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的今天,人民海軍為馳援西沙,第一次穿越臺灣海峽

2021-01-15 老周新視野

深度

摘要:中國海軍雖然在1974年西沙海戰中取得了勝利,但也暴露出南海艦隊缺少大型水面艦艇的短板,因此中央急調東海艦隊3艘護衛艦直接穿越臺灣海峽,南下馳援。這也是人民海軍第一次穿越臺灣海峽,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圖1:今天人民海軍艦艇編隊穿越臺灣海

中國海軍雖然在1974年西沙海戰中取得了勝利,但也暴露出南海艦隊缺少大型水面艦艇的短板,因此中央急調東海艦隊3艘護衛艦直接穿越臺灣海峽,南下馳援。這也是人民海軍第一次穿越臺灣海峽,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1949年,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遭到全面失敗,不得不敗退臺灣。

1949年10月,解放軍金門戰役失利,登陸部隊3個團九千餘人全軍覆沒。經過此戰,解放軍深刻意識到兩期登陸戰不同於以往,是非常複雜的作戰樣式,因此推遲登陸臺灣的計劃,購買登陸艦艇、軍艦和飛機,強化戰役準備。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6月27日,美國認為在半島的戰爭不僅僅是南北兩個政權之間的戰爭,而是「共產主義陣營向自由世界的挑戰」,因此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2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和1艘運輸艦進入臺灣海峽,並開始採取「臺灣中立化」政策,既阻止解放軍解放臺灣,但同時也阻止國民黨軍反攻大陸。臺灣問題就此產生。

上世紀50、60年代,國共雙方在臺灣海峽以及周邊海域發生過一系列的海空戰,由於雙方的軍事對峙,爆發了多次臺海危機。人民海軍雖然在這一時期取得過多次海戰勝利,但總體實力和國民黨海軍還有一定差距,所以從1949年4月人民海軍成立開始,直到1974年,二十五年間,人民海軍的艦艇調動,都避開直接穿越臺灣海峽,而是都要兜個大圈子繞道臺灣以東的外海。

圖2:從1949年到1974年,人民海軍的艦

1974年1月,人民海軍和南越海軍在西沙爆發海戰,人民海軍擊沉南越護航艦一艘,擊傷驅逐艦三艘,斃傷敵百餘人;人民海軍一艘掃雷艦遭到重創,另一艘掃雷艦和兩艘獵潛艇輕傷,274號艇政委馮松柏以下官兵18人犧牲,負傷67人。

這場海戰,南越海軍參戰3艘驅逐艦和1艘護航艦,其中3艘驅逐艦的滿載排水量均在1500噸以上,即使最小的護航艦也有650噸,總噸位超過5000噸;艦炮最大口徑127毫米,各種艦炮總數超過50門。人民海軍參戰2艘掃雷艦和2艘獵潛艇,其中大的掃雷艦才不過590噸,小的獵潛艇都不到400噸,總噸位還不到1800噸,最大口徑艦炮才57毫米,四艘艦艇艦炮總數才區區16門。

在排水量和火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人民海軍採取貼身近戰,發揚敢於「刺刀見紅」的大無畏精神,取得了勝利,但同時也暴露了南海艦隊缺乏大型水面艦艇的窘迫。南海艦隊雖有4艘千噸級護衛艦,但都因年久失修,無法出海作戰。餘下只有十幾艘500噸以下的級護衛艇、獵潛艇和掃雷艦,噸位小續航力低,駛到距海南島300多公裡以外的西沙海域,已經相當勉強了。因此,中央急調東海艦隊護衛艦第六支隊十八大隊南下馳援。

圖3:人民海軍採取貼身近戰,發揚「刺

護衛艦六支隊是海軍戰備值班部隊,先後參加了解放一江山島和多次與國民黨海軍的海戰,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還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視察,毛澤東1953年2月視察海軍,就是在六支隊的「南昌」號和「廣州」號上下了「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的題詞。

護衛艦第十八大隊編有4艘成都級護衛艦,分別是「昆明」號(舷號205)、「成都」號(舷號206)、「衡陽」號(舷號207)和「貴陽」號(舷號208),這級護衛艦是由上海滬東造船廠根據蘇聯提供的技術、圖紙和材料,仿製的蘇聯裡加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1376噸,主要武備為3門單管100毫米艦炮,50年代末期建成,是人民海軍60年代最先進的水面艦艇。70年代換裝「上遊一號」(SY-1)反艦飛彈,從而成為01級飛彈護衛艦。

由於當時「貴陽」艦正在船廠進行維護廠修,所以東海艦隊決定先組織「昆明」艦、「成都」艦和「衡陽」艦三艘南下,「貴陽」艦等修艦結束後再南下。

圖4:「昆明」號護衛艦

鑑於此次南下調防比較緊急,所以不繞道外海而是穿越臺灣海峽,這也是海軍艦艇編隊首次直接通過臺灣海峽,軍事敏感性相當高,稍有不慎都會引起海峽兩岸緊張局勢,因此整個行動保密級別很高,除主要首長和作戰部門知情外,對其他人員都嚴格保密。東海艦隊給十八大隊的命令也是執行春節戰備出海巡邏,而不是調往南海艦隊增援西沙。

根據東海艦隊的要求,由第六支隊副支隊長嚴恩鳴、政治部主任孫啟心、副參謀長宋瑞雲,帶領支隊作訓科副科長姚剛、航海業務長於宗禮、保衛科長黃鐵順等人,組成編隊海上指揮所。由嚴恩鳴擔任編隊指揮員,「衡陽」艦為指揮艦,「成都」艦為預備指揮艦。

1974年1月19日11時,六支隊長姜德廷向十八大隊大隊長王夢琪下達立即進入一級戰備的命令,三艘護衛艦均發出「緊急備航」的警報,迅速補給彈藥、油、水、主、副食品,並電召休假和外出人員立即歸隊。下午,六支隊召開了緊急會議,將真實的行動計劃擴大到各艦艦長、政委一級。

1月20日14時21分,指揮艦「衡陽」號升起了緊急出港旗號,各艦立即拉響了「進出港部署」信號。隨後三艦以「衡陽」艦在前,「昆明」艦居中,「成都」艦殿後的順序,組成單縱隊,以18節航速拔錨啟航。

出航後編隊經韭山列島、漁山列島一路向南。編隊的許多官兵開始覺得奇怪,怎麼往南越走越遠,這可是以往沒有過的。

圖5:並排錨泊的「昆明」號、「成都」

當到達大陳島海域時,有兩艘高速護衛艇駛向編隊,其中一艘接舷靠上「衡陽」艦,將南海海圖、港圖、南海艦隊通信聯絡呼號、頻率等重要文件送上「衡陽」艦。這些文件是在十八大隊啟航後,東海艦隊派專人送到寧波機場,由一架直升機送至海門,最後再由護衛艇大隊的高速護衛艇轉送給「衡陽」艦。

圖6:給編隊送去重要文件的高速護衛艇

當日後半夜,編隊馳抵浙江與福建交界的沙埕港,按預定計劃錨泊。

22日12時,護衛艦六支隊的「濟南」艦也趕到沙埕港,分別給編隊各艦補充燃油和淡水,並將在休假中接到「立即歸隊」電報緊急返回的十八大隊官兵(包括從「貴陽」艦調來的10餘名人員)送到各艦。

圖7:在沙埕港錨泊的三艘護衛艦

考慮到這次是人民海軍艦艇第一次通過臺灣海峽,航線要經過國民黨軍隊控制的東引、馬祖、白犬列島,以及烏丘嶼、大金門外側島嶼,情況複雜而特殊,並且是夜間航行,無線電還必須保持靜默。編隊航線右側距離福建沿海島嶼設置的導航燈塔較遠,又是夜間,無法觀測。所以編隊的航線必須慎之又慎。海軍福建基地航保處組成領航組,負責制定具體航線並上報福州軍區、海軍批准,並報總參謀部備案之後才確定下來。22日下午領航組人員,帶上航線圖到達「衡陽」艦,向編隊指揮員報告。

圖8:這個三角區是最危險的海域

1月22日18時,由於是冬季,這個時候夜色已經籠罩了整個海空,編隊從沙埕港悄然啟航,編隊出航後嚴格實施燈火管制,無線電保持靜默,只抄收不發報,雷達開機預熱,但不準加高壓,鍋爐煙囪不準冒火星。經福建臺山島以南海域準備進入臺灣海峽,這天正是除夕,此時也正是萬家燈火初上之時,不過1974年還沒有春晚。而三艘護衛艦則在沉沉的夜幕中,向臺灣海峽駛去。

由於編隊隱蔽航行,福建沿海各雷達站,從編隊從沙埕港啟航後就全部開機,嚴密跟蹤著編隊的動向,每10分鐘對編隊各艦進行一次定位。同時福建基地作戰指揮室不斷以密碼通報編隊,隨時進行海圖作業,引導編隊修正航向,確保航行在計劃航線上。

圖9:編隊航行的三艘護衛艦

當編隊即將進入臺灣海峽時,各艦拉響了一級戰鬥警報,各艦之間距離三鏈(約556米),航速增至24節,全艦人員各就各位,100毫米主炮、37毫米副炮全部實彈上膛,艙面人員加強對海、空瞭望,氣氛非常緊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岸上的情況絲毫不比海上編隊輕鬆,在中央軍委作戰指揮室,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密切關注編隊的動向;在海軍作戰指揮室,海軍副司令員劉道生坐鎮指揮;在福州軍區作戰指揮室,軍區司令員皮定均親自坐鎮;東海艦隊作戰指揮室,司令員馬龍和參謀長田作成一起在崗……各級首長的眼睛都盯著作戰值班人員標繪的編隊位置,不斷詢問海面氣象、敵情動態以及掩護兵力展開的情況,隨時準備應付突發狀況。

擔負掩護任務的各路部隊,都已經在1月22日16時進入一級戰備:海軍福建基地派出艦艇編隊進入沙埕、東衝、東山、崇武等港口,隨時待命出擊;福建海岸炮兵全部進入陣地,做好射擊準備;福建沿海所有對海對空雷達站全線開機,全程掌握編隊位置和空情。福建空軍部隊,在福州、漳州機場的殲擊機進入最高戒備,飛行員進入座艙,隨時可以起飛;福州軍區技偵部隊加強對國民黨海空軍部隊動向的掌握。

21時,編隊安全通過東引島以東海域,在航行中距離國民黨軍駐守的東引島最近距離只有6海裡(約10公裡)。

23日凌晨3時35分,編隊順利馳過金門以東海域。

5時21分,編隊順利通過臺灣海峽,駛抵東山島海域,已經進入南海艦隊轄區。

圖10:通過臺灣海峽的三艘護衛艦

7時,編隊抵達廣東潮陽企望灣。此時,南海艦隊汕頭水警區副司令員魏治國帶領獵潛艇編隊前來接應。隨後,編隊繼續航行至汕頭港,拋錨進行短暫休整,由油駁補給重油、淡水和副食。

17時30分,編隊馳入湛江港,信號臺打出「熱烈歡迎和祝順利到達」的旗語,各艦依次靠上湛江麻斜海軍碼頭,至此順利完成調入南海艦隊的行動。

圖11:抵達湛江港的三艘護衛艦

而說到這次穿越臺灣海峽,總會有人提到這樣一種說法:當時有人報告蔣介石,大陸軍艦正在穿越臺灣海峽,蔣介石就說「西沙戰事緊啊」,於是手下人心領神會,不但沒有阻撓,而且打開了航標燈,還還派艦艇護送。

這個故事廣在坊間流傳很廠,簡直成了兩岸「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典型表現。

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首先,臺灣海峽最窄處也在130公裡以上,在海峽中線附近航行,臺灣一邊的航標燈,肯定是看不到的。

其次,根據當時海軍副司令孔照年回憶,「從臺灣海峽中線南下,從來沒人這麼走過。所以我們當時多少也有些擔心,擔心國民黨會不會干擾我們,我建議走外線,走內線(緊貼海岸線)會很浪費時間,我分析國民黨不會幹預,最多是監視我們,因為是我們衛國作戰,是保衛中國的領土,他不敢動。」

正如孔照年所預計的那樣,國民黨海軍派出了2艘陽字號驅逐艦,但確實沒有進行任何阻撓和幹擾,但也絕對不是護送,而是在海峽中線東側全程伴隨人民海軍的護衛艦,監視航行,只是雙方沒有任何交流,彼此心照不宣相安無事地度過了這段航程。

圖12:時任海軍副司令孔照年

護衛艦十八大隊的3艘護衛艦抵達湛江後,稍作休整,就出航巡邏西沙群島海域,顯示人民海軍的力量和保衛祖國海疆的堅強決心。東海艦隊3艘主力護衛艦到達南海艦隊,大大鼓舞了士氣,同時也使中越雙方的海上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面對佔據優勢的中國海軍,南越當局不得不做出「下一步應避免同中國作戰」的決定,此後再也不敢侵犯我西沙群島。

圖13:十八大隊三艘護衛艦巡航西沙

1974年8月,,中央軍委正式下達了護衛艦第十八大隊整建制調歸南海艦隊的命令。參加編隊南下任務護衛艦六支隊編隊指揮所人員返回六支隊建制。此後,護衛艦第十八大隊就正式編入南海艦隊序列,並成為南海艦隊驅護艦第二支隊的「種子」部隊。

1974年10月,海軍統一調整艦艇舷號。「昆明」舷號改為505,「成都」艦舷號改為506,「衡陽」艦舷號改為507,「貴陽」艦舷號改為508——「貴陽」艦完成中期維護廠修後,於1976年4月通過臺灣海峽到達湛江,至此十八大隊所轄4艘護衛艦全部調到南海艦隊。

圖14:調整舷號後的十八大隊三艘護衛艦

人民海軍護衛艦十八大隊首次通過臺灣海峽的行動,意義非常重大,一方面不僅僅是為了緊急增援西沙作戰,大大增強了南海艦隊的實力。同時也讓中央意識到南海艦隊實力明顯無法應對所擔負的保衛南海的使命,開始大力加強南海艦隊的建設,在十多年後1988年3月的赤瓜礁海戰中,中國海軍參戰艦艇,無論是數量,還是排水量和性能,佔據了絕對優勢,完全碾壓了越南海軍。

另一方面,此舉也打破了多年來人民海軍沒有大型水面艦艇穿越臺灣海峽的歷史,粉碎了臺灣當局對海峽的長期軍事封鎖。正所謂先例既開,來日方長。從此以後,人民海軍的軍艦往返東海和南海時,就都不再繞道外海,而是直接穿越臺灣海峽,包括現在的「遼寧」號航母,都是直接從臺灣海峽通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剛闖入西沙領海,美軍艦又穿越臺灣海峽
    3月25日,美國海軍一艘飛彈驅逐艦「麥克坎貝爾」號再次穿越臺灣海峽,美方聲稱本次航行為「遵循國際法的一般航行任務」。美國海軍以及美國太平洋艦隊均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本次航行的消息與現場畫面。
  • 美國軍艦昨日穿越臺灣海峽 半個月前曾擅闖我西沙領海被警告驅離
    據路透社報導,3月25日,一艘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美國第七艦隊發言人安東尼·洪科表示,穿越臺灣海峽的是「麥坎貝爾」號(USS McCampbell,DDG-85)飛彈驅逐艦,該艦「按照國際法於3月25日例行通過臺灣海峽」。
  • 穿越臺灣海峽後,美軍又高調宣布這艘驅逐艦進入南海
    繼美軍飛彈驅逐艦「巴裡」號穿越臺灣海峽後,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又高調宣布該艦進入南海巡航。新聞稿中指出,「巴裡」號所屬的美國海軍第15驅逐艦中隊是美國海軍規模最大的驅逐艦中隊,此次是2020年部署期內「巴裡」號第5次在南海開展任務。新聞稿稱,「巴裡」號驅逐艦戰術規劃官蒂莫西·貝克表示,4月份『巴裡』號曾在西沙群島附近開展所謂「航行自由」行動,隨後加入『美國』號遠徵打擊群在南海開展行動。」
  • 美軍一驅逐艦今年第五次穿航臺灣海峽,還曾闖入我西沙領海
    東方網·演兵場11月22日報導:美軍同一艘驅逐艦一年內五次穿航臺灣海峽,繼續加強對中國的軍事施壓。環球網援引港媒消息,美海軍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巴裡」號周六(21日)穿越臺灣海峽後,22日重返南海,並在該地區執行所謂「海上安全行動」。
  • 人民海軍邁向大洋深處;奉勸有些人不要亂跳,礙著我們看風景
    1954年11月14日,新生不久的人民海軍取得了一次重要的勝利,華東軍區海軍魚雷艇第31大隊,在浙江以東海域大陳島與漁山島之間海域設伏,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在雷達站的引導下迅速出擊,一舉擊沉了國民黨軍「太平」號護衛艦。這是一次小艇打大船的成功戰例,也是人民海軍魚雷艇部隊首次成功戰例。
  • 美派兩艘伯克級穿越臺灣海峽別有深意:或增加頻率
    這兩艘艦艇隸屬於母港位於日本橫須賀的美海軍第七艦隊,同屬「伯克」級,是目前美國海軍裝備數量最多的驅逐艦。此次美艦穿越臺海,兵力的選擇可謂精心設置,既向大陸表明「我來了」,又試圖避免過度刺激大陸。但大陸軍事專家認為,未來美海軍有可能增加穿越臺灣海峽的頻率和兵力。
  • 時隔兩個月 美國軍艦又過臺灣海峽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 時隔兩月,美國軍艦再次穿越臺灣海峽。這一次來的是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錢斯勒斯維爾」號。 美國海軍在其官方社交媒體帳號13日放出消息稱,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錢斯勒斯維爾」號(USS Chancellorsville CG-62)當地時間11月12日穿越臺灣海峽。
  • 美國軍艦為何穿越臺灣海峽?中國專家有另類解讀
    美國軍艦日前穿越了臺灣海峽,許多分析認為,這是力挺臺灣,對抗北京的一種體現。但是中國軍事專家李傑卻有另類解讀。美太平洋艦隊發言人日前表示,美國海軍驅逐艦「本福德」號與「馬斯汀」號於7日至8日通過臺灣海峽,並稱這只是美軍艦從南海例行性通過臺灣海峽附近國際水域前往東海。
  • 來回穿越臺灣海峽,你想幹啥?
    北京時間21日晚間,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通過官方推特發布消息聲稱,21日當天,美國海軍「巴裡」號驅逐艦根據國際法在臺灣海峽進行了「例行穿航」。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該艦就曾「穿航」臺灣海峽,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當時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
  • 山東艦第二次穿越臺灣海峽南下「回家」 專家:未來將擔負戰備值班...
    【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郭媛丹】21日早間,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海軍大校發布消息稱,中國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順利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訓練。專家分析認為,航母此次出廠重返南海就如同一個新兵走出新兵營,未來將會擔負戰備值班任務。
  • 穿越臺灣海峽,宣稱重返南海,美軍驅逐艦「帶病」搗亂,害人害己
    「巴裡」號驅逐艦穿越臺灣海峽據港媒報導,美海軍飛彈驅逐艦「巴裡」號21日穿越臺灣海峽後,22日重返南海。更可氣的是,美國海軍高調宣布:「巴裡」號飛彈驅逐艦進入南海巡航。11月22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官網發布消息稱,隸屬於第15驅逐艦中隊、前出部署在日本橫須賀的「巴裡」號從北往南穿越臺海後,進入南海海域,並強調這是該艦今年第4次穿越臺海,第5次部署到南海。此外,就是一如既往的老調重彈,所謂「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維護一個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國際海域、所有的國家都航行自由」巴拉巴拉。
  • 剛剛,美雙艦穿行臺灣海峽,可啟動解放軍海峽兩端軍演等三策應對
    今天清晨,2020年的最後1天,美國「麥凱恩」號和「柯蒂斯·威爾伯」號驅逐艦通過臺灣海峽。美方聲稱行動「合乎國際法」,還稱此行動顯示出美國致力於印太海域自由。這是美軍艦本月第二次通過臺灣海峽,也是相隔超過一年半後再次同時派兩艦通過臺海。
  • 美軍回應戰艦穿越臺灣海峽:符合國際法還將繼續
    據臺灣省媒體報導,美國國防部今天證實,兩艘美國軍艦28日再次通過臺灣海峽。據臺軍方消息,美國海軍一艘驅逐艦和一艘補給艦28日清晨從臺灣省東北部海域進入臺灣海峽、向西南航行,當晚駛離臺灣海峽。這已是美國軍艦今年第三度通過臺灣海峽。
  • 美國海軍驅逐艦過臺灣海峽 此前曾赴南海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美國海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剛剛在南海刷過存在感,「巴裡」號驅逐艦4月23日又過臺灣海峽。 -52)4月23日通過臺灣海峽。 「巴裡」號驅逐艦隸屬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前進部署在橫須賀海軍基地,不是「羅斯福」號航母所屬的第9航母打擊大隊麾下的驅逐艦。該艦於今年4月10日從臺灣海峽南下南海地區,但美方並未通報。隨後,4月18日,「巴裡」號驅逐艦曾赴南海區域,與「邦克山」號巡洋艦有過合照。
  • 兩艘美艦穿航臺灣海峽,國防部:全程跟蹤監視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據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12月31日報導,美國海軍兩艘驅逐艦12月31日清晨穿越臺灣海峽,這是美國軍艦今年第13次穿越臺灣海峽,也是美軍艦一個月來第二次穿越臺灣海峽。此次通過臺灣海峽的兩艘美軍驅逐艦,分別是「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麥凱恩」號(DDG-56)和「柯蒂斯·威爾伯」號(DDG-54),這兩艘軍艦均隸屬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當天表示,美國「麥凱恩」和「威爾伯」號驅逐艦以雙艦編隊方式穿航臺灣海峽,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這是美艦繼18日後再次穿航臺灣海峽,炫耀武力,挑釁攪局。
  • 90年,人民軍隊的90個「第一」
    7、新中國第一次閱兵  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  8、第一次抗戰主題大閱兵  2015年「9·3」閱兵  9、第一次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精簡整編  1950年人民解放軍復員150萬  10、第一個軍事教育機構  1927年12月毛澤東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辦的井岡山軍官教導隊
  • 兩艘美艦穿航臺灣海峽,臺媒極力渲染,我國防部全程跟蹤監視
    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軍艦又「光臨」了臺海。12月31日,據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報導,美國海軍兩艘驅逐艦12月31日清晨穿越臺灣海峽。據悉,此次通過臺灣海峽的兩艘美軍驅逐艦,分別是「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麥凱恩」號(DDG-56)和「柯蒂斯·威爾伯」號(DDG-54),這兩艘軍艦均隸屬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
  • 兩艘中國軍艦穿越海峽,此國派出艦艇跟蹤,俄發出「善意」提醒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發布消息稱,當地時間8月18日,我人民海軍兩艘軍艦穿越了對馬海峽,日本海上自衛隊立即出動軍艦、飛機進行跟蹤監視。日本統合幕僚監部發布的消息中顯示,本次穿越對馬海峽的是我國人民海軍054A型飛彈護衛艦"鹽城艦"和053H3型飛彈護衛艦"宜昌艦",這兩艘軍艦穿過對馬海峽之後進入到日本海。本次是我國人民海軍在8月份第一次穿越對馬海峽,到日本海航行,不論是對馬海峽還是宮古海峽,只要有我人民海軍艦船通過,日本都要出動軍艦和飛機跟蹤監視,然後由統合幕僚監部向外界公布。
  • 「歐洲野牛」已成中國海軍利器
    ,1988年開始進入蘇軍波羅的海艦隊服役。中國自2013年從烏克蘭引入「歐洲野牛」後,還根據技術轉移協議開始自行建造同款氣墊登陸艇。 這是一款當時中國海軍亟需的大型氣墊登陸艇,毫無疑問是填補了當時海軍空白的。其可搭載坦克、部隊高速橫渡海面,並能直接搶灘上陸,且不受潮汐影響的優勢,使得解放軍的快速兩棲突擊能力獲得大幅加強。
  • 美國軍艦再次過航臺灣海峽 外交部回應有深意
    央視網消息:據路透社5月23日最新消息,美國軍方發言人表示,兩艘美國海軍軍艦22日穿越臺灣海峽。該發言人告訴路透社,這兩艘軍艦分別為美國海軍「普雷貝爾」號驅逐艦以及「沃爾特迪爾」號補給艦。美國海軍在一份聲明中聲稱,「這些軍艦通過臺灣海峽顯示了美國致力於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在5月2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及,周三(22日),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發言人有何評論?陸慷表示,根據我從有關方面的最新了解的情況,中方密切關注並全程掌握了美國軍艦過航臺灣海峽的情況,有關部門已經提出嚴正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