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俠影之謎》:布魯斯·韋恩為什麼要成為蝙蝠俠

2020-12-03 8分電影

超級英雄的稱號都很喜歡用一個「俠」字。

他們像武俠小說裡的大俠一樣,路見不平,行俠仗義。

有時候順手拯救一下世界。

好像這就是超級英雄存在的意義所在。

但有的人成為超級英雄,根本目的卻不是要打倒無惡不作的壞人,守護地球和平什麼的。

至少《蝙蝠俠:俠影之謎》裡的布魯斯·韋恩不是。

DC漫畫迷們都知道,布魯斯·韋恩自幼父母雙亡,他長大後成為了蝙蝠俠。

不過他是如何從一個富二代,變成超級英雄的,在2005年之前,大銀幕上一直都沒有明確的交代,一直是一個「俠影之謎」。

以至於大眾對他的了解程度,還不如蜘蛛俠多。

2002年,索尼影業的《蜘蛛俠》大獲成功,大家都知道了,還在念書的彼得·帕克被變異蜘蛛叮咬獲得超能力,由於叔叔本·帕克的意外身亡,領悟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然後成為了蜘蛛俠,用個人力量維持紐約市的治安。

他當超級英雄的理由很純粹,那就是像俠客一樣,見一個壞蛋修理一個,總之不要讓自己的超能力毫無用武之地就行了。

那布魯斯·韋恩大概也是因為故鄉哥譚市犯罪率太高,想要憑藉自己的能力懲罰壞人,從而拯救被暴力和腐敗吞噬的哥譚市。

如果只是這麼理解,拍出來的電影只能是爆米花商業片。

《蝙蝠俠:俠影之謎》之所以口碑比老版的蝙蝠俠電影都要好,豆瓣和IMDb評分都超過了8分,是因為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首次把現實主義風格融入到漫改電影的同時,還深度解釋了,布魯斯·韋恩要打扮成蝙蝠俠的隱藏動機。

一切要從布魯斯·韋恩掉進蝙蝠洞的那一天說起。

因為那一次意外,他不僅輕微骨折,而且對蝙蝠產生了恐懼。

這導致他在和父母看歌劇的時候,被類似蝙蝠的物體嚇到,想要提前退場。如果不提前退場,他們根本不會遇到劫匪,也根本不會發生意外。

父母的死,布魯斯·韋恩絕對是自責的,蝙蝠的陰影更加地揮之不去。

這還不足以促使他出現要打擊整座城市犯罪的念頭,他只是一個凡人,凡人都有七情六慾,他只是想要報仇。

一個反面教材的想法,讓他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

真正將他推向英雄之路的事件,是那個殺害他父母的劫匪,竟然被法院宣判假釋出獄了。

仇恨點燃了布魯斯·韋恩的怒火,他想要用私刑,親自為父母報仇。

由於未能得償所願,他的仇恨無處安放,怒火燃燒心臟,加上被心上人批評,被黑幫份子教訓,他決定流放自己,研究人們為何犯罪,品嘗犯罪的味道。

這段到處闖蕩的歷程將他從一個幼稚叛逆的大學生,一個一心只想復仇的懦夫,磨礪成了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男人,一個執行正義的英雄。

如此驚人的前後轉變往往要通過一整部電影來說明,才能讓觀眾信服。然而諾蘭僅僅用了40分鐘的時間就辦到了。

導師杜卡對布魯斯·韋恩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傳授了以一敵百的戰鬥技巧,教導了控制憤怒,克服恐懼的方法。

《俠影之謎》的主題詞,正是「恐懼」。

杜卡認為,布魯斯·韋恩真正害怕的是自己的內心,害怕自己的力量,害怕內心的憤怒。

要克服內心的恐懼,就要面對恐懼。

要成為恐懼本身,才能克服它。

布魯斯領悟了杜卡的話,懂得了自己要敢於面對蝙蝠,成為蝙蝠,才能戰勝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並讓罪犯對他感到恐懼。

這便是他變成蝙蝠俠後,令到無數罪犯無時感到不寒而慄的原理。

由於流浪的經歷,親身體會過由於飢餓導致道德觀念喪失,進而進行偷竊的感覺。他還意識到,罪犯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被殘酷的社會逼成罪犯。

杜卡說的沒錯,社會漠不關心才會讓治安敗壞。

當人們都自私自利,窮困不幸的人得不到救助,為了生存,他們只能實施犯罪。

布魯斯的父親,託馬斯·韋恩,曾經用善心把許多處在犯罪邊緣的人拉回了道德邊線。

在電影的第二個轉折點,從布魯斯和杜卡的對話中可以分析出故事的前史。

千百年來,一個叫影武者聯盟的組織,用他們的方式清除著人間敗類。

羅馬帝國的瘟疫,倫敦的特大火災事件,原來都是他們幹的好事。

每當人類文明出現腐敗問題的時候,他們就會不擇手段,把罪惡直接扼殺。

在影武者聯盟發現哥譚出現腐敗現象的時候,他們一手製造了一場經濟大蕭條,但還好有託馬斯·韋恩力挽狂瀾。

他接濟窮人,設計修建高架鐵路,經濟逐漸得以恢復,哥譚才沒有徹底崩潰。

就在一切正在重回正軌的時候,只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隨著他的意外離世,世人還是回到了漠不關心的狀態,窮人繼續得不到幫助,犯罪事件自然與日俱增。

不可避免的,哥譚再一次走向了墮落和腐敗。

黑幫和官商勾結,幾乎所有的警察都收受賄賂。唯一的例外,大概就只剩下警長詹姆斯·戈登了。

布魯斯·韋恩從父親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

他只是血肉之軀,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再有錢,有再大的能耐,等他離開人世了,被人遺忘,哥譚還是會重新墮落。

只有從根源上喚醒更多人內心的人性光輝,人們能夠相互幫助,而不是自私自利,罪惡才會真正地自動消逝。

具體要怎麼操作?

他的回答是:「人們的漠不關心唯有戲劇性大逆轉才能喚醒。」

所以,他要親自導演一出大戲,目的是想讓哥譚市群眾看到,正義永遠不會缺席,也永遠不會被擊敗。

他打扮成蝙蝠俠,行俠仗義,根本原因不是為了抓住多少個罪犯,消滅多少個黑幫,而是要通過這場大戲,宣揚自己的理念。

當他成為一種正義的化身,成為人們心中的精神偶像,成為罪犯心中的恐懼之源,他才能阻止罪惡的念頭,闖進更多人的思想。

其實,影武者聯盟本有機會成功拉攏布魯斯·韋恩,改變這一走向的關鍵角色是瑞秋。

瑞秋是布魯斯·韋恩除了家人之外最在乎的人,她的意見布魯斯·韋恩肯定是看重的。

在布魯斯決定流浪之前,瑞秋狠狠地批評了他私自復仇的愚蠢行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提醒,幫助他初步區分了伸張正義和報仇雪恨的區別。

瑞秋給他植入了一個和影武者聯盟理念完全不同的念頭,等杜卡亮明了觀點,說執行正義就是以暴制暴,他便徹底明白瑞秋的話了。

為了區分濫用私刑和執行正義的區別,布魯斯·韋恩給蝙蝠俠定下了一個原則,不能殺人。

一旦殺了人,就證明他和影武者聯盟只是一路貨色。這很有可能導致哥譚市群眾誤解他的理念。

即便是作惡多端,把他逼到絕路的小丑,他也不能殺。

破解了《俠影之謎》的內核思想,布魯斯·韋恩要當蝙蝠俠以及絕不殺人的真實原因,才能夠更好地去理解續集《黑暗騎士》蝙蝠俠和小丑到底在鬥什麼。

《俠影之謎》清楚解釋了蝙蝠俠的理念和意義,不管是風格還是內容,諾蘭都到做到了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前所未有。

在電影的最後,布魯斯·韋恩和瑞秋的對話,他就已經明確告訴觀眾,他為什麼要成為蝙蝠俠了。

「Batman's just a symbol。」

蝙蝠俠只是一個符號。

他要創造一個符號。

這個符號是一種精神象徵,引導著哥譚市的人民誠心向善,做出更多真正正義的行為。

而對於克里斯多福·諾蘭來說,這個世界好比就是他的哥譚市。

通過《蝙蝠俠》三部曲這場史詩大戲,他把布魯斯·韋恩在戲中所創造的符號帶到了現實。

也許,有人真的會因為他的電影,選擇繼承蝙蝠俠那種無私無畏的人類精神。

諾蘭《蝙蝠俠》三部曲全面解讀即將到來。

相關焦點

  • 豆瓣日曆 2020年9月13 日《蝙蝠俠:俠影之謎》
    今日主題影片:《蝙蝠俠:俠影之謎》。 《蝙蝠俠:俠影之謎》(英語:Batman Begins)是一部於2005年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同時他也身兼編劇及監製。
  • 《蝙蝠俠:俠影之謎》傷心富二代化身黑夜蝙蝠
    《蝙蝠俠:俠影之謎》是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漫改蝙蝠俠電影中最成功的系列,不同於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系列三部曲更像是一部動作激烈的警匪片,蝙蝠俠的裝備也比較的貼近現實,大部分裝備都採用了現代軍事技術
  • 沒有超能力的凡人蝙蝠俠,為什麼會成為正義聯盟領袖?
    蝙蝠俠對超人說:「你並不勇敢,人類才勇敢!」如果你多看幾部超級英雄電影,就會發現DC漫畫公司出產英雄的超能力是要比隔壁漫威強太多的。蝙蝠俠的行頭更多是符合他的義警身份,以潛行抗攻擊重量輕為設計目的,並且他還有屬於自己的各種交通與機械工具。雖然直觀感覺上沒有鋼鐵俠的那麼先進,但蝙蝠俠的裝備完全不容小覷。先來說說蝙蝠俠的盔甲,在漫畫和電影中蝙蝠俠的盔甲由韋恩集團的技術總監盧修斯設計,布魯斯·韋恩(蝙蝠俠真名)和他的管家阿爾弗雷德組裝並改進。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幾乎有一個起源故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二部《黑暗騎士》是2008年票房最高的影片,但是也受到了大眾廣泛的批評,尤其是希斯·萊傑對小丑的黑暗刻畫。黑暗騎士是所有蝙蝠俠系列電影中第一次在片名中沒使用「蝙蝠俠」這個詞的,也是比前作俠影之謎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該片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 新版《蝙蝠俠》預告14個彩蛋全解析,蝙蝠俠稱自己「復仇者」
    卡片封面的萬聖節元素暗示了電影改編的漫畫《蝙蝠俠:漫長的萬聖節》;第四,同樣是卡片中的元素,貓頭鷹或許暗示了《蝙蝠俠》第二部的反派陣容,就像《蝙蝠俠:俠影之謎》裡出現的小丑撲克,果然《蝙蝠俠:黑暗騎士》裡的反派就是小丑;第五,蝙蝠俠的出場讓我們對布魯斯·韋恩的新戰衣有個大概的了解
  • 《蝙蝠俠》布魯斯·韋恩開始覺醒,貝恩之城即將迎來結局!
    今天給必須給大家說一點實話,我原本對於《蝙蝠俠V3》中「貝恩之城」的故事非常期待,但是我真的沒想到編劇Tom King在漫畫中(蝙蝠俠V3#79)又水了一期。Tom King在第79期漫畫內頁中加了一個聲明,簡單的說,蝙蝠俠現在和貓女去度假和秀恩愛的劇情都是發生在第77期漫畫之前的,他們為什麼會發表這個聲明呢?這是因為在第77期漫畫中,達米安孤身一人闖入了貝恩的巢穴,他用魔法打敗了哥譚少女,但是被託馬斯·韋恩抓住了。
  • 側身照沒有一點贅肉,蝙蝠俠身材夠酷
    最近曾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扮演「蝙蝠俠」的46歲好萊塢橡皮人演員克裡斯蒂安·貝爾,被狗仔隊拍到一組在馬裡布海灘衝浪的街拍照片!沒想到距離其2012年最後一次扮演「蝙蝠俠」已經過去8年的時間了,但克裡斯蒂安·貝爾依舊保持著超有型的倒三角身材!
  • 《蝙蝠俠》製片人對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布魯斯·韋恩信心十足
    麥可·e·烏斯蘭希望大家都相信羅伯特·帕丁森在《蝙蝠俠》中飾演的布魯斯·韋恩。自從帕丁森被曝出將會成為新的黑暗騎士後,粉絲們的反應一直是……至少可以說,這很有趣。有些人看過帕丁森最近的獨立電影,他們相信他有能力扮演小說中最複雜的超級英雄之一。
  • 黑人蝙蝠俠的故事已經確定,布魯斯·韋恩將會在幕後指導?
    隨著編劇Tom KIng即將退出蝙蝠俠編劇的位置,粉絲們也在期待著新編劇的到來,雖然接手《貝恩之城》後的爛攤子是一個有些困難的工作,但是蝙蝠俠的粉絲確實被Tom KIng折磨太久了,人們需要一位更加正常一點的編劇,讓蝙蝠俠的漫畫重歸正軌。
  • 《蝙蝠俠》貝恩之城即將結束,哥譚市將再次陷入混亂!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蝙蝠俠的消息。《蝙蝠俠V3》的第85期將會是貝恩之城的結局,編劇Tom King即將離開蝙蝠俠的主刊,一個新的創作團隊已經全盤接手蝙蝠俠的漫畫。相信我,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TK留下的爛攤子真的很難收拾。
  • 如果蝙蝠俠擁有了強大的力量,他會選擇去幹什麼?
    蝙蝠俠最大的弱點其實就是他自己真的只是一個普通人。甚至於在《新52正義聯盟》中,綠燈俠就吐槽過這一點。這其實是綠燈俠第一次遇到蝙蝠俠的時候,綠燈俠好奇的看著蝙蝠俠,他以為蝙蝠俠只是一個傳說,沒想到竟然真的存在。
  • 諾蘭蝙蝠俠三部曲是哪三部?
    諾蘭蝙蝠三部曲是《蝙蝠俠:俠影之謎》,《蝙蝠俠:黑暗騎士》與《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這三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拍攝,克裡斯蒂安·貝爾、麥可·凱恩、摩根·弗裡曼、加裡·奧德曼等主演的三系列電影。
  • 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 高清壁紙
    本片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的最終章。前兩部分別是2005年的《蝙蝠俠:俠影之謎》和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此片為2008年暑期上映的美國大片《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續集,主演和導演等仍是原班人馬,並且新增了只存在於漫畫、動畫版中的人物:貝恩Bane(湯姆·哈迪飾),貓女Selina Kyle(安妮·海瑟薇飾)等等。本片延續《黑暗騎士》的質感和風格,運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並於2012年7月19日進行全球公映。
  • 哥譚的黑暗的騎士-蝙蝠俠——超能力為錢的布魯斯韋恩傳奇的故事
    人類反應速度極限:可以徒手接住綠箭俠射出的箭,綠箭俠不要面子的啊,有點誇張了。人類速度極限:匹敵最好的人類短跑健將,博爾特?wtm口吐芬芳,這特麼都是世界紀錄了。人類抗擊打能力極限:主要依靠堅定的意志,什麼樣的意志能怎麼強?人類耐力極限:堪比人類十項全能冠軍,水下憋氣5分15秒;這特麼是變態吧。人類靈活性極限:比得上中國雜技演員和奧運會體操冠軍,你怎麼不上天。
  • 蝙蝠俠大戰超人誰贏?為什麼要打?詳細解讀誰更厲害
    正如電影中那句臺詞「今天是真相大白之日」,也算力證了其是今年最受期待的電影之一。Deadline的消息稱這部作品已經和劇中的兩位英雄一樣要上天,影票預售量已經超越了《死侍》和《速7》同期預售量。  《蝙蝠俠大戰超人》預算高達4億美元(包括市場推廣在內),這讓它躋身全世界最昂貴的電影之列。前幾日的全球首映後,國外觀眾率先給予超高評價也讓IMDB上影片的評分達到了9.4。
  • 蝙蝠俠與超人為什麼要打一架?
    正當黑燈瞎火兩人換裝備的時候,窗戶射進了一縷火光,二位身份就這樣被暴露了(兩個大老爺們在一間屋子裡,為什麼要關燈呢?其實關燈是蝙蝠俠的主意)。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當然沒有。兩人互相約定替對方保密之後,為了不讓人懷疑各自面具下的身份,兩人合夥演了一齣戲。首先超人抱著蝙蝠俠馬上飛回了哥譚市,讓人認為蝙蝠俠沒有離開。
  • 蝙蝠俠與超人為什麼要打一架
    正當黑燈瞎火兩人換裝備的時候,窗戶射進了一縷火光,二位身份就這樣被暴露了(兩個大老爺們在一間屋子裡,為什麼要關燈呢?其實關燈是蝙蝠俠的主意)。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當然沒有。兩人互相約定替對方保密之後,為了不讓人懷疑各自面具下的身份,兩人合夥演了一齣戲。首先超人抱著蝙蝠俠馬上飛回了哥譚市,讓人認為蝙蝠俠沒有離開。
  • 《蝙蝠俠》託馬斯·韋恩的瘋狂計劃,拯救蝙蝠俠需要復活瑪莎!
    這段「騎士夢魘」的故事就是為了磨練蝙蝠俠的意志,讓他充滿了憤怒。實際上蝙蝠俠在夢境之中已經推測出了一切,貝恩控制了這座城市,而他的父親成為了他的幫兇。但是讓蝙蝠俠最難受的事情是,蝙蝠家族的人認為他已經瘋了,而老管家也背叛了他。
  • 終極閃電俠出現,蝙蝠俠已經換人!
    從外觀上來說這個終極閃電俠的制服很像神速,但是他的背後卻擁有巴裡和沃利的影子。我們都知道他並不是第一位融合而成的閃電俠,因為在金屬大事件中,平行宇宙的蝙蝠俠利用神速力將自己和閃電俠合二為一,變成了可怕的「紅死魔」。 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許融合閃電俠可能會成為新的潮流,但是一切還是要看編劇的想法。綠燈俠斯圖爾特變成了白燈俠,他擁有存在之靈的生命力量。
  • DC影史31部電影全排名!《蝙蝠俠:黑暗騎士》僅排第二
    於是外媒ComicBook趁著這個上映的間隙,盤點了DC影史上的全部31部電影的排名,讓觀眾看看究竟哪些電影成為了經典,哪些又註定將會被遺忘。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CB選用的評分依據是MC評分,這個評分會依據多家媒體的打分得出平均分,所以比較符合大眾口味,但也會和我們的一些印象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