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次櫛比的鱗秕澤米

2021-02-22 植物遊記

鱗秕澤米——鱗次櫛比?

今天來一個裸子植物,先介紹一下裸子植物。其實看見這個植物的時候,我也不認識,但覺得和蘇鐵什麼的應該是親戚。就往裸子植物這邊去找名字啦,其實背植物科屬特徵太累,直接觀察輕鬆的多。


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等級,裸子植物是一個門,很大。裸子植物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gymnospermos」,意指「裸露的種子」。


因為裸子植物的胚珠外圍沒有子房壁保護,所以稱做裸子植物。我們吃的桃子,核外面有果肉包裹,那個果肉就是由他的子房壁發育而來。所以桃子是被子植物。與之相對的,就是我們今天看的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地位在蕨類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間。比蕨類植物高級,因為他是最早用種子進行有性繁殖的植物。

但又比被子植物低級。因為被子植物進化出來各種包裹種子的結構。他的種子卻是裸露的。


比如美味的水果,吸引愛吃的動物或者人想要傳播他,種植他。
比如討厭的蒼耳,鬼針草,黏在動物的皮毛上,你的衣服褲子上。


關於裸子植物,說的淺一點的話,就先到這裡。我們現在來說,鱗秕澤米。秕字不會讀了吧?bi,第三聲。意思是空的或不飽滿的籽粒。
這個植物名讓我想到了鱗次櫛比。


這個植物很有意思,葉子厚厚的,還有細絨毛,皮革的感覺。然後種子呢,也好玩,一個一個六邊形疊在一起。很容易就剝下一個,在野外,風一吹就能散了,然後就可以傳播了。

但是這樣的結構好像不能讓他跑的很遠,種子外面的保護層明顯比較重嘛。假設是平拋運動,垂直方向上,h=1/2gt∧2。也就是t=根號下2gh。

咦,沒有m誒。好像重量對下落時間也不影響嘛,剛才不小心犯了亞里斯多德錯誤。反正和蒲公英相比。蒲公英風一吹,就跑老遠。他跑不了多遠。

原來大自然已經算過這個了。所以才在進化的被子植物菊科的蒲公英身上加小傘,小傘兵。讓小傘帶著他飛,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去。

而人類,如何到達更遠的地方呢?知識!昨天看了一個做的超級大的公眾號,「王左中右」。看了他很多文章,會不禁感嘆,知識是個好東西。反正你就一直積累唄,總會有用的。金老師的口頭禪,我挺喜歡這句話的。

在中國植物志上面沒有找到鱗秕澤米,這是一個從國外引進來的鐵了,用APP查到這個名字,也在網上看了一些圖片,覺得就是他。不過問了很多人,能夠確定的答案,大多是說,澤米蘇鐵一類的。那我就初步定種為鱗秕澤米吧,還請列表大佬多多指教。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