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類生活在網絡世界中,靠想像力創造一切,最後會變成什麼樣

2020-12-04 Mr老丁

在劉慈欣眾多的短篇科幻小說中,有這樣一篇被譽為描寫數萬年後人類變化的絕佳文章,那就是曾經評為中國好書的科幻小說《時間移民》。

小說為我們描述了未來的世界迫於人口的壓力,而讓八千萬人口進行冷凍睡眠並送往未來的故事。這些人就是「時間移民」,他們經歷了11000年的地球演變史,而劉慈欣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屬於未來世界的神奇畫面。

時間移民第一站——120後,黑色時代

這個時代充滿了戰爭,整個世界因為戰爭而被染成黑色。雖然此前的戰爭已經變成純信息化的戰爭,通過敵我雙方公開的武器和技術,然後通過計算機計算武器的對毀率來決定勝敗,但是無知的人們還是發動了真正的戰爭,世界由此變成黑色。「時間移民」失望於120年後的世界,於是決定繼續前往未來。

時間移民第二站——600年後,大廳時代

在此前的時代裡,地球環境因為戰爭而急劇惡化。而到了大廳時代,整個世界猶如一個大廳,乾淨的出奇,似乎找不到一絲塵土,天空同樣一塵不染呈現乾淨的純藍色。但「時間移民」的領導者卻拒絕在此安頓下自己的八千萬子民。

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已經開始運用了大腦備份,科技的迅速發展已經使來自600年前的他們完全無法適應。並且大廳時代的人們對「時間移民」抱有強烈的偏見,雖然同意接納移民,但移民只能在與社會隔絕的保留區生活。於是時間移民的領導者決定,放棄這個時代繼續前往未來。

時間移民第三站——1000年後,無形時代

這個時代世界已經一分為二,一種是還有實體的人類,另一種是存在於網絡中的無形人類。無形人類每一個個體都已經變成了網絡中的一串編碼,與其他個體在無形世界中組成一個巨大的網絡世界。在這裡有的只有想像力,在無形的網絡中他們可以憑藉想像創造出任何事物。但是時間移民的領導者卻再次決心去往最終的未來,即冬眠倉所能承受的最終時間,11000年以後。

時間移民第四站——11000年後,回家

八千萬時間移民抵達了時間旅行的最後一站,但是這個世界卻空無一人,曾經無形時代的網絡巨塔也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草原、山丘、河流、湖泊,這裡遍布著原始大地的自然氣息,沒人曾想到11000年以後的世界,還是那顆美麗的藍色星球。「時間移民」就此回家了。

以上內容整理自劉慈欣先生的科幻小數《時間移民》,科幻可以滿足人類的一切幻想,既包含著對未來的恐懼,又有無數的憧憬。四個時代中我最喜歡的是「無形時代」,在那裡可以把生活創造稱自己想要的樣子。那裡可以沒有肆虐的病毒,沒有無盡的戰爭,沒有親人的別離,沒有你不想要的一切。

「無形」不一定就不是真實的,看多了科幻小說的我,偶爾也會懷疑現在的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實的,說不定此時的我們就是生存在一個超級文明的計算機裡。但是我們卻依然可以感受這個世界,陽光、雨露、美好或糟糕的愛情。當然還有房貸,車貸,上有老下有小,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所以誰又能說「無形」並不是一個好時代呢。

就到這裡了,我是老丁,一個徘徊在人生路上的中年大叔。

相關焦點

  • 如果我們的宇宙變成二維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答案
    而人類就生活在三維世界中,而這是低級生物最基本的一個維度。再往上的話,便是人類一直都非常想要看一看的四維世界。按照科學家們的推測,宇宙至少有11個維度存在,而我們一直尋找卻毫無線索的外星人,或許就生活在高維世界之中。那麼,在這之中的二維世界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 未來人類會長什麼樣呢?
    不得不承認,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人類的身體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在接下來的生活中,遙遠的未來,環境的變化只會越來越複雜,那麼未來的人類會長成什麼樣呢?我們會像鋼鐵俠那樣成為「超人類」嗎?看太多電子屏幕,我們的眼睛會變成方的嗎?我們的大腦會像電影裡的ET那樣,越來越大嗎?其實誰也說不好,科學家們都有自己的見解。
  • 人類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數據、傳輸都電子化了,再沒有了金幣銀幣、也沒有了各種珠寶首飾(都變成了QQ秀、濾鏡和送主播的火箭)、至於陶瓷器皿估計也因為一次性可降解快餐盒的大量使用和垃圾回收的完善再難覓蹤跡。甚至因為火化成為主流,可能最後挖出來人類化石都會成為很稀罕的存在。最後挖出來最多的有可能就是一塊塊手機屏幕或者磁碟了。
  • 當人類攻克核聚變的關卡之後,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呢?
    你是否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當人類攻克核聚變的關卡之後,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呢?很多人都說,這是無稽之談,但是,有時候,多一分猜想,未來就多一份可能的美好。億萬年的造化,形成了日月星辰,造就了暑來寒往,保持了溫度的基本穩定,才適應了萬物生長和人類生存,一旦打破平衡,地球能量急劇擴張,變成火球,冰山融化,海水沸騰,後果想都不用想。在一級文明時人類現已可以把握核能並運用在世界飛船上,進行太陽系內的航行。那麼人類還需多久把握核能呢?現在咱們是這樣運用核能的,用核能燒水發生動力就跟蒸汽機燒煤相同。
  • 未來的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生活方式正在改變我們的身體
    如今的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和生活在一萬年前的智人不同,和未來的人類也不同。我們吃什麼,怎樣的生活方式,如何使用我們的身體,選擇和誰生孩子,等等等等,只是眾多因素中的一部分,都會導致人體變化。在過去,有很多很常見的傳染病會導致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會燃燒卡路裡,增加人體的代謝率,從而提高人體的體溫;而現在,我們不需要在生理上保持高效新陳代謝來和疾病做鬥爭,自然會影響體溫的變化。另一方面,和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關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推動了這種降溫趨勢。
  • 未來的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生活方式正在改變我們的身體
    進化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儘管許多人沒有意識到,但是人類和所有生物一樣,仍在進化。如今的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和生活在一萬年前的智人不同,和未來的人類也不同。我們吃什麼,怎樣的生活方式,如何使用我們的身體,選擇和誰生孩子,等等等等,只是眾多因素中的一部分,都會導致人體變化。
  • 「1+1等於幾」,想像力創造無限可能,別讓你固化的想法阻礙了孩子
    今日問題:別讓你的思維固化孩子的想法,想像力創造無限可能想像力為人類創造了無限的可能,很久以前,人們就可以根據小鳥的飛行狀態創造出飛機。人們還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的山洞聯想到把山打通,就可以到山的另一邊就形成了山洞,也發明了火車。人們的想像力是無窮盡的,只有豐富的想像力才能夠有更多新的事物產生。方便於我們的生活。
  • 如果人類生活在外星球會變成什麼樣?
    宇宙中有許多與地球截然不同的行星:溫度常年在零下一兩百攝氏度的冰凍星球、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的熔巖星球、幾乎沒有空氣的真空星球等。如果人類殖民這些星球很多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呢?在冰球上生活生活在冰凍星球中的人們,會變成什麼樣子?
  • 愛因斯坦:有想像力的孩子,未來走得更遠
    其中有一個我最為關注的問題,我相信也是大多數父母關心的問題,就是對於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來說,到底作為父母,要教給他們什麼樣的能力或者說什麼樣的特質,孩子未來才能走得更遠些。想像力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位置?我們先來看看愛因斯坦是怎麼說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 未來的人類長什麼樣?是新興的超人類,還是長相奇特的ET模樣?
    不得不承認,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人類的身體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在接下來的生活中,遙遠的未來,環境的變化只會越來越複雜,那麼未來的人類會長成什麼樣呢?我們會像鋼鐵俠那樣成為「超人類」嗎?基因學博士Alan Kwan和他的學生研究了課題:10萬年以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
  • 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沒有感情的永生人!你期待嗎?
    就好比人類的體毛、腦容量等,但是對於個別特徵來說,可能是比較明顯能夠察覺到的,就比如我們的平均身高在近一百年的時間裡,提高了10釐米左右。這樣說來的話,未來的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呢?當然,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得先有個前提,那就是你的後代得堅持留在地球,不離開地球。
  • 《極簡人類史》讀後感:人類加速積累學習 想像力價值無窮
    極簡人類史今天看完這本書,又在想人類怎麼就發展起來了,靠什麼從群雄角逐的動物界掙脫出來,成為世界主宰,可以用自己創造的工具和武器改變地球,甚至可以毀滅地球N次。我想了想,也許有這麼幾方面。更牛的是創造了符號,符號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的,看不到的,只存在於大腦之中,是人類頭腦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抽象能力不斷提升才會出現符號。符號幫助人類交流和積累信息,讓人類的思考和表達更便捷。符號成為信息的橋梁,人類利用符號可以把頭腦中離奇的想法變現,完成操控世界的野心。有了符號,人類把世界萬物馴化,歸入頭腦倉庫,很多改造世界的工作可以提前頭腦中推演。
  • 科學的盡頭是什麼,人類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一條永遠只生活在深海裡的魚,認為水是空的,因為自己可以無限制地在水中穿梭。一隻生活在樹上的猴子認為空氣是空的,因為自己可以在樹與樹之間來回的跳躍而不受阻擋。現在的人類認為太空基本是空的,因為除去少量的雜質基本上就沒有任何的物質了。他們想的都對嗎?
  • 自稱來自2045年的男子,25年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30:14 來源: 千璽的可愛寶寶貝 舉報   自稱來自2045年的男子,25年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人類未來會變成什麼樣?有科學家做出模型,網友看完表示自閉了
    但是這些年人類的大腦容量竟然有了 變小的趨勢,科學家分析,也許是因為人類過於依賴高科技產品的緣故。總而言之,只要人類在發展,地球的環境在變化,人類會一直進化的。 那麼未來的人類到底長什麼樣呢?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之前有科學家按照目前人類的發展趨勢,做了一個預測,這個就是Mindy。大家在看到她的樣貌之後哭笑不得,她的形象完全不符合我們的審美。
  • 前沿 | 2050年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智人》(中文譯本為《人類簡史》)一書的作者在他的新書《21世紀的21課》中向我們預言了2050年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革命,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該如何應對一個充斥著史無前例的變革和極端不確定性的世界?今天出生的嬰兒到2050年將三十多歲,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個嬰兒將活到2100年左右,甚至可能成為22世紀的活躍公民。
  • 如果你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請用心感受擁有的一切
    ,片中呈現的想像力和技術~其中有幾個小主題,最後用一個主題來試圖解決~我就聊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每個人都有不止一份職業或一個身份比如我自己:甜品師,志願者,創業者,運營人等職業,一件事是本職工作最著名的案例大概是劉慈欣了吧,他本職工作是一個工程師,副業是寫科幻的…即我們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是可以非常豐富的,有不少可能的~第二個是生死大概有時候只是真的一線之間,我自己第一次面對死亡是,大概一切歸於空白吧
  • 《F.I.T無數世界》靠想像力「破壁出圈」
    站在2020年遙望未來,又站在2190年的未來回思當下,《F.I.T無數世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已然清晰。這臺盛典是一次對於前沿科技的盤點和記錄,「硬核黑科技」接踵而至讓觀眾大開眼界,但它又絕不只是對科技的簡單復盤展示,而是嘗試著探入科技發展演進的脈絡之中,用溫度和深度的探索科技背後的真正奧秘——這也是在眾聲喧譁之下,《F.I.T無數世界》帶給觀眾的寶貴思考。
  • 愛因斯坦: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想像力,具備想像力的2大優勢
    如果一個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機中,會看到什麼現象?他在充分發揮想像力的基礎上,經過嚴格的邏輯思維和嚴密的數學推導,創造出了相對論,獲得了諾貝爾獎。人類發明創造出的產品,理論全都是先被想像出來,再經過嚴密的推導和研發一步一步創造出來的,可以說,想像力是創造萬物的源頭。古時人們想像著能翱翔九天,獨步月宮之上,在一代代先賢的努力下,終於得以實現。
  • 給人類1000年的時間,人類文明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給出預測
    雖說古人猿數量眾多,但最後能成為現代人類的就只有一支種群,那就是從非洲東部離開的智人種群。這一支智人種群在眾多競爭中勝出,並成為了現代人類。而後在一萬年前,人類發展出了文明。文明的出現,標誌著人類走上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特別是在近代,一些思考萬物的哲學家、科學家開始對科學理論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