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380BL型高速動車組作為速 度300~350m/h的 主力車型,已 廣泛分布在京津、武 廣、京滬、滬 寧等客運專線上,所 配屬的牽引電機已超過5000臺。截止 到2014年2月的運用 統計數據,牽引電機在運用過程中發生軸承承故障多達20餘起,
軸承沒有達到預期的壽命提前失效。主要表現為軸承溫度過熱、甩油、 軸承卡滯。對於牽引電機軸承故障,專家們進行了研討,共同認定軸承功能失效是由軸承電蝕引起的。但對問題產生的根源,意見分歧很大。為尋求防止故障發生的根本途徑,在相關試驗基礎上,就軸承電蝕發生機理、影響因素進行簡單的分析,找到了預防軸承電蝕的解決方案。
1牽引電機軸承故障的現象及特徵
CRH380BL型高速動車組牽引電機在線運行軸承故障具體表徵為電機軸承溫度在較短時間內快速上升,達到過熱限制報警。
故障種類主要為軸承過熱、軸承甩油、軸承卡滯。通過對二十多起軸承故障的牽引電機運行裡程、配屬車位等信息匯總,發現在動車組兩端車輛轉向架上的牽引電機故障機率高,佔故障70.83%
經過對多臺故障電機解體發現,電機故障具有相同的特點:軸承潤滑脂存在變黑、碳化現象;電機繞組部存在潤滑脂汙跡;軸承絕緣塗層擊穿、部分有明顯灼燒痕跡;軸承滾動體表面和滾道上遍布微小的凹坑,呈現出嚴重的電腐蝕。

綜合上述信息,高速動車組牽引電機軸承故障都直接或者間接的與過電流、潤滑有關,是絕緣軸承發生電蝕而引起的功能失效。
2牽引電機軸承故障機理分析
軸承電蝕是旋轉中的軸承內部電流通過引起的。當電流流過軸承時,電流會擊穿滾動接觸部分極薄的油膜,產生火花,使接觸表面產生局部熔化損壞,形成電弧放電麻點,造成軸承溝道和鋼球電蝕,使摩擦係數增大,加劇機械磨損,致使軸承異常發熱,嚴重時會發展成剝落,最終使軸承功能過早失效。電蝕對軸承的破壞程度取決於放電能量和持續時間,但破壞效果基本相似,包括:滾動體和滾道上的電蝕凹坑、搓板紋等。電流通過還會導致軸承內的潤滑脂結構發生變化,局部高溫會導致添加劑和基油發生反應,使基油燃燒或炭化,潤滑脂迅速衰變變 黑、變硬。同時高溫使潤滑脂變稀,在旋轉部件作用下從迷宮間隙甩出,潤滑脂的迅速失效也是過電流導致軸承失效的一個典型模式。牽引電機軸承中有電流流過是因為在絕緣軸承的外圈與內圈之間存在超過一定數值的高電壓,該高電壓將軸承絕緣塗層耐壓薄弱處擊穿,軸承電氣絕緣失效,形成了電流通路。.
1電機軸電壓CRH380BL型高速動車組採用電力牽引,牽引電機由電壓型變頻器供電運行,經齒輪箱傳動將電能轉換為牽引列車的機械能。通 過輪對和鋼軌產生牽引力,並通過輪對驅動動車組運行。在軌道牽引電傳動系統中,牽引電機由電壓型變頻器供電運行時不可避免會出現軸電壓。
電機軸電壓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一是由於磁路不對稱,磁通脈動產生的電磁感應電壓;
二是脈寬調製(PWM)逆變器供電下,電源電壓不平衡並含有比較高次的諧波分量,使電源中點電壓產生零點漂移,存在零序分量,從而通過電機各部分間存在著大小不等的分布電容所構成的零序迴路產生高頻共模電壓。其值不僅取決於定子繞組和轉子之間、轉子和機座之間 的電容以及軸承本身的電容值
軸承損傷特徵還與脈衝頻率、脈衝上升時間以及電動機的定額有關。在設計和運行條件正常的牽引電機中會存在一定數值的軸電壓,軸電 壓最大值為84V,變化周期與IGBT的開關頻率一致,以共模電壓為主。
3、防止軸承電蝕對策
牽引電機絕緣軸承不產生電蝕所容許的電壓或允許通過電流的大小與供電條件、軸承狀況、安裝質量、電機運行工況、現場運行環境和軸電流流經路線的阻抗等諸多因素有關。一般來說,完全消除鐵道機車車輛軸承內、外圈的電勢差是非常困難的。然而,如果能夠阻止或大大降低通過軸 承的電流,就可以防止軸承發生電腐蝕。
九星絕緣軸承主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在表面有一層50----200μm厚的陶瓷塗層,它擔負著電絕緣功能,可以抵抗1000V電壓下產生的電跳火,更厚的塗層可以抵抗1000V以上的高壓放電。
九星電絕緣軸承採用特種噴塗工藝,在軸承的外表面噴鍍優質覆膜,覆膜與基體結合力強,絕緣性能好,可避免感應電流對軸承的電蝕作用,防止電流對潤滑脂和滾動體、滾道造成的損壞,提高軸承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