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練字一年只為辦離婚:婚姻中,心瞎比眼盲更致命

2020-12-08 古月茹歌

古月如歌/文

近日,寧夏銀川的一對老年夫妻歷時2年,終於順利辦成了離婚手續。據當事人的女兒講,母親之所以耗時2年才辦好離婚,主要是因為母親是一位盲人,辦理手續期間籤字始終不達標。

盲人練字一年只為辦離婚

於是,母親為此事特意苦練了一年的字,最後終於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將7次籤名完成,順利辦理了離婚手續。

在網友們紛紛推測此事是否為當地民政部門有意刁難的時候,我反而被這個事件中的當事人所震撼:究竟是一個令人何等心寒的丈夫,以至於讓盲人妻子苦練一年籤名,也要斷絕婚姻關係?

或許沒經歷過婚姻的人,根本體會不到:一個糟糕的婚姻,往往讓人更想逃離,寧可一個人生活!

還記得網上曾經討論一時的那個問題嗎?

「如果有下輩子,你還會嫁給現在的老公嗎?」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回答是:

肯定不會,當時以為嫁給他可以躲避風雨,沒想到風雨全都是他帶來的!」

或許最糟糕的婚姻帶給人的感受,莫過於此。

你以為找到了一個可以為你遮風擋雨的人,但婚姻裡卻始終風雨飄搖。

在婚姻中,心瞎比眼盲更致命

我曾問過一位離了婚的閨蜜:「是哪個瞬間,讓你下定決心離婚的?」

閨蜜說:「是我認清了他會帶著和我格格不入的稜角,在我往後的餘生裡,和我互相折磨!

關於盲人妻子執意要離婚,有網友調侃道:「眼盲沒關係,結婚前,千萬別當瞎子!」

的確,在婚姻中,心瞎比眼盲更致命!而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女性在婚前如此盲目、草率地結了婚呢?

01

不是因為愛情,只是因為年齡

2006年內地的熱播劇《武林外傳》裡,白展堂曾語重心長地說:「這女人,一過了25,就成聖誕樹啦!」

一句話,引得一旁的佟掌柜不悅:「聖誕樹怎麼了?哦,老女人就沒人要了?老女人就得倒貼別人啦?老女人就得清倉甩賣啦?」

而在前幾天的知乎熱榜中,也有一條提問引發網友關注:

95年的女生已經25歲了,為什麼還不結婚呢?

可見,十幾年來,大眾對女性的分界線,始終定義在25歲。似乎只要過了這個年齡,便有一眾三姑六婆開始向姑娘們催婚催育。

我有個朋友小婷,剛過25歲那年便被家裡安排相親。相親一年多,始終難遇佳偶。眼看馬上要邁入27歲,家裡的母親和姨媽、舅媽們紛紛對小婷進行了「洗腦」式的狂轟濫炸。

最終,小婷還是在眾人的「規勸」聲中泥足深陷,草草地與一個交往僅半年的相親男領了證。

然而婚後糟糕的生活,讓她一度失落。勉強維持下去的婚姻也必然不幸福。最終,她還是離了婚。而這段婚姻事後不論被誰問起,她只回答一句話:因為年齡而非愛情!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大表姐。

大表姐是我們這一輩裡,年齡最大的。在與她年齡相仿的2個哥哥相繼結婚、生子後的那幾年,家中七大姑、八大姨對大表姐的催婚便不絕於耳。然而,大表姐始終都是莞爾一笑,從不過意。

2010年,年齡與大表姐相差10歲的表弟結婚了。大表姐單身。

2011年,表弟有了兒子,大表姐戀愛但未婚。

2012年,表弟兒子一歲,大表姐終於結了婚。

2016年,大表姐誕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同年表弟離婚!

現如今,曾經那些催促大表姐結婚生子的人,全都閉上了嘴,而大表姐一家也成為我們這個大家庭中最幸福的!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首小詩,我特別喜歡。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卻在50歲去世

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

然後活到90歲

有人依然單身

同時也有人已婚

歐巴馬55歲就退休

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所以,放輕鬆

你沒有落後

你沒有領先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

一切都準時

沒有快慢,沒有先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愛情也是如此。在愛情中,不是每個人的戀愛時區,都必須發生在20至30歲。愛情中,那個對的人未必來得早,只需要來得剛剛好。

所以,沒有必須該結婚的年齡,也沒有必須該結婚的物質條件,只有該結婚的愛情。

曾經參加過不少朋友、同學的婚禮,婚禮上的那首《因為愛情》也總是令人陶醉甚至激動落淚,然而他們當中,又有幾對夫妻,真的是因為愛情呢?

《因為愛情》

大部分人的婚姻,並不是被愛情驅使的,更多的是迫於現實的年齡和父母、家人的催促。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脫剩,選擇了將就與湊合;殊不知,委曲求全終歸無法幸福。因為那喪偶式的婚姻、那巨嬰般的丈夫,都需要你一個人承受,沒人替代得了你!

02

沒有個人主張,依賴父母和長輩

有一種姑娘,他們從小就是大人口中「懂事的女孩兒」。中規中矩,從不出格。

不論是讀書、選專業或者工作,全部都在父母的規劃中,按照既定的圖紙來「施工」,沒有一絲一毫的偏差。

或許是這樣的依賴已經形成習慣,所以面對感情和婚姻,她們也完全依賴於父母。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姑娘嫁給了當地一個富二代青年。娘家父母覺得女婿是獨子,同時家境優越,親家夫妻以後幫忙帶孩子絕對沒問題。於是,便把女兒嫁了過去。

可婚後的生活真是一地雞毛。這女婿每天在家就像大爺一樣。不工作、沒收入。即使孩子出生、家裡開銷驟然增大,他依然不去賺錢。小兩口每每為此爭吵,婆婆總是用錢搪塞過去。

過了幾年,老兩口身體每況愈下,沒多久雙雙離世,所有的重擔都壓在姑娘一人肩上。最終,她實在無力承受,離婚收場。

嚮往自由的姑娘

有網友不解:為什麼姑娘當時沒有自己了解對方,而是一味地聽從父母呢?

提出這種疑問的網友,或許真的不懂:有一種人,不看書、不交友、不旅行,所有的三觀全部來源於父母和長輩

我想,故事中的這個姑娘,應該就是這樣。她覺得父母和長輩講的,都是真理並無條件信服。

但曾經一個婚姻幸福的姑娘對我說:「我從來不相信父母和長輩!因為她們的見識太少,情感經歷太少,沒辦法給你合理的建議!

想想的確如此。

首先,父母那輩人,結婚多靠相親

在父母年輕的年代,最流行相親。基本上相中一個伴侶,大概率上都能成婚。所以,大多數人只擁有一個情感對象,就是自己的丈夫或妻子。真正談過幾段感情的人,則少之又少。

沒有情感經歷、缺乏戀愛經驗,往往是父母、長輩最大的通病。

因此,他們從來沒有習得戀愛中的溝通技能,沒有掌握了解一個人的速成方法。也因為他們沒有習得,自然也沒能力把「技能包」打賞給下一代。

因此,大部分長輩欠缺識人斷物的本事,更無法幫子女掌好眼!

這就好比我們經常能見到很多婚姻不幸福的長輩,竟然還會幹預晚輩擇偶?!如果你聽了這種人的話,就是對自己婚姻,最大的不負責。

其次,父母、長輩的擇偶觀太過時

我們身邊的大部分長輩,都出生於物質匱乏的五、六十年代,其中也有不少人還經歷過文革的創傷。很多人,都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

因此,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他們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物質至上」的擇偶觀便是那個年代最實際的。

於是,他們便把這個最根深蒂固且過時的擇偶觀,移植到子女的婚戀問題上。

這就如同網上那個最經典的比喻:

很多父母教育子女,就好比在玩兒自己的小號。大號打殘了,用小號再來一遍!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了解了所有關卡、掌握了通關秘笈。可誰成想,遊戲規則也早已不一樣了!

所以,姑娘們,如若你的前半生都是由父母、長輩作主,那麼從現在開始,請把主動權拿回到你自己的手上。

03

婚前,缺乏深層的情感交流

這一點,直白來講就是缺乏深入的了解。

「這個人是否忠誠、有安全感?」

「這個人的情緒,是否穩定?」

「這個人的性格,是否極端?」

婚姻

相信很多人在婚前,從來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在對對方不了解,或者自以為很了解的情況下,輕而易舉地結了婚。最終演繹了一場「單身時潦草、結婚後凌亂」的小丑戲碼。

曾經有個離異的男性朋友,講到他和前妻離婚的原因。原來,他的前妻在離婚前,有一次和婆婆發生了口角。一氣之下,竟然跑到了自己小姐妹開的足療店,去為男性客人按摩了!

我這位朋友得知後,沒有絲毫的猶豫,火速與妻子離了婚。

我非常理解他,也支持他的決定。畢竟,他前妻的行為,已經觸及到男人的尊嚴底線,並且造成了一種不可逆的結果!用朋友的話說,就是「性質變了」。而導致這一切後果的,歸根結底還是他前妻性格上的致命要害——極端

可以說,家庭生活中,夫妻吵架、婆媳拌嘴是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出現問題時,可以採取溝通、交流等相對的方式來解決。

但朋友的前妻只因自己情緒不滿,便做出極端行為來報復自己的丈夫,最終導致婚姻破滅、無法收場。

這就是在婚前,雙方沒有達成深層情感交流的反面教材。或許如果朋友在婚前多了解前妻一些,多觀察、多思考,就能提早覺察到前妻的極端性格,也就不會選擇她結婚了。

所以,網上不是流行一句話嘛?

深入了解一個人,不是好的時候,看對方對你有多好;而是在壞的時候,對方對你有多差

一個人情緒不佳的時候,往往藏著最真實的人品。感情也是一樣,愛人在惱火時和你說話的態度,才能暴露最本真的他!

所以,當我們了解伴侶最真實的樣子後,我們與愛人之間的感情才會更上一層樓,感情基礎才更加牢靠。而感情中,感情基礎才是婚姻得以長久的唯一法寶。

時代變了,物質條件優越的當下,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要求反而更高。

只有當精神達到共鳴、思想達到同頻,靈魂方能交織起來,造就攜手一生的靈魂伴侶,成就愛情的最高境界。

最後,給到大家一些在婚前幫我們擦亮眼球的實操方法

(1) 多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人

摒棄掉「戀愛次數多等於不檢點」的陳舊思想,適量地多談幾次戀愛。沒有人生來就知道自己的擇偶標準,你需要在和伴侶交往的過程中,不斷試錯、察覺並總結,根據以往的戀愛經驗,總結出自己想要的伴侶畫像。

(2) 挖掘伴侶的「底層邏輯」

樊登老師曾說過:姑娘們擇偶時,不要看對方對你怎麼樣?你要看他如何對朋友,如何對待家人。他對工作態度如何?休假時如何提升自己?

關於這一點,我十分贊同。「底層邏輯」是一個男人的處事哲學,是一種品質。這裡蘊含著他對待弱者時,是轉身相讓還是橫衝直撞?包含著對方是否是一個言行合一的人。

畢竟,感情中,我們不用聽,只需要看對方如何做便足夠了。

(3) 精神三觀的契合

這裡,重點關注原生家庭。因為,一個人長期生活的環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而他的三觀也會被迫定性。

他父母的相處方式是什麼?你有情緒時,他是主動溝通還是迴避困難?遇到問題時,對方是否是窮人思維、只關注短期利益?

這些,都能直觀地反應出一個人的思考方式及行為模式

婚姻是一門永恆的功課

婚姻是一門永恆的功課,堅深並快樂!而在決定好好經營它之前,我們也需要認清現實、篩選對象,否則你的一腔熱血只會浪費在錯的人身上,最終無止境地消耗。

別讓自己在最好的年紀被錯誤的婚姻捆綁!擦亮雙眼,千萬別讓自己在結婚前盲了眼、瞎了心!

相關焦點

  • 眼盲心不盲 盲人亦可做藝人——蓮花落
    一個人如果是眼盲,那他還可以從事什麼工作,在我們固有的印象裡,他們似乎除了乞討別無出路。但上帝對他們關上了門,卻又打開了一扇窗。在古時,有這樣一群盲人,他們看不見,但他們的心是明亮的,由他們演繹出來的戲曲特別的動人心弦,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專門唱戲的職業盲藝人。
  • 盲人藝術家阿炳與《二泉映月》:眼瞎了 心不能瞎
    無錫人華彥鈞,就是盲人阿炳。1950年,後來擔任南京師範大學音樂教授的一個叫黎松壽的一位先生,當時他還在南京讀音樂學院當學生,在課餘他到校園裡隨手拉了一支曲子。結果這曲子的旋律引起了他的老師楊蔭瀏的注意。這楊蔭瀏教授就說:這是誰的曲子?他說:這是我們鄉下的一個鄰居,他會拉好多曲子呀。
  • 盲魚不盲 大腦中有第三隻眼
    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穴居盲魚並不盲,它們能夠利用大腦內部的松果體來「看」外界。一種學名為墨西哥麗脂鯉(Astyanax mexicanus)的魚也叫墨西哥盲魚或無眼魚,它們生活在墨西哥一些地下山洞中,魚體呈長形、側扁、尾鰭呈叉形、頭較短,體長可達8釐米。  據美國《自然》雜誌網站3月1日報導,由於這些盲魚沒有完整的眼睛結構,科學家一直認為它們不能視物。但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研究員萩原正輝卻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 面對新型肺炎疫情,老人們說:我們要眼不瞎、心更不能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人的心,人們努力從電視上、電腦上、手機上獲取最新的信息,從心底期盼感染者儘快治癒出院,疫情儘快被控制、消除。面對疫情,老人們說了,在這關鍵時刻,我們要做到「眼不瞎、心更不能瞎」,不給國家添亂、積極做好協助配合工作,造謠生事的人沒有好下場。抗擊疫情中,我們面對鋪天蓋地的信息如何做到「眼不瞎、心不瞎」。
  • 失明的城市|有的人眼盲,有些人心瞎
    我國視障人士1700多萬基本每80個人中就有一個黑暗行者視障人士這麼多為什麼我們在平日生活中幾乎遇不到是誰遮住了他們黑暗裡唯一的光封住了他們通往外界的那條路▼太原一位交警假扮盲人,試圖帶導盲犬乘坐公交車。他們不僅被趕了下來,還被惡言相向。
  • 你可能瞧不起的盲人,其實都是「眼盲心不盲」的智者
    對比許多耳聰目明的人,蔡聰的生活更豐富,更繽紛,更有色彩。他用自己諸多不一樣的選擇,來向這個世界訴說,殘障人士和其他所有人並沒有區別。無獨有偶,在印度電影《無所不能》中,盲人羅漢也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種思想。
  • 印度電影《調音師》中「盲」的隱喻敘事解碼
    印度電影《調音師》中「盲」的隱喻敘事解碼 李明娟 徐玉梅 印度電影《調音師》於2019年4月3日在國內上映以來,獲得了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調音師》講述的是窮困潦倒的鋼琴師阿卡什為了湊足20萬盧比去倫敦參加比賽,通過假扮盲人來獲得尊重與機會。
  • 眼瞎心不瞎 盤點與盲人相處勿存五種心理
    人們常說:眼盲心不盲。當你面對失明人士,與他們相處時,他們雖然並不能看到你的表情,但是,他們的心絕對能感受的到你們的感受,因此,當我們與盲人相處的時候,切忌不要存在以下五種心理。
  • 林夕更改《約定》歌詞支持羅冠聰,香港網友:眼盲心更盲
    近日,正在被通緝的「亂港分子」頭目羅冠聰多次在社交媒體上宣稱自己「人在英國,心繫香港」,這一虛偽說法居然還得到了香港作詞人林夕的回應,7日,林夕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寫下「還記得當天抗爭多難捱」、「仍未忘跟你約定心念沒有死」等,文末帶上了羅冠聰的話題,並配圖「約定」。
  • 韓國《我們離婚了》爆火,離婚原因,揭開婚姻中難以啟齒的困境
    離婚十三年後,在綜藝節目中首次見面,兩個人的心情十分的緊張,可以看出來對對方的重視,隨著節目的進程,大家弄清楚了他們當初離婚的原因。離婚原因:男方經常外出喝酒還晚歸,一周有6天都是凌晨回家。然而,在外人看來,這樣幸福的生活,只持續了4年,因為他們在七個月前離婚了。離婚之後的他們,再見面時沒有一點尷尬,他們的相處沒有面紅耳赤,反而十分日常,男的會笑著和女的說自己瘦了,還讓女孩摸一摸他的胸口。無數觀眾稱,兩個人看起來感情很好啊,大家都想不通,他們為什麼會離婚了?
  • 哪有完美的伴侶和婚姻,有的不過是睜隻眼閉隻眼的裝傻
    但放眼世上,哪有完美的伴侶和完美的婚姻,有的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大智若愚,胸中自有丘壑的從容淡定,能取捨會平衡的求同存異,才換來婚姻如許年來的看似靜好無恙。——題記01.《幸福婚姻法則》裡面說:「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兩百次離婚的念頭和五十次掐死對方的想法。更何況我們普通人的婚姻呢?絕對比這個數目只多不少。」
  • 馬伊琍離婚:婚姻不易,在於一旦有了裂痕,就很難回到從前
    那時的文章提起姚笛,竟然是眼含淚花,由此可見,他是動了真情的。而後來姚笛被問到為什麼明明知道文章有妻子,還要與文章相戀。大家可曾記得姚笛是怎麼說的嗎?她說文章承諾已經與馬伊琍離婚,會永遠和自己在一起。妥妥就是一個被人欺騙的受害者,我們不知道這句話是真是假,可卻從中讀出了腳踏兩條船的感覺。想必這是渣男的經典臺詞吧。
  • 比出軌更可怕!5萬對夫妻離婚原因曝光,結果太意外了...
    沙子就猶如婚姻中的瑣事,雖不起眼,但卻是致命傷。這些不起眼的生活小事,最能反映出一個女人的婚姻狀態。一旦忽略,婚姻就變成了一地雞毛。他老公責備她,說:「你看看你,回來就只知道哭,飯也不知道給我做,衣服也不知道洗。」「你看看我的襯衣,沒有一件領子是白的了!這些難道還要等我幫你做嗎?」她當時就目瞪口呆,下定決心要離婚。
  • 「18國領袖」批港警,是眼瞎還是心黑?
    只因為滙豐銀行依照法律程序,凍結了支持暴亂的「星火同盟」洗黑錢帳戶。「領袖」們看到了「和平示威者」、「無辜的路人」是怎麼對待不支持暴亂的商店嗎?忘記了「領袖」們都躲在萬裡之外的歐美了,只有港人才能看到事實。
  • 盲人可免費聽書了!「423聽書節」中國盲協與喜馬拉雅共建公益有聲...
    中國盲協與喜馬拉雅宣布,將攜手共建盲人公益有聲圖書館,匯聚社會愛心資源,為廣大盲人群體打造一個高質量、大容量、有溫度、有深度的免費有聲閱讀平臺,並開展相關的盲人閱讀推廣活動和盲人主播培訓及就業服務活動。  賈乃亮、薇婭、莫文蔚等明星,餘秋雨、李開復等文化名人,南方日報、南風窗、遼瀋晚報、外灘畫報、ELLE、財新視聽等上百家媒體機構均參與此次公益有聲圖書館的共建。
  • 跳水又溜冰 林復生眼盲心不盲
    全臺首部盲人電影「阿輝的女兒」,一點都不「瞎」。盲人主角林復生演活樂觀勇敢的自己,身處黑暗世界也能如常人般跳水溜冰,連盲人歌手蕭煌奇聽了都說,「太誇張」。
  • 眼盲心不盲的瞎子,卻比很多正常人看的更清楚
    中校曾經很厲害,但卻在一次意外中失明。失明後的弗蘭克中校對聽覺和嗅覺異常敏感,甚至能靠聞對方的香水味道來猜測這個人的外表。但他整日無所事事,有些暴戾又有些抑鬱,他帶查理出去玩、享受美食佳餚、上演現實版的速度與激情、在餐廳跳探戈、住豪華酒店。然後他想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查理竭力阻止了中校的自殺行為,使弗蘭克也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最後兩人互相拯救彼此。
  • 譏諷皇帝瞎隻眼只化「半面妝」,被冷落後讓皇帝頭頂長「草原」!
    公元517年12月,蕭繹迎娶出身官宦世家的徐昭佩為正妻,據傳迎娶當日狂風大作,天降暴雪,將喜慶的紅色帷簾都覆蓋成了白色,等到新娘到達夫家時,又狂雷大作,將室內的柱子震碎,種種不祥之兆,都為蕭繹和徐昭佩婚姻的不幸埋下了伏筆。婚後,二人育有一子一女,雖然徐昭佩容貌尚可,但性格豪爽,不是蕭繹喜歡的類型,其對待徐昭佩的態度總是不冷不熱,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很長時間才同一次房,久而久之二人均心存芥蒂。
  • 離婚女人的心聲:我進入了婚姻黑洞,把幸福的婚姻,經營得支離破碎
    本文作者:若欣,心理諮詢師一枚,專業熬製婚姻情感秘籍,用心理學知識幫助更多的人,關注我幫你消除情感困惑。婚姻是兩個相愛的人融合在一起,但僅僅靠相愛是不能經營好婚姻的,確切地說婚姻更是一場人際交往能力的較量,在這場較量中隱藏著很多雷區,你觸碰了就可能把原本幸福的婚姻經營的支離破碎。
  • 女子發現老公是同性戀有多個性伴侶 離婚後發現已感染愛滋
    嫁了個「男同」 離婚後發現感染愛滋病「我們通過相親認識,第一面感覺他乾淨帥氣,心生好感。」陸小英是我市愛滋病女性患者中,首個明確知道自己嫁的是「男同」,並選擇離婚的女性。陸小英說,婚前戀愛一年時間裡,男朋友徐良從沒碰過她,甚至像情侶間的牽手和接吻的舉動都沒有。「那時候還傻傻的覺得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