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GameDiary·遊戲手帳
在玩遊戲前香港鬼片的印象
一直以來,香港的恐怖片作為香港黃金電影時代的類型片存在,其中從六七十年代起至新世紀誕生不少經典的銀幕作品。香港恐怖片與日式、美國恐怖片相比,對有著共通文化的我們有一種天然的代入感。
那種細膩的東方恐怖視效方式,比起美國恐怖電影大開大合的血腥恐怖(如《致命彎道》、《德州電鋸殺人狂》),帶來的是更符合中國人心理層面上的恐懼。
當年這些電影沒有在國內正式上映的渠道,大家多是通過租借VCD的形式去觀看品嘗,還記得姐姐帶著年幼的我去影像店選恐怖片,然後晚上全家人一起關燈看香港鬼片的情形 ,大家都會被裡面的鬼和氛圍嚇到, 想來還真是有趣且充滿回憶的一幕呢。
而說到印象最深刻的電影, 《山村老屍》這部對我來說陰影比之後任何鬼片帶來的都要大,粵劇名伶楚人美那個經典的駭人形象,一直纏繞在腦中揮之不去。另一部《陰陰路》則是用四個故事以單元劇的形式,講出陰間與陽間相隔交差時人鬼產生的糾葛與人倫,這點也是令我十分回味的。
而讓我在香港鬼片中找到現實對應的就屬那部哥哥的遺作《異度空間》了,拍完這部作品後的第二年,在愚人節當天,哥哥給世人開了一個不愚人的玩笑。
隨著國內院線的崛起,香港鬼片也同香港電影本身慢慢的走向了衰落,僅2014年的《殭屍》算是重新綻放過一絲亮光後,再無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了。
初見港味恐怖遊戲
在今年的年初,一款以現代香港為背景的恐怖冒險遊戲,融合了大量香港本地的都市傳說上市,那正是本篇要說的《港詭實錄》。這是一部以DV記錄的靈異節目為題材,透過不同的DV記錄與現實重疊的詭計敘事的遊戲。
男主人公是阿樂,作為《逃出靈界點》的員工,和女主嘉慧還有同事一起錄製盂蘭節(也就是中元鬼節)特製節目時,遇到詭異的靈異事件 ,而阿樂為了心愛的嘉慧不得不行動起來,揭開這個一切的迷團,卻又掉入層層的恐懼陷阱之中。
本作在不長的流程中塞入了三個故事線,分別對應了「何如明殺妻案」、「粵劇花旦碎屍案」、「屋邨跳樓自殺案」 這三起駭人聽聞的案件。
而遊戲則是很巧妙的將這三個故事以非直接性聯繫起來,這點與賈科長的電影《天註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具體故事內容在就不劇透了,我們回到遊戲本身。
遊戲採用了Unreal 虛幻引擎製作,故在畫面上來說相比一些簡明的獨立遊戲,更偏寫實風。製作組在還原九龍城寨的逼仄場景上用了很多功夫。
九龍城寨,作為香港曾經的地標,也即是賽博朋克重要元素之一,遊戲中同樣是將緊密且髒亂的城寨環境帶給了玩家,同時還有一些已經進入博覽館的牛皮廨廣告(笑)。而玩家面對這種髒亂的港式建築,因之前觀看香港鬼片恐怖片的首因效應,就顯得更有恐怖體驗感了。
遊戲場景中充斥著各類如對聯、算命籤、八卦、戲臺等中國傳統元素,更是加深了代入感。
對比場景的還原,在人物建模上就有些差強人意,開場的女主有一種臨界於「恐怖谷」的不真實感,而其他人物與惡鬼建模在細節打磨上有些不足,比如上吊的阿海與最後的鬼姐缺少真實感。
特別讓人出戲的是「六肢伶宜」,像一隻潛行中的舔爺,但又不夠精細,被抓到時那張開大口的即殺畫面甚至讓我笑出聲。不過考慮到製作組之前並沒有製作人物和熟用引擎建模的經驗,這點也是理解的,只希望在續作上能更加優化吧!(沒錯 ,這遊戲是有續作的,故事沒有講完!)
遊戲中的解謎也是相當有意思,在解謎中融入各種民俗文化要素也並不突兀,像求籤算卦,周易風水羅盤,還有通過姓氏來解開寶箱,都是十分出彩的設定。要說到某個解鎖房間時,透過貓眼觀察那一幕突然驚嚇是相當的惡意,讓人覺得過於「生草」,居然在這個地方會嚇我,要我老命了!
不過也有比較惱火的地方,最後停車場的隨機開門殺讓人卡關了好久,即死+隨機讓人玩得想跳腳,我在半個多小時的嘗試下才通過,具體的體驗玩家可以自行了解下。
而這些就是《港詭實錄》帶給我的遊戲初體驗,說起來故事並不出奇,但勝在氛圍營造。
《港詭實錄》如何嚇人?
說到恐怖遊戲,大多是要讓人感受到驚恐、不安、畏懼的心理體驗的。而《港詭實錄》又是怎麼做到嚇人的呢?
在前面有提到,本作在場景上的還原,以及場景營造出的緊張氛圍感。無論是第一幕陰暗的九龍城寨,還是之後的空無一人的荒涼校園、以及空間緊逼的屋邨,都沒有給過玩家任何的安全感,無論身處哪個場景都可能出現可怕的事物。
然後是音效,無論是恐怖電影還是恐怖遊戲,音效對心理的烘託絕對是必要因素。試想一下如《咒怨》、《招魂》等經典恐怖電影去掉了音效還會那麼嚇人麼?
《港詭實錄》沒有實質的BGM音樂,但是在突發性音效極具驚嚇感,突然的電話鈴、門鈴聲、開門的吱呀聲、莫名的笑聲、變調的戲劇等等這些,都會讓人一驚一乍。
同時在某些場景,背景會傳來模糊不清但是又混沌的重低音異常背景音,讓你在這深夜中寂靜中,一種不安感湧上心頭。
這種聲音讓我回想起小時候深夜獨行時,空氣中莫名的嗚鳴聲,反反覆覆不能消停,真是一種滲入內心的音效,而在這種緊繃的狀態下,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人神經一跳,那些播過本遊戲的人,嚇得哇哇亂叫也實屬正常。
真是所謂只有中國人懂得嚇中國人,有很多讓人不寒而慄的壓抑感,國外遊戲是做不到這點的,這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後發性攻擊,不是直接性的恐懼感,是讓你深處這個環境中,不斷的讓安全感消失,給你帶來精神壓抑性的恐懼之場。
這裡也不得不提到遊戲中的鬼,在前面綴述了那麼多遊戲對場景與音效氛圍的營造,但是作為驚嚇的本體,卻落了馬。
三個故事對應的三隻鬼,都有一定的追逐過程,而這些鬼多半以跳嚇為主,一張特寫的大臉在你面前猙獰兇相然後讓你去世,初遇時還能起到驚嚇效果,到後來遇得多了反而變得麻木了。
遊戲中的鬼都是秒殺你,稍有不慎就會死,也因此死得多了,對鬼的驚嚇度反而脫敏了,在這裡想提倡的是如果多幾次嚇人的方式,而不是令玩家直接去世,也許會讓人感觀更好一點吧。
總的說來,作為一款國產小體量恐怖遊戲整體質量上很不錯,有國粵雙語,同時也支持手柄操作,這點算是很良心了。
在故事方面,留下了一個大大的伏筆給後續的作品,說實話,我還是更希望玩到一個整體的故事會讓人有始有終,譬如《零紅蝶》、 《失憶症:黑暗後裔》、《逃生》這些作品打通後都是給人一種圓滿感,而不是這樣半調起來胃口。
只能期待製作組儘快把後續的故事補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