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聯網種多肉植物養螃蟹 描繪智慧農業新圖景

2020-11-22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今天(11月7日),記者在宜興市丁蜀物聯網農業小鎮看到,大田、茶葉、大棚作物等農業生產均實現科學化管理,農民收入普遍增加。移動物聯網正在農業生產中發揮出積極作用。小到物聯網卡,大到物聯網設備與平臺,江蘇移動不斷加大農業物聯網應用推廣力度,現已在無錫、南京、蘇州、泰州、淮安、連雲港等十個地市內,與二十餘家政府部門及企業開展農業物聯網項目的合作,並促使越來越多的項目落地開花。 

  物聯網+大田,精心呵護水稻生長   

  傳統種地,農民是憑經驗、靠感覺,臉朝黃土背朝天,而移動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讓他們不用置身田間,也能準確掌握田間溼度、溫度以及光照情況,精確把握水稻施肥、打藥時間。 

  「通過氣象測報設備,我們可以更精確地獲取溫度、降雨量、光照強度、風速風向等氣象指標。」據史俊超介紹,這些指標都會實時展現在無錫移動打造的大田物聯網平臺以及手機APP上,為農業生產活動安排提供參考。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施肥與灌溉是非常重要的兩個環節,以往靠經驗無法達到最理想的效果。現在,只需通過肥情監測設備收集農作物葉面反射的光譜,平臺就可以分析出農作物的生長指數,將數據與標準指數進行比對,就能獲得最優的施肥方案。  

  「根據施肥方案,水肥一體機可以將肥料與水按比例混合,在灌溉的同時完成農作物施肥,一舉兩得,而且還特別節省肥料,一畝地能少用5%的氮肥。」  

  針對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遇到的蟲害問題,首先通過蟲情測報燈進行昆蟲誘集,分析昆蟲數量及種類後,平臺會制定精確的農藥噴灑方案,然後利用無人機在低空進行精準施藥,提高了農藥噴灑的均勻性和噴灑作業的安全性。  

  讓史俊超頗感驕傲的是,這一切都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操作。「只要網絡允許,即使相隔千裡也能實現農作物管理,穿著西裝、喝著咖啡也能種地。」  

  得益於移動物聯網,泰州、徐州的農戶也享受到生產「智能」化帶來的好處。泰州移動與姜堰現代農業產業園聯合建設的智慧農業平臺,可以自動跟蹤農田氣象、土壤墒情和農作物長勢,並能根據當前農田現狀進行自動灌溉、排水等操作。而徐州移動為徐州邳州市炮車鎮高新工業園的都市田園現代農業示範區打造的土壤墒情監測系統,則承擔起「土壤醫生」的角色,能夠全面、科學、真實地反映被監測區的土壤變化,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數據支撐。  

  物聯網+大棚,盆栽種植輕鬆過半  

  對於很多人來說,魚腥草是上佳的美味,或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藥。誰曾想,在江蘇神力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魚腥草搖身一變,成了藥食兩用的綠色盆栽。幾百平米的大棚內,種滿了魚腥草、垂盆草、紫貝等盆栽植物,兩名工人穿梭其中,做些簡單的工具整理工作,大棚設備的操控則依靠設施園藝物聯網平臺來實現。  

  這個設施園藝物聯網平臺,由無錫移動打造,通過傳感設備對大棚內的空氣溫溼度、土壤溫溼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等環境數據進行採集,經平臺分析後,自動控制棚內的風機、溼簾、遮陽簾等設備,實現農作物生長環境的最優,並按照植物需求智能化管理分配肥水,使栽培條件達到最適宜水平。   

  「以前天天要跑過來看看,現在一周來一次就行了,多出來的時間跑跑客戶,考慮考慮企業發展。」江蘇神力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從海說道。「通過APP就可以對換氣機、遮陽捲簾進行遠程控制,在外跑生意也可以隨時查看大棚情況,進行設備操控,方便的很。」  

  在南京江寧臺灣農民創業園中,很多生產環節也都用上了移動物聯網技術。通過布放在大棚內的感應器,可實現大棚內溫度、溼度等各類參數的實時收集與上報,管理人員坐在辦公室裡就可以了解作物生長情況,並根據農作物生長需要,決定是否進行風機、天窗等遠程控制,省去了往返田地的勞累。   

  物聯網+水產,螃蟹增收電費減量  

  水體缺氧是養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雖然可以通過使用增氧機來解決,但因為農戶無法掌握水體含氧量,所以都是24小時不間斷使用增氧機,浪費電不說,還增加了農戶的投入成本。這一直是丁蜀小鎮螃蟹養殖戶周大叔的心病。  

  自從引入移動物聯網技術之後,張大叔的煩惱再也沒有了。今年螃蟹季,他養殖的螃蟹每畝不僅增收了1000元,而且每畝每月還節省電費80元。每當別人問到他增收訣竅時,他都會高興地說:「那是因為我們使用了『高科技』。」張大叔所說的高科技,就是無錫移動打造的水產物聯網平臺。該平臺通過在水塘內布放安裝傳感設備,依託移動物聯網,實時採集塘內的溶氧量、溫度、水質等指標數據,並利用信息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協助農戶做出養殖決策。同時,平臺還包括視頻監控系統,農戶可以在操作間遠程看管螃蟹的生長情況,減少人工現場巡查,提升管理效率。   

  現在,喜上眉梢的張大叔逢人就誇移動物聯網好,在他的影響下,許多外地養殖戶朋友也開始琢磨起安裝移動物聯網應用。  

  同樣受益匪淺的,還有連雲港東辛農場的管理員們。藉助連雲港移動為其量身定製的水產物聯網系統,通過無線多點實時監控,管理員可輕鬆實現蝦塘的實時預警、數據採集、遠程增氧、投食。自項目實施後,農場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大幅減小,農場也因此節約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力成本。
    (來源:融媒體新聞中心 記者/楊芹 編輯/蔣婕)

相關焦點

  • 4種多肉植物,耐寒又好養,下雪天照樣美美噠,不養真虧!
    4種多肉植物,耐寒又好養,下雪天照樣美美噠,不養真虧!現在喜歡養花的朋友越來越多,大家都喜歡在家裡養一些好看又好養的花卉,不過現在天氣寒冷,很多花卉都開始進入了休眠期,比如大家都喜歡的多肉植物,露養容易被凍壞,搬進室內又養不好,那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耐寒的多肉植物,比如這幾種,冬天養一盆,耐寒又好養,觀賞價值極高。1、藍豆藍豆是景天科風車草屬的多肉植物,這種多肉植物也是很耐寒的,冬天凍一凍,顏色會更漂亮。
  • 養多肉植物用上這3種介質,讓盆土透氣,多肉不怕爛根!
    多肉植物的介質配方有很多,主要都是透氣透水,有個最著名的三秒原則,就是說在你澆水的時候,介質要在三秒內把水完全滲入,多於三秒就增加顆粒,我配土都有接近一半是顆粒,煤渣。陶粒,顧名思義,就是陶質的顆粒,早期的陶粒大多採用頁巖直接燒制、破碎、篩分而成,為不規則狀(片狀居多)。
  • 5種多肉植物,耐寒又好養,凍一凍顏色更好看,值得擁有!
    5種多肉植物,耐寒又好養,凍一凍顏色更好看,值得擁有!現在正是寒冷的冬天,很多花卉都不耐寒,早早的進入了休眠期,比如很多花友都喜歡的多肉植物,一到冬天就需要搬進室內養護,注意保暖,以免出現凍害,多肉的品種豐富,每一種都有不一樣的特定,其實還有不少多肉植物是很耐寒的,皮實又好養,冬天凍一凍顏色會更好看,比如這幾種。
  • 不知道養啥多肉植物?我整理了20種常見多肉!夠你養一陽臺了
    最近不少花友給我回覆說,多肉植物好養的有哪些啊?去逛花卉市場和多肉基地,看得眼花繚亂。真不清楚自己該養點啥,有的連名字都記不住。好吧,盆栽小棧,索性整理一下咯,近百種多肉植物,估計夠你養一輩子了吧!1、虹之玉虹之玉,又叫耳墜草,景天科景天屬的多肉植物,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它喜溫暖及晝夜溫差明顯的環境。
  • 不知道多肉植物養啥?這裡有100種,夠你養十年!
    植物盆栽領域眾多,除了家居常養的君子蘭、蝴蝶蘭、天竺葵等觀花植物,富貴竹、綠蘿以及吊蘭等觀葉植物外,多肉植物也算是一個大類。多肉植物因萌萌噠的造型,小巧可愛而受到花友們的喜愛。但是多肉世界裡品種很多,到底該養哪些呢?接下來,100種常見多肉送給你!
  • 落地生根,咋養也不死的「多肉植物」,小苗隨便一養就「爆」盆!
    落地生根,咋養也不死的「多肉植物」,小苗隨便一養就「爆」盆! 很多喜愛多肉植物的花友都知道,有一種叫落地生根的多肉植物,它對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只要把葉片上的芽芽隨便掰下放到土的表面,就能活下來,而且生長非常迅速,可以說是最容易養活的多肉植物,而且在開花的時候還特別茂盛美麗,落地生根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叫做不死鳥。
  • 這5種多肉是公認難養的,養花新手慎養!
    現在越來越多朋友喜歡在家養上幾盆多肉,畢竟它們萌萌噠的外表清新又治癒,非常惹人喜愛。大部分多肉植物都比較好養,但是也有不少品種相對難養的,特別是今天介紹的這5種多肉是多肉大神公認的難養,看看你家有沒有?
  • 春萌|1000種多肉植物圖鑑
    春萌 春萌形態特徵 景天科景天屬多肉植物。 春萌生長環境 春萌喜溫暖、乾燥和通風,陽光充足的環境,耐旱、耐寒、適應力較強,可嘗試露養或者半露養。春萌生長力旺盛,春秋兩季是它的生長期,夏季休眠不明顯,生長適溫15-28℃,冬季建議不低於5℃。
  • 室內養多肉植物,你也可以把美麗留住!
    這裡有最真實養肉人的生活,分享多肉養護技巧!如果你也喜歡多肉植物,請訂閱【關注】「多肉植物百科」)感謝作者【如一】的原創獨家授權分享投稿日期:2020-02-01編輯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坐標:江蘇 南京
  • 廈門:彩紅楊百畝苗木產業園 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同安區汀溪鎮褒美村村主任葉躍新在彩紅楊苗木園巡查據了解,中環達(廈門)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生態環保行業的標杆企業,從原來的生態治理到如今專注彩色珍稀苗木的新品研發和引進,現旗下推廣的優秀彩葉樹種「彩紅楊」,於2015年取得國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種保護權證,於2017年入圍廈門「雙百計劃"領軍型創業人才項目,於2019年榮獲第二屆全國林業草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 多肉植物的葉片大小不一樣?知道這些原因,把多肉養漂亮!
    有細心的花友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同一顆多肉植物葉片大小不一,老葉比較小,新長的葉片比較大。這是什麼原因呢?春天,非常適合生長,新長的葉片就就比較大了,而曾經歷經磨難的老葉又過了發育期,也就還保持小葉的狀態。
  • 曬太陽多肉能變美?提醒:養這5種多肉,曬太陽越多損失越大
    養多肉植物,花友們都認準一點:多曬太陽就能變美!尤其秋冬季節,光照充足,肉肉美的不像話,讓人愛不釋手。但給多肉曬太陽,要區分對待,有些越曬越美,有些不但不能變美,反倒可能會有害處。因此,提醒花友,養下面這5種多肉,曬太陽越多損失就越大,要引起重視。
  • 5種性價比高的多肉,適合萌新養護,盆栽上幾盆,好看又好養!
    「肉嘟嘟」的多肉植物,近年來可說是風靡花草界,小清新的株型,加上綺麗的葉色,陽臺盆栽上幾盆,美成一道風景線。不過,對於萌新來說,想要養好多肉,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很容易出現爛根、黑腐、徒長等情況。因此,對於萌新來說,最好選擇一些性價比高的多肉,好看好養又便宜的說。
  • 對貓狗無毒的10種多肉植物,誤食也安全,放心養起來!
    想讓貓狗和植物和平共處?但防不住有些毛孩子總想打植物的主意。萬一遇到有毒植物,輕則腹瀉,重則有生命危險,到底哪些植物對貓狗是安全的?根據ASPCA(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安全植物列表,我們整理出對貓狗無毒的十種植物(多肉篇),大家可以放心買啦。
  • 多肉植物藍肌仁王冠好養嗎?當然好養,龍舌蘭屬的多肉基本都皮實
    藍肌仁王冠是龍舌蘭科龍舌蘭屬的多肉植物,為仁王冠的自然變種,其肉質葉排列成鬆散的蓮座狀,沒有明顯的莖稈,冠幅大約在20-30釐米左右,葉片前端呈三角形,基部相對較窄,葉面內凹,葉背圓弧狀凸起,頂端長有尖銳黑褐色粗刺,葉緣有波浪狀鋸齒,老葉片的鋸齒為灰白色,而新葉片的鋸齒則為黃褐色,因葉色整體偏藍
  • 養多肉的土壤可以廉價,但在夏季別用「2種土」養,不然準熱死
    其實養多肉的方法並不複雜,尤其是在土壤的選擇方面上,就算是用一些廉價的黃泥土加沙土搭配,也同樣可以養好多肉,但是在夏季可別用「2種土」來養,不然的話準把這些多肉給熱死。在夏季不能養多肉的2種土,究竟是什麼呢?
  • 輕鬆繁殖多肉植物的三種方法,不要覺得養多肉有多難
    1、分株繁殖說到分株繁殖,一定要提到一些容易長側芽的多肉植物,包括常見的蘆薈、玉露、觀音蓮、紫牡丹和女雛等多肉植物。上面提到的這幾種多肉植物都是比較容易養護的,它們的側芽長得較多的時候,就可以在春秋季節選擇用分株的方法來繁殖,要等多肉植物的側芽長到兩三釐米以上,最好是側芽底部有適當的根系,在進行脫盆的時候,將側芽和母株分開後,再重新栽培。多肉植物的側芽可以直接用鋒利的刀子和母株分開,多肉植物的側芽連帶根系切割下來。
  • 室內養的盆栽多肉植物莖葉不斷拉長,枝葉徒長要咋解決?
    剛開始養盆栽多肉植物沒多久,很多人喜歡將它擺放在室內養護,比如擺放在辦公室桌面上,或室內的花架上。室內幾乎是沒有什麼陽光照射的。將多養在室內肯定是不太適合的,那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呢?養在室內的盆栽多肉最容易出現的狀況就是葉片和根莖腐爛,通常就是因為澆水過多,葉片積水造成的。
  • 多肉植物葉片想養出果凍色,偶爾虐一下,五彩繽紛給你看!
    怎樣把多肉植物養肥:得先了解多肉植物的特性,名詞解釋一下什麼是多肉植物,多肉植物是有著肥大的營養(儲水)器官的高等植物。也就是說多肉植物有著儲水功能,意味著喝飽水後可以「長時間」不用喝水,把多肉植物養肥,是讓葉片水分充足飽滿,喝飽水的意思,和動物一樣,幾天不喝水的時候,會大口大口的喝飽水,有饑渴感是必須的前提。延長澆水時間後,多肉植物有了饑渴感就會一次喝飽水,葉片也就飽滿了,每次澆水得澆透,時間根據個人養護條件而定,室內養護通風條件差,水分蒸騰慢,大概10-15天澆透水一次,戶外露養7-10天。
  • 5款非常喜歡「爆盆」的多肉植物,新手養肉少不了「它們」!
    「肉嘟嘟」的多肉植物是近年來深受花草愛好者青睞的室內盆栽植物,堪稱植物中的「小清新」,因此吸引了許多朋友種植養護。而在多肉植物的養護過程中,「爆盆」可說是許多肉友的終極夢想,看著自家的多肉長滿一整個花盆,別提多有成就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