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的尾巴,入秋後,
帝都的天氣感覺一下子涼快了下來
今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的不平靜
國內外都經歷了很多大事
希望趕緊平平順順的過去吧
8月的這幾周,阿信也格外忙碌
上海北京還有廣州三場書展扎推
這周三開始的北京書展,歡迎大家來玩呀
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可以和阿信面基
不能來書展現場的小夥伴也別喪氣
我們這個月照例準備了很多好書來陪伴大家
另外
還是那個大家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阿信又要開始
送!書!啦!
而且還是
送出大禮包!
歡迎大家在本文的留言區告訴阿信
你最想讀本月書單中的哪本書以及為什麼
8月新書
政經管理
《閃電式擴張》
[美] 裡德·霍夫曼 著
啥是閃電式擴張?投資人裡德·霍夫曼(就是那個LinkedIn創始人)告訴我們:先別管產品質量、效率怎麼樣,必須拼速度,快速佔領市場,幹掉對手,是為「閃電式擴張」。
這幾年微信、滴滴、頭條、抖音的閃電崛起,都讓我們深有感觸,網際網路的江湖裡,「唯快不破」可能真的是唯一心法。
《熵減》
華為大學 編著
華為的又一本內訓教材。第一眼看書名有點不解,物理學概念怎麼運用到華為管理上去了?問了編輯才知道,熵原本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概念,被用來度量系統的混亂程度。熵增就是混亂無效增加,導致系統功能減弱;熵減就是系統功能增強。
熵減被任正非用於研究企業的發展之道,任正非也是較早把熵的概念引到企業管理中並系統闡述的企業家。嗯,再次實名為任正非大大打call。
《基因與命運》
[加] 史蒂芬·J. 海涅 著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但現在還有一種說法是,決定命運看不見的手其實是基因。比如這些年媒體大肆宣揚的「肥胖基因」「智力基因」「癌症基因」,再比如前幾年瘋狂流行過的基因檢測,是不是基因真能提前「劇透」人生?或許吧。
《混亂的猴子》
[美] 安東尼奧加西亞馬丁內斯 著
什麼是「混亂的猴子」?它是一個由Netflix開發的測試軟體,會主動攻擊測試者自己的網站,故意把伺服器搞砸,以此測試網站的韌性和恢復能力。
作者用了這樣一個比喻來諷刺矽谷,他說,矽谷的一些創業者現在就像一群「混亂的猴子」。在很多人眼中,矽谷是新技術的飛地,Facebook、Twitter、谷歌、蘋果是夢想的搖籃。而在現實中,矽谷已然迷失。
科技巨頭可能淪為賺錢機器,科技勝地也有黑歷史。這可能是Facebook高層最不想看到的一本書。
《隱秘戰爭》
[法] 阿里·拉伊迪 著
《美國陷阱》姐妹篇。華為孟晚舟事件,為我們科普了什麼叫「長臂管轄」,什麼叫「法律戰」,就是你明明知道對方在耍流氓,但他搬出法律又讓你無可奈何。
華為案例不是第一起,肯定也不會是最後一起,這本《隱秘戰爭》給出了更多美國正大光明耍流氓的案例和證據。那些一直嚷嚷著說「人家是依法執政,你肯定犯錯了,不然人家為啥要盯上你」的人該醒醒了。
《流媒體時代》
[美] 麥可·D.史密斯 著
網際網路時代,流媒體視頻平臺的自製劇集異軍突起,憑藉在內容、技術、商業模式、排播方式方面的創新,愛奇藝和芒果TV站在了視頻流的風口浪尖,小眾歌手在音樂流媒體平臺吸引粉絲無數,QQ音樂更是在版權爭奪戰中奪得頭籌。長尾圖書通過線上社區宣傳,全球銷量超過1億本……
流媒體時代,這樣的商業神話每天都在發生。
《創新者的行動》
[澳] 喬舒亞·甘斯著
現在搞個企業,動不動就說顛覆啊,轉型啊,創新啊,但是創新和顛覆也要分情況。作者提出了一種「可持續創新」的新概念,他說:一家公司不可能一邊自我顛覆,一邊又在進行產品開發。
《5G+》
李正茂 王曉雲 張同須 等 著
2019年6月6日中國移動等四家運營商獲得5G牌照,中國的5G進入產業全面衝刺的重要階段。
本書以中國移動「5G+」為主線,介紹了5G三大場景、九大指標、系統架構和基礎原理,並首次系統性地向業界闡述中國移動「5G+」的實質和內涵。
5G,是中國給世界的答案!
《咖啡新零售:第四次咖啡革命》
場景實驗室 著
從喝速溶咖啡、到星爸爸,到精品咖啡,再到瘋狂開店的小藍......咖啡,是新一輪消費分級中難得的共識品類。
分享與打卡,標記和顏值,咖啡正在成為空間晶片,成為年輕人社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人人都能學會的刷屏文案寫作技巧》
呂白 著
有時候看一篇文章是不是總有這種:「真奇怪,這些字每一個都認識,每一個都會寫,自己怎麼就寫不出這些高級的文案呢?!」的感覺。
現在,終於有高手來教我們寫出高級文案了。前微信超級大號副主編、數十篇10萬+爆款文案作者呂白把他多年文案經歷總結總結成模板,無需再為寫文案而愁禿頭啦!講真,阿信特別需要這本書~
《每個人的商學院》
劉潤 著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經營好自己這家「人生無限責任公司」,沒有一點商業知識傍身怎麼能行?個人進階、管理進階、商業進階,你所需要的商業知識,這套書裡全部都有。
人文社科
《生命與新物理學》
[英]保羅·戴維斯 著
一個胚胎,它怎麼就知道什麼時候該發育腦袋,什麼時候該發育胳膊腿兒呢?順序為什麼不會錯?誰給的它指令?
《生命與新物理學》講的就是這個生命的命題,生命=物質+信息,分子組構是生命的「硬體」,信息組構則是生命的「軟體」。
《結構是什麼》
[英] J.E.戈登 著
為什麼一座吊橋即便開通了八條車道也不至於倒塌?為什麼堤壩可以阻攔或釋放巨大的水量?為什麼希臘人在晚上會將馬車輪子卸下來?為什麼人類會腰痛?摩天大樓和袋鼠的設計有什麼原理?
這是一本發現結構的原理、生動解釋結構的基本特性的趣味讀物,揭開關於結構力學的許多好玩的謎題。
《12堂趣味邏輯課》
[美] 阿里·阿莫薩維 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和人聊天,常常被帶跑,陷入對方的神邏輯裡,聊著聊著畫風就歪了。
這個時候,你需要捋一捋腦中的邏輯線了,這本書用12個日常案例引出推理過程、邏輯原理和提升建議,從此朋友圈中的battle王就是你啦。
《屍檢報告》
[英]卡拉·瓦倫丁 著
一部關於屍檢的歷史和科普。
作者是巴斯病理學博物館(就是《神探夏洛克》裡福爾摩斯做實驗和跳樓的那座博物館)的館長,從業至今大約解剖了5000具屍體,從屍體的第一個切口到最後一針縫合,會是怎樣的過程?屍體的每個部位,背後有著什麼故事?對了,作者是個女的。
《始皇帝》
[日] 鶴間和幸 著
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的首位皇帝,秦始皇的一生有八大謎團:身世的秘密、即位的經過、內亂的真相、荊軻刺秦的始末、帝國統一、五次巡行、突然身亡和遺詔的真實內容,書裡依次做了解答。但阿信覺得應該再加一章叫「地宮的秘密」。
《邂逅秦始皇》
王子今 等 著
他,幼年為質,顛沛流離;他,外人眼中的戰爭狂魔,內心卻嚮往和平;他,睥睨天下,卻一輩子都在和內心的恐懼作鬥爭.....他是sei?——秦始皇!
是的,我們這個月前後腳出了兩本秦始皇的書,但視角很不一樣,這本是正說秦始,趣聊八卦,39個角度重新認識秦始皇。
文學生活
《持續行動》
Scalers 著
當代年輕人有一種——間歇性努力,持續性放棄的「毛病」。定個小目標,天天早睡早起,做不到是小狗!第3天,算了,人生苦短,讓我做一隻快樂的小狗吧!手機才應該是我的人生伴侶。
日日期待改變的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行動力。如何才能不半途而廢呢?這本書告訴你正確答案。
《焦慮你好》
[美] 安珀·雷 著
面對工作與生活的重重壓力,我們總是容易陷入拖延、焦慮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只會導致挫敗感越來越深,讓我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不夠好,於是80後保溫杯裡泡枸杞、90後頭禿、00後開始抑鬱。
焦慮似乎成為了一種時代病,這本書的作者分享了她抗焦慮的心路歷程,並提供了可行的抗焦慮方案。
《繞日飛行》
[美]保拉·麥克萊恩 著
這是一本以柏瑞爾馬卡姆為主人公的紀實性小說。
誰是馬卡姆?她是海明威盛讚的傳奇女性,非洲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職業馴馬師資格證和飛越大西洋的職業女性飛行員。訓馬和飛行,從來都是男性為主的領域,但是作為女性的她,卻硬核的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個女孩,不應是他人和社會規範告訴你該是什麼樣子,而是你想成為什麼樣子。
《戀愛是一件小題大做的事》
[日] 谷川俊太郎 著
「愛是什麼?」這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苦苦追尋的終極命題。日本「宇宙詩人」谷川俊太郎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只是頑皮地說,「愛是秘密,我說不出來。」但,其實書名就已經暴露了呀。
《26城記》
蔡天新 著
蔡天新絕對是最會寫散文的數學家之一,這書按字母順序講述了他遊歷過的26座城市,這是一本知識豐富的旅行隨筆,以個人遊歷為主,也兼及該城市和所在國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和風土人情。
作家畢飛宇說,我喜歡在旅途中閱讀蔡天新,尤其在飛機上。他的文字很像窗外,高、遠、亮,或者黑。蔡天新在誘惑我們遐想。形容的很貼切了。
《銜蟬小錄:清代少女擼貓手記》
孫蓀意 著
這本書是清代少女孫蓀意17歲時編輯成的貓主題書,涵蓋隨筆、故事、詩文、圖畫等。從明清皇帝到詩人陸遊、浙江閨秀,古代貓奴寵起貓來一個比一個誇張;銜蟬、霜眉、烏雲蓋雪、金瓶掛玉鉤……古代的貓名也是滿滿的詩情畫意。
看完就知道,鏟屎官真的不分年代、年齡和職位。
《「韓良露生活美學系列」》
韓良露 著
許知遠曾將韓良露比作「江湖百曉生」——「早年闖蕩文化江湖,到處逢場作戲,只為二三十年後可以說我在場、我知道、我記得的故事」。對於韓良露而言,世界仿佛是一本百看不厭的生命之書。
在「生活美學」系列中,韓良露記述來自家庭、城市與文化的人生三味,良露的文字,寫盡一代生活家最精彩的人生細節,藏著代代傳承的人間情味。
《圖畫的遊戲》
曾孜榮 著
一本從藝術創意角度解讀繪本的圖書。以印象派、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波普藝術、行為藝術等藝術流派和剪紙、拼貼等藝術創作手法為切入點,分析「LOOK !」系列德國繪本中的藝術創意的可愛小書。
《人到了美術館會好看起來》
祝羽捷 著
逛美術館是一種精神冒險。馬東說:「美術館是一扇任意門,但是推開之前,你不知道它會帶你去往哪裡。」作者帶我們跨越時間,與藝術大師們邂逅、暢聊,擁抱彼此。
如果你平日的興趣是逛美術館,那這本書衝著書名也要收,是不是。
少兒讀物
《如何培養高財商孩子》
[美] 貝絲·柯林娜 著
給零用錢可能會傷害孩子的理財能力?超市排隊等結帳時,孩子吵著要買東西,該如何應對?
美國知名理財顧問與財經作家貝絲·柯林娜在本書中將財商教育分成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成年初期6個階段,循序漸進地指出父母在孩子每個成長階段應該教給孩子的生活理財真相與建議。
《給孩子的國寶》
尚剛 著
《給孩子的國寶》是「給孩子」的第13部作品,由資深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史專家尚剛撰寫。196件國寶,196張高清文物彩圖,一本書帶你了解中國所有重要國寶。
《紙上景觀:花鳥樹蝶系列(共4冊)》
[英] 麥可·斯科特 等 著
一套可以親手「撕「出來的紙上標本博物館,邊看邊撕出212種自然珍奇的花、鳥、樹、蝶,擺在家裡也是美美噠裝飾品。由自然博物學領域專家撰寫並翻譯,在紙上感知自然的神奇,見識物種本身的美麗與複雜。
《DK小科學館》
英國DK 著
英國DK原版引進,每個博學的孩子都應該擁有的知識寶庫!從草間蟲螢到深海巨獸,從自然奇觀到現代科技,3000餘個孩子不可不知的科學知識,科普百科有這一套就夠了!中科院、北大專家聯合審定,適合3-10歲的娃讀。
《30秒看世界》
[英] 安尼塔·加納利 著
作為家長,誰不想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誰不想和孩子能一起邊玩邊學,卻又在累到吐血的時候能看到他自己安靜讀書?
這套「30秒看世界」就是這樣一部風靡全球,為孩子和家長共同準備的優質科普讀物!它至今已被翻譯成21種語言,一年銷售75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