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小戶型設計中充滿了很多巧思,有些的確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不過偶爾日本人也會大開腦洞,打破傳統戶型布局模式,讓人看後既吃驚又忍不住稱讚。
不同於以往的日式居室格局,這個房間的臥室被塞在了「地下」。沒錯,房主大膽的將地面抬高大概60釐米左右,下方提前預留出3平米的位置,剛好能塞下一張雙人床,作為臥室完全沒問題。
而床旁側靠牆的地方,則做出了窄臺面,平日能當做置物架用,頂部嵌入了燈帶,確保了夜晚照明。這種下沉式臥室設計在日本居室內頗為少見,不過確實是一種節省空間的好方法。
除了將臥室下沉外,還特意用柱子作為固定,利用樓梯作為銜接,在此基礎上做了個小二層。二層的空間則被當做是小客廳用,簡單的擺放了小茶几、沙發和小電視機,滿足日常的基本使用需求。
整個房間內抬高區域的設計,讓平淡的房子看起來像個mini的複式,雖然腦洞滿滿,但不失為一種小戶型最大化利用空間的方式。
不過這種設計並非適合所有小居室,首先室內的層高要滿足,想達到抬高下沉的目的,層高至少要超過3米,這樣室內才不顯壓抑;其次,室內的採光和通風必須有保證,不然下沉的臥室內會黑洞洞的,住起來憋屈又不舒服。
看完日本人的腦洞設計後,不少人認為這麼改造是不是太危險了?還有沒有其他設計方式?
其實,想從小居室內的「偷」面積且做到不浪費空間,比起這種將地面抬高臥室下沉,客廳懸空的設計方式,倒不如直接把臥室抬高,做成一個「睡眠盒子」。
如果住在小平米公寓內,層高又足夠,不妨嘗試把臥室抬高1-2米,形成類似於盒子的樣式,上方的空間能作為臥室區,裡面放上床墊擺放上吊燈;可以不做門,用窗簾替代,這樣既不阻隔光線,也保證臥室內隱私。而抬高的下方空間又能作為儲物間,一舉兩得。
又或者做抬高后將臥室裝上木格柵,美觀又保證通透,做上護欄保證安全;下方空間作為工作區或者休閒區,依然能讓小空間格局開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