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面沒有專家,只有贏家。要做贏家,就必須要化繁為簡。止盈、止損的紀律必須嚴格執行,同時一定要切忌操作的隨意性。
股票不是押大小,股票不是一夜暴富。股票濃縮人生,卻也是人生。如其他工作一樣,股票只是經營人生的一種方式。
人類用其偉大的智慧創造了分工的合作方式,股票就是這分工中的一種。股票人無需顧影自憐,無需孤芳自賞,或許更多地融入這社會中,才能看到股票更廣大的發展空間。
市場就像一個大海,可以容納包括套保、套利、投機者在內的各種各樣的人。所以,成功的交易並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
但是,為了在兇險的交易世界裡不被消滅,每一個市場參與者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我們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
進入股市,就是要搶劫那些時刻準備搶劫你的人。股票投機講究時機和技巧,機會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
要學會分析自己擅長把握的機會,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有機會就撈一票,沒機會就觀望,離開。
他們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絕不會像普通人那樣,每天都盯著行情的漲漲跌跌,被隨意的牽引著情緒。
虧了怪市場和環境,賺了英明神武,這些都是弱者的典型表現。但是優秀的交易員,永遠只會從自身尋找問題。
股市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極為殘酷的戰場,有能力的投資者來賺錢,沒能力的智能來消費,
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講,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知識和對市場的判斷能力,才能在股市中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知識和能力是兩個不同的範疇。知識屬於認知領域,而能力則屬於實踐領域。
只有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投資者,才是一個真正能夠在交易市場上獲利的合格的投資者。
均線的基本作用
1)壓力作用:
在下跌行情中,若跌破均線,均線就會轉換為壓力線,價格在其壓制下走低。
一方面,不同周期的壓力線代表的壓力作用不同;另一方面,價格在某條均線受到壓力的次數越多,價格再次碰到該均線向上突破的概率的越小。
由於壓力線是失守的支撐線,顯然常用的壓力線也是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20日均線。
2)支撐作用:
若價格在其上方運動,當回調至均線附近時往往獲得支撐。獲得支撐的次數越多,再次獲得支撐的可能性就越大;
均線的周期越長,支撐作用就越明顯,支撐力度就越大。常用的均線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20日均線。
何為均線粘合?
首先,均線代表的是投資者在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成本,而當不同周期的均線重疊在一起時,就表明一段周期內介入的投資者平均持股成本幾乎趨於一致。
其次,若均線粘合之後股價選擇向上突破,均線會跟隨出現多頭排列向上發散的走勢。
由於均線粘合向上發散初期對股價有助漲效應,所以均線粘合向上發散形屬於典型的技術分析看漲信號。
在此要提醒大家一點,均線其實是有助漲助跌作用的,如果趨勢一旦形成那麼接下來就會按著這個趨勢去運行,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順著趨勢去做。
特徵:
一旦均線向上發散,並成交量放大,那後期漲幅空間就非常大。
均線粘合形態形成的原因是股價經過長期的震蕩整理,使得長、短期均線數值接近形成的,從均線角度來看就是均線粘合。
形態角度上看,是箱體整理,從籌碼分布角度來看是籌碼高度集中。
均線粘合最關鍵的價值就是「平」,多空力量平衡,那之後必然會選擇方向,只是等待時機而已。
股價在極小空間長時間震蕩,在底部出現均線粘合極限狀態,未來一旦放量,空間非常大。
均線粘合的意義
(1)均線粘合是變盤信號
股票的價格趨勢分為上升趨勢,下降趨勢與橫盤震蕩(就是走平)。
所以當股價走平時,未來的趨勢必然被其他兩種趨勢所代替。
所以均線粘合後一定會發散,均線粘合就是變盤的信號。
(2)均線粘合是籌碼的高度集中
均線是對價格的平均運算,所以均線粘合形態形成本質上籌碼分布的高度集中,介入者的成本一致的表現。
出水芙蓉
是指股價在盤整過程中,各條均線呈現粘合狀,某日股價大幅拉升,收出一根大陽線上穿至少3條均線,這屬於強烈的看漲信號,
很多強勢股在上漲啟動期都出現過這種形態。
要點:
股價長期處於橫盤狀態中,各條均線呈現粘合狀態,而且成交量維持在較低水平。
某日股價低開高走,並一舉突破了多條均線,當然常常以漲停報收。
股價突破之後,各條均線由粘合變為發散,且呈多頭排列。
出水芙蓉形成當日,成交量出現了放大態勢,且MACD指標開始拐頭向上。
「撥雲見日」
是一種上漲途中的調整K線組合形態。股價由部開始向上拉升,在上攻途中突然遇到大量空頭的打壓,上攻受阻;
隨後股價展開了連續幾日的陰線調整,股價似乎無力上攻,成交量也伴隨股價回調縮量;隨著空頭的越來越少,另一部分看好該股的投資者開始介入。
受大量多頭的介入,股價重拾升勢,突破盤整區域,創出新高,如烏雲散去豔陽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