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環球地理訊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近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幅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夜間地球衛星照片。該照片是由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獲取的數據組合形成的合成圖。從圖像上看,全球各地的夜間燈光將全球人口密度圖及人類活動軌跡清晰地展現出來。
從這幅由美國宇航局發布的夜間地球衛星照片的部分特寫圖上可以看出,中國沿海地區城市的燈光要比內陸地區亮得多。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運行於地球上方大約824千米的軌道上,每天繞地球表面兩圈,每一圈都會向科學家們分程傳遞所獲數據。在美國宇航局地球天文臺官網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地球觀測組負責人克裡斯-埃爾維奇介紹說,「城市光圖像所呈現出來的人類活動,總是令我吃驚不已。成像的數據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模擬石化燃料的排放情況或者監控商業捕魚船隊的活動」。
本周三,美國宇航局發布的一幅美國電子合成圖像清晰地顯現了該國人口密度圖。本圖僅僅是此次公布的全球電子合成圖像的一部分,全球夜間衛星照片是由美國宇航局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衛星所拍攝。在這幅萬裡無雲的圖像中,自然光與人造光交相輝應。這是美國宇航局迄今發布的最清晰的地球夜景圖,圖片於近日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理物理聯盟會議上公布於眾。
這幅夜間地球合成圖像是由美國宇航局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分別於2012年4月和10月所拍攝的數據組合而成。許多衛星都配備拍攝地球被陽光照射時情景的攝影設備,而去年發射的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上的一個新傳感器卻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在夜間觀察地球大氣及表面。
明亮的尼羅河流域陳述了該地區的人類文明史。本圖所示夜間圖像為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上的新傳感器所拍攝。該傳感器被美國宇航局命名為可視紅外成像輻射儀組件的「晝夜波段」,它可以探測一系列波長的光。據美國宇航局介紹,該傳感器十分靈敏,可以探測到大海上一隻小船發出的光。
1972年,「阿波羅17號」航天員拍攝了著名的「藍色星球」圖像。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幅最新的地球全景圖利用光描繪了人類的軌跡。美國宇航局介紹說,「晝夜波段」不僅僅可以觀測城市之光,它還能夠利用過濾技術分辨出火炬光、極光、野火光及反射月光。(彬彬)
新浪環球地理訊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近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幅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夜間地球衛星照片。該照片是由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獲取的數據組合形成的合成圖。從圖像上看,全球各地的夜間燈光將全球人口密度圖及人類活動軌跡清晰地展現出來。
從這幅由美國宇航局發布的夜間地球衛星照片的部分特寫圖上可以看出,中國沿海地區城市的燈光要比內陸地區亮得多。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運行於地球上方大約824千米的軌道上,每天繞地球表面兩圈,每一圈都會向科學家們分程傳遞所獲數據。在美國宇航局地球天文臺官網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地球觀測組負責人克裡斯-埃爾維奇介紹說,「城市光圖像所呈現出來的人類活動,總是令我吃驚不已。成像的數據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模擬石化燃料的排放情況或者監控商業捕魚船隊的活動」。