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的很多行為總是有意無意地遵循著「男左女右」的規則。上廁所,男的走左邊,女的走右邊;戴戒指,男的戴左邊,女的戴右邊;看手相,男的看左手,女的看右手;中醫把脈,男的取左手,女的取右手;夫妻拍攝結婚證照片,男的左邊,女的右邊……如果不遵守「男左女右」的傳統,似乎就違背了點什麼似的。那麼,男左女右究竟是習俗還是真能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異?
偏癱,分「男左女右」?
有人對於偏癱,竟能掰著手指頭說某男中風偏癱,就是左癱,某女中風偏癱,是右癱。舉例說出這些中風偏癱男女性別以及偏癱方向,佐證偏癱,也分男左女右。
那麼,這種說法有醫學根據嗎?
江西中醫院梁醫生認為,偏癱病位主要是大腦半球深部的內囊區域或腦幹。無論顱腦外傷、佔位、感染或血管病變等,凡損害了內囊或腦幹,都可出現程度不同的偏癱。因為大腦半球、腦幹都是交叉支配對側肢體的功能,故左側病灶,則出現右側肢體癱瘓;而右側病灶,則出現左側肢體癱瘓。神經(腦)解剖,無男女性別差異,因而得了中風偏癱,不分「男左女右」。
但在醫院量血壓,我們也能發現這麼一個現象,「男左女右」。尤其是中醫把脈時,時常是男人伸出左手,女人伸出右手。難道,男女生理上確實存在差異,以至於通過左右手來區分?
「實際上,量血壓沒有男左女右之說,無論量哪一隻胳膊都能反映出你的血壓狀況,怎麼方便就怎麼來。」江西中醫院梁醫生告訴記者。但對於把脈,梁醫生認為,中醫裡,左右的確是各有講究,但是和男女無關,它們分別指向身體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具體來說,左手對應的是心肝腎,右手對應的是肺脾命門。只是這裡的心肝腎和我們理解的不同,它不代表具體的器官,而是某種功能的代表。
公共廁所一律男左女右?
說到街頭巷尾一些公共廁所「男左女右」的布局,據稱有著長久的歷史。
「封建社會男尊女卑思想非常嚴重,但公共廁所男左女右布局,在當今的時代已經不是太流行。現在到各餐廳認真觀察,你會發現很多廁所並不遵循男左女右了,這是因為一種隨性、自然的文化變化。」南昌大學教育學院熊副教授告訴記者,其實,「左右」在廁所的安排中是完全沒有影響的。特別在一些高層寫字樓中,衛生間往往統一安排在中間的位置。
據介紹,要說男女衛生間的安排設計的講究,主要以私密性為原則。通常來說,會把男廁放在近處,女廁安排得遠一些,目的就是讓女廁更隱蔽。但是在一些商場大樓裡常常會把女廁放在更外面的位置。這主要是考慮到女士們常常會在洗手間裡整整衣裝,花費的時間更多,女廁門口容易排起「長龍」。如果女廁放在裡面的位置,空間過於狹窄,空氣不流通,會很不舒服;而且隊伍太長,一直排到男廁門口,也不合適,所以安排在入口的位置,顯然更好。
而走出廁所,我們再看男男女女身上的衣服紐扣設置,竟然發現,男女衣服上的扣子也是「左右有別」。女士衣服上的扣子在左邊,而男士成衣的扣子在右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查閱紐扣出現的歷史,大約於十三世紀左右,最初它只是一種裝飾品,沒有實際功能。我們現在的西裝、襯衫其實源自西方成衣。按照西方的傳統,當時的女性,尤其是上層女性自己是不動手整理著裝的,由傭人幫女主人扣紐扣。為了方便僕人們用右手扣紐扣,特意將女裝的紐扣釘在了左邊。而勞動階層的婦女也把紐扣釘在衣服的左邊,因為只有這樣,她們才能用左手打開紐扣,讓懷裡的孩子吃奶,右邊的衣襟自然地蓋住孩子的頭部;而自己又能騰出右手進行勞作。
至於男人們,因為他們不需要僕人幫助扣紐扣,就把扣子設計在右邊,方便自己系扣。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當時男性有決鬥的風尚,把紐扣設計在右邊,他們可以隨時解開紐扣,把用劍的右手放進衣服裡取暖,防止凍僵了沒法拔劍;這樣也方便去拿藏在懷裡的暗器。(來源:江南都市報 記者葉偉喻雪君)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