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越來越智能化、屏幕越做越大,無孔化,大家對耳機的需求也在逐漸的改變。早幾年前,可能還只有少部分健身愛好者由於運動需求,不得不選擇了藍牙耳機。而到了2019年的今天,科技進步飛速發展,藍牙技術也進入嶄新的5.0時代,不止是普通的藍牙耳機,連它的最終形態——真無線藍牙耳機的接受度和普及度都達到了一個高峰值。
有需求就有競爭,市面上藍牙耳機的選擇可以說是多如牛毛,不僅有眾多高端的國際大牌,國產品牌推陳出新的速度更是讓人咂舌,產品線眾多,讓人眼花繚亂。該如何挑選才不踩坑?
網上對這類的選購技巧、測評方面的文章應該挺多了,一般來說,大家最看重的是三個方面:佩戴體驗、音質、以及連接性能。老梁也不贅述,直接簡單粗暴的挑選了市面上最暢銷的二十款藍牙耳機,給大家盲測一把佩戴體驗和音質,這樣或許是最直觀,最能體現藍牙耳機真實性能和感受的方式了。連接性能我們在最後通過實驗做出結論。
可以說,本次測評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盲測
NO.1:佩戴舒適度
NO.2: 音質
第二部分:實驗測試連接性能
計分規則:
每一項盲測或實驗結束後我們會給出相應的投票,或打分,盲測人數為60人,得分比重每項佔30分根據投票率計算,而第二部分的連接性能,打分總分為40分,總共得分為100分。
第一部分:盲測
先來看看的盲測方法:本次盲測,老梁邀請了公司內60名同事進行配合測試,單獨讓每一位被測同事進入小編事先準備好的「小黑屋」。分別為他們帶上頭罩,進行耳機佩戴舒適性與音質方面的盲測。在盲測音質時,事先請他們選出一首平常聽得最多,或者最喜歡的曲目。通過網易雲音樂軟體+藍牙連接的方式,進行20款產品的盲聽橫評。並且每個環節進行一次評判,分別投票選出他們認為佩戴最舒適、音質最好的產品。
整個盲測期間,受測者都是全程戴著眼罩。同時,保證每款耳機在測試的過程中,手機端上的音量調為一致!
先來看一下本次盲測的參賽選手都有誰吧?
我們不難發現,此次參選的20款藍牙耳機當中,從最低129到最高1698不等,基本覆蓋到入門級到高端品質階層,這20款藍牙耳機的結構特點也不盡相同。那麼到底哪款藍牙耳機將會是本次盲測的獲勝者呢?請接著往下看!
NO.1:盲測佩戴舒適度
本測試環節當中,小編先後針對每款產品,分別為受測者挑選出最適合的耳機套尺寸,緊接著讓每位受測者都儘可能模擬出跑步健身時的狀態(帶上耳機狂甩),以此來衡量他們對於20款產品佩戴方面的感受。
一款優秀藍牙耳機,需要滿足人們的各種使用需求,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運動,是否能與人耳足夠貼合,也就是佩戴舒適度的好與壞,將會是影響用戶體驗的關鍵因素。最起碼,運動健身時配上它們必須得不能礙事。優質的佩戴性能,可以將耳機腔體、線材所帶來異物感減小到最低,儘可能對運動過程中不產生影響,才能算是一件好器械。所以小編認為,這是很多用戶選擇藍牙耳機,最主要的一大衡量標準吧!
在佩戴舒適性盲測環節中,所產生的投票結果如下:
冠軍:BOSE SoundSport Free
從投票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BOSE以2票的優勢,獲得了此環節的小勝!看來BOSE不愧是運動大牌,在對於該方面的設計把控,還是十分到位的,畢竟人家的鯊魚鰭矽膠耳套設計是有獨家專利的,也是BOSE最有代表性的設計了。SoundSport Free依然延續了Bose一貫的耳機佩戴感,穩固Q彈的鯊魚鰭支撐著耳廓,給你非常牢固可靠的佩戴體驗。同時,半入耳式的耳塞即使淺淺的貼合在耳道入口處,依然能夠起到隔絕外部聲音的作用。
亞軍:蘋果AirPods 2代
而蘋果AirPods 2代,採用的是他家一貫的半入耳式設計,比較小巧舒適。佩戴起來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掉落,僅有幾位高大的男士,可能是耳朵大於常人,在測試中出現過掉落,不過總體反饋,佩戴舒適性還是挺高的。另外,值得肯定的是,蘋果設計師雖然在外觀設計上偷了懶,2代幾乎是照抄1代,不過這個腔體構造,還是很牛X的,不管是半入耳式,還是小尾巴造型。國產大牌:某米、某為、某PO各種山寨,還是仿不出它的精髓,在舒適度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季軍:JEET Air Plus
與此同時,還殺出JEET這匹黑馬,不僅是有犀牛角耳翼保證穩定性的JEET W1,就連真無線AIR、Air Plus得票率也不低,看來它家的設計師在腔體結構方面的造詣確實比較高,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小編特意找了一下,關於它的腔體官方介紹是這樣說的:為了一個好的耳塞,JEET尋遍市面上300多種材料!為了攻克舒適度,JEET甚至不惜花費了巨大精力,建立了30萬人耳資料庫,不是一般的平價耳機能夠比的,JEET Air Plus採用獨家的SR航空材質耳撐,防掉落穩固係數增加22%,該設計更是直接拿下了國外著名的工業設計大獎!
小編點評:
其他藍牙耳機得票率低原因在於:要麼是耳機線材太硬導致繞耳式的佩戴體驗不佳、要麼是腔體過大過沉重容易掉,要麼就是很多真無線藍牙耳機考慮到佩戴舒適問題,沒有類似的鯊魚鰭矽膠耳套的加成來提高穩定性,通勤佩戴問題可能不大,不過對於高強度的運動來說,還是有待提高。
NO.2:盲測音質
音質是測試一款藍牙耳機的真本事了吧,畢竟這可不是簡單的換個晶片就能做到的,還需要多方面的調校、磨合,沒兩把刷子可做不到。這也是很多國產小品牌一直比不上國際大牌的原因。
不過,現如今藍牙耳機經過多年的發展,其聲音素質早就不是當年那個「聽個響」而已。就比如此次盲測的這20款產品,可以說都支持藍牙APT-X或AAC傳輸解碼,對比普通有線運動耳機,它們之間的音質差距並不大。但是既然要測,而且是有關玄學的音質盲測,結果還是相當吸引人滴。
本次盲測音質環節,最終統計票數如下:
結果視乎有點不符合筆者的預期,北歐大牌B&O E8與國產網紅JEET Air Plus共同成為了本環節的獲勝者。
其實這20款產品,不僅在配置上各不相同,關於編碼協議也都不太一樣,大家要明確的是APT-X>AAC>SBC。同時,每款耳機在音質方面有著自己個性,也就是風格調教差異比較明顯。
就拿兩款冠軍耳機來說吧:
冠軍一號:B&O E8藍牙耳機
E8 一如既往繼承了典型的 B&O 那種溫暖風格走向,沒有特別強調低頻效果,中頻人聲比較突出,高頻器樂部分非常細膩,很適合聽一些抒情歌曲。對於日常通勤族來說還是比較友好的,這也是歐洲老牌B&O一貫的調音了,聽鋼琴曲之類的還是挺合適的。不過在聲場上 E8 不算特別開闊,小編制、樂隊現場可能會有更好的演繹效果。
冠軍二號:JEET Air Plus藍牙耳機
JEET Air Plus可以說是業內399價位段第一款高通+全頻動鐵藍牙耳機,除了高通QCC3020晶片外,還支持APTX、AAC技術,以及獨家黑科技——腔體減振技術, 加上只有千元耳機使用的SR密封圈工藝,能為動鐵單元做立體減振,聲效更穩定,整體聲音還原度提升36%!
在具體聽感表現方面,解析力強,瞬態響應表現優秀,音色清澈明亮,聽《加州旅館》可以感受到,耳機聲場還不錯,各樂器、掌聲位置不同,各音色分明不雜亂,確實清澈明亮。
小編點評:
其他藍牙耳機中,飛利浦SHB2505偏中庸、偏均衡的調教,使得它更為的雜食,適用曲目更多;bose較為濃厚的中低盤風格,動次打次的感受是幾款當中最強的,更為適合DJ、搖滾類型的曲風;酷狗TWS乾淨透徹的聲音,加之微笑曲線的調音,使其比較適合流行樂;萬魔TWS高解析、高動態的表現,加之強而有質感的低頻,使大部分動感曲目都是那麼的遊刃有餘。
不過,1000個人心中就有1000個哈姆雷斯,關於音質的定義實在太過玄學,對這一點如果非常介意的話,建議還是自己在購買前多加試聽為好。
第二部分:實驗測試連接性能
藍牙耳機比起有線耳機,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了那個手機連接線,通過藍牙技術進行連接。而如果使用的環境電子設備比較複雜,人流一多,還有牆壁等障礙物阻擋的話,對藍牙連接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雖然我們此次測試的20款藍牙耳機都是近幾年的熱銷款,藍牙版本都在4.1,4.2,甚至最新的5.0,不過實際使用起來,哪款藍牙耳機的連接性能最強還是要看實際測試出真知!
我們就用最常見的辦公室來測試吧,小編所在的辦公室,是一間特別大的敞開式辦公室,工位大約有20多個,面積起碼達到了4、50平米。其中的電子設備數不勝數,用來測試藍牙性能再好不過了。
下面是辦公室的實際圖片:
辦公室左邊是一條長長的走廊,打開門,穿過前臺,盡頭就是洗手間。小編把手機放在工位上(座位位於辦公室中間),然後戴著藍牙耳機往洗手間方向走,看看哪款藍牙耳機能堅持最長距離?
下面是各款藍牙耳機的連接結果及排名表:
冠軍:蘋果AirPods 2代
之所以把蘋果Airpods2代藍牙耳機放在冠軍位置,其實在連接距離上,它並不是最遠的,但是在蘋果手機上的體驗確實不錯。這款升級後更為先進的Apple H1 耳機晶片,能與設配建立更快速、更穩定的無線連接。在接打電話時的連結更是舊款的1.5倍,在遊戲時的延時更是比舊款降低了30%,對遊戲黨來說,特別友好。
而HEY SIRI功能的加入,也讓我們日常操控起來更方便了,真正的解放雙手,因此,使用蘋果手機的小編還是私心把它擺在了第一位。如果你使用的是安卓手機的話,請跳過這一條。
連接距離結果測試:20米左右出現卡頓,表現中上。
亞軍:JEET Air Plus藍牙耳機
JEET Air Plus雖然價格便宜,但配置確實高。不到400元,還採用了高通QCC3020晶片+HIFI全頻動鐵單元,藍牙5.0,確實讓老梁有點驚訝。為了加強藍牙連接性,還延續了LDS鐳射雷射雕刻光線,遠距離頻射技術,新增一種聲波導管的技術,藍牙連接穩定性大幅提升35%。
而且,和AirPods一樣,JEET Air Plus能夠做到真正的開蓋即連,打開充電倉,不用拿起耳機就已經連接手機,回鏈速度比一般的藍牙耳機更快!延遲也比較小,吃得了雞,玩得了王者。
實際測試距離,達到驚人的25米,幾乎要走到廁所拐角處才出現卡頓的情況,然後掙扎了幾米,到達廁所,終於斷了。
季軍:OPPO O-FREE藍牙耳機
OPPO O-Free外形小巧,採用了高通晶片,同樣支持藍牙5.0,連接表現也不錯。而且O-Free與AirPods一樣可以實現佩戴監控功能,當檢測到用戶摘下耳機音頻會自動停止,再戴上耳機時即可自動繼續播放。可是有別於AirPods,O-Free的佩戴監控靈敏度是不如前者的,價格畢竟擺在這。
另外,這款耳機還有一個槽點,就是音畫不同步的問題,在各大視頻APP上都能感受到,愛奇藝客戶端上尤為嚴重,介意的朋友慎選。
連接距離結果測試:18米左右出現卡頓,表現中等。
小編點評:
看來藍牙連接性能,除了廠家明確表在產品說明書上的數據——藍牙版本之外,內在還是有些區別的。藍牙5.0相比4.1,4.2,果然是有質的飛躍,在連接距離和速度上都有比較好的表現。本次測評的很多真無線藍牙耳機,都是採用了藍牙5.0版本,雖然相比一般的線控藍牙耳機,在技術上要求兩次連接,不過,表現也不差。
最後奉上此次盲測加實驗測試的總得分表,看看誰才是冠軍?
此次的冠軍居然是國產品牌JEET,前三名內佔據兩款,甚至打敗了蘋果AirPods 2代,看來果然是「人不可貌相」,「非時尚」也能靠才華取勝啊!
小編點評番外篇:價格差距這麼大,到底會買誰呢?
其實在每次測試的末尾,老梁也有針對「性價比方面」進行過一番小小測驗。老梁將20款耳機的售價分別告訴了每位受測同事,並一一訊問他們是否有意入手哪款。最終結果有點感人:少數土豪表示願意掏出千元入手AirPods 2代,或許是因為「壕無人性」;而平民級產品JEET Air Plus則是最多同事所追捧的寵兒。JEET Air Plus較低的售價,綜合各方面不錯的表現,可以直接用「物美價廉」四個字進行概括。
老梁認為:AirPods 2代、BOSE、B&O E8等大牌雖然在本次盲測環節中是前幾名,但是價格同樣「高貴」,性價比只能說是值!推薦預算較為寬裕的童鞋才去考慮。
但是對於預算不寬裕的童鞋們而言(比如老梁),JEET家的藍牙耳機價格親民,作為入門進階級產品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管是線控式的JEET W1,還是真無線的AIR或者最新旗艦Air Plus,最高也不超過400元,只是大牌的零頭而已,但是不管是配置還是實際使用性能測試,都遠超同價位其他產品,甚至有著趕超千元大牌的體驗,而JEET AIR PLUS也被很多專業媒體評為「旗艦粉碎機」,是1500元以內超能打旗艦,性價比非常高!
不過,如果是考慮到品牌價值,也就是品牌信仰,那麼想買哪個買哪個好了,信仰是無價的!
雖然說買藍牙耳機,不能僅僅單憑以上幾個簡單測試就決定了一切。不過從這些測試,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說國外大牌,在某些方面確實比較強,但也不是全部,即使是總得分不高的不少國產品牌,比如OPPO O-FREE,以藍牙5.0的優勢在藍牙連接環節也打敗了BOSE。而以綜合性價比突出的JEET Air Plus更不必多說,各項配置及表現都不錯,綜合實力強,價格還不貴。
所以說,對於藍牙耳機而言,高售價並不能與真正的高品質劃等號!這些高端大牌,更多的是用品牌溢價來充值,耳機的成本其實並不比國產品牌高,很多用戶都將它們稱作為——智商鑑定機!以價格論優劣的朋友們,你們被打臉咯!這年頭,只要你用心,也能發現平價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