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機器狗午夜驚現街頭死亡凝視,感覺世界要被機器支配了

2020-12-06 澎湃新聞

關注AI產業研究中心

專注5G、AI產業,為中國科技吶喊 !

編輯:夢佳、依明、白峰

近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人行道上,人們可能做夢也沒想到,一隻四條腿的「機械怪物」竟然大半夜肆無忌憚地亂跑!

一名加拿大網友拍下了這段視頻並上傳到推特,並寫道:「夥計們!看看我在街上看到了誰!!」

路人向他打招呼,他卻報之以死亡凝視。閃爍的攝像頭仿佛在記錄和訴說著什麼。

有網友給這個畫面配了一段臺詞:「讓我來分析分析你的恐懼指數,然後決定一下你的生死,嘿嘿嘿……」

看到眾人拿手機拍攝它,人群一呼喊,他又突然往後退了幾步,和真狗的動作一模一樣,好像是被嚇到了。

這個傢伙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Spot——由波士頓動力打造的機械狗。

這一推文引發了不小的「恐慌」,瀏覽量已將近1500萬,並獲得了10萬多贊。

有網友表示:「實在太可怕了,要是我肯定會把它一腳踢開。」

有話好好說,踹我幹嘛?

打我幹嘛?

扭扭屁股

還有人表示,「跟《黑鏡》中的場景好像!」

大家正熱議著,只見Spot也不耐煩了,很快溜之大吉。

大半夜看到這個傢伙在街上亂逛,難保不被嚇出一身冷汗。

堪比黑鏡,被機械狗控制的世界會怎麼樣

真是一隻神犬,但是……這不免讓人擔心它也會有邪惡的一面。

可愛歸可愛,但是究竟如何使用,可能會走向不同的結局。

看了巡街視頻,有網友評論稱,波士頓動力一開始就是為了軍事目的生產的這些狗。

波士頓動力最初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實驗室,1992年,公司獨立了出來,之後,波士頓動力迅速成為了知名的機器人製造公司。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測試機器人的實驗,大部分都是出自這裡。

網友評論稱: 「太嚇人了,想起《黑鏡》中的《重金屬》 ....... 」

在劇集中,世界已經被機械狗控制,人類為了躲避機械狗的追殺,過著逃荒和組建庇護所的生活。

細思恐極,這裡的機械狗不僅配備各種武器,追蹤器(能夠隨時發現人類行蹤),太陽能充電,還能夠操控機械設備,共用通訊系統。

電子狗能匹配所有電子硬體,軟體也可以輕鬆控制。所以整個世界的電子化工廠很早就開始使用統一標準的軟硬體系統。按照這個世界的設定,所有電子設備幾乎都有通用接口,像USB一樣。

主創表示,機械狗的設定就是從波士頓動力公司的視頻中得到的靈感。

那機械狗現在到底進化到啥水平了,Spot僅是一隻頻上熱搜的電子寵物嗎?

還可以洗碗哦!

Spot 背後的技術支撐

Spot身體小巧,行動很敏捷,一塊電池可以給它90分鐘自由行動時間。

超級感官

Spot配備了一系列傳感器和相機,能夠獲得360度全景視野,有效避開障礙物,這是在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

Spot的硬體幾乎完全是定製設計的。包括強大的控制處理板和感知傳感器模塊。傳感器位於機器人身體的前部、後部和兩側。每個模塊都包括一對立體聲相機、一個廣角相機和一個紋理投影儀,它們可以在弱光下的增強機器人的3D感知。傳感器使機器人能夠利用SLAM導航,即時定位和構建地圖,自動避開障礙物。

靈巧的四足

Spot的腿由12個定製的DC電機提供動力,每個都有減速機以提供高扭矩。機器人可以向前、橫向和向後行走,並以每秒1.6米的最高速度小跑。

波士頓研發Spot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在更廣泛的工業生產環境中使用,所以,它的抗幹擾、續航等能力也做的很好。

超快行進、持久續航

Spot靈活的四肢模仿了真實世界的狗,能夠運輸目前無人機(除軍事外)無法承受的載荷(約14公斤)。它每秒最快可行進1.6米,滿載可跑一個半小時。當然你如果購買了額外的電池組,就可以方便地切換電池,無限續航了。

耐潮耐高溫

為了適應工作場景的惡劣環境,它的防水等級達到了IP54 ,在 -20至45攝氏度範圍內都可以正常工作。

遠程控制

該機器人天生具有遠程控制功能,在建築工地、石油、天然氣開採(用於設備遠程測試)、公共安全等領域(爆炸物測試等)大有用武之地。

對於推特上網友上傳的這段視頻已經吸引了千萬點擊,這隻波士頓Spot機器狗深夜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遊蕩,圍觀者試圖與機械狗打招呼,但卻被機器狗回以「死亡凝視」。

網友表示,技術是很酷炫,但這大半夜裡真有點嚇人,感覺世界要被機器支配了。

END

推薦閱讀:

原標題:《死亡凝視!幽靈AI午夜驚現街頭,感覺世界要被機器支配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死亡凝視!幽靈AI午夜驚現街頭,感覺世界要被機器支配了!
    路人向他打招呼,他卻報之以死亡凝視。閃爍的攝像頭仿佛在記錄和訴說著什麼。 在劇集中,世界已經被機械狗控制,人類為了躲避機械狗的追殺,過著逃荒和組建庇護所的生活。
  • 幽靈機器狗午夜驚現街頭,感覺世界要被機器支配了
    路人向他打招呼,他卻報之以死亡凝視。閃爍的攝像頭仿佛在記錄和訴說著什麼。>網友評論稱: 「太嚇人了,想起《黑鏡》中的《重金屬》 ....... 」       在劇集中,世界已經被機械狗控制,人類為了躲避機械狗的追殺,過著逃荒和組建庇護所的生活。
  • 觸目驚心、過目難忘……2020闖入人類世界的魔性機器人們
    在這一年中,機器人、無人機的世界也發生了很多魔幻事件,同樣被寫在了2020年的時間軸上。一個存在於「未來世界」的科技感場景生生被搬上了上海街頭。▲外賣小哥穿戴外骨骼機器人背負重物相比外賣小哥平時的「風馳電車」,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的確讓他少了幾分「速度」,對此有網絡評論指出,「汽車剛發明的時候還沒人走的快,但是還是偉大的發明。」不過也有人對設備費用和送餐效率提出了質疑。
  • 新加坡公園驚現「無頭狗」,向路人瘋狂喊麥
    新加坡公園驚現「無頭狗」,向路人瘋狂喊麥 2020-05-20 1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網紅」機器狗明年上市:服務人類還是召喚魔鬼?
    中國搜索訊也許用不了多久,一隻能跑會跳、還能自己開門的機器狗會出現在你的視線裡。現編譯如下:這些光滑的、四條腿的機器狗,看上去有點像狗,它們能打開屋門,躲避操控者的攻擊,但是它們看起來還是像從驚悚片中跑出來的一樣。本周,機器狗發明者波士頓動力公司首次在YouTube上發布了視頻,展示了不那麼逗人喜愛的機器狗自動跳來跳去的圖像。
  • 印度暴雨驚現鱷魚在街頭「漫步」 當地人被批「見死不救」
    印度暴雨驚現鱷魚在街頭「漫步」 當地人被批「見死不救」  Winnie Lee • 2019-08-04 08:54:35 來源:前瞻網
  • 5本克蘇魯風格小說推薦,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克蘇魯風格小說推薦,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第一本:《不可名狀的日記簿》 作者:悲傷之人的絕唱書評:克蘇魯跑團文,不可名狀的日記簿是一款全球同步發行的完全潛入式遊戲,以跑團內容為核心,讓所有玩家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觸。
  • 美國街頭午夜驚現神秘小丑 揮舞黑氣球十分恐怖
    據悉,該小丑當時正在街頭遊走,相貌十分恐怖。目擊者表示,第一次看到該小丑是在8月1日的凌晨2點,該小丑臉上畫了黑白相間的妝容,穿著髒兮兮的褶皺領、破爛的連體衣和超大號的鞋,手裡拿著幾個黑色氣球,好像從噩夢裡走出來一般。有消息稱,該小丑是一名導演為恐怖片而創作出來的形象,但是該消息並未得到證實。
  • 騰訊造「國產」機器狗 花式走梅花樁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讓機器狗走梅花樁,讓小摩託自己保持平衡,這是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的最新成果。會走梅花樁的機器狗 JamocaJamoca 是一款四足機器人,叫機器狗可能更加貼切。和他的前輩們一樣,Jamoca 的出道之路也並不好走。但和前輩們不同的是,Jamoca 要經受的考驗是武俠界用來修煉輕功的道具——梅花樁。
  • 京東AI研究院獲QuAC機器閱讀理解競賽冠軍,模型能力業界領先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近日,在史丹福大學、華盛頓大學、Allen AI 和 UMass 聯合發起的機器閱讀理解(QuAC[1] (Choi et al., 2018))比賽上,京東 AI 研究院語音語言實驗室提出的 EL-QA 模型(Single Model)登頂 QuAC Leaderboard,全部三項指標均獲得第一名。
  • Hinton:人類就是機器,絕妙的機器
    1957年,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Frank Rosenblatt發布了世界上第一臺神經網絡機器。這個機器被稱為感知器(Perceptron),它的任務是圖像識別。如果你給感知器看一張蘋果的照片,它就能告訴你這是「蘋果」,理論上。這個感知器運行在IBM的機器上。儘管有點醜,但還是激發了人們誇張的科學幻想。
  • 機器的「無限有趣空間」:人類將無法理解機器的崛起
    技術作家及藝術家James Bridle最近出版了一本反映機器崛起的新書,《New Dark Age(新黑暗時代)》。其中對機器如何思考的探討令人感到氣餒——借用科幻作家Iain M. Banks的話來說,在超智機器的腦子裡有一個無限有趣的空間,這個地方是人類永遠也無法進入的。1997年,紐約,現任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在跟深藍對陣,後者是IBM專門設計用來擊敗他的計算機。
  • 未來的世界:機器翻譯VS人工翻譯
    本文轉自:語言服務智庫(歡迎關注) 李長栓:要想通過機器翻譯,實現自然語言的處理,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永遠沒有實現的一天。 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李長栓在《機器可以取代人工翻譯嗎?》一文中表示:「要想通過機器翻譯,實現自然語言的處理,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永遠沒有實現的一天。」
  • 讓機器社交,讓機器說話
    缺少感知,換言之缺少對物理世界的認知、判斷與控制,機器空有一顆大腦,沒有輸入和執行的四肢;而缺乏語言,是機器無法像人類一樣進行交流和協作的原因。 如果說傳感器網絡和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感知的問題,那麼,機器的語言該如何創造?
  • 人工智慧利用神經網絡來控制機器
    人工智慧利用神經網絡來控制機器,或者是人工智慧根據預定的規則來控制機器.人工智慧可以用於搜索,診斷,預測,監控和機器人等諸多方面.人工智慧為人類提供了創造性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不僅能創造出改變,同時還能控制它們.世界對於人工智慧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因為它們讓人類工作變得更加高效.然而,智能的出現時間還很短暫,遠沒有到大眾普遍接受的階段.那麼,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
  • 大眾科普_機器也有「感知」嗎?什麼是機器的感知?
    所謂感知,包括感覺和知覺兩層含義。感覺是人腦對作用於人體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直接反應;知覺是人腦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的認識或解釋。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對於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刺激的認識,二者密不可分,合稱為感知。
  • 印度一男子攜帶氧氣瓶被捲入核磁共振機器死亡
    【環球網綜合報導】印度孟買一家醫院發生日前發生一場人被捲入核磁共振機器的意外,導致一名男子當場死亡。據《印度時報》1月29日報導,1月27日晚上,孟買男子馬魯拉傑什在醫院陪伴親屬進行檢查時,與其身上攜帶的氧氣瓶一起被吸入進病房內的核磁共振(MRI)機器中,最後他因吸入過多氧氣死亡。目前與案件有關醫院工作人員包括核磁共振區監視員已被拘捕。據稱當時他攜帶了一個氧氣瓶進入MRI室。目前調查人員正調查氧氣瓶是如何進入本不允許金屬物品入內的核磁共振室之內的。
  • 人,綿密精良的肉體機器,讀《生命之科學》
    中國人說是神母女媧造人,《聖經》說人是上帝創造的,女人是男人的肋骨,近代 科學發現了顯微鏡下細小的細胞個體,人們又覺得世界是物質的。活體不僅能動,能攝取食物,代謝機能和自發的運動是生物的兩大基本特徵。生命似乎是由前存的生命產出,作為人就是父母,可以生命卻不是這樣簡單。
  • 從京東 618 導購機器人說起,機器如何更理解人類?
    在京東JOY強大的對話能力中,基於開放域目標驅動的生成式對話服務來自於人工智慧企業「深思考人工智慧」(iDeepWise.ai)。其在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人機對話等核心AI技術上已不斷突破創新。這些新技術的不斷迭代,也在一步步推動AI實現商業化落地。AI對話機器人背後的黑科技究竟是什麼?
  • 戰錘40K:暗黑蝙蝠俠午夜領主
    這個世界是犯罪,死亡,化工汙染,金屬世界的代名詞,而科茲就被亞空間風暴帶到了這裡。 午夜領主 從此這個世界沒有了犯罪,人們唯一的恐懼之源就只有他們的王兼任首席審判官的康納德科茲。科茲為此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