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頭盔、護目鏡,系上專屬飛行手環,穿上專業飛行衣……90後杭州小夥黃達穿上裝備,像電影《碟中諜》裡的湯姆·克魯斯一樣,在5000米的高空一躍而下。
黃達並不是在拍攝電影裡的特技鏡頭,而是在體驗他最喜歡的極限運動——跳傘。場地也由戶外的跳傘基地變成了一個時速超過200公裡的室內風洞。
跳傘、深潛、滑雪……這些廣受年輕人青睞的戶外極限運動,如今在室內也能體驗。
滑雪、攀巖、衝浪、跳傘等都可在室內體驗
在這家名為「飛行家室內風洞」的店裡,有一個高約20米的圓柱形艙體,正在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走近一看,在艙體的頂端,有不少像黃達一樣的顧客,正漂浮在半空,做著各種動作。
飛行家創始人陳少昌介紹,這個開放式風洞,風速為230公裡/時,用鼓風機通過空氣動力學原理將人體吹向空中,達到飄浮效果。「體驗者可以在半空中做出各種動作,感受翱翔高空的樂趣。在風洞中全程飛行時間是60秒左右,相當於5000米高空跳傘的自由落體時間。」
極限運動產業似乎正在迎來發展的春天。杭城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專業運動場館。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滑雪、攀巖、衝浪、室內跳傘、蹦床等多個項目均可在杭州體驗,不僅有攀巖主義、Le Ski雪樂山滑雪場等專注單一項目的場館,也出現了以聚極地為代表的綜合性場館。
在SEAISEE潛水中心,陳晟和女朋友正在教練的輔助下體驗深潛。「這裡寬度不大,但深度有7米,和我在菲律賓潛水時的深度相差無幾。」而在Le Ski雪樂山室內滑雪場,也有許多身穿滑雪服的顧客正在教練的陪同下體驗滑雪課。「花費99元,享受30分鐘的滑雪運動,性價比還不錯。我上次去大明山滑雪,光路費就不止這些。」正在試穿滑雪服的呂女士說。
供應鏈短、產品形式單一等或制約室內極限運動長遠發展
陳少昌將室內跳傘的賣點歸結於經濟性和便捷性。
「一般體驗高空跳傘,有教練帶著飛,市場價格基本在2000元左右,高度往往是3500米,而室內跳傘只要200元,且不用出城便能體驗到跳傘的樂趣。」陳少昌坦言,如果能將飛行行業融入到旅遊業或者是商業中心、主題公園等場所,佔據的市場份額將會非常巨大。
不過,以經濟便捷招攬生意,真的能獲得長足的經濟效益嗎?
建德航空小鎮跳傘基地負責人湯躍文表示,雖然城市中的室內極限運動場所能帶給顧客新穎的體驗,不過,這類行業產品供應鏈短,形式單一,難以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空中飛行是一項體驗感很強的活動,追求視覺和感官刺激。相對來說,淨空條件好、風景優美的地方更適合極限運動。而室內場館的便捷體驗雖能為經營者帶來不少嘗鮮的顧客,但始終難以取得長效的收益。畢竟,風洞的飛翔體驗與在戶外高空中翱翔還是存在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