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喜歡一個偶像,多半是因為那個偶像教會了你以前你不懂的道理,而他身上閃閃發光的那些屬性是你也想要擁有的。
你想要變得更溫暖,所以你喜歡溫暖的人;你還相信夢想,所以你聽關於夢想的歌;你想要變得倔強,所以你喜歡倔強而努力的人。」
——作家盧思浩
泛娛樂時代
學霸追星的操作真「燃」
近日,據《科技日報》報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孫智新,把他發現的一種5億年前的獨特三葉蟲命名為「範特西蟲」。
▲ 來源於騰訊視頻
為什麼會這麼命名呢?孫智新在接受採訪時,這麼回答:
「周董的歌對我影響很大,這次用範特西命名,也是向周杰倫天馬行空的音樂創作風格致敬,算是一種理科生的浪漫吧。」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
用有趣的命名向天馬行空的音樂人致敬。恐怕,周杰倫做夢都想不到,近20年後,自己的經典專輯《範特西》,會因學霸粉絲而擁有了新的含義。
▲ 孫智新( 左一)與導師和團隊成員
一起發掘範特西蟲化石
受訪者供圖
孫智新說:「按傳統的做法,這個三葉蟲可能會叫作『耳形濰坊蟲』,不過我想一個更有趣的名字或許與它獨特的外形更般配。」
就這樣,長著「一對兔耳朵」的三葉蟲,被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Phantaspis auritus)。
▲ 範特西蟲復原圖。霍秀泉繪。
三葉蟲是一種奇特的遠古動物,寒武紀的霸主。從距今5.2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開始登場,到2.4億年前的二疊紀完全滅絕,三葉蟲前後在地球上生存了3.2億多年。
▲ 範特西蟲化石。受訪者供圖。
孫智新說道:「三葉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遠古動物之一,大家普遍覺得現在對於三葉蟲的了解已經比較充分了,尤其是關於山東地區三葉蟲的研究已經持續了上百年。因此,雖然範特西蟲只是為這個龐大的家族增添一個新成員,但是它的發現堅定了我繼續搜尋與探究相關內容的信心。」
學霸不愧是學霸,竟然能把科研與追星如此浪漫地銜接上。
無獨有偶,90後帝國理工美女海歸秦周懿,人稱「秦老闆」,其追星操作也是666。
▲ 圖片來源於《偶像練習生》
這兩年,中國首檔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偶像練習生》,帶火了一個被粉絲親切稱為「坤音四子」的男團BC211,四位團隊成員風格迥異,個個「吸睛」:
有青春疼痛文學寫手、軟萌精緻的00後高中校草靈超;以專業第二考入北京服裝學院的逗比男孩卜凡;走過米蘭時裝周、上過國內一線男刊封面的性感男孩木子洋;還有英文超蘇der學霸、畢業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海歸理科男嶽嶽;
▲ 圖片來源於新浪微博
這四位花美男背後,就是年輕漂亮的「製作人」——坤音娛樂練習生老闆,90後富二代美女秦周懿。
說起這位秦老闆,真的頗具傳奇性。她是個妥妥的學霸,同時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追星girl:
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
後來申請到英國帝國理工,獲得金融數學專業碩士學位;
學生時代,她就混跡於韓國粉絲圈;
據說還曾是SUPER JUNIOR粉絲中國後援會會長;
2013年,還在英國讀書的秦周懿就去看了Bigbang演唱會;
……
憑著自己多年的追星經驗,秦周懿仔細研究了歐美以及日韓先進的偶像經濟模式,並以日韓為模板總結出了一套造星流程:
素人進入公司成為練習生,一系列針對訓練後通過音樂專輯出道,先參加電視臺的打歌舞臺,然後上各大綜藝節目,最後舉辦粉絲見面會。
於是,秦周懿下決定「自己造星」,儘管風險大,但是潛在的機會讓她「心癢難耐」,很想一試。秦周懿自己陸續拿出480萬,投身於這件事。2016年9月,秦周懿正式創辦了坤音娛樂,並開始挑選合適的練習生。
▲ 圖片來源於新浪微博
生活不會辜負有夢想,還有實幹精神的人。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公司,到現在全民製作人都知道的「坤音四子」,貧民窟男團。坤音在熱愛娛樂、熱愛偶像文化的圈內迅速打響知名度,想必這也是最初打動四子加入坤音的原因。
因為自己追星,秦周懿更懂粉絲心,她秉承這樣的理念:
「我們的偶像應該傳達什麼,偶像不應該只是有好的外形和專業技能,我們更想讓他們用自己影響力,給粉絲和公眾傳達正能量。」
「我對偶像的定位就是工作的一種,就像我對他們的定位就是普通人,只不過是選擇了這樣一種職業,你同樣要付出相應的努力才能夠達到想要的位置。」
秦周懿曾轉發過一句話:「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追星追到自己開公司,這才是追星的最高境界吧。
追的不止是娛樂明星
更是各行各業的精英,甚至可以是自己
一說到追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娛樂明星。
其實不然。追星就像是一個萬花筒,完全可以有絢爛多姿的打開方式。人們追星的對象,可以來自各行各業:知名科學家、頂尖運動員、成功商人、一流學者等等。
來自華東師大二附中的高中女生談方琳,她的追星聚焦在科學巨星。
2019年10月,她因在「菲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方面表現突出,應邀出席第二界「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是參與者中年紀最小的科學家。
▲ 圖片來源於人民日報
這個論壇,有多牛掰?據悉,參與者中,總共有65位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的得主,該論壇又被譽為「全球最強大腦」的聚會。
彼時,長相清秀的談方琳在會場上聽得很認真,兩隻小手握著拳頭……看上去跟認真聽課的普通高中小女生沒什麼區別,但她已經是一名科學家了。
▲ 圖片來源於新聞晨報
很多媒體爭先採訪,試圖探尋:這樣優秀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低調的談方琳推掉了採訪,只淡淡說了一句:「我喜歡追科學巨星,科學巨星最可貴的品質就是腳踏實地、淡泊名利。」
「追科學巨星」,這志向真的了不起。
姆巴佩——2018年足球世界盃上,因精彩表現被封神的19歲法國小將,他也是一個追星達人。
▲ 視頻來源於CCTV-5
彼時,法國對戰阿根廷的比賽,讓人印象深刻:姆巴佩兩個進球,一次助攻,憑一己之力打爆阿根廷整條後防線,場上表現「完爆」梅西。央視評論員大呼「一匹野馬穿過潘帕斯草原」。
▲圖片來源於B/R FOOTBALL
除了風馳電掣般的速度,無論是帶球、回防、拼搶,他都表現出極高的天賦。播播老師在屏幕前觀戰,也被姆巴佩閃電般的啟動速度及綜合表現震驚到了,不禁感慨:屬於姆巴佩的時代來了!
▲ 圖片來源於CCTV-5
1998年12月20日,姆巴佩出生在法國巴黎東北部的小鎮邦迪。接受系統足球培訓。三年後,這個初出足壇的小將從克萊楓丹青訓基地畢業,登上了優秀畢業生光榮榜,被問到關於他對未來的野心,他回答:
「我覺得要劍指星辰,即便錯過了群星,也可降落在雲端。」
姆巴佩從小的偶像是C羅。他的追星行為,像極了無數普通的迷弟。家裡的牆上貼的滿是C羅的海報,他幻想著有一天能像C羅一樣在足球場上的叱吒風雲。
▲ 圖片來源於搜狐網
姆巴佩很小的時候,就在更衣室裡和小夥伴模仿電視上看到的球星採訪,然後想:「如果是C羅,會怎樣回答這個問題呢?」
他在13歲時,有機會和偶像C羅合照時,喜極而泣。照片上的他,剛剛長到C羅的肩膀,興奮地舉著剪刀手,激動得像中了百萬彩票。
▲ 圖片來源於搜狐網
C羅是足壇出了名的「自律狂魔」,而姆巴佩自己也是比對著C羅的優秀去追趕的:
「我想成為一名偉大的球員,獲得所有獎項。這是我想要的。我不想要成為一個無名小角兒,在小球隊度過默默無聞的賽季。我想要每年都奪冠。」
提到追星追到自己身上的故事,小威童年時的一段採訪,一定能夠觸動你。
記者問她:哪位球員是你的偶像?
小威說:我希望成為別人的偶像!
▲視頻來源於抖音
30載光陰裡,小威憑藉超乎常人的自律,開始追夢:
3歲,小威進入網球場,今年,她38歲。
20出頭時,她在球場上意氣風發;
30歲,她結婚生女,甚至在懷孕的時候,她仍然在賽場上奔跑;
30多年來,她用一種近乎瘋狂的努力,在追求著人生的突破、童年的「偶像」夢。
即將40歲,躋身了世界富豪榜,家庭溫暖,孩子常伴,大家以為,她就要退役時,她重回賽場。
▲ 圖片來源於愛奇藝體育
她不但成了別人心中的偶像,還親自創造了體壇史上的一個創奇!縱觀小威廉士這些年斬獲的成績,毫不誇張地說:「她不是在拿冠軍,就是在去拿冠軍的路上。」
7個大滿貫單打冠軍;
14個大滿貫女雙冠軍;
2個大滿貫混雙冠軍;
3枚奧運會女雙金牌;
1枚奧運會女單金牌;
1個年終總決賽單打冠軍;
單打最高排名世界第1,
也是首位奪得世界第一球後的黑人運動員。
30年如一,全力以赴,將自己所有的熱愛投諸球場,不斷證明、定義和超越自己,每一次出場,都是一次全新的震撼。
▲ 圖片來源於抖音
你瞧,不管是追自己的偶像,還是成為自己的偶像 。偶像就像星星,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找到了正能量榜樣的孩子,意氣風發地開始做追夢人。
追星,到底在追什麼?
不知何時,「追星族」成了一個帶著各種負面信息的身份。更多的人,往往在聽見一個人追星時,就在內心判定:此人不夠成熟,不夠有擔當,亂花錢。
殊不知,追星早就融入了很多孩子甚至大人的日常生活。
很多小學霸,都早早開啟了追星模式,像周杰倫、迪麗熱巴、劉亦菲、張藝興、林俊傑、郎朗等,也都成為他們津津樂道的明星。
▲ 視頻來源於《未來作家》
被問到喜歡的理由,他們一個個侃侃而談:
「他寫歌很多,多才多藝。」
「他會告訴我們很多很多的道理。」
「因為她拍戲非常努力。」
「因為她很有舞臺氣質。」
「因為她演的女主角演得很好看。」
從這些孩子嘴裡說出來的喜歡原因,都不只是漂亮或帥氣這樣的外在描述,他們更多的是看重明星身上吸引自己的特質。
追星,到底在追什麼?
撒貝寧在《放學別走》節目中說的這番話,一語中的指出了追星者的內心想法。
他說:「追星的人,其實追的是自己。」
「你其實是在為自己設計著一個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設狀態,你其實最終追來追求,你追的是自己的影子。」
▲ 圖片來源於《放學別走》
「你看他,看那個目標,看那個樣子,他就是我想要的樣子。但其實最終投射到自己身上,你是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像他一樣優秀,像他一樣成功。」
▲ 圖片來源於《放學別走》
有些孩子,喜歡韓國明星,為了聽懂韓語歌、看懂韓劇,於是下載各種APP,自己學會了韓語;有些孩子,為了更靠近心中喜歡的國外明星,於是努力學習,一路拿獎學金,然後出國去偶像的現場演唱會;有的孩子,因為追星,學會了視頻剪輯、圖片PS等N多技能;有的孩子,因為追星,一路狂學,最終考上了北大清華......
偶像,不僅是孩子的夢想,更是他們的人生導師。
喜歡TA,就要變得和TA一樣優秀
毋庸置疑,孩子追星,會佔用一定的時間與精力,甚而影響到學業成績,這也是廣大父母的擔憂所在。不過,有這麼一位女孩,她真實的追星故事值得深思。
▲ 圖片來源於《少年,聽你說》
她叫李汝佳,來自順德一中,2018年以652分的好成績,考進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她坦言,自己的偶像是王俊凱。
▲ 圖片來源於新浪微博
追星對於李汝佳而言,充滿「正能量」。高考前,一直以小凱為學習的動力,連手機屏保都是他。甚至相冊裡,也塞滿了小凱好看的照片。
登上《少年,聽你說》的舞臺,李汝佳發表演講《喜歡他就要變得和他一樣優秀》,分享了追星路上不為人知的故事。
▲ 視頻來源於《少年,聽你說》
▲ 圖片來源於搜狐網
她說,自己從初二開始,就喜歡王俊凱。曾經為了參加粉絲見面會,奔赴千裡,只為遠遠看他一眼,給他最好的應援。她在用自己小小的力量,證明對他的喜歡。可是,她的這些努力,在大家看起來都是充滿爭議和不理解的。
有那麼一段時間,大家都說他們是掏糞男孩,而自己也被定義為瘋狂的腦殘粉。身邊的同學,甚至比較要好的朋友,平時也會故意地嘲諷一番。面對他們的嘲諷,她很受傷,也想要努力去爭辯,但卻發現沒有什麼能反駁他們。
於是,李汝佳開始反思自己:「你到底喜歡王俊凱什麼?你拿什麼證明你的追星是有意義的?」
李汝佳終於明白: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更有底氣去為自己的偶像發聲,向大家證明,喜歡他是對的,這才是正確的追星方式!
▲ 圖片來源於《少年,聽你說》
於是,李汝佳改變了自己的態度,更加努力地學習。說實話,在追星的過程當中,面對高中繁重的課業、超強的心理壓力,她想過要放棄。但看到王俊凱那麼忙,還抽時間出來複習功課,以優秀的成績進入北京電影學院。
每次瀕臨崩潰的邊緣,她都會想起小凱的一句話:
「如果夢想有捷徑的話,那麼這條路的名字一定叫做堅持。」
▲ 截圖來源於《少年,聽你說》
之後所有的困難,都變成李汝佳堅持下去的理由。為了追上小凱的步伐,她定下了以前連想不敢想的目標——考進北京大學。如今,她的目標已經實現,用自己的努力,敲開了燕園的大門。
不僅如此,李汝佳還學習了很多新的技能。比如學習視頻剪輯,學習修圖,還拿起了自己很久都沒有碰的吉他和鋼琴。在課餘的時間裡,因為王俊凱的號召,參加了很多公益和環保的活動,希望能向這個社會去貢獻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汝佳還分享了跟她同一屆的王俊凱粉絲,當年成了中考狀元;還有一名清華的學霸粉絲,登上了《快樂大本營》的舞臺,並與王俊凱同臺。
「他們都在創造著屬於自己的精彩。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像李汝佳的這種追星方式,也正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 截圖來源於新浪微博
用李汝佳的話說,偶像之所以成為偶像,或許就是因為他實現了我們的一部分理想化人格。
▲ 截圖來源於《少年,聽你說》
追星正確的打開方式,要能把對偶像的喜愛,轉化為對自己的激勵,一步步成為優秀的人。
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
孩子在追星路上,總會面臨各種質疑甚至嘲諷:
「你為什麼要追星啊?」
「到處都是你們這些腦殘粉。」
「給一個不認識的人花錢,值得嗎?」
「你這麼追星,成績肯定一塌糊塗吧?」
「你家人知不知道你這麼瘋狂地追星啊?」
「看不懂看不懂,現在年輕人的世界我看不懂。」
……
其實,追星並不是什麼天塌下來的大事。如果孩子能做到以正能量明星為鏡,來激勵自己,不斷努力,那麼所謂追星,也將是自我成就的過程。
關於孩子追星這事,父母不妨這麼做:
1. 跟孩子好好溝通,幫助孩子找尋自我。
著名心理學家、情商教育專家張怡筠女士覺得,父母不要擔心,可以平心靜氣地坐下來,把「追星」這件事作為最佳的啟動談話的方式,跟孩子好好聊一聊。比如,你可以這麼跟孩子說:「是吧,你喜歡他,他身上有什麼地方是你很喜歡的?」
▲ 截圖來源於《少年,聽你說》
作為父母,不應該阻礙孩子追星,還該鼓勵她,幫助孩子去找尋自我。
2. 跟給孩子自由空間,相信孩子追星有理由。
來自新疆文科狀元程欣然,畢業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以高考662分的好成績考進北京大學,她也是一位可愛的追星女孩,而她媽媽很早就知道此事,並且選擇相信孩子。
▲ 截圖來源於梨視頻
記者問她:「你覺得父母給了你什麼?」
程欣然說:「非常感謝他們給了我自由......父母教育我,只要不是原則上的錯誤,你都可以去犯、去嘗試。
追星,花錢買一些小周邊,媽媽是知道我從小就追星的,也一直非常支持我,覺得我喜歡,一定是有我的道理。」
▲ 截圖來源於梨視頻
程欣然坦言,學習特別忙的時候,自己也會覺得好累啊,真的不想再堅持了,這時候她就會看一些易烊千璽他們之前練舞的視頻,就會覺得大家也都在一樣受苦,那我其實也應該可以。
▲ 截圖來源於梨視頻
3. 留出一些特殊時光,跟孩子一起追星。
美國早教專家、正面管教育兒機構創始人艾米·麥克瑞迪在《正面管教魔法書》裡,介紹了「身心靈時間」,指的是「父母雙方都應每隔一兩天就留出10分鐘的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
在這10分鐘裡,父母要把其他的事情都放在一邊,將意念集中於自己的身、心、靈,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
這一方法不僅能增強孩子的歸屬感,同樣也能提升他的地位感和自信心。因為孩子做什麼,或想讓你陪他做什麼,都由他自己決定。」
家裡有小小追星族,父母不妨把陪伴孩子追星的過程,作為一段親子之間的「身心靈」時間。
嘗試跟孩子一起追星,讓孩子展示偶像的照片,或者,全家人一起收看偶像主場的綜藝節目,一起交流偶像身上的特質,引導孩子多關注偶像身上的正能量。
4. 認真觀察,客觀評價孩子的追星狀態。
作為父母,不要一聽到孩子追星,就對孩子冷嘲熱諷——「你對明星瘋狂追捧,你以為自己是誰啊?人家根本不會在意你!」、「追什麼星?學習還顧不過來,哪還有時間追星」等等。
這些話語儘量不要說,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事實上,很多時候,孩子的追星行為,只不過是為了增加朋友間的談資,純粹是一種娛樂,又或者實在是因為偶像本身太優秀了,而孩子也想成為那樣閃閃發光的人。
▲ 圖片來源於《未來作家》
父母可以從精力與金錢方面來衡量孩子的追星狀態是否需要調整。
如果孩子買愛豆的電子唱片、主演電影的門票、鑰匙扣抱枕等周邊的費用,都是自己省下的零花錢,沒搶沒偷,中規中矩,那麼,父母也不用擔心;如果孩子只是偶爾花些時間,來給偶像點讚、打榜、轉發或留言等,並沒有沉浸在裡面,以至於影響學習,父母也不要給孩子老是嘮叨或禁止,只需要稍加提醒,孩子理智對待,合理分配時間。
如果孩子沒日沒夜為偶像打榜做任務刷超話,或者把自己原本買文具的錢都花在追星上面等,的確會很累很困,也很費錢,甚而影響睡眠質量、學習成績等,那麼父母就應該跟孩子好好分析不理智追星的後果,並嚴肅地跟孩子強調:「如果你再把時間重心花在追星上,我們將沒收你的手機,斷開家裡的網絡。」
《明星大偵探》裡說過的一段話:
偶像是鏡子,折射的是你希望自己成為的樣子。
偶像是力量,給予你面對生活的希望與勇氣。
偶像是陪伴,共同成長,各自精彩。
偶像的意義,是帶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
▲ 截圖來源於芒果TV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漫漫人生路,每個人都需要榜樣。作為家長,與其把孩子追星看成「洪水猛獸」,不如告訴孩子:
孩子,我支持你理智追星!相信在追星的路上,你一定會成為更加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