,以及馬陸、蜘蛛、蠍子、寄居蟹等。展出的兩棲類動物有雨林蛙、樹蛙等,爬行動物有蜥蜴等。展出的的昆蟲標本涵蓋了鱗翅目、膜翅目、半翅目、蜻蜓目等種類,有蝴蝶、蠍子、金龜子等。
其中,展出的螳螂類珍稀品種包括枯葉螳螂、幽靈螳螂、蘭花螳螂,甲蟲類有稀有大號獨角仙、短體獨角仙、鍬甲、紡織娘、蟈蟈等,蜥蜴類包括豹紋守宮、鬃獅蜥、卷尾蜥等,兩棲動物包括小丑蛙、綠頭蛙、黃金角蛙等,節肢動物包括寄居蟹等。
展廳中,一排排玻璃箱依次排開,各種蟲類叫聲不絕於耳。巨大的開放沙盤中,有的沙蜥在飛速奔跑,有的躺在參觀者手中閉眼睡覺。
記者看到,一種名叫「豹紋守宮」的蜥蜴亞目動物尤其引人注意,它的尾巴比一般蜥蜴肥大很多,有豹紋一般的花紋。
工作人員魏繼堂介紹說,豹紋守宮原產於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周邊地區,棲息於沙漠或草原,通常以石縫或孔洞為遮蔽所。豹紋守宮基因非常多變,不同個體會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而它們的尾巴,是儲存身體熱量的「蓄電池」。尾巴越是粗壯,儲存能量物質越高。在「消耗」自己尾巴以「維持」身體熱量的狀態下,它可以很久不吃不喝。
觀野生態公司總經理、活動策展人繆迪飛介紹說,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城市中的孩子們現在已經很難有機會再接觸到大自然中的奇異昆蟲。此次展覽將持續到今年7月12日。設置較長的展期,可讓人們觀察到不同昆蟲經歷的很有意思的成長過程,如幼蟲蛹化、蜘蛛蛻皮、螳螂蛻皮等,可以讓人們在都市中零距離接觸大自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