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十一月二十四日電題:盤點中國體育的奧運王牌
中新社記者夏宇華
兩次遭受興奮劑事件打擊的中國遊泳在九運會上又「風光」了一回,那令人瞠目的成績讓人恍惚間覺得遊泳又成了中國體育在奧運會上的絕對王牌。
六項今年世界最好成績意味著放在今年世錦賽上至少可拿六枚金牌,放到雪梨奧運會上至少可為中國軍團增添三枚金牌。而事實上,中國遊泳在雪梨與獎牌根本無緣,僅僅時隔一年,中國遊泳如此突飛猛進讓人困惑。圈內人士三緘其口,不願更多地發表評論,驚人的成績帶給人們的似乎只是一座「海市蜃樓」,總讓人有一種靠不住的擔憂。
相比之下,田徑賽場的成績要真實得多,然而真實伴隨著的卻是失落。九運會田徑賽場可說是平淡無奇,全部比賽結束,只超了兩項亞洲紀錄和一個亞洲最好成績,很多項目的成績之差讓人氣餒。神奇的「馬家軍」也已威風不再,唯一讓人欣喜的是董豔梅女子五千米的奪冠成績超過了近兩屆奧運會該項目的冠軍成績。
在田徑和遊泳兩個基礎大項上,中國體育還是無法寄託太多的希望,面對雅典奧運會,中國體育所能依靠的仍然是射擊、跳水、體操、乒羽、舉重等傳統王牌。
本屆全運會射擊賽風雲變幻,冷門一個接著一個,「名將紛紛落馬,新秀提前搶莊」竟成了射擊比賽的「主旋律」。五位奧運會冠軍除王義夫奪得一金外,陶璐娜、蔡亞林、楊凌、李對紅等全部落馬,陳穎、時佳、王煒一等新人脫穎而出。新人的「搶班奪權」無疑展示著中國射擊更好的未來。
桌球和羽毛球兩個項目上的奧運冠軍有著相似的遭遇。兩個項目的十一位雪梨奧運會冠軍中,只有王楠、龔智超和葛菲三人登上了冠軍領獎臺,孔令輝、王勵勤、閻森、李菊、吉新鵬、顧俊、張軍、高(凌字左邊換成山旁)等全部抱憾而歸。與射擊不同的是,這些奧運冠軍的落敗並不算是什麼大的冷門。中國在這兩個項目上都擁有厚實的人材群體,戰勝奧運冠軍的大多是正值當打之年的成名人物。
相比之下,九運跳水館可說是「風平浪靜」。田亮、熊倪和郭晶晶沒法象射擊名將那樣發出「後生可畏」的感嘆,中國跳水後備人才的平庸令領隊周繼紅感到憂慮,在年輕隊員的身上,她甚至沒有看到任何有希望的動作。好在田亮和郭晶晶都還年輕,他們的狀態都還能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但老將熊倪的退役將使中國在男子跳板項目上面臨危機,彭勃等新人雖有著良好的潛質,但他們要接上熊倪的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體操,特別是男子體操依舊是人材濟濟,李小鵬、楊威、邢傲偉等奧運名將與馮敬、肖欽等新秀共同演繹世界男子體操的最新潮流,通過這次全運會比賽,專家們欣喜地看到中國男子體操對新規則的適應已走在了世界的前頭。不過,在男子體操強勢不改的同時,本來就比較弱的女子體操卻呈現出下滑的態勢,這在傳統優勢項目--高低槓比賽中表現得尢為明顯,包括裁判長李寧在內的權威人士對此感到憂慮不安。
舉重是本屆全運會上唯一有人超越世界紀錄的項目,二十四人三十五次超七項世界紀錄聽起來就夠唬人。在女子舉重賽中,超世界紀錄成了家常便飯,根本不成其為新聞,四名雪梨奧運金牌得主僅楊霞一人登上冠軍領獎臺更足以顯示中國女子舉重的強勢地位;中國男子舉重在小級別上的優勢在本屆全運會上得到了充分顯示,張湘祥、蘇飛翔、樂茂盛、石智勇、李宏利、張國政、佔旭剛等老將新秀在四個中小級別上演了「完美風暴」,一批世界頂級水平的成績令前一段時間憂心忡忡的中國舉重隊總教練楊漢雄喜笑顏開。
總體而言,中國體育的「王牌」項目基本上保持著強勢,但中國軍團要在雅典奧運會上更上一層樓,除鞏固原來的優勢項目外,還需發掘新的「增長點」。這無疑是中國體育今後幾年面臨的一道難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