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著大片的閒置屋頂,作為安裝光伏的優秀選擇,但是同時,也是騙子們最喜歡的地方。他們用花言巧語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被誤導,從而斂取錢財。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和支持下,各地都紛紛發展起分布式光伏。不過,在市場競爭、利益的驅使下,總有不良商家借用各種名義欺騙農戶,損壞光伏行業的名聲。
摩根日盛就遇到過這樣的案例,五十來歲的王先生是個普通農戶,經濟主要來源靠種農作物。2017年的時候,偶然的機會了解到有光伏發電,在業務員的推銷、軟硬兼施下,王先生免費裝了一套光伏發電系統,並且還說服村上幾戶人家一起。
剛裝上的時候,王先生也是很開心,覺著自己賺了大便宜。不過就這樣沒多久,
麻煩就找上了門。王先生和裝了系統的農戶首先接到銀行的通知,需要支付銀行貸款,每個月300元,他們就納悶了:當初不是說好的免費嗎?怎麼銀行又來要錢了?
無奈之下,他們給安裝公司打電話,要個說法,可是等了幾個月對面還沒有實際行動,再後來電話也不接,去公司找人家卻發現大門緊鎖,早已人去樓空。
又是銀行的追款,又要面臨企業留下的爛攤,王先生悔嘆自己被「套路」了。
摩根日盛提醒大家,雖然是「免費」,可是這裡面還是藏了許多貓膩。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貸款方。按照王先生所陳述,貸款方原則上應該是安裝企業,可是最終銀行錄入系統的還是用戶個人,和企業沒有任何關係。
二、光伏發電與還款。這裡光伏發電採用的是全額上網,電費、補貼會按月打到用戶的銀行卡上。銀行方面按月從這張卡上劃掉約定的金額。我們都知道光伏發電受光照、陰影遮擋等影響比較大,並且隨著電站的運行每年組件還會出現一定的衰減,如果後期不注重運維,發電量也會逐年下降。這就出現了光伏發電不足以還貸款情況。不過在合同中明確寫了:合同期間所發電量不足,還款部分由乙方光伏安裝公司承擔。而這還款行為並沒有被安裝公司落實。
經歷了這件事,王先生不禁有個疑問:光伏發電免費安裝到底可信嗎?
摩根日盛給大家肯定的答案,國家自2013年針對分布式光伏市場出臺的光伏政策就有十幾項之多,如《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發揮價格槓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關於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的意見》等,從製造、補貼、併網、金融服務等都有了明確的說法,旨在促進光伏行業的有序發展,讓更多人因之受益。
可是在市場面前,總會有一些不良公司、違法行為的存在,讓用戶猝不及防。可是這樣的情況不能以偏概全,主要還是要用戶不要貪圖小便宜,選擇正規廠商。
各位如果有什麼問題或者資料想了解、分享給我們,您可以關注我,私聊我,隨時在線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